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0763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docx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精

201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

【内容标准】(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徐州会战组成部分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

彭德怀、朱德指挥八路军取得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百团大战发生在华北,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军民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战中敌后战场的总后方是延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陕甘宁边区

【内容标准】(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四.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

◆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会议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主要讨论怎样夺取抗战的最后的胜利和胜利后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内容:

(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内容标准】(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944年到1945年初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开始全面大反攻

6.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台湾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马关条约》中割占,共50年

中考同步演练

选择题

【1】70年前,国民党爱国将领李宗仁领导指挥的是:

A.西安事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

【2】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

漫山遍野是人浪!

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下列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会议其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A.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遵议会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C.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D.中共七大——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下列四幅影视作品宣传画反映的故事都发生在同一时期,这一时期是()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十年内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5】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

“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

”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A.8月5日B.8月10日C.8月12日D.8月15日

【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毛泽东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7】抗战期间,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忻口战役

【8】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9】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上甘岭战役D.渡江战役

【1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B.中华民国的建立C.五四运动的爆发D.抗日战争的胜利

【11】假期里,阳阳同学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井冈山》③《甲午风云》④《血战台儿庄》

【12】据《军政》杂志载:

“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文中“此役”指的是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13】在距今70年前的中国山东,发生过一次著名战役,中国军队给予了侵略军沉重的打击,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次著名战役是

A.卢沟桥之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4】甲午战争,中国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打败,举国震惊。

事隔50年后,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中国的完全胜利而告终,决定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取决于

A.是否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B.是否得到了国际援助

C.是否对战争作了充分准备D.武器是否先进

【15】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长沙战役D.百团大战

【16】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A、扩大侵华B、美日争夺激烈C、抗日高潮出现D、国共分裂对峙

【17】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八·一三”事变B.“七·七”事变

【18】使日本帝国主义惊呼:

“对华北应有再认识”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南昌战役

【1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

①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大反攻②蒋介石命令它的军队“积极推进”③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④苏联对日宣战和红军进攻日本关东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A.台儿庄大捷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南昌会战

【21】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不正确的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C.中共坚持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D.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22】中共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做准备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3】1945年,被日本统治长达50年之后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辽东半岛       B.台湾          C.海南岛        D.东北三省

【24】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有:

①平型关战役②淞沪会战③台儿庄战役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25】某地新华中学的同学围绕“中日交往”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帮助整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

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的“暖春之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材料三:

中日两国交往一览表

(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

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

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8分)

(2)结合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识,谈谈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中日关系的发展状况。

(2分)

(4)请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帮小明同学为即将召开的主题班会拟定一个最贴切的题目。

(2分)

[参考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2)日本的领导人,头脑中仍然存在着军国主义思想,他们否认日本所犯下的侵略罪行(3)中日两国的经济友好往来日益密切。

(4)牢记历史,继往开来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

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

(2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

(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邓世昌等(1分)义和团(1分)

(2)战役:

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得1分)(共2分)标志: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分)

(3)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

【27】

材料一:

2008年5月,胡锦涛主体访日,展开“暖春之旅”,全面规划和推进中日两国的战略互惠关系。

胡锦涛指出“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材料二:

中日关系年代尺

请回答:

(1)“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面获得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信息?

(2分)

(2)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正确内容写在答题卷上。

(2分)

(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2分)

(4)“面向未来”——请你从时代主题的角度来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

(2分)

[参考答案]

(1)查阅有关书籍,网上搜索,实地参观纪念馆,请教别人等。

(列出两条即得2分)

(2)①中日甲午战争;②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分)

(3)1945年之前: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或以战争为主。

1分)1945年以后: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在曲折中逐步发展正常交往与友好合作关系。

(或以和平为主。

1分)

(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