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8913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

《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支柱海尔222.docx

城市支柱海尔222

栏目:

城市支柱

标题:

山海相连书写产业发展新模式

------贵州海尔成为东西合璧的典范

导读:

一个世界级品牌企业的进驻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意义不言而喻。

贵州海尔无疑就是其中的典型,如今的贵州海尔冰箱已成为了而偏居西南一隅的遵义继茅台酒和香烟后的第三大品牌。

遵义海尔一家企业带动了20多家工厂为其生产配套产品,20多家企业就形成了为海尔配套的一个产业集群。

是什么原因让海尔这个“移植”企业在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在遵义美丽的群山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

作者:

《遵义》记者段康张明

字数:

6450

山海相连和谐发展

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静静地依傍在遵义汇川区一角。

一片蔚蓝色的厂房犹如蔚蓝色的海面,给人带来的是一股清新之风:

这风是东部沿海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开放意识、创新精神,是海尔“蓝色文化”在遵义“红色土地”上蓬勃发展的旺盛生机。

1997年6月10日,遵义撤地建市,经济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

从那时开始,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挥优势,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一直萦绕在遵义人的心中。

与此同时,对于以制造业闻名全国的青岛而言,知名企业西进也蓄势待发。

一个已打开了对外开放窗口的美丽山城,具备了良好投资环境;一个是开放且活力十足的海滨城市,已开始实现产业扩张转移的道路。

1997年12月28日,生长在北方青岛的海尔南来遵义,这个青岛制造业龙头落户遵义,让“海尔兄弟”的知名标识在黔北大地上生长起来,海尔不但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凸显出来,同时也成为两地互通有无,协调发展的“先锋号”。

就此东部青岛与西部遵义“联姻”拉开了序幕。

海尔也被称为“东西部合作”的成功典范。

站在贵州海尔电器公司冰箱生产线的终端,每30秒钟,你就会看到一台冰箱下线。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利薄如刀锋”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了解,一台青岛生产的冰箱、彩电运往贵州销售,成本要增加60元。

针对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厚的投资环境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进行产品的本地研发、生产和销售,开发西南市场可谓实现“名利双收”。

目前,海尔冰箱日产量达7000台。

与同期相比,销售增长11%。

翻开贵州海尔电器公司在遵义成长的日记,可以看到贵州海尔产量连年攀升呈滚动式发展。

2000年7月1日,贵州海尔在遵义投产,该年生产冰箱27万台,产值3.5亿元,利税560万元;2003年,生产50万台,产销量为合资前的125倍,是合资第一年的6倍多;2005年,首次突破年产80万台大关,增长12%,完成产值12.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上交税金2483.75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跨过年产100万台大关,全年完成102万台产销目标,实现销售收入14.89亿元,产值达14.88亿元;2007年,具备年产电冰箱150万台的能力。

2008年随着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与开发,销售量增长11%。

“政企共建,和谐发展,稳扎稳打,逐步前进”是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发展的生产轨迹。

该公司负责人回忆到:

“海尔集团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青岛、大连、深圳、宁波四个城市对口帮扶贵州的号召,于1997年底与中国江南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风华机器厂合资组建成立了西南海尔冰箱生产基地。

由于原厂地处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受当时运输条件、规模的限制,产品、材料运输困难,投入较高。

在遵义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海尔于2000年7月28日从遵义绥阳县调迁至遵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汇川区,以下称汇川区),这是贵州海尔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与此同时,贵州海尔得到了遵义市委、市政府的鼎立支持。

在发展过程中遵义政府为企业解决了搬迁厂房租赁方的改造资金问题,同时汇川区还出资将围墙外的散户搬迁,同时拓宽了公司正门的道路,为企业的入驻提供了保障,并为企业员工提供地皮集资建房,解决了员工住房问题。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07年年产量超过100万台规模以后,在运输车辆的停放、供应商竞争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遵义市、汇川区各级政府格外重视,并提供了大力支持。

冲破了阻碍发展的瓶颈,企业搭上了发展的快车,建厂十一年来,贵州海尔在海尔集团的正确领导以及遵义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较快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东西部合作成功的典范、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贵州省的样板企业。

从“砸冰箱”到“砸仓库”

在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的产区内,记者看到除了生产线上忙碌不停的工作人员外,等待装载的大型卡车也是络绎不绝。

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车辆排队进入装箱流程。

很难想象在金融危机席卷的今天,各地企业纷纷叫停,而一个地方企业还能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

“金融危机不是我们能预测到的,我们之所以能保持稳定发展,可以说与我们管理模式和发展目标有关,也就是海尔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支撑”该负责人说道。

海尔文化精神给予了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免疫力,并在金融危机下锻造出“零库存下,即需即供”的创新模式。

在海尔流传着一句话:

“海尔的实践是从‘砸冰箱’到‘砸仓库’。

砸冰箱是进行质量创新,砸仓库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一时的得失,并不是海尔决策的动机。

提到这“两砸”,贵州海尔负责人讲到,“还在1985年的时候,追求精益求精的海尔十分注重产品质量,在当时还存在二等品,三等品之分的时候,海尔只认准正品这个概念,在发现质量问题、有缺陷的产品马上追回,并实行销毁。

这就是“砸冰箱”。

而在2008年,海尔再现惊人之举,提出了“砸仓库”,自此打破了以往使劲干,一切都往仓库里灌,再从仓库里住外推销的传统理念,保证要零库存,又要即需即供,就是要求产品的开发一定是标准化、模块化。

顾客需要时,我马上送到,而不是提前开发些产品,不管人家要不要放在仓库里。

虽然这样对我们企业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但值得欣慰的是贵州海尔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和实力。

到现在为止,已经是金融危机的第四个季度了,很多业内人士才清醒地说到:

海尔赢了。

而在我们看来,这个赢字,就是我们为客户创造了价值。

客户认可了这个价值的结果。

在整个制造行业,员工对质量认知观念不强的情况下,海尔通过这“两砸”,砸出了一个关于诚信与质量的观念,也正是这“两砸”,整个海尔品牌的“金牌”就冒了出来。

特别是金融危机侵袭的时候,贵州海尔不是想着怎样去应付,而是集团自上而下随时在给自己施压的成果。

“海尔文化的内核就是不断给自己压力,每一次创新改革的过程中,都在不断的否定和认知,今天否认昨天,明天否认今天,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通过这个过程产品才有创新,企业才有发展。

用该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话来说,就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不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

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从原来不足6000平米的厂房,一条生产线,400余名工人发展到现在拥有2万平米,两条生产线三班制的1200多人的企业,不是盲目扩张而是有规可循的。

海尔从来不缺乏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任何时候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先有市场再有生产。

没有市场订单,生产线就停止,长期以来都是保证零库存,不积压、不留存。

据介绍,结合目前全国范围内家电下乡的需求,贵州海尔反应快,步伐早,被列为第一批选制家电下乡定制生产厂家,其产品全部是由国家商务部定型定价,贵州海尔现在的整个产品生产线也是从实际出发,适应农村产品的需求而制造。

目前,贵州海尔80%的产品都提供给家电下乡。

订单有了,生产要提速,产区员工也在加班加点的赶制中。

“尽管订单数量大,但质量依旧是根本。

”该负责人很慎重的指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997年底,海尔集团入驻遵义,只派来了3个人,分别担任3个职位:

总经理、财务经理和质量经理。

这三个重点岗位的管理人员,也为遵义带来了海尔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

虽然如今成就斐然,但建厂的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在贵州海尔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建厂之初,在某新产品的实验中,两名技术人员中途溜号两小时,导致实验中断,不得不重新开始。

由于是创业之初,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每一个技术人员都是海尔的宝贵资源。

如果处罚他们,可能会让公司蒙受技术上的损失,但如果听之任之,又何以服众?

经过一番抉择后,公司做出了决定:

以“纪律是企业成功的基石”为题在内部刊物上组织全公司员工开展讨论,最终两名技术人员受到了停职检查的处罚,而这两名技术人员的直属领导也因此受到了反思检查的处理。

当时,许多员工对这一决定表示不能理解,有人觉得公司不必为了点小事就“小题大做”,有人怕因此失去了技术骨干,但海尔却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领导的问题”、“看不见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贵州海尔正是通过抓典型案例整顿干部的工作作风,才使企业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机。

也正是通过这些严格的要求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海尔盘活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并使之成为了“贵州省样板企业”。

成立之初,在工人录用上,海尔采取了以061基地风华机器厂熟练员工为班底,当地招工补充的原则。

所有的员工进厂后,必须接受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在测试合格后才能竞争上岗。

海尔的人才观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翻多大跟头,给你搭建多大舞台”。

在这样的机制下,许多员工在工作中业绩突出,被录用到更加重要的岗位,在与企业同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增值,员工均以自己是“海尔人”而感到骄傲。

于1997年加入海尔的郑素琴,是贵州海尔总装二线后排的班长。

也是贵州海尔成立以来,通过个人努力得到提升的员工之一。

郑素琴说道:

“1997年12月28日,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剪彩的那一精彩瞬间,到现在我还铭记在心。

”据郑素琴介绍,11年来,她每天都感觉自己在成长。

2002年,由于工作突出,郑素琴从一名焊接工人,成功竞聘为总装后排的班长。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比如管理方法、思维方式等等,这些都让我个人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在海尔提供的平台上我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郑素琴如是说。

如今,贵州海尔已经与遵义市部分专业技术学校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学校推荐、自主竞争的方式,在学校里便对品学兼优、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为公司储备人才。

据了解,今年贵州海尔还将向遵义的部分县级培训机构伸出橄榄枝,建立人才定向培训试点。

在海尔内部,良性竞争也是不可或缺的。

海尔认为,社会并不缺人才,关键在于缺少激励、培养人才的机制。

管理者的责任就是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的空间,使他们通过不断自我激励、学习,由今天的员工成为明天的骨干。

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增值

管理模式的不断突破与创新。

海尔通过先进的管理、优秀企业文化的移植和资源整合、机构重组,变粗放式管理为“人人都经营,事事都创新”的精细化管理,全体贵州海尔人发扬“创造资源,美誉全球”的海尔精神和“人单合一,速决速胜”的海尔作风,以特有的求真务实态度,自我造血、持续发展。

2007年,依托青岛总部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贵州海尔二次创业,通过“效率革新”,没有投入一分钱就增加产量近三成。

截止目前,海尔职工人数已达1200多人,除了两人为青岛派驻人员外,其余均为我市本地员工。

我市为海尔配套企业近30家,直接或间接解决了5000多人就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纳税1.6亿元,为遵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海尔的管理模式和海尔的创新理念作为一种海尔文化,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深层次和更加深远的影响。

海尔,被誉为东西部合作成功的典范、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贵州的样板企业。

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已成为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又一成功案例。

它不仅带动了贵州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根植到了贵州,为推动贵州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此外,海尔不但刺激了遵义的分供方资源的发展,更引进了山东、浙江、江苏等地的企业来黔投资,实现了以一个厂辐射周边,带动了当地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的发展,并形成了良好的加工、运输及服务网络,带动了遵义市的经济发展。

延长产业链,就是要认真研究产品的配套问题,遵义海尔一家企业带动了20多家工厂为其生产配套产品,20多家企业就形成了为海尔配套的一个产业集群,海尔的经验值得推广,只有将企业做大做强,才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帮助。

喝水不忘挖井人,海尔的发展,离不开遵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遵义人民的淳淳乡情。

11年的发展,贵州海尔也不忘回报社会、反哺遵义,实现着“海尔人、贵州情、报国心”的夙愿。

1998年,贵州海尔捐赠50万元用于遵义城市主干道海尔大道的建设;1999年,建国50周年之际,贵州海尔向遵义驻军、公安、武警、消防、老红军捐赠价值10万余元的海尔小统帅冰箱;2000年,贵州海尔在全省开展了“一方水土一方情,贵州海尔献爱心”活动,向安顺、铜仁等地区的学校捐赠价值10万余元的书桌课本,向孤儿院、敬老院捐赠冰箱10万余元;2001年,贵州海尔捐赠90万元,在遵义的桐梓、惠水、赤水援建3所希望小学,使贫困山村的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

为了了解海尔、接受海尔,培养海尔与市民之间的感情,遵义当地的许多单位、学生等多次来贵州海尔参观学习。

2005年,贵州海尔被列为国家旅游“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不断创新的海尔,目前正以全球化品牌战略为指导,以“人单合一”模式为保障,全面提升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第一竞争力,努力实现低成本、高增长、高增值、高质保,打造世界级精益工厂。

海尔之外的还需“海尔”

众所周知,区域内如果缺乏有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很难形成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极。

“由于历史、社会、地缘、自然和人文传统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很不平衡。

以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额、聘用员工的数量和销售额为指标来衡量,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占比分别约为67%、20%和13%。

这个比例显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不同所致。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曾说。

西部地区13%的比例份额,我们可以看到差距和不足,同时也反映出了可挖掘的潜力和后发优势。

特别体现在制造业上。

如今,中国制造面临劳动生产成本高涨等诸多方面原因,正在形成转移态势,纷纷向其它新兴市场转移和内地转移。

那么作为深处西南腹地,具有优厚投资环境的遵义,如何形成有效对接,抓住机遇,这可能需要遵义人的共同努力。

前期海尔可以说是充当了先驱的作用,遵义也给海尔发展提供了不俗的软硬环境,海尔在遵义发展很迅猛,也很踏实。

当记者问道当初海尔选址遵义作为西南战略基地的原因时,该负责人说:

“遵义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区位优势尤为突出,一是贵州省与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省和重庆市接壤,地处大西南五省一市的中部,从遵义海尔工业园制造的产品到西南市场运输路减短,运输成本低,市场辐射性强。

二是遵义为川黔铁路、210国道、205国道、遵义至贵阳高速公路,遵义至重庆高速公路交通咽喉,铁路和公路运输十分方便快捷,可充分适应对市场作出的快速响应。

当初海尔在遵义播下的一粒种子,已经喜获丰收,短短几年贵州海尔取得了江南“九省一市”7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实现了其合理的市场布局,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而海尔给遵义带来的是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技术创新等多方位的辐射效应。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现在的遵义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条件也不断成熟,地理地域优势明显,依靠其美丽的山水和独具魅力的整体形象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投资沃土,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但是要让遵义经济搭上发展的“直升机”,还必须更换跑道,加快交流与开放的程度,吸引更多的知名企业入驻,因为遵义还需要更多的“海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