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1314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 39页.docx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39页

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X39页)

昆明轨道交通工程

昆明地铁某地铁机电和装修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站台门)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2

三、监理范围………………………………………………………3

四、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4

五、监理工作流程…………………………………………………5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6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1.1、昆明市轨道交通某地铁位于昆明市呈贡新区,与首期工程形成Y型交路,将城市南站、新的行政中心、呈贡新区及大学城联为一体,同时连接了轨道交通4号线和9号线。

1.2、线路自首期工程春融街站(不含)至城市南站站(含),线路全长约5.327公里,全线均为地下线,途经市政府站、白龙潭俊园站、白龙潭公园站及城市南站站(均为暂定站名)等4座地下站,最大站间距约1604米(白龙潭俊园站—白龙潭公园站),最小站间距为866米(市政府站—白龙潭俊园站),区间正线最大坡度30‰、辅助线35‰,最小曲线半径150m。

1.3、某地铁不单独设置停车场,利用城市南站站后折返线设置2列位停车线,满足早班发车要求,其他配属车辆分别在大梨园车辆段、五腊村停车场进行各级检修及运用维护。

1.4、昆明轨道交通某地铁工程共设有车站四座,均为地下车站,设置全高站台门系统。

全高站台门纵向组合总长度:

114028mm;

全高站台门总高度:

2600mm;

每侧滑动数量:

24道(2扇一道);

每侧端门数量:

2扇;

每侧应急门数量:

6道(2扇一道)

列车停车精度:

±300mm;

滑动门开门行程时间:

2±0.1s~3.5±0.1s范围内无级可调;

滑动门开门行程时间:

2±0.1s~4±0.1s范围内无级可调;

设计寿命:

正常维护条件下,系统整体使用寿命≥30年

系统接地方式:

TN-S

第二章监理依据

一、监理依据

2.1、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监理的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⑼《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年第393号);

⑽《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⑾《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9]16号);

⑿《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设部(建建[2000]211号)。

2.2、其他依据

⑴政府批准的建设计划、规划要点设计要点及有关文件;

⑵业主认可的其他文件;

⑶正式的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及说明;

⑷依法订立的与本项目。

2.3、通用与专业技术标准及规范

⑴、《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

⑵、《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⑶、《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⑸、《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⑹、《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规范》(GB/T50328-2001);

⑺、《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⑻、《铝门窗强度标准》GB7106;

⑼、《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

⑽、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GB15763.1-2001;

⑿、《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

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

⒀、《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⒁、《钢化玻璃》GB/T9963-98;

⒂、《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JGJ113-2003;

⒃、《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CJ/T236-2006;

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企业标准Q/FDZD001-2006;

⒅、《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882;

⒆、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

⒇、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

第三章监理范围

昆明市轨道交通某地铁线路自首期工程春融街站(不含)至城市南站站(含),线路全长约5.327公里,全线均为地下线,途经市政府站、白龙潭俊园站、白龙潭公园站及城市南站站(均为暂定站名)等4座地下站,最大站间距约1604米(白龙潭俊园站—白龙潭公园站),最小站间距为866米(市政府站—白龙潭俊园站),区间正线最大坡度30‰、辅助线35‰,最小曲线半径150m。

一、监理范围

本标段站台门工程项目包括市政府站、白龙潭俊园站、白龙潭公园站、城市南站站(暂定名);该系统工程安装包括放线、打孔、门体设备、供电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接地和绝缘以及系统调试。

二、监理难点

1、工期短,时间紧,施工时间只有三个月,调试时间不到一个月;

2、作业现场交叉,成品保护难度大量;

3、站台门绝缘是全国性地铁站台门的难点;

4、限界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

 

第四章监理工作目标及控制要点

一、监理目标:

1、站台门监理目标:

出厂验收合格率100%;

支撑连接强度满足要求;

绝缘满足规范要求;

限界满足要求;

外观美观,无缺陷;

滑动门开关灵活,噪音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应急门开关灵活,锁闭安全;

与相关设备接口调试验收合格率100%;

竣工验收合格率100%。

2、接口监理目标:

接口测试合格率100%;

车辆停车精度±300mm;

司机在司机室内可以开关站台门;

站台门状态信号可以正常发送给FAS、BAS系统;

用电负荷满足要求。

3、综合监理目标

质量控制目标:

验收合格率100%,创市优工程;

进度控制目标:

工程进度符合合同进度要求;

投资控制目标:

工程投资控制在概算内;

安全控制目标:

无重大伤亡事故及质量事故发生。

二、站台门工程的控制要点

全高站台门是从设计联络开始监理,至整个系统验收完毕。

1、样机验收

通过样机验收,验证承包商生产的设备是否达到产品设计、合同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修正缺陷,完善产品设计,保证批量生产优质的设备。

2、材料进场验收

材料进场后必须报验,监理按合同及相关标准对主要材料进行抽检,达到要求后方可进场使用。

3、安装质量控制

监理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确保安装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系统调试

安全门调试包括单体调试、单系统调试,5000次试运行、综合联调,各阶段调试必须要有见证,有记录,确保合格。

第五章监理流程

5.1、监理工作流程

 

 

第六章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一、站台门设备安装阶段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要点

检查施工单位的进场施工准备计划(临时设施布置、施工消防布置、临时用电、用水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报审、施工及管理人员落实情况及资质情况、施工所需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技术交底、施工物资准备等),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2、施工阶段控制流程及要点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站台门设备的安装工序和特点,本工程监理将拟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重点监理:

现场测量、钢结构与门体安装、电缆敷设及接线、机械电气设备安装、站台门设备测试与调试、与信号系统、车辆专业联调。

督促施工单位:

先做好对主要工序实行施工员交底,预先列出施工难点、重点由施工单位安装工程师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工序质量进行过程跟踪控制和检查,做到以工作质量保证重点工序质量。

2.1、现场测量监理控制流程及要点

现场测量内容主要有:

轨道数据测量,以轨道基标为基准校核轨道中心线、轨顶标高、轨道坡度和轨道弧度(曲线型车站)等的测量和复测;站台中心线的测量;底部支撑件相对轨道和站台中心线、轨顶标高的三维尺寸;

现场测量监理质量控制程序图:

 

2.2、站台门的固定支撑件安装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

2.2.1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安装规范和《安装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相关内容施工;固定连接件偏差不大于允许范围;

2.2.2下底座固定支架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达到100%;调节垫块不超过五块,超过五块的,要现场焊接,高度不超过20mm,严格控制安装尺寸,确保下部支撑不侵入车辆设备界限;现场安装好的部件做好保护措施;

2.2.3所有结构的连接固定,必须牢固可靠,不允许有松动现象(扭力搬手);

2.2.4注意对构件间绝缘垫的防潮防尘保护,保证安装完毕其对地绝缘电阻大于0.5MΩ

2.3、横梁、门机梁安装监理质量控制流程及要点

2.3.1横梁、门机梁安装质量控制程序图

 

 

2.3.2横梁、门机梁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横梁、门机梁施工主要内容有横梁组装、门机梁吊装,高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符合限界要求;

2.3.2.1检查横梁水平倾斜度与站台坡度一致,到轨道中心线的距离符合限界要求;

2.3.2.2根据安装技术要求检查调整后的三维尺寸及螺栓拧紧度;

2.3.2.3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门机安全吊装的工作,并对门机进行绝缘测试;

2.3.2.4检查门机梁水平和垂直位置,保证机构导轨槽底面距门槛表面的距离,导轨两端至立柱距离相等;检查线槽安装与门机梁型材相嵌连接情况,以及水平位置调整情况和螺栓拧紧度;

2.3.2.5对整体结构进行三维尺寸(x、y、z方向)复测及质量检查。

2.4、门体安装监理质量控制流程及要点

2.4.1、门体安装质量控制图

 

2.4.2、门体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门体安装施工主要包括:

安装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头门、司机手推门及辅件的安装。

其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2.4.2.1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安装前进行滑槽清洁;

2.4.2.2检查滑动门距轨道中心的距离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2.4.2.3端头门与端墙之间必须打绝缘胶。

2.4.2.4施工中注意在固定门两侧固定销安装后必须采取临时固定措施、分别控制好活动门与固定门及立柱之间的间隙。

所有门的垂直度均在允许范围内。

2.5、顶箱盖板安装监理质量控制流程及要点

2.5.1、顶箱盖板安装质量控制程序图

 

2.5.2、顶箱盖板安装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顶箱盖板安装施工主要内容有固定面板、活动面板、指示灯(蜂鸣器)、胶条及辅件等。

监理要点如下:

2.5.2.1检查实际施工情况是否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合;

2.5.2.2检查固定面板调整后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检查面板与面板之间的缝隙是否一致。

2.5.2.3要求施工单位注意面板表面不得损坏划伤、安装时注意保护好面板涂层、面板安装时注意需采用拉线来控制其平面整齐度、指示灯应排列整齐、胶条安装必须平整等事项。

2.6、线槽、电缆铺设监理质量控制流程及要点

 

2.6.1、线槽、电缆铺设安装质量控制程序图

 

2.6.2、线槽、电缆铺设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线槽、电缆铺设安施工内容有:

管理室至控制室的线槽、电缆的敷设;管理室至信号室的线槽、电缆的敷设;管理室至站台控制盒的线槽、电缆的敷设;管理室至站台门门体设备的电缆的敷设;站台门等电位与钢轨回流线连接电缆的铺设。

其监理控制要点如下:

2.6.2.1要求施工单位注意保证电力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2.6.2.2根据各设备位置确定管线分支位置及安装方式,主干径路应尽量减少管线转弯,尽量避免与其他管线交叉,并留有便于施工、维护的空间;

2.6.2.3做好钢管的防腐、接地线跨接及标志等;对各种电缆分类绑扎、标注,设备内部配线也应注意分类绑扎,做到整齐美观,标注清楚、正确无误。

2.7、电气设备安装监理质量控制流程及要点

2.7.1、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程序图

 

2.7.2、电气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2.7.2.1电气设备的组成

电气设备包括:

电源系统、控制系统、监视系统等。

a)电源系统有:

直流屏、馈线屏、电池屏。

b)控制系统有:

主控机(PSC)、站台控制盘(PSL)、门机控制器(DCU)、就地控制盒(LCB)、紧急控制面板(PEC)、站台门测试面板(PST)。

c)监视系统有:

主监控系统(MMS)、操作指示盘(PSA)、声光告警系统。

2.7.2.2监理要点

a)对各系统电缆接入设备输出端时须检查检测缆线的连接情况;

b)所有系统电源线敷设并接入电源设备后必须标识清楚;

c)检查电气设备的柜、屏、箱、盘的布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

d)电气设备的柜、屏、箱、盘之间的电缆、电线均须可靠连接。

2.8、站台门调试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2.8.1监理控制要点

2.8.1.1现场测试与调试的技术要求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同时符合站台门设备项目技术规格书和设计要求,全部的测试、调试记录应完整保存。

2.8.1.2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测试、调试方案;测试、调试仪表准备和检验测试。

2.8.1.3机械调试:

用拉、压力计测量每扇活动门的开关门力,确保人工打开、关闭门的力不大于150N;手动解锁力不大于70N。

2.8.1.4用兆欧表测量整个站台门门体与土建之间的绝缘值,在500V直流试验电压下,门体与大地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兆欧。

2.8.1.5检查每个门单元已安装完成的设备是否完全符合图纸,检查电线连接是否有松动现象。

2.8.1.6每个门单元的电气设备与直流电源进行独立测试,检查功能运行状态是否正确。

2.8.1.7每个门单元通电,通过就地控制开关滑动门循环30次,在此期间,进行观测滑动门是否运行顺畅。

2.8.1.8手动检查每个门单元的障碍物探测功能,探测障碍物的最小厚度应不大于10mm。

2.8.1.9系统全负荷测试:

站台门在全负荷运行时的所有运行情况是否能在监控系统以及人机界面中得到反映,以及检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是否都能实现。

2.8.1.10检查或审查电气设备的防尘、防水等级是否满足站台门设备的IP防护等级,IP防护等级为:

PSC防护等级为IP54;PSL防护等级为IP55;PEC防护等级为IP54;门控单元的防护等级为IP54;电机的防护等级为IP42。

2.8.2与信号系统、列车联调方案

2.8.2.1联调内容

a)与信号系统接口测试:

测试站台门设备能否顺利与信号系统互换信息。

包括站台门发给信号系统的“所有滑动门和应急门关闭且锁定”和“PSD互锁解除”信号;信号系统发给站台门设备的“开门”、“关门”和“列车占用轨道”信号。

b)与EMCS之间的接口测试:

测试站台门设备能否顺利与EMCS系统互换信息。

c)功能测试:

测试站台门设备能否顺利与信号系统与列车互换信息。

2.8.2.2联调要点

a)接口测试

对站台门控制系统与信号系统、EMCS之间接口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系统接口的协议、信令方式、数据格式等性能指标是否能满足系统的接入要求。

另外通过PSL、PEC对站台门操作:

检测信号系统能否收到“所有滑动门和应急门关闭且锁定”信号;检测信号系统能否收到“PSD互锁解除”信号;检测站台门能否收到“开门”信号;检测站台门能否收到“关门”信号;检测站台门能否收到“列车占用轨道”信号。

通过EMCS人机界面,检查是否能收到监控系统重要状态/时间/报警信息。

b)功能测试

检测列车停靠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站台门设备能否收到来自信号系统的“列车占用轨道”、“关门”、“开门”信号;检测当信号系统收到来自站台门设备的“所有滑动门和应急门关闭且锁定”信号后,能否向列车发出允许离开车站的信号;检测当站台上任何一扇滑动门不能关闭且锁定时,信号系统收到来自站台门设备的“PSD互锁解除”信号后,检测向列车发出允许离开车站的信号。

2.8.3监控系统的操作技术要求

2.8.3.1站台门的控制模式

站台门控制系统控制站台上、下行线两侧或三侧(一岛一侧式车站)所有滑动门的运作,从而满足乘客上下列车的需求。

站台门设备依据信号系统(SIG)、站台端头控制盒(PSL)、操作指示盘(PSA)上的紧急控制装置(PEC)或站台门设备测试装置(PST)发出的信号实现对滑动门的操作。

站台门设备设置7种控制方式,以便达到运行与安全要求:

a)远程自动控制模式———----------———系统级

b)站台端头控制模式———----------———站台级

c)紧急控制模式———--------—--————车站级

d)非正常或紧急控制模式—————--———站台级

e)系统测试模式———-----————---——站台级

f)维护时的门就地控制模式————————手动级

g)单个PSD、EED、MSD手动操作模式————手动级

手动操作模式具有最高的优先权,远程自动控制模式具有最低的优先权。

2.8.3.2远程自动控制

a)初始条件:

在正常运行及所有的滑动门和应急门关闭且锁定的情况下:

每个门单元顶盒内的安全回路已经动作;

主控机(PSC)内的安全继电器已经启动。

b)正常开门:

当信号系统(SIG)连接运行正常,且列车停靠在站台正确位置(停靠精确度±300mm)时,信号系统(SIG)将“列车占用站台轨道(POBT)”的连续信号传送给主控机(PSC),列车员在司机室按下“开门”按钮,滑动门打开。

滑动门开门程序如下:

开门连续信号命令通过信号系统传输PSC;再由主控机(PSC)发出开门命令给门机控制器(DCU);滑动门依照命令打开;在开门过程中,指示灯闪烁,当滑动门处于全开状态时,指示灯常亮;在PSL和PEC上的“全部滑动门和应急门关闭且锁定”指示灯熄灭;从PSC到信号系统的“全部滑动门和应急门关闭且锁定”信号撤消。

c)正常关闭:

滑动门的正常关闭程序,当信号系统(SIG)连接运行正常,且列车停靠在站台的停靠范围内,信号系统(SIG)送出“列车占用站台轨道(POBT)”连续信号给主控机,列车员在司机室启动“关门”命令,来自信号系统的开门命令撤消。

信号系统(SIG)送出“关门”连续信号命令给主控机(PSC);主控机(PSC)停止送出“开门”命令,并且发出“关门”命令给门机控制器(DCU);所有滑动门开始关闭,且每一樘滑动门的蜂鸣器鸣叫;每一樘滑动门关闭过程中,指示灯闪烁;在每一樘滑动门关闭且锁定之后,开门指示灯(ODI)熄灭,蜂鸣器停止鸣叫;所有滑动门锁定之后,主控机(PSC)向信号系统(SIG)发出“所有滑动门和应急门关闭且锁定”的状态信息。

2.8.3.3探测到障碍物时的控制

在关门期间,如果滑动门门扇探测到障碍物,该扇门停止移动(其他的滑动门继续关闭),则该扇门将有几秒钟处于自由状态(0至10s可调节)以便乘客手动操作,门将尝试重新关闭。

在尝试关闭三次(重新关闭的次数也可调节)后,如果障碍物还没有排除,它将打开至全开的位置并且保持不动,蜂鸣器发出报警声,直到门被锁上。

2.9站台门系统验收监理控制要点及措施

2.9.1调试检查

调试是整个站台门系统的最终质量检测点。

调试过程检查包括机械部分、电气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检查。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通电前的电气检查,如果线路错误将会导致设备损坏。

2.9.1.1对站台门电气系统的检查

a)供电系统的检查

b)UPS电源系统检查

c)系统接地保护的检查

d)电气电路的绝缘检查

e)站台门门体绝缘检查

2.9.1.2对站台门控制系统的检查

a)中央接口盘(PSC)检查

b)就地控制盘(PSL)检查

c)远方报警盘(PSA)检查

d)系统级、站台级和手动操作三级控制方式检查

e)站台门控制开关(PCS)检查

2.9.1.3对站台门门体结构的检查

a)对应急门和端门的检查

手动解锁装置检查

手动解锁力检查

闭门器自动关闭检查

门体开启方向检查

开门锁及钥匙检查

电气安全开关检查

b)对滑动门的检查

手动开门力检查

开门把手检查

开门门锁与钥匙检查

门锁紧装置检查

门锁安全开关检查

开、关门时间检测

障碍物探测功能检查

噪音测试检查

2.9.2系统验收

系统验收是对站台门系统的全面质量检查,系统承包商应在站台门系统进行验收前,根据站台门检验手册的各项内容做好全面的自检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检查与复检,并且保证在综合验收之前完成整改项目。

2.9.2.1钢结构检测

钢结构部分主要是对立柱、横梁、门机梁、固定侧盒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主体结构的接地;立柱与门机梁、横梁的连接牢固与绝缘处理;马达的接地;横梁、门机梁的水平度;立柱、固定侧盒的垂直度等。

2.9.2.3门槛检测

门槛检测的内容包括:

门槛到轨道中心线的距离;门槛安装牢靠,门体相应处的防滑措施;门槛螺栓紧固并有平垫和弹垫;相邻门槛的平整度;前后门槛的间隙等。

2.9.2.4盖板检测

盖板检测的内容包括:

盖板的绝缘处理;盖板的安装固定;前盖板的导向标志;相邻盖板间距的均匀性;盖板支撑构件;盖板与门楣间隙的均匀性等。

2.9.2.5门体(滑动门、应急门、端门、固定门、司机手推门等)检测

a)滑动门检测的内容包括:

门体内外侧设有开门装置且开门装置动作良好;标准门体与非标门体的净开度;滑动门与立柱间的密封性能;开关门状况;模式开关的安装方向一致性;手动开门解锁力;门体安装垂直度;门框与立柱间隙;门框与门槛间隙等。

b)应急门、端门检测的内容包括:

手动开门解锁力;应急门的电气安全开关性能;门体内外侧的开门装置性能;门体开启旋转角度与自动关闭性能;解锁推杆性能;密封胶的安装质量;门框与门槛的间隙等。

c)固定门检测的内容包括:

固定门安装牢靠性;内侧密封胶的安装质量;门体安装垂直度;相邻固定门结合处的上下间距等。

2.9.2.6线槽、线缆检测

线槽、线缆检测的内容包括:

线槽线缆屏蔽层和缆线保护管的接地保护;接线端子的严密牢固;导管与线槽的敷设的整齐牢固;线槽的安装路径与安装方式的合理性等。

2.9.2.7电气装置检测

电气装置检测的内容包括:

柜(盘)及其内部所有电气设备与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可靠性与合理性;电气设备和配线的绝缘电阻值;柜(盘)安装位置分配的合理性及安装整齐可靠性;柜(盘)内的设备接地可靠性;设备部件标识清晰齐全等。

2.9.2.8系统调试检测

系统调试包括站台门安装的测试和调试一般包括现场测试、单元调试、系统调试、性能测试及接口测试等几个阶段。

(调试期间站台门系统须使用临电)

2.9.2.8.1现场测试

现场测试包括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跟随安装进度同时进行,电气部分的现场测试要求在门体安装以前完成,保证滑动门安装以后随时可以实现站台门的功能。

a)机械部分

在门体结构的相应安装阶段,未通电状态下进行,主要根据施工图检查检查门槛、顶箱及门体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滑动门的滑动是否灵活无阻、锁定与解锁装置是否能正确操作等。

机械部分的现场测试包括:

门槛检查:

限界检查和平面度检查;

顶箱检查:

限界检查、平面度及接缝检查;

固定门检查:

限界和平面度检查;

滑动门检查:

限界、垂直度、门开度、开门力等检查。

应急门、端门检查:

限界、平面度、垂直度、解锁力等检查。

b)电气部分

站台门设备室及顶箱内的布线可与门体安装同步进行,其测试主要包括配线的绝缘测试及通断性测试:

门槛绝缘检查测试:

在门槛安装阶段随着安装进度进行;

配线绝缘和通断性测试:

在电气连接过程中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