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4192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

《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docx

第4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

第四章导前微分控制系统

4-1系统结构

1.实例

0

 

2

(a)系统也有两个回路组成

2.结构

根据上图画出原理图

ee

(b)微分器WD(S)取实际微分嘶)=述

11

(c)调节器Wa(S)取PIorPIDWa(S)

(1)

dTiS

问题:

系统调节结束能否保证y=r?

为什么?

4-2系统分析

系统主要特点:

1)引入导前微分信号缩短了迟延时间,等效地改善了控制对象的

动态特性。

不采用导前微分回路:

调节对象为y(I』;

采用导前微分回路:

调节对象为y(I1)+I2的微分信号;

2)引入导前微分信号能减少动态偏差,改善控制品质;

能有效抑制内扰(喷水扰动);

3)导前微分控制系统有很强的抗干扰的能力。

导前微分控制系统是串级系统的变形,因此它也具有很强的克服

内扰的能力。

等效成串级系统为:

主调节器:

*

Wa1二

1TdS

Wd(S)KdTdS

丄(1亠

KdTdS

等效副调节器:

W;2(S)=Wd(S)W3(S)

丄(1

匕)=KdTd1TjS

1TDS」TjSTj1TdS

W;2(S)不同于一般工业调节器,而具有积分一微分特点:

i.

若Td>Ti,则Wa*2(S)具有比例+积分特点(惯性)

6TdS1-1耳-1

ii.

若Td

W*2林晋。

詈畀T,

Td

(1_一)TiS

KdTdTj)

1TdS

■■■III.

若Td=Ti,则Wa*2(S)=邑具有比例作用。

V

4-3导前微分系统的整定

一、等效为串级系统,且主副调节器可分别独立整定

注意:

这里先整定主调节器W;(S)二1

Wd(S)

主回路为:

O

Wh2(S)

副回路快速随动,等效为1

利用单回路整定方法,可确定Kd、Td。

整定副调节器:

Wa2(S)二Wd(S)Wa(S)

副回路为:

ya

fe

TdTd

简化方法:

副回路的响应频率较高时,Wd(S)可近似为比例环节。

1TdS1TTd

sTd

*Kc1

所以W/S)—D(1品)

°TS

求出KD,Ti,由于Kd已求得,故3也可求得

二、用“补偿法”整定

将图转化为:

%(s)鬥鬥亦

Wi(s)*

1

Woe(SPWUS)W)i(S)Wh2(S)WD(S)]

WH1(S)

1)关于等效对象Woe(S)如何选取。

设Wo(S)=Woi(S)W02(S)=

(1ToS)n0

 

Ki

K2

Wo1(S)=(1T1S)n1

Wo2(S);

=n2

(1T2S)n

惰性区

导前区

希望:

Woe(S)静态时具有Wo(S)的特性,动态时具有W02(S)的特性。

即Woe(S)=

(1T2S)n2

 

2)Wd(S)的整定

Woe(S)二W02(S)[W01(S)+Wh2(S)Wd(S)—]

vV|_|ilS)

Ko

K2

Ki

WH2(S)匸"H丄"7WD(S)j]

(1T2S)"2(1T2S)"2(1T1S)n1WH1(S)

1WH1(S)1

Wd(S)=K1[1-(1^S)"1]Wh2(S)_K』1_(1「S)"」

KdTdS=K』[1]

1TdSr/(1TQ"1」

a)Kd、Td是根据对象的惰性区动态特性选择的。

b)若惰性区为一阶环节,即"1=1,则可实现完全补偿

r1T1S

1

^K1^比较系数后得:

Td=T1;Kd吩

 

c)若惰性区为二阶以上,即ni>2,等式两边完全相等不可能,只能

做到近似补偿。

在S=0处泰勒展开:

KdTdS

1TdS’KdTdSZSm)

r1r

气[1「(1^]=气[碎k』羊,Td

"^*2…]

比较系数得:

Kd

「2^1

m1T

2T1

 

Ko

g(1T?

^

=—D2(S)电

(1t2s)"2k2k2

3)Wa(S)整定

思考题:

1.对于采用导前微分信号的双回路系统,当调节结束时能否保证被

调量等于给定值?

为什么?

2.采用导前微分信号的双回路系统有哪几种整定方法?

3.补偿法整定调节器参数步骤是什么?

等效对象是如何选取的?

4.图示说明导前微分系统为什么相当于改善了对象动态特性

5.图示说明导前微分系统为什么可以减小动态偏差,改善控制品质。

习题:

东北电院:

P29第2、5、6

1.陈书P378第一题

2.系统如下图所示

已知系统满足两回路独立整定条件,且按一定整定了3、Ti、Kd和

Td现由于某种原因要提高主回路的稳定性,而保持副回路屮不变,问3、Kd应如何变?

为什么?

注:

将系统等效成串级系统

*11

主调节器Wa1(S)—(1—)——P2调节器,要提高稳定性,减小比例作用,

KdTdS

须增大Kd,要保持副回路W不变,应使S用Kd的比例增大,副调节器的比例系

K

数—D不变。

(见下页)

6

4-4采用导前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汽温控制系统

、系统结构及其分析、整定

1

其中Wd(S)DD,Wa(S)=-(1

1+TdS范

列出几个该掌握的问题:

1•该系统有哪几种整定方法?

整定步骤。

2.如何将该系统等效为串级系统框图?

KdTdS

1

TTs)

3.如何等效为补偿法整定主框图

二、Kd

、Td、Ti对系统调节过程的影响

Kd、Td、

Ti对系统的方法整定系统时,可知:

主调节器:

Wag二1

—(1—)

Wd(S)KdTdS7

KdTdSI+TiS

副调节器:

wa2(s)=WD(s)wa(s)=1.TdSTiS

Ki

副调节器简化:

W/S)Xi泰)主回路:

KD增加,①i增大,调节过程动作速度减小,B动态偏差

增大,B调节时间增大;

副回路:

Kd增加,①2减小,0a校正动作增大。

主回路要求变Kd时’为保证副回路申2不变,应使k;不变。

Ti增大,①2增大(不明显),0a调节时间增大。

Kd同时影响两个回路且方向相反。

三、Kd、Td的试验确定方法

补偿法整定:

Kd、Td的整定原则是以构造一个动态特性较好的广义

被控对象W°*(S),即:

KdTdS=Ki[1-而®

1TdSu(1TiS)111」:

Kd、Td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定:

(1)将Wa(S)与Kz断开,并取Wa(s):

•:

=100%,Ti=:

Td=0,那么,

调节器的输入信号就是等效对象的输出信号;

(2)将不同的Kd、Td,在运行稳定时,作减温水阶跃扰动试验,

记录一组等效对象的动态响应曲线如下:

ya

0

TDA

0)^£iX

Kd、Td的考虑:

起始阶段主要考虑心;衰减速度主要考虑Td

三、两种汽温调节系统整定方法的比较

导前微分信号的系统:

Wd(S)二空圧时,

1+TdS

①相当于串级:

主:

Wa1(s)—(V—)

KdTdS

畐IJ:

Wa2(S)=0(1丄)

6Tis

②补偿法整定一般使主回路的稳定裕量增大(Kd较大),调节质量不如

串级法,尤其当调节对象惰性区的迟延和惯性比较大时更明显。

4-5再热汽温控制系统

再热汽温随负荷变化较大:

当机组负荷降低30%,再热汽温如不加控制,将降低28~35C。

采用烟气控制为主:

比采用喷水控制有较高的热经济性。

主要方法:

1.变化烟气挡板位置。

2•采用烟气再循环

3•摆动喷燃器角度

4.采用多层布置的圆形燃烧器

5.汽一汽热交换

一、采用烟气挡板控制再热汽温的控制系统

1.结构

再热器

低过

省煤器

省煤器

主烟道旁路烟道

挡板挡板

见图,把尾部烟道分成两个并列烟道。

1)通过调节主烟道挡板,可以改变流过再热器的烟气量,从而调节再热温度。

2)有两个挡板,主、旁路烟道,挡板开度变化是相反的(即一开一关),改变挡板可改变60%的烟气流量;再热器出口温度可变化50C左右。

3)再热汽温对象的动态特性:

主烟道挡板开度变化-再热器出口汽温变化的动态特性。

测试表明,对象为多容惯性环节,即

W(S)二

K

(「TS)

例如:

某125MW机组:

(S)

K

(1TS)4

K:

卩—%/100%A0=52K=0.52°C/%T=80S

2•控制系统

三个组成部分:

1)再热汽温给定值计算

2)再热汽温主调节器回路(调主烟道挡板开度)

3)再热汽温事故调节(调喷水)

(1)给定值计算

「般要求:

当负荷高于75%时,再热汽温给定值恒定(540C)。

当负荷低于75%时,再热汽温给定值应小于(540C),并随负荷下降而下降。

不能低于某一选定的最低温度

再热汽温给定

图中:

测量元件(蒸汽流量)

小选器:

大选器

给定器(540C)—再热汽温给定值

fi(x)—函

数发生器

其中fi(x):

将蒸汽流量转换为再热汽温给定值fi(x)的输出:

(1)当负荷高于75%时,输出大于540C

(2)当负荷低于75%时,输出小于540C

(2)再热汽温主调节回路

调节任务:

根据实测再热汽温B2与给定值毎之间的偏差来调节挡板

开度。

如下图:

f4(X):

将主蒸汽流量-该负荷下需求的烟气挡板开度信号,该路信号

主要起前馈作用。

注意习上是“一号:

Df-流过再热器的烟温和烟量f所以前馈为负的。

将上面系统图画成原理图为:

(包括前面的高值计算)

540最低温度给定值

(3)再热汽温的事故调节(喷水)

当锅炉异常时,再热汽温出现超温;此时必须喷入冷水进行强制降温。

当再热汽温恢复正常时,必须停止喷水。

实现:

再热汽温Qz

fZ超温TPI2输出增大T经过偏差报警装置:

(1)报警

(2)打开电磁阀t调节减温水

&正常T关闭电磁阀T停止喷水。

二、采用烟气再循环控制再热汽温的自动控制系统

1.结构

原理:

利用再循环风机,从烟道尾部抽取低温烟气并送入炉膛。

这改变了炉膛温度和烟温、烟量,使辐射受热面吸热量下降,对流受热面吸热量上升,达到了调节再热汽温的目的。

缺点:

(1)对过热汽温、主汽压和蒸汽流量会产生较大扰动。

(2)烟气再循环风机叶片容易被磨损和腐蚀。

冉循坏烟气量

主汽流量

对流吸热增大

主汽压力

主汽温度

2、控制系统

负荷(或送风量)----前馈

为什么环节S出来是“-”:

因为负荷(orV)增大t烟气量增大t对流受热面吸热量增大t0z增大,应及时换小挡板。

这部分的调节原理图为:

送风V

(1)正常情况下的调节回路

当BZ下降(低于给定值时)7△9Z上升7(PIi)挡板上升fVG上升7△9Z上升

Vg经烟温修正后作为PIi的反馈信号,形成内回路,及时消除烟气侧的扰动,指再循环烟气流量和烟温的自发性扰动。

(2)非正常情况下的动作回路

当9z>9Zr7通过调节,使挡板J,VGJ7若挡板已关死,但

9z>9zr则:

1)不再进行烟气再循环2)经偏差报警装置,报警(-P2,△G/AD),开启热风门,封锁再循环烟道,防止高温路烟倒流。

3)事故喷水(-Pi,士PI3)进行强制降低。

I△9z1>△时,才能进行喷水。

比例偏置器士△表示,只能当9z高出9Zr一定数值后,PI3才能动作,开启喷水调节阀,这样做的目的是允许再热汽温存在少量偏差,以防止喷水调节阀过于频繁动作。

三、采用汽一汽热交换的再热汽温控制

用一次蒸汽加热再热蒸汽,并利用三通阀改变流经热交换器的再热蒸汽流量来控制再热汽温。

由于汽一汽热交换器的调整范围很小,还必须辅以喷水。

汽温控制系统小结

(一)气温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

主要影响因素:

(1)减温水量Dps(=30~40S,Tc=40~100S)

(2)蒸气量D(=10~20S,Tc=40~100S)

(3)烟气侧扰动(.=10~20S,Tc=40~100S)

特点:

这些因素对过热汽温的阶跃响应曲线都有迟延,有惯性;有自平衡的曲线,其中,迟延和惯性见上。

过热汽温的调节量是喷水;再热汽温调节量是烟气量(烟温)蒸汽量由外界确定,不能作为调节量。

(二)串级汽温自动调节系统

(1)内回路:

及时消除温水的自发扰动。

(2)外回路:

消除一切引起汽温变化的扰动,使汽温等于设定值整定:

(1)内外回路工作频率相差很大(W2…3w,orn°T°32T2)

分别整定,一般=0.15/\-0.9

(2)内外回路工作频率相接近,等效为可改善对象惰性区

的单回路反馈系统,各用补偿整定•

整定原则:

①首先按希望的等效对象确定主调节器的Wa1(S)

②根据等效对象特性,按一般单回路调节系统

整定付环节调节器Wa2(S)

(三)采用导前微分信号的双回路气温调节系统

导前气温输入实际的微分环节,起加强和超前作用•整定:

(1)等效为串级系统;可独立整定

(2)按补偿法,等效为改善对象特性的单回路系统进行整定.

整定原则:

1按希望的等效对象,确定实际的微分环节Wd(s)。

对象怎样选择?

2根据等效对象特性,按一般单回路调节系统整定调节器Wa(S).kD,TD,「Ti对内外回路调节过程的影响.

(4)再热气温的调节系统

一般用烟气侧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而喷水作为事故的调节:

这主要考虑到烟气调节能使调节通道延迟和惯性较小;另外再热器一般安装在烟温较低的地方,这样有可能装设挡板等调节机构。

(1)采用烟气挡板的再热气温控制系统。

(2)采用烟气再循环的再热气温控制系统。

必须学会分析这两个系统的,特别是学会将主调节部分的功能图画成

调节原理图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