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0239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

《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docx

主题阅读写作科学发展

语文主题阅读与写作方案

科学发展

热点阐释

也正是基于此,“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学习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中考更是把开阔科技视野、关注未来发展作为命题的热点内容。

考题链接一

航天技术到底离百姓生活有多近?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后,人们还将怎样受惠于航天技术的进步?

其中一些对生活的影响还真是不说不知道。

航天技术为医院创建无菌环境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微生物,而其中的绝大部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对于那些自身免疫能力低的人,有些微生物还是十分可怕的,它们能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

而一项航天技术已经在法国的5所医院中成为提供无污染空气环境的创新方法。

根据欧洲航天局公布的最新消息,这项原本用于确保宇航员在空间站里能呼吸到洁净空气的航天高科技方法,现在已经被用来在医院中“捕杀”和“清除”微生物真菌、细菌、孢子以及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

而且,利用该技术还能祛除空气中与SARS、埃博拉、天花、结核病和痈等恶性传染疾病相关的微生物。

自2003年起,这项原先的航天技术为医院空气环境保护、创建无菌环境提供了保障,而且,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利用这项技术也可在医院以外的场所营造出一个无菌室。

它可以达到消除超过99%微生物的空气净化功能,从而

满足医

院医治那些身患免疫系统疾病的病人的特殊需求。

据介绍,12个月来,经过在法国5家医院的试运行,该系统的卓越性能表现已经让医生们称赞不已。

[来源:

学科网]

航天技术解燃眉之“渴”

美国的火箭专家正在试图解决饮用水源污染的问题,一套宇航员使用的水处理设备将很快为那些生活在污染地区的人们提供服务。

美国科学家一直为太空站的水处理问题绞尽脑汁,多年来,美国宇航局(NASA)也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加高效地解决污水循环利用的问题。

亚拉巴马州汉斯维尔市的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已测试完成一种太空站水循环处理设备。

这种设备不仅可以净化宇航员呼吸运动产生的体液,甚至连尿液也“处理得比任何一个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还要清洁”。

与此同时,全世界有很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源污染问题,这里的人们守着潺潺的泉水却口渴难耐,面对眼前清澈的河流却不敢沾唇。

与宇航员的水处理问题一样,水源污染的净化也需要一套技术,这两者能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

的确有人想到了这一点。

一套利用该技术,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的改进水处理设备将很快面世,为地球人服务。

把它安装在汽车上的净化设备可以在村庄间流动,那些被污染的泉水可以在其中进行净化,并且可以处理到符合饮用的标准。

航天技术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不胜枚举,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产品外,卫星电视、太空育种、天气预报,甚至医院中使用的各种其他医疗技术如肾透析都与航天技术息息相关。

自2003年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我们将再次迎来又一个中国航天的热潮,“神舟”六号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的惊喜,我们的航天工作者们正在把飞船的相关技术大量民用化,相信不久我们将受益于祖国的航天技术!

(节选自《科技日报》)

探究练习

1.用一句话提炼选文的主要信息。

[参考答案]航天技术已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微生物,而其中的绝大部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参考答案]句中的“绝大部分”是从数量上进行说明,言外之意是还有少部分微生物对人有害。

用上这个短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据介绍,12个月来,经过在法国5家医院的试运行,该系统的卓越性能表现已经让医生们称赞不已。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出该系统的卓越性能。

4.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这种设备不仅可以净化宇航员呼吸运动产生的体液,甚至连尿液也“处理得比任何一个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还要清洁”。

[参考答案]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突出这种净化设备处理水污染的先进性。

5.我国“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见证了科技就是力量。

关于“神六”的资讯你收集了吗?

请写出一条。

[参考答案]示例:

2005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着陆场安全着陆,航天员健康出舱,整个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6.文章结尾说:

“我们的航天工作者们正在把飞船的相关技术大量民用化,相信不久我们将受益于祖国的航天技术!

”你能展开科学幻想的翅膀出个新点子,让我们提前受益吗?

[解题思路]出科技点子,要符合科学规律。

[参考答案]示例:

汽车安装上接收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设备后,只要你在电子地图上找到你要去的地方,电子地图结合卫星信号经过计算就可以给你指出一条最近的路线。

考题链接二

聆听植物的心声

秦岭

古老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个传统:

他们在砍树或锯树枝之前,会做上一段祷告,以此来请求树木原谅。

现在一些科学家认为,美洲土著居民的这种传统习俗,可能会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植物也有语言的一种依据。

德国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对植物进行最新声学研究后发现:

人采花时,花朵会“哭泣”;人摘黄瓜时,黄瓜会“尖叫”;甚至连正常生长的水果也会发出咯咯的声音。

看来

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似乎还真为民间的传统提供了佐证。

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施特恩海默说:

“20年前也没有人相信鲸鱼会唱歌,而现在鲸鱼的歌唱已经被破译了。

为了探索植物语言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来他们发现:

当植物的叶子被昆虫咀嚼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反应几乎一样。

例如在虫咬叶子时,叶子便释放出一种激素,类似于动物受到伤害时释放的内啡呔。

它们对待伤痛的化学反应如此相似,在植物组织表面喷洒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后,就会像在动物身上喷洒此类物质一样,都能消除伤痛反应。

对此,纽约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家伊恩·鲍德温说:

“这就是植物喊‘哎哟’的方式。

德国德雷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魏泽教授认为,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沟通和了解的,但由于这种声音频率很高,人耳反而听不到。

而波恩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朱利曼则不仅证实植物语言的存在,而且还研制出了能够探听植物语言的激光驱动麦克风。

当植物叶子或根茎被切开时,植物就会发出痛苦的声音信号——在整个切面释放出乙烯气体。

弗兰克·朱利曼一直在用钟形玻璃容器收集这种气体。

这种气体的分子开始轰击标准激光束,然后产生振动,形成麦克风能够探听到的声波。

朱利曼说:

“植物受到的压力越大,麦克风收到的声音信号就越强。

还有的科学家认为,植物是通过一种能量进行相互交流的。

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它可以被测量出来,人们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转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光。

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最终一定会破译植物的语言之谜。

(选自《青年时代》)

探究练习

1.文章开头叙述印第安人的传统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引出“植物也有语言”这个问题。

2.文章第二段中引用施特恩海默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参考答案]不要以为植物会说话是一个古怪可笑的问题。

3.从目前的研究进程看,科学家认为植物之间是通过哪两种方式来沟通和交流的?

[解题思路]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阅读文章,这里阅读的重点是第四、五段。

[参考答案]声音和能量(或“声音和光”)。

4.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平时的积累,你认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请写出其中三种。

[解题思路]“平时积累”,每个同学都会有,至于文章的内容,那

就要认真地加以体会了。

[参考答案]我们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在科学问题上,科学家们有一些共同点:

善于想象;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讲究实事求是,勇于实践,不怕挫折,等等。

阅读拓展

美文赏读一

到海底安居

李湘洲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

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资源、能源开发(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包括建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包括建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

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甚至到海洋旅游、疗养和海底考古。

到那时,海底、海面和陆地将有机地连通在一起,人们可以方便地自由往来。

然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

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

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

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

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

一是人类首次在海底生活了21天,二是征服了100米深的海底。

继法国人之后,美国夏威夷海洋学院进行了水下实验室的实验。

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两个长21米、直径2.7米的浮筒,重达700多吨。

其中一个为实验舱,另一个是生活舱。

这项实验由5名潜水员参加,在距离海平面159米的深处进行。

5名潜水员在海底生活了5天,然后跟水下实验室一起返回海面。

这项实验的成功,表明人类能够在100米以下的海底生活,也说明人类有能力占领整个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并向深层海底进军。

供人居住的水下房屋,除了要坚固耐用以外,还要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

比如,人生活在水里,呼吸供给是个大问题。

在水下房屋里,一般的压缩空气是不能供人呼吸的,必须采用经过配制的氮氧混合气体。

此外还有食品供应问题。

一个潜水员每天需要3500卡的热量,因此,食品应该是高蛋白的。

但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肉、蛋类食品,是不能带到水下房屋里储存的,否则会污染空气。

另外,在水下房屋里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工食品。

短时间内,潜水员可以吃一些罐头食品,时间长了,就得另想办法。

淡水的供应也很重要。

在海底房屋里生活,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是分开的,饮用水质量要高,其他生活用水量要大。

海底房屋的取暖、照明包括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电。

如何保证供电?

目前,主要通过从岸上拉电缆供电、水面发电船供电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海底房屋应备有蓄电池。

专家们认为,未来的海底城市,采取海浪发电是最理想的。

在海底居住,有时要远离海底房屋去进行水下作业,因此,只凭体力游来游去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水下搬运工具和器材,就更需要运输工具。

最理想的运输工具是“水下摩托”,这种运输工具的外形很像鱼雷,有一个流线型的前罩和外壳,推进器是尾部的螺旋桨,前段还装有水声定位仪、探照灯以及摄影器材等。

为了防止在水下迷路,还要随身携带信号接收机。

可是电磁波不能在水里传播,尤其无线电短波在水里会被吸收掉。

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语言修正器”,它利用水能很好地传播声波的特点,采用水下超声波来传递信号,这样就能够在水下自由通话联络了。

(选自《百科知识》)

阅读感悟

拓展训练

1.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请用一句话写出来。

2.文中说人类在海底居住这个问题上有过哪些尝试?

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3.文中说在水下安居都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请简要列出。

4.第五段中加点的“当时”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5.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美好愿望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根据本文内容,请说说科学技术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中的重要作用。

要求:

不少于两条。

6.中国人早就向往着到海底安居。

小说《西游记》中就描述了龙王在海底龙宫中生活的情景,还有孙悟空往返大海中的情景。

你能否也想象一下,将来人类怎样自由地出入大海?

美文赏读二

自主创新铸就科技奥运

赵耕李砚洪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的熊熊圣火,将在全世界注视之下,在全场91000名观众的欢呼声中,在俗称“鸟巢”的国家体育场点燃。

91000人,相当于北京丰台体育中心足球场——现北京国安队主场所能容纳观众数的3倍。

相当于雅典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所能容纳观众数的近2倍。

9万多观众坐在一起,怎么让他们感觉舒适?

怎么让他们获得好的观赛效果?

依靠着自主创新,中国人以充

满科技含量和想象力的设计,出色地解决了场馆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鸟巢”的看台,是为了让观众得到最好观赛效果而特别设计的。

大多数体育场馆,并不十分讲究看台的设计。

而“鸟巢”的看台,却被设计得像个边缘高低起伏的“碗”,是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而且上下层看台之间有一部分交错。

这样一来,无论观众坐在“鸟巢”的哪个位置,和比赛场地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

一般大跨度体育场馆,屋顶看上去很杂乱,观众抬起头看到的是屋架、风管、爬梯、各种设备管道……既不美观又容易分散注意力。

而坐在“鸟巢”的观众席向上看,除了蓝天白云,只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窗棂纸”——那是“鸟巢”屋顶双层膜结构的下层。

这层半透明的PTFE膜像家庭装修中的吊顶,遮蔽了错综复杂的钢结构屋顶和屋架内的设备、管道,观众视线内没有任何杂乱的物体,无形中就会把目光都聚焦向场内的赛事。

9万多人同时观赛,现场的声音之嘈杂可想而知,如果场内没有良好的吸声材料和声学效果,无论运动员还是观众都将很难听清场内的广播。

“鸟巢”的下层膜采用吸声膜材,能起到声学吊顶的作用,配合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一些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使“鸟巢”内部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完全能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场内广播。

8月的北京,天气炎热,91000人坐在一个体育场里看比赛,如何增加其舒适度?

“鸟巢”的中方设计师们经过多次论证,借用了流体力学设计中的一种计算机CFD模拟方法,对“鸟巢”的观众席进行了热舒适度、风舒适度的模拟分析实验。

它可以精确模拟出“鸟巢”的钢结构和膜结构,模拟出91000人同时观赛时的自然通风状况,并计算出每个区域的观众能感受到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在图纸上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

现在,“鸟巢”所有的通风设施,都是按照这个模拟分析对外国设计师的图纸进行调整优化的结果。

无论观众坐在上层看台还是下层看台、普通座位还是VIP席,都能享受到自然光和自然风,达到较好的舒适度。

“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超过200个轮椅位置。

相比普通座椅,这些轮椅座席的高度都作了提升,以保证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

而对于听力和视力损伤的观众,将提供助听器和比赛解说无线广播系统为他们服务。

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在“鸟巢”观赛的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写作实践

文题亮相

现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让人们的生活跳动着科技的音符。

世界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一系列的难题也摆在了人类面前。

克隆技术和转基因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祸还是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确切地告诉了我们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危险;青霉素在挽救人类的同时,也锻炼了细菌;我们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环境恶化也在步步紧逼我们的生存空间。

请你以“科技的利与弊”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佳作展示一

科技没你更精彩

秋风瑟瑟,万物含悲。

我们在此沉重悼念“科技享乐派”先锋——A先生。

他为了研究机器人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不幸溺水身亡,享年五十一岁。

回忆A先生光辉的一生,我们会更加崇敬他。

A先生从小就着迷于“科技享乐”的开发。

高中时,他用BP机接收试卷答案,这无疑是一项惊人之举,使BP机的功用大为提升。

有人给A先生泼脏水,说他玷污了科技的内涵;但也有人对他大加赞赏,竟在高考中去效A先生之法。

BP机的功用从此发挥到了极致。

A先生还经常教导我们:

科技就是骡子,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

这一点,诸多老总、高干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据报载,某厂老板想提高生产率,向市里申请巨资引进了全智能生产线,这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厂日夜开工,客源不断。

但又有人抨击说,这是不切实际地盲目现代化。

还真邪门儿了,工厂没几个月就垮了,说是资不抵债。

但那种敢于“向科技靠拢”的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A先生还不受世俗浊流的污染,清源正流,敢于向“流行”挑战。

当人们忙于学电脑打字、电脑上网时,A先生毅然决定用电脑打光盘游戏。

那些成年人也太笨了,干吗浪费时间与金钱学什么打字、上网呢?

他们还不如那些小学生呢,围着电脑打游戏不亦乐乎。

科技本为“享乐”,缘何让人费心吃苦!

生活在科技产品丛生的“摩登时代”,我们应尽我们所能地使用科技、享受科技,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放着机器人不

让他为我们捶背挠痒还真是浪费。

让我们记住A先生。

听者语:

怪哉!

一些抹去科技光辉的东西在这里怎成了极品?

哦,当我们用社会众生的浮靡心态去求证“科技之用”的严肃话题时,求证的结果只能如此——先进的东西耗费在低俗的功用上,懒惰的心理依附“科技”而更加膨胀,大材小用,浪费精力与资源!

我们不需要A先生,我们需要的是“科技助兴”“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行动。

别了,A先生,科技没你更精彩!

成功秘诀

佳作展示二

科技是把双刃剑

科学的发展已制造出许多令人始料不及的事实,核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人们享用着核电站源源不断的电流时,头顶上都笼罩着一层核战阴云。

“记忆移植”也是一柄同样可怕的双刃剑。

只要想想它的前景,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兴奋得发疯,因为那时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成为大思想家、大艺术家、大作家、大科学家……科学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一日千里!

这一切都是因为“记忆移植”技术。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为自己

移植入各类社会精英的记忆,使自己成为精英中的精英!

而且,由于省下了学习的中间环节,可以节省多少社会资源!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有莫大的好处。

当然那些初级、中级的考试也可以免了——想想看,让一个拥有爱因斯坦记忆的人去考中学物理,简直荒唐透顶!

但是,假如事情朝着另一面发展,后果就实在太可怕了。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你可以拥有亲人、朋友或者陌生人的记忆,这时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你拥有你爷爷的记忆,那

么你如何与你的父亲、你的姐姐相处?

个人的隐私该如何保护?

如果拥有一个陌生人的记忆,那么你如何处理和他的关系?

如何处理与他的亲人朋友的关系?

也许,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伦理道德,将于一朝崩溃!

另外一种可怕的后果是:

如果这项技术落到了一个狂热的恐怖分子手里,如果这个恐怖分子利用这项技术移植

了科学家、艺术家、大罪犯等人的记忆,成为一个超级罪犯,又如果这种超级罪犯有许多个,他们在各类技术中都是佼佼者,他们掌握着最先进的武器,进行最具破坏力的恐怖活动,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那时,笼罩在人类头上的又会是什么阴云?

相比之下,不劳而获会不会给人带来快乐,这个问题反而无足轻重了。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记忆移植技术”也是其中之一。

运用得

好,会给人造福;运用不好,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警惕啊,人类!

成功秘诀

佳作展示三

世界改变了模样

现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让人们的生活跳动着科技的音符。

寿命变“长”了

1900年全世界人均寿命仅为45岁,而今天这一数字已提高到66岁。

联合国人口署已经把老年人的年龄界限定在“85岁以上”。

人类寿命的大幅度延长,得益于20世纪医学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婴儿出生不久就要接种卡介苗,1921年起进行人体试种的这种疫苗,消除了结核病的阴影。

青霉素、乙肝疫苗、心脏起搏器、避孕药、器官移植、人造器官、显微外科、心电检测、超声波诊断、核磁共振诊断、断层扫描成像(CT)……这些今天看来很平常的发明和技术都是20世纪的重大医学成就。

我国科学家在上海试验的转基因牛、羊,使人类看到了“动物药厂”的曙光。

试管婴儿的问世,使人类生命之火越燃越旺。

在人类获得基因组的全部序列后,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提取阶段。

重大疾病基因将被发现,一些致命的疾病将有希望治愈。

世界变“小”了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从微电子向高集成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计算机向超高速、小型化、并行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向光纤化、数字化、综合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从事商务活动、交流、娱乐、学习,甚至工作的基本方式。

[来源:

Z,xx,k.Com]

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突破时空的约束,地球成了人类的村落。

从公路到铁路,从水运到空运,运输工作的进步彻底变革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1903年,莱特兄弟用木头、电线、布料制作的飞机实现了首次飞行。

飞行时间虽然只有短短12秒,却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今天,日新月异的飞机制造技术,已可以使人们在24小时之内飞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无线电、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使信息插上了光速的翅膀。

从电报到电话,从收音机到电视机,从移动通信到传真机,犹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使人类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为方便。

你坐在家里的电脑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外的友人,便可以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贺卡。

在昔日李自成屯兵养马的陕西商洛山区,如今农民已经通过互联网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人类在突破空间约束的同时,也开始突破时间的约束。

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激光唱机和数字音像设备的发明,使得我们可以把自己的音容笑貌留给后代,我们也可以耳闻目睹先辈们的风采。

劳动变“轻”了

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将越来越多的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从人脑的计算到电脑的计算,人类创造了“人脑创造电脑,电脑促进人脑”的奇迹。

在第一台电脑投入运行后的10年间,它的运算量估计比有史以来人类大脑所有运算量的总和还要多。

现在,计算机汉字输入问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无数中国人可以使用汉字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上自由驰骋。

科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日益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据估计,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初为5%到20%,而目前这一比例在一些发达国家已上升到80%左右。

成功秘诀

本文重点写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寿命变长了、世界变小了、劳动变轻了,主旨鲜明,语言简洁连贯,条理清楚,选材点面结合。

写作拓展

拓展训练

训练一

展开你的想象,利用你所知道的物理、化学知识,进行科学发明,或者进行科学设想,设计的内容围绕日常生活用品展开,并把你的设计和设想描述出来,写一篇科学小品文。

思路点拨

训练二

科学知识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了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仅要以我们的纯真、热情去关注科学,还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世人展示科学给人们带来的实惠。

请你以“科学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反映现实生活中有关科学技术的故事。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要写好本文,首先要注意命题前面的提示语。

现在出命题作文时,命题者习惯在前面加上一段提示语,同学们不要忽视这段提示语。

这个作文题中的提示语最关键的一句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仅要以我们的纯真、热情去关注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