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1218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docx

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9年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小陈随丈夫从小城镇移居到了大城市,丈夫常常出差,没有时间陪她。

小陈在陌生的环境里没有朋友,非常孤单,几次应聘工作失败,感到很泪丧。

为此,小陈找到社会工作者大李寻求帮助。

大李与小陈一同就需要解决的问题商定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并一一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优先顺序。

大李此举的目的是为了o

A.解释服务目标

B.选择服务方案

C.筛选服务目标

D.执行服务方案

2.老张因保外就医成为社区矫正对象。

社会工作者去老张家进行家访时,通知他本周三到社区矫正中心参加法制讲座。

上述情况中,老张属于的服务对象。

A.主动求助

B.机构转介

C.外展发现

D.非自愿型

3.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区中半失能老人开展了一系列服务。

下列服务中,属于间接服务的是。

A.开展半失能老人社区联谊活动

B.优化半失能老人服务质量评估流程

C.每月为半失能老人举办一次生日会

D.组织社区居民结对帮助半失能老人

4.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拟在杨村开展精准扶贫项目。

该机构社会工作者在

项目计划中详细列出了服务的目的及目标、关注的问题和对象。

按照服务计划构成的要求,该项目计划的内容还应包括0

A.服务要使用的方法

B.服务要改变的人

C.服务要影响的政策

D.服务要改变的系统

5.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为激发服务对象的内在动力,社会工作者大刘注重服务对象的参与,由服务对象对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自主决策,学习如何承担责任。

大刘选择上述介入行动所遵循的原则是o

A.瞄准精准扶贫的目标

B.尊重服务对象自决权

C.关注服务对象的特点

D.注重服务的经济效益值

6.小蓉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每天上学要走两小时山路,最近上课时多次晕倒。

社会工作者小王家访时发现,小蓉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外出出打工,收入很不稳定,母亲离家出走,音讯全无;爷爷患重病,治疗花掉家中所有积蓄。

小王拟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为小蓉一家提供服务,依据该方法的实务原则,

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o

A.链接医疗资源,查明小蓉晕倒的原因

B.组建家庭工作团队,拟订具体帮扶计划

C.联系小蓉的父亲,建议他每周与小蓉通话

D.向村委会报告,协助小蓉一家申请困难救助

7.社会工作者小王每月为学生家长组织一次“好家长”工作坊,工作坊的主题由家长确定,涉及儿童的营养、行为习惯、学业、亲子关系等方面,小王提供的上述服务,其内容属于o

A.家庭辅导

B.儿童问题辅导

C.亲职辅导

D.家庭团队工作

8.某社会工作机构了解到当地小学下午放学较早,许多学生家长因工作原因法照看孩子,于是,该机构与社区居委会合作开办了“四点半课堂”,开展学

生临时托管、课后学习辅导等服务。

该机构的上述工作属于儿童福利

服务。

A.支持性

B.保护性

C.补充性

D.替代性

9.社会工作者小谢在某村开展精准扶贫时发现一户需要帮助的家庭,这家的父母一年前意外离世,留下三个孩子,老大已成年在外务工,老二和老三在镇上读初中,家庭经济困难。

老二和老三在小谢的协助下递交了孤儿资格条件认定的申请并获得通过,按时领到了生活费。

小谢的上述服务属于<

A.链接政策资源

B.提供家庭支持

C.改善家庭监护

D.开展家庭寄养

10.社会工作者老蒋在外展工作中发现了一名13岁男孩,男孩瘦小的身上

留有许多新旧伤痕,经询问后得知,男孩常因吃饭慢、衣服脏、事情做不好而遭到母亲打骂。

老蒋进一步调查评估后,初步判断男孩可能遭受了家庭暴力。

为此,他首先应当o

A.向公安机关报案

11为男孩寻求法律援助

C.对母亲进行法治教育

D.将男孩安置到儿童福利机构

1.答案:

C

解析:

筛选目标:

这步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同找出期望达到的初步目标并对各个目标进行讨论,以决定具体的目标。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服务对象一起将可能的目标写出来,然后与服务对象逐个对目标进行筛选。

当不能确定目标时可以使用从1〜10的量变给每个待定的目标打分,挑选出服务对象最希望和最迫切的改变目标。

2.答案:

D

解析: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力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被动接受帮助的,这种特性使得他们在接受服务时通常会存在或表现某些抗拒情绪和行为。

在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中,与这类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通常不易建立,需要进行相当细致的工作,同时需要非常娴熟的工作技巧。

3.答案:

B

解析:

ACD匀是直接作用于社区中的半失能老人,B选项通过优化半失能老人服务质量评估流程,来间接服务于老人。

4.答案:

A

解析:

服务计划由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

(一)目的及目标;

(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5.答案:

B

解析:

介入行动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二)个别化;(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五)瞄准服务目标;(六)考虑经济效益。

题中社会工作者大刘遵循的原则属于服务对象自决。

6、答案:

A

本题考查的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的实务原则,在服务过程中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是第一需要考虑的,本题也是顺序题,“首先”优选选择保

命保安全安抚情绪的选项。

其他选项可以慢慢开展。

解析:

本题考查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家庭支持服务内容,儿童的营养,行为习惯,学业,亲子关系等方面的服务主要是提升家长的亲职能力,因此是亲职辅导

8、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的是儿童社会工作类型,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包括为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父母提供托育服务

9、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的是融合服务介入的形式中的资源链接,通过申请孤儿资格认定从而获得政策资源,答案从题干描述中可以选出。

10、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的是儿童社会工作介入中的危机介入,儿童遭受家庭暴力后首先要保证儿童的安全,也是顺序题的原则,保命保安全。

11.社会工作者小杨发现,社区内有一群辍学在家的青少年,他们经常聚在一起抽烟喝酒,夜不归宿。

小杨计划通过开展一系列服务引导这些青少年进行自我探索、增进自我认知、改变不良行为、改善他们与父母的关系,预防这些青少年出现“不正常社会化倾向”问题。

小杨的上述服务计划属于

A.危机干预

B.临界预防

C.社区矫正

D.社会观护

12.社会工作者根据“生涯选择配合论”为青少年开展生涯规划小组工作,其中一节的工作目标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更好地认识外在工作世界与个人内在世界的关系。

与该节小组工作目标相匹配的小组活动应聚焦在帮助他们了解。

A.职业所需能力

B.各种职业的报酬率

C.职业所需特质

D.职业的分类和内容

13.社会工作者小丁在社区为青少年的父母开展亲职教育小组工作,其中一

节是根据父母效能训练模式帮助这些父母了解“积极倾听”的意义。

小丁应在该节小组工作中帮助他们0

A.觉察自己以往对子女教育方式的利弊

B.用子女能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C.从子女视角看问题,了解他们所思所想

D.学习使用“我”讯息,与子女进行沟通

14.社会工作者小江运用艾瑞克?

伯恩沟通分析理论中的“脚本分析技术”,帮助社区青少年了解成长环境对自己人际沟通形态的影响,提升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为此,小江应协助社区青少年。

A.觉察自己的自我状态

B.反思自己的沟通形式

C.反省自己的沟通技巧

D.觉察自己的“生活地位”模式

15.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社区走访时了解到,某小区曾经发生了几起老人意外跌倒的事件。

为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小王联络物业公司对全小区的道路、活动场所、公共厕所等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并且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在小区内进行巡查。

上述措施满足了老年人的需要。

A.健康维护

B.居家安全

C.社会参与

D.就业休闲

16.“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一俗语说明,老年人的优于

年轻人。

A.液态智力

B.空间关系能力

C.结晶智力

D.形象思维能力

17.社会工作者小凌发现,社区内有些老年人盲目购买保健品,花了很多钱却没什么效果。

为回应老年人的健康维护需要,小凌可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是

0

A.举办理财知识讲座

B.举办防诈骗知识讲座

C.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D.举办常见病预防知识讲座

18.李大爷前不久因乱吃药导致肝肾功能急性衰调,住院接受治疗。

住院期问,李大爷痛苦不堪,举止反常。

种种迹象让李大爷的女儿担心父亲有轻生的倾向,便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对李大爷的自杀倾向进行了评估。

下列行为中,透露出李大爷有自杀倾向的直接线索是。

A.李大爷告诉儿子银行卡存放处及密码

B.李大爷总是对女儿说:

“我真想一死了之”

C.李大爷将自己珍爱的怀表送给了他的主管护士

D.李大爷总是对老伴说:

“我不在了你会过得轻松一些”

19.两个月前,高奶奶因脑中风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语言表达也有困难。

高奶奶的女儿因工作繁忙,没有更多时间照顾老人,请了住家保姆照顾高奶奶。

社会工作者小王入户探访后认为高奶奶可能存在被疏于照顾的问题,因为她发现o

A.高奶奶身上有多处瘀伤

B.高奶奶身上出现了褥疮

C.保姆不让朋友见高奶奶

D.高奶奶身上有多处烫伤

20.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杨村开展关爱留守妇女项目,该机构的社会工作

者小江针对部分留守妇女存在的精神孤寂、家庭教育知识缺乏、家务劳动繁重等问题,开展了“姐妹牵手”支持小组工作。

小江下列做法中,体现了社会性别视角的是0

A.为姐妹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B,为姐妹们选择开办小组的地点

C.由姐妹们确定开办小组的时间

D.邀请专家为姐妹们讲授家庭教育知识

11、答案:

B

解析:

考察的是临界预防的含义。

12、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涯选择配合论的四个配合内容,兴趣匹配的是职业的分类和内容

13、答案:

C

解析:

考察“倾听技巧”,倾听是能接纳子女,能从子女观点看问题,尊重子女的自主性等。

14、答案:

D

解析:

每个人从早年开始,因受父母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就已写定了自己的(生命脚本),每个人乃是依据此脚本去计划自己的生活,由每个人的“生命脚本”衍生出每个人所拥有的“生活地位”。

15、答案:

B

解析:

因为意外跌倒而促成对全小区的道路、活动场所、公共厕所等环境的改造,属于居家安全类。

16、答案:

C

解析:

指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产物。

17、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的是老年社会工作中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

18、答案:

B

解析:

考的是老年人自杀的直接线索,当老年人直接表达想要结束生命的时候就是直接线索。

19、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的是老年人虐待和疏于照顾的内容,疏于照顾的表现形式有,老人个人卫生差,褥疮没有得到护理治疗,水分摄取不足,营养不良,以及缺乏适当的看管,居住条件不安全或者不卫生等

20、答案:

C

解析:

考察的是社会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的活动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止匕外,性别视角还要挖掘女性的自身潜能。

2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研,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了优化女性就业环境的政策建议。

该机构上述工作采用了妇女社会工作中的。

A.宣传

B.教育

C.监测

D.倡导

22.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根据社区需求评估的结果,计划为社区妇女开展能

力建设。

该机构提供的下列服务中,能够满足妇女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的是

0

A.创业技能培训

B.健康保健知识培训

C.“女德”知识培训

D.子女教育技能培训

23.小丽因遭受家庭暴力向当地法院提起离焙诉讼,主张孩子由自己抚养,

夫妻共有住房也归自己所有。

小丽丈夫接到法院传票后,非常愤怒,变本加厉地殴打小丽。

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社会工作者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0

A.建议小丽躲开丈夫到外地工作

B.为小丽丈夫提供施暴者干预服务

C.协助小丽向当地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D.请当地法院强制让丈夫搬离现在的居所

24.何先生与张女士夫妇因在家庭角色认知上的差异而经常发生争吵。

何先

生强调女性就应以家庭为中心,在家相夫教子;张女士则认为家庭责任应夫妻共同承担。

为此,夫妻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甚至闹到要离蜡。

社会工作者从性别视角出发为何先生与张女士夫妇提供家庭辅导服务,其工作重点应是

A.强化张女士作为妻子的家庭角色

B.劝说张女士认同丈夫的家庭观念

C.强化何先生作为丈夫的家庭角色

D.引导何先生尊重妻子的个性与权利

25.增加残疾人群体的健康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持续推进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各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以促进残疾人在社区内实现康复,如开展康复训练小组工作、举办康复技能工作坊和提供医疗资源链接等。

上述服务属于我国残疾人预防工作体系中的内容。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26.针对一些人随意将共享单车停放在盲道上的现象,社会工作者小王策划了一次“还盲人朋友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的宣传倡导,引导公众将共享单车规范停放。

并建议城市管理部门加强监管。

小王上述做法维护了参加人的

A.康复权

B.文化生活权

C.社会福利权

D.环境友好权

27.75岁的兰奶奶是独居老人,因脑梗住院治疗后回家康复中。

社会工作者小李跟进兰奶奶的的个案,经过综合评估发现蓝奶奶有做饭、打扫卫生、针灸按摩、喂药和精神慰藉等服务需求。

根据上述蓝奶奶的需要,小李拟采用个案管理的工作方法为其提供服务。

小李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0

A.将蓝奶奶转介给家政中心

B.自己为蓝奶奶提供所有服务

C.组织亲戚朋友为蓝奶奶提供临时服务

D.整合相关资源为兰奶奶提供多种服务

28.社会工作者老李应邀到小伟家进行探访。

老李了解到,7岁的小伟去年

被诊断为中度智障,未能到普通小学就读。

小伟母亲辞职在家照顾小伟,但她觉得自己只能照顾其生活,无法为他提供系统的知识和社会技能训练,因而非常担心影响小伟的顺利成长。

老李评估后认为,小伟当下最急需的是康复资源。

A.职业

B.社区

C.教育

D.社会

29.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内的残障人士开展职业康复服务。

在职业咨询的

基础上,小张计划进一步了解这些残障人士职业发展的意愿和可能性。

接下来,小张应开展的工作是0

A.职业评估

B.职业介绍

C.职业培训

D.就业指导

30.大李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期5个月执行。

大李对判决不服,认为自己犯罪是受人教唆,一时好奇,冲动而为,不应承担全部责任。

针对大李的这些想法,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大李时,主要工作任务应是对其进行.

A.监管

B.矫正

C.帮困

D.执法

21、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妇女社会工作倡导的内容,倡导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政策、法律和制度和制度。

22、答案:

A

解析:

妇女社会中性别分工内容,战略性的社会性别需求是对传统分工模式的挑战,即挑战男性为主导的地位。

2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暴力伤害妇女的干预措施,施暴者干预服务是从法律上和思想上制止其暴力行为,学习尊重妇女。

A不是社工的工作方法,D不能由社工申请,C对比与B要慢一些。

24、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家庭工作原则,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和平衡。

25、答案:

C

解析:

残疾人康复内容中的三级预防体系:

一级预防是预防受伤害,二级预防是受伤后避免落下残疾,三级预防是致残后康复。

26、答案:

D

解析:

残疾人的基本需求,环境友好权是为残疾人享有平等社会生活藏在无障碍环境的权利,包括物流环境和信息交流环境、公共服务、政治参与。

27、答案:

D

解析:

残疾人个案管理服务,个案管理工作是要协调多学科多专业的资源为服务对象共同提供服务。

28、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残疾人教育康复的内容,根据题中需要系统知识和社会技能训练等描述,属于教育康复。

29、答案:

A

解析:

残疾人职业康复四个内容:

分别是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培养和就业指导。

题干描述是职业评估的内容。

30、答案:

B

解析:

矫正的功能,即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正常成员的过程。

ACD^属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任务。

31.社会工作者小王受法庭委托撰写服务对象李某的社会调查报告。

该报告

的主要内容如下,“李某,于2018年6月18日以欠债不还为由,将被害人张某扣留于辆商务车内。

两天后警察介入,张某获救。

李某以前没有犯罪记录,此案件主要因经济纠纷而致。

”小王上述社会调查中还应补充的信息是o

A.小王的工作简历

B.非法拘禁的认定标准

C.李某的现实生活状况

D.社区矫正的帮教建议

32.25岁的小新因吸食冰毒成瘾被责令社区戒毒,成为社会工作者小林的服务对象。

小林通过评估发现,小新“溜冰”是为了“助兴:

他身边很多朋友也这样,小新没有什么改变动机,持续吸毒的可能性较大。

对此,小林拟运用激发小新内在动机改变的方法为小新进行个案辅导,以帮助其戒除毒瘾。

下列小林制定的干预策略中,有助于激发小新内在动机改变的是。

A.与小新探讨远离毒友的方法

B.与小新探讨持续吸毒的好处与坏处

C.与小新探讨如何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

D.与小新探讨如何遵守社区戒毒的相关规定

33.为了预防被监禁人员犯罪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社会工作者

拟采用“现实治疗法”,对新入监的青少年初犯开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小组工作。

下列小组工作的服务目标中,正确的是协助这些青少年。

A.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B.改变偏差扭曲的心理结构

C.了解合法公民应具有的素养

D.为自己行为负起完全的责任

34.老王年轻时在战争中负伤,导致下肢瘫痪,背部长期疼痛。

伤病严重影响了老王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他的价值感和自尊感,也限制了他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的空间。

老王的上述情况呈现出优抚安置对象具有的特点。

A.行动能力强

B.军队情结深

C.需求层次多

D.年龄结构优

35.社会工作者小张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协助军休干部运用微信与辖区内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建立联系,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空间。

小张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o

A.军休干部与社会融合

B.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

C.军休干部间的关系融合

D.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

36.军体所社会工作者小徐发现,一些军体老人对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化养

老服务存在疑惑,尤其不能接受这类机构的有偿服务。

为此,小徐小徐设计了小组工作方案,旨在帮助军体老人转变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态度,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化养老服务,在小徐的方案中,其工作介入重点应聚焦在军休老人的0

A.健康养生

B.认知重构

C.居家安全

D.社交技能

37.小李是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在一次外展服务中叼着烟的

小刚在街头流浪。

小李在与小刚的交谈中获知,小刚今年12岁,在外流浪已半

年,经常饥顿饱一顿,晚上就在地下通道过夜。

刚在街头流浪。

小刚在征得小李刚同意后,将其护送至“中心”。

小刚获得了基本的生活安置后,小李还可以在“中心”为其提供的服务是o

A.增强小刚家庭的能力

B.纠正小刚的偏差行为

C.修复小刚的社会支持系统

D.为小刚提供社会观护

38.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了政府购买的贫困家庭救助服务,对贫困家庭进行评估。

关于评估的说法,错误的是0

A.评估只需在救助服务的初期开展

B.需要在服务过程中报考推进评估

C.评估是对贫困家庭开展救助的基础

D.需要邀请贫困家庭的成员参与评估

39.56岁的乔阿姨一直没有工作,主要依靠丈夫的收入生活。

两个月前,乔阿姨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乔阿姨家的生活难以为继,丈夫的后续治疗也无法维持,乔阿姨为此感到十分焦虑,向社会工作者小魏求助。

为帮助乔阿姨的丈夫获得稳定的后续治疗,小魏首先应该

A.帮助乔阿姨稳定情绪

B.为乔阿姨的丈夫提供个案辅导

C.帮乔阿姨向有关部门提出低保申请

D.评估乔阿姨家适合申请哪类社会救助项目

40.单亲妈妈阿芳因经济闲难向街道办事处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

街道办

事处收到申请后,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跟进阿芳的低保申请。

机构社会工作者小王探访了阿芳家,了解了其家庭的经济状况,还走访了她的邻居,并核查了相关信息。

小王的上述做法属于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内容中的0

A.帮助申请救助

B.提供心理支持

C.识别服务对象

D.促进社会融入

31、答案:

C

解析:

针对犯罪嫌疑人的服务,提供审前调查报告,报告包括犯罪事实的记录。

前科和本人的生活史。

32、答案:

B

解析:

针对涉毒人员的个案工作,题干描述,吸毒是为了助兴,因此可以推断出小新对吸毒的坏处并不了解,真是觉得“好玩”,所以探讨持续吸毒的好处与坏处可以让他了解到吸毒的负面作用,增强改变的动机。

33、答案:

D

解析:

在监禁场所中预防服务对象间的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此外还结合青少年社会工作内容中的习惯养成结合一起考察,习惯养成中的自我管理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内容为培养青少年勇于负责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生活,因此本题选Do

34.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的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由题中描述可知,服务对象有

健康维护的需求、尊重的需要、社会参与、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故C.

35.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的是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微观层面促进军休干部和社区老人个体的融合。

36.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的是对军体社会工作的干预技巧,认知重构,因为社会工作者的做法是要帮助军休老人转变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态度、看法,因此是认知重构的内容,将非理性或错误的认知变为可接受的、准确的认知来降低当前问题。

37.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的是社会救助中的机构救助内容,机构救助除了提供物质的救助,还要开展教育,对流浪人员进行行为和心理疏导,消除懒惰和依赖社会的想法,纠正偏差行为。

38.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的是社会救助评估的连续性特点,评估在救助工作开始以后还要继续,因为会有新的问题涌出,需求和问题也可能发生变化。

故Ao要注意,本题考的是“错误”的说法。

39.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的是社会救助的评估程序,题中社工为了让乔阿姨丈夫获得稳定的后续治疗,后续治疗的重点是治疗费用问题,因此应该了解服务对象的现状和需求,以便确定何种社会救助类型适合继续治疗,比如医疗救助等。

C不能满足后续治疗的需求。

40.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的是低保的服务内容,社工主要的内容是通过走访等方式核查确定中请资格。

故CoA是要着重体现帮助申请的过程,比如提交书面申请、协助接受调查。

41.某中学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造成多名师生伤亡。

宁宁虽成功逃生,但在震后几天一直沉默不语,惊恐不安。

在对宁宁进行危机干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小林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宁宁讲述逃生的经历和感受,以对其问题和需要进行评估。

小林开展的上述工作是为了o

A.定义宁宁的危机问题

B.向宁宁提供持续支持

C.确保宁宁的生命安全

D.讨论宁宁问题的多种可能

42.赵女士经常当着外人的面指责儿子小辉,不是说他学习不用功,辜负了妈妈的期望,就是抱怨他不听话,总是与妈妈对着干。

赵女士的抱怨没有让小辉有任何改变,反而让小辉对妈妈产生了抵触情绪。

社会工作者依据家庭成员增能的原则,尝试缓解母子间的紧张关系。

社会工作者对赵女士的下列提问中,符合家庭成员增能原则的是o

A.“您认为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B.“孩子哪些表现让您不满意?

C.“您能谈一下孩子让您感到满意的地方吗?

D.“您认为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的表现有什么关系?

43.小强跟随打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