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1329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docx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响水涧项目部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我支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以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检验部(分)队建设情况,提高部队战斗力,同时也为下步支队全面展开应急救援建设提供依据,支队在响水涧项目部组织了这次应急救援演练。

演练具体方案如下:

一、情况设想

安徽省芜湖市地处长江流域,地势低凹,市区江堤长达71公里。

4月27日至29日,由于连续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长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芜湖地区降特大暴雨,长江芜湖段流量约为M3/S。

最高水位已超过警戒水位,且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4月29日,芜湖城区长江堤防1+800桩号处漫堤、决口极有可能发生,长江芜湖城区段的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

二、决心及任务

为把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芜湖地区的汛情,上级命令我部出动100人的兵力于4月29日08时30分在响水涧项目部营区完成集结,参与长江芜湖段抗洪抢险任务。

首长决心:

我部出动兵力100人,在安徽省芜湖市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部队技术优势和装备优势,发挥拳头和尖刀队的作用,全力投入抢险救灾,最大限度的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一)护堤排险;

(二)协助有关部门疏散、转移受灾群众和国家财产;

(三)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三、兵力编成及任务区分

按照我部担负任务,依据应急力量建设方案,本着重点保障、机动灵活、合理用兵的原则,江河堤防急工险段工程抢险分队由我支队响水涧项目部组成。

(一)指挥组,共10人。

由支队领导、机关干部和项目部领导组成,成立基本指挥所和前进指挥所,基本指挥所设在支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前进指挥所设在长江堤防1+600桩号处。

主要任务是领导层对情况处置作出决策,指挥分队进行抢险救灾,其它人员为领导作出决策提供资料、信息和依据,指导分队开展行动,并提供技术帮助。

(二)突击组,共15人。

1名中队长黄家兵带队,由1名技术干部(张海刚),1名排长(张豪奇),1名施工员(郭刚),机械操作手6名(赵海廷、吴坤、杨军、王斌、封万军、曾桃根),和其它5名战士组成(文典堂、曹辉、周梓淇、王家康、高飞)。

携装载机1台、推土机1台、挖掘机1台、振动辗1台,自卸车2辆。

主要任务是,第一时间赶赴救灾现场,对灾情进行判断,并通过无线电通信及时上报。

在灾情较小时,对灾情进行处置,在灾情较大时,控制现场情况,防止灾情扩大。

灾情控制以后,对堤坝进行不间断地巡查,防止其它灾害的发生。

(三)处置组,共30人。

1名副中队长李晨鹏带队,由1名技术干部(),1名排长刘旸,1名施工员(黎明),机械操作手20名,和其它6名战士组成(赫玉山、李刚、张进永、李佺、徐亮、黄珀琥)。

携装载机1台(陈捷)、推土机1台(梁勇聊、高寄雨)、挖掘机2台(朱耀辉、李连超、常兵兵、陈国祥)、自卸车6辆(冯鹏、刘鑫、王智、王忠正、刘磊、李忠伟、王源兴、陈友泉、耿松峰、余海、徐岗、毕亚男)。

主要任务是,在灾情较严重,依靠突击组无法单独完成任务时出动,协助突击组对灾情进行处置。

(四)机动组,共25人。

由1名排长(徐步良)带24名战士组成,携装载机1台(人员由前指调配)、推土机1台(宋广磊、汤永涛)、挖掘机1台(钱远东、李长权)、振动辗1台(黄志军、肖裕国),自卸车4辆(孟令韬、黄德强、胡涛、陈刚、李浩、王东东、张志栋、吴永远)。

主要任务是担负机动增援任务,并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处置。

(五)政工组,共5人。

由1名宣传干事,1名指导员(周海红)和3名战士组成(杨江山、姚志贤、赵亚军),携喊话器1个。

主要任务是进行宣传报道,制作旗帜标语等,对参战人员进行思想鼓动,协助地方进行难民安置。

(六)保障组,共20人,由1名排长(王新伟),4名炊事员(李群亮、黄国政、邬建伟、刘焕余)、1名卫生员(施明明)、4名修理工(郭建峰、赵玮、汪中华、李现发),4名电工(先利平、谭大伟、柯江滨、刘薛军)、4名电焊工(胡波、陈康杰、刘小虎)、其它人员2名(王添财、李望湘)组成。

主要任务是保障抢险救灾行动,搞好后勤工作,对重点部位实施警戒。

四、机动方式

救援分队采取摩托化开进方式进入救灾地域,车辆由本项目部自行保障。

开进路线,从项目部营区出发,沿3#公路,经2#公路,到达抢险地点。

五、组织指挥

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行动。

坚决服从联指统一指挥。

同时内部建立垂直指挥体系,支队开设基本指挥所和前进指挥所,接受总队和联合指挥部的指挥。

(一)基本指挥所

总指挥:

卢路生、王运生(兼上级联指成员)

副总指挥:

程强、谌少英、刘夫先

成员:

马莹、刘坤明、段琳、符鹏飞、祁斌、沈锦鸿、李守洋、王世权、王文月、董纪政、徐森、万雏凤

基本指挥所设于支队二楼会议室中心,保障前指行动。

(二)前进指挥所

总指挥:

刘勇

副总指挥:

吴志刚、王宝强、赵道应

成员:

刘剑、占小星、郑振、冯本贵、季建兵、韩会林、刘淼、梁显赫、曹良旺

前进指挥所设于长江堤防1+600桩号处,负责指挥部队的抢险行动。

六、情况处置

(一)可能漫顶险情抢护

当水面上涨至可能漫顶时,采用编织袋装土修筑子堰的方法进行抢险。

接命令后,突击组携带铁锹洋镐在10分钟内赶至事发地点,沿堤坝进行巡查,待粘土运来之后,进行装土,并将土袋运至堤顶。

处置组携1台挖掘机和3辆自卸车在10分钟内赶至粘土料场进行取土,将土运至1+750处。

处置组其它人员携带铁锹洋镐和编织袋在20分钟内赶至1+750处,进行装土并运送至坝堤,编织袋装土5-6成,不封口,袋口朝背水面,排列紧密,错开袋缝,上下袋前后交错,上袋退后,成1:

1的坡度。

坝长50m,铺设4层,最高层最少1个袋子。

土袋内侧缝隙可在铺砌时分层用沙土填密实,外露缝隙用稻草、麦秸等塞严,以免袋后土料被风浪抽吸出来。

如下图所示。

宣传组在坝堤上用喊话器进行思想鼓动,在坝堤周围悬挂宣传条幅,并积极向地方媒体机构和部队宣传部门投稿。

保障组做好一切保障工作,并准备好夜间照明设施安装。

机动组在营区机动待命。

 

土装子堰施工示意图

土装子堰处理漫顶人员、设备、器材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反铲

PC200

1

2

自卸车

20t

3

3

发电机

50kw

1

4

照明系统

1

5

铁锹

20

6

洋镐

5

7

编织袋

1000

8

粘土

m3

50

9

安全绳

直径10mm,长30米

5

10

救生衣

100

11

安全帽

100

12

对讲机

20

13

小红旗

30

14

口哨

10

15

雨衣

100

16

雨鞋

100

17

石灰

2

18

摄像机

1

19

照相机

1

20

横幅

2

21

旗帜

3

22

各类袖标

30

23

人员

100

(二)机械化决口险情抢护

当堤坝出现宽度为5米左右的决口时,采用机械化施工对决口进行险情抢护。

接命令后,突击组携设备器材在10分钟内赶至事发现场,就近取材,对灾情进行控制,防止决口扩大。

处置组在10分钟内安排反铲1台,自卸车6辆赶至芜湖石料场,采运大块石,运至决口两端,距离决口10m左右处(无坍塌迹象),根据决口大小估算需填筑的工程量(一般大于实际量的1.2倍),一次性备好石料,两端一起采用推土机推进向里进行合龙,待裹头处水流减少后推填粒径较小石料,最后填土夹石。

填小石料和土夹石时,每50厘米用振动辗辗压一次。

如下图所示。

 

 

机械化决口处理示意图

 

机械化决口抢护人员、设备、器材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反铲

4

2

自卸车

20t

8

3

推土机

2

4

振动辗

1

5

装载机

1

6

汽车吊

12t

1

7

发电机

50kw

1

8

照明系统

1

9

铁锹

20

10

洋镐

5

11

大块石

m3

12

石渣

m3

13

土夹石

m3

14

安全绳

直径10mm,长30米

5

15

救生衣

100

16

安全帽

100

17

对讲机

20

18

钢丝绳

16m长26

4

19

钢丝绳

10m长26

4

20

卡扣

16

21

小红旗

30

22

口哨

10

23

各类袖标

30

24

雨衣

100

25

雨鞋

100

26

石灰

2

27

摄像机

1

28

照相机

1

29

横幅

2

30

旗帜

3

人员

100

七、各类保障

(一)通信保障。

由办公室梁显赫负责。

途中利用移动通讯工具保持联络。

到达集结地域后,支队前指与联指和基指之间联络采取租用地方固定电话的形式保障。

支队前指和各抢险分队之间开设无线电通信,在5信道工作,当无线电无法工作时,采用运动通信手段、辅以简易通信实施通信联络。

(二)勤务保障。

由项目部办公室梁显赫负责,主要是部署抗洪抢险分队开进途中路线勤务、集结地域警卫勤务,加强集结地域部队的安全管理。

(三)物资保障。

由物资装备科韩会林负责。

主要是准备好抢险救灾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资器材及设备保障。

(四)技术保障。

由工程技术科郑振负责。

主要是制定合理的抢险方案,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为抢险救灾提供技术保障。

(五)卫勤保障。

由项目部卫生所施明明负责。

主要是负责抢险过程中伤病员的处理,对饮食和住宿卫生进行检查和指导,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备足日常常用药品,抢险过程中若发生皮肤擦伤、感冒、感染等,先采取自救。

依靠自身救治力量无法完成时,与当地医院进行联系,确保一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能及时进行治疗。

(六)照明保障。

由保障组先利平负责。

在白天安装好照明设施,确保天黑能实施照明,对重点区域要实现无死角照明,同时保障好生活用电。

(七)安全保障。

由刘淼负责,各组安全员要全时负责,对危险源提前进行判断,并做好预防措施,准备好石灰和小红旗及其它器材,在重要地域和危险地域做好标记,防止勿入。

在1+600桩号处配备PC400反铲一台,和12t汽车吊一台,配置10m、16m长φ26钢丝绳各4根、卡扣16个,作为推土机、汽车故障或陷车时应急拖车使用。

并配置消防使用的30m长安全绳5根,作为落水的急救使用。

八、要求

为确保部队安全,保证演练任务圆满完成特要求如下:

(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敢打硬仗,牢固树立战备思想。

(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令行禁止。

(三)全员学习演练方案,做到人人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

(四)必要时在堤顶设安全防护栏,任何人员不得跨越安全防护栏杆,不得依或靠在防护栏杆上,防止发生因栏杆倒塌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五)现场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及所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