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名词解释全.docx
《三基名词解释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名词解释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基名词解释全
基本理论
第一章护理理论
护理:
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学:
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整体护理:
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基本需要是维持身心平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压力:
又称应激,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反应。
压力源:
又称应激源,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
适应:
是指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它包括个体和宇宙间的各种保护性调整。
自理是个体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幸福而采取的有目的的活动。
护理理念:
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第二章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
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主观资料:
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客观资料:
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护理诊断:
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现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医疗诊断是用一个名称说明一种疾病或病理变化引起的症状、体征,以指导治疗。
护理目标:
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第三章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反映的是当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
继续护理学教育:
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
继续护理学教育分制管理:
继续护理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经认可的继续护理学教育活动,并要修满最低学分,才能再次注册、聘任及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护理服务质量缺陷: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者。
第四章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其中的“个体”包括护士个体和病人个体。
心理护理:
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的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教理想的护理目的。
有意识心理护理:
是指护士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个行为,实现对病人的心理调节、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
无意识心理护理:
是指护士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对病人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一切言谈举止和护理活动,无论护士能否主动意识到,都可以产生心理护理的效果。
恐惧:
是一种人们在面对危险情境或对自己预期将要受到伤害而产生的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
抑郁:
是一种情绪低落状态。
主要表现为悲观,郁郁寡欢,不愿与人交往,无兴趣。
愤怒:
是一种较强烈的因个体与挫折或威胁抗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焦虑:
是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回给自己造成危险和祸害或需要自己做出极大努力去应对的情况等所产生的情绪反应,程度严重时可表现为惊恐。
心境:
是具有感染性的,是比较微弱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
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疾病行为:
病人显示其病感的行为。
可主动疾病行为和被动疾病行为。
病感:
是指个体感到有病的主观体验,它既可由躯体疾病引起,也可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
情境性心理失调:
是特指以情境性因素影响为主而导致个体发生心理失调的一类常见心理问题。
心身疾病:
亦称心理生理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并伴有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其疾病过程的诊断、治疗、护理都需要采用心身统一的观点及注重个体与环境的协调。
职业角色化:
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该职业的角色人格,形成较稳定的足以胜任职业的角色行为方式,即为职业角色化。
护士职业角色化是特指从事护士这个职业的个体所具有的与职业相适应的角色人格和行为模式。
第五章护理伦理学基础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用善恶作为评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为指导的人格完善及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伦理:
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规则。
护理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理来解决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护理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实际就是研究狐狸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
道德的自律性是指通过自我道德教育、自我道德修养、自我道德
评价等方式,将外在的社会性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道德的他律性,则是指通过外部的道德教育或道德影响、客观的道德评价标准,来提高人们素质的过程。
不伤害原则:
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凡是必须的或者是属于适应证范围的,所实施的诊治、护理手段都应保证不使病人身心受到损伤。
病人自主性:
病人对有关自己的医护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所做出的合乎理性的决定并据以采取的行动。
第六章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方式的教育过程与行动。
健康促进:
是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病人教育:
以医学为基础,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生活质量:
是一个人社会生活和日常活动中机能能力和主观感觉的表现,是一个包括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在内的集合概念的反映。
健康相关行为:
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病人学习目标:
是护士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病人的学习需要,与病人共同制定并通过病人学习能够实现的目标。
第七章交流与沟通
护患关系:
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沟通:
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
第一印象:
个体在第一次与他人接触时,根据对方的神态、言谈、行为所得到的综合性判断。
移情:
指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性,理解的准确性,是否能从他人角度去感受、理解他人。
第八章护理与营养
营养素:
是指来自食物和饮水,用于人类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从事劳动活动并保证健康的基本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功能性食品:
除了有适宜的作用外,还能对人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改善健康状况和(或)降低疾病危险性的食品。
能量代谢:
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中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能量平衡:
能量摄入量与消耗量相对平衡,使成人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使儿童保持正常生长发育。
必需氨基酸:
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
某些临床条件下,有些氨基酸也成为必需氨基酸,需要从膳食中供给.
限制性氨基酸:
食物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并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的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反映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优质蛋白质是指那些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与人体接近,必需氨基酸利用率高致营养价值也高的食物蛋白质。
蛋白质互补作用是指将两种或数种蛋白质食物混合使用使他们之间各自不足的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偿,且混合后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体并提高了这些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作用。
氮平衡:
反映体内组织蛋白质分解和合成代谢的动态平衡状态,包括氮的总平衡、正平衡、负平衡。
必需脂肪酸:
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合理营养:
符合卫生要求及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健康营养方式。
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的核心,是以膳食供给与机体需要保持平衡为目标的健康膳食。
肠外营养:
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肠内营养:
在病人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不能或不愿经口摄食或经口摄食量不能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时采用的营养供给方式。
代谢性并发症即在实施营养支持时因未能制定个掌握适宜的个性化银洋支持方案、营养素配方不合适或输注速度不当、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和出入量监测系统不完善、代谢性并发症的诊断指标不明确或发生此症时的处理不及时等原因导致的高渗性非酮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休克、高碳酸血症、脂肪超标综合征、必需脂肪酸缺乏症、高氨血症或氮质血症、维生素缺乏症、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缺乏症、肝胆系统损害等。
第九章护理与法
护士:
系指按照《办法》规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经过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基本知识
第一章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解剖学
骨髓:
是充填于骨髓腔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
成人总量为1500ML占体重的4.6%。
膀胱三角:
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
面部三角区是指鼻根至两侧口角间的部分。
因此处的静脉缺少静脉瓣,并可借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也可通过面部深静脉、翼静脉丛、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当挤压此处的疖肿时,会促使病菌沿上述途径进入颅内从而造成颅内感染。
第二节生理与病理学
循环血量:
安静时,绝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的着部分血液。
贮存血量:
还有一部分滞留于肝、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等处,流动缓慢,红细胞比容比较高的血。
异位起搏点:
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有机会表现出来,成为起搏点。
窦性心率:
是指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异位节律:
以窦房节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
期前收缩:
如果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一次人工刺激或由异位起搏点传来的刺激,则可引起心室肌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血压:
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1mmhg=0.133kpa.
渗透性利尿:
由于肾小管中溶质浓度高,渗透压大,防碍了肾小管的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
脊髓休克:
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
牵张反射:
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时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牵涉痛:
内脏疾患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梗死:
因血管阻塞造成血供减少或停止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或梗塞。
不典型增生:
又称异型增生指细胞增生活跃并伴有一定程度异型性的病变
癌前病变:
指一类具有癌变倾向,但不一定都会转变为癌的良性病变。
原位癌:
指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侵犯到间质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第三节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热原质:
是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合成的多糖,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
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不表现致病作用,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寄居部位发生改变或菌群失调时方可致病。
这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
菌群失调:
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导致微生态失去平衡。
菌群失调症:
由于严重菌群失调而使宿主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菌群失调症。
菌血症: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进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繁殖,只是短暂的出现在血中,有可能经血到体内有关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毒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而不入血,只有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到达易感组织和细胞,引起独特的临床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病毒:
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RNA或DNA),必须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垂直传播:
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由亲代直接传给子代的方式称为垂直传播。
免疫: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免疫系统:
是人和高等动物识别自我和非己,引发免疫应答、执行免疫效应和维持自身稳定的组织系统。
免疫防御:
是指阻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抑制其在体内繁殖、扩散,从体内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保护机体免受损害的功能。
免疫稳定:
是指清除体内变性、损伤及衰老的细胞,防止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能力。
免疫监视:
是指识别、杀伤与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发展为肿瘤的能力。
非特异性免疫:
是由先天性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力,能非特异性地阻挡或清除入侵体内的微生物及体内突变、死亡的细胞。
特异性免疫:
是指个体出生后,由于机体感染了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接触了异种、异体抗原而获得的针对某种微生物或抗原的免疫力。
免疫应答:
是指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
体液免疫:
是指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
是指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人工自动免疫:
是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被动免疫:
是给机体输入抗体,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第四节药理学
药物的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的不良反应。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量时,机体出现的与防治疾病无关的不适反应。
毒性反应:
一般是指药物在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异常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理变化。
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降低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继发反应:
指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为治疗矛盾。
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或一些抗药菌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或一些抗药菌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变态反应:
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异常特异性免疫反应。
特异质反应:
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发生反应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理效应基本一致的有害反应,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不属变态反应性质,是一类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药物依赖性:
长期持续使用或周期性地使用某种麻醉或精神药物所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和躯体状态,对药物表现出一种强迫地连续或定期应用的该药的性为或其他反应。
首过效应或第一关卡效应:
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和肝时,可被该处的一些酶代谢灭活,使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疗效下降。
耐受性:
在多次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保持药效。
耐药性:
病原微生物长期反复与化疗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血浆半衰期:
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戒断症状:
机体长期反复使用依赖性药物后,出现了身体依赖性,如果突然停药,即可产生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导致一系列的异常反应。
第五节公共卫生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疾病疫情、群众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一级预防:
亦称病因预防,它是针对致病因素或病因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如免疫接种、合理营养、健康教育等。
第二级预防:
亦称临床前期预防,或称“三早”预防。
“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筛检、定期健康检查等。
第三级预防:
亦称临床期预防,或称康复治疗,是对已发病者的预防措施,此时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以减少痛苦,延长寿命;并实施各种康复工作,力求病而不残,残而不废,促进健康。
卫生标准是将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接触危害因素的程度限制在最低限度内,使其对接触者及其子代的健康不产生危害作用,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保障居民健康而制定的标准,通过法规形式公布执行。
卫生立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有关文件的总称。
健康危险因素:
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
职业病: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
食物中毒:
健康的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将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散发:
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来一般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范围,不适于小范围人群。
流行:
一个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是于散发相对而言的。
发病率:
表示某一时期(年度、季、月)内暴露人口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患病率:
某特定时间内某病新旧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病死亡率;在某时期内暴露人口中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
病死率:
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值。
生存率:
又称存活率,指经过N年的观察,某病病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者)中存活人数所占的比例。
第六节医院感染学
医院感染:
亦称医院获得性感染。
广义的医院感染是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狭义的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亦非已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显性或隐性感染,症状可出现在住院期间,也可能发生在出院后。
内源性感染:
也称自身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本身。
外源性感染:
也称交叉感染,引起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卫生洗手:
是通过机械去污染的方法清除大部分暂居菌来降低手的污染程度。
随时消毒:
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高水平消毒法:
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胞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
中水平消毒法:
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低水平消毒法:
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方法。
等离子体:
是指高度电离的气体云,是气体在加热或强电磁场作用下电离而产生的,主要有电子、原子、分子、活性自由基及射线等
第七节中医学
五行:
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脏六腑: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6种器官组织.
正气:
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抗病毒能力.
邪气:
指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疬气:
是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
七情:
喜、怒、优、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
脉象:
血液在脉道中,由心气的推动运行,而成为脉动,“心动应脉”、“脉动应指”的现象,称为脉象。
剥脱苔:
病人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无苔者,称为剥脱苔。
花剥苔:
病人舌本有苔,若舌苔剥脱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
八纲辨证:
通过对四诊所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以说明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
是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复杂怔候,以阴阳为纲,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变特点,分为太阳、阳明、少阳等三阳病症和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阳病症,是论治伤寒病的辨证纲领。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运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
是温病的辨证纲领,它八外感热病的发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
上焦病症是初期阶段,主要包括肺和心包络的病变;中焦病症是中期阶段,主要为脾胃的病变;下焦病症是后期阶段,主要为肝、肾、膀胱、大肠的病变。
第二章护理基础知识
环境:
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
内环境:
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
外环境:
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所组成。
安全环境:
是指平安而无危险、无伤害的环境。
主动卧位:
病人自己采取的卧位。
被动卧位:
病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
被迫卧位:
病人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压疮:
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疼痛:
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睡眠性呼吸暂停:
在睡眠中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两种。
中枢性呼吸暂停:
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造成的,见于颅脑损伤、药物中毒等。
阻塞性呼吸暂停:
则出现在严重的、频繁的、用力的打鼾或喘息之后,由上呼吸道阻塞病变引起;肥胖者脂肪堆积在咽部、舌根部阻塞气道,也可引起。
全范围关节运动:
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来对此关节进行屈曲和伸展的运动,是维持关节可动性的有效锻炼方法。
膀胱刺激征:
尿频、尿急尿痛。
稽留热:
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不超过1度,多见于肺炎、伤寒、儿童肺结核等。
弛张热:
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在1度以上,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间歇热:
24小时内体温波动很大,可突然升高致39度以上,然后很快下降致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多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等。
不规则热:
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一定,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体温过低: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体温不升:
体温低于35度。
间歇脉:
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个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
二联律或三联律:
每次或每两次正常脉搏之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则称为二联律或三联律。
脉搏短绌:
脉率少于心率脉率完全不规则。
潮式呼吸:
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5~30秒)又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呼吸,周而复始似潮水起伏。
间停呼吸:
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
便秘:
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
多尿:
24小时尿量经常超过2500ML。
少尿:
24小时较量少于4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无尿或尿闭:
24小时尿量少于10ML或12小时内无尿。
尿潴流:
尿液大量寸流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除。
尿失禁:
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的流出。
输液微粒:
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um,少数可达50~300um。
输液微粒污染: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成分输血:
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依据病情需要输注有关的成分。
溶血反应:
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
冷热疗法:
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