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8821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1节压强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

第九章第1节压强

一、选择题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将一枚鸡蛋托起的力约为5N

B.一个普通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的压强约为1000Pa

C.一间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200kg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考点:

生活中的物理量

答案:

C

知识点:

质量的估测、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重力大小的估测

解析:

解答:

 一枚鸡蛋约为50g,其重力G=mg=0.05kg×10N/kg=0.5N,A不对;

一个中学生体重约为500N,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0cm2,对地面的压强P=F/S=500N/0.05m2=10000Pa,B不对;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为100~200m3,空气密度约1.29kg/m3,则空气的质量由m=ρV可知教室里空气质量约129~258kg,C项符合题意;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D错误。

故选C

分析:

本题是一道估测题,需要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有个大致概念,同时在利用公式求解。

2.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很锋利B.铁轨下面铺枕木

C.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D.图钉尖做得很细

考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

答案:

B

知识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

 A、推土机的铲刃较锋利,是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强的,不符合题意;

B、铁轨下面铺枕木是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的,符合题意;

CD、破窗锤做成锥状,图钉做得尖细,都是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强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根据压强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减小压强的方法有:

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积;在接触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即减小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积。

3.将一本初二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则书对课桌的压强约为()

A.5PaB.50PaC.500PaD.5000Pa

答案:

B

知识点:

压强、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

解答:

 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00g、故重力大约为2N,面积为4×10-2m2,课本放于水平面上对课桌的压力等于课本的重力,由压强计算公式得,所以书对课桌的压强P=F/S=G/S=2N/4×10-2m2=50pa。

故选B

分析:

先估算出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00g,根据G=mg计算出重力,水平面上对课桌的压力等于课本的重力,由P=F/S可求出压强大小。

4.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A.FA>FBB.FA<FBC.FA=FBD.无法判断

答案:

B

知识点: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

解答:

 装橙汁的杯子下窄上宽,当如甲图放置时,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因为杯侧壁也给承担了一些水的重力;当如乙图放置时,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因为杯子的侧壁也给水一个向下的压力。

所以FA<FB。

故选B

分析:

要搞清楚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两种不同情况下不是都等于重力,很容易错选C,应该引起注意。

5.在斜面上的金属块,重为10N,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力为6N,金属块与斜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强是(  )

A.5×103Pa

B.3×103Pa

C.2×103Pa

D.8×103Pa

答案:

B

知识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

解答:

 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强

故选B

分析:

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上受到的压力不等于重力,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需要引起同学们注意。

6.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常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m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答案:

B

知识点:

压强、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

由公式P=F/S可知:

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重力不变;人踩在带有圆点的提示砖上,减小了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所以压强增大,使脚底产生感觉。

故选B

分析: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在盲人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压力的作用效果加强,即增大了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

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答案:

D

知识点:

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

解答:

 因为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因为S甲>S乙,由p=F/S可知,p甲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因为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故可设沿水平方向切去与乙相同的体积,则乙对地面的压力为零,乙对地面的压强也为零。

但是甲对地面的压强不为零,所以P甲>P乙,故B错;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对于柱体而言,它对桌面的压强P=F/S=ρgh。

无论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还是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剩余部分对地面对的压强只与密度和高度的乘积有关。

因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

所以,

,由图可知

,则

,即P甲

故选D

分析:

本题难点在与对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时压强的分析。

对于柱体而言,它对桌面的压强P=F/S=ρgh。

无论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还是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剩余部分对地面对的压强只与密度和高度的乘积有关。

根据关系P=ρgh和压力等于重力关系分析对比。

8.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手指至少要用0.25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

D.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

答案:

B

知识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

解答:

 图钉尖能进入松木的最小压力F=PS=5×106Pa×5×10-8m2=0.25N,B正确;

当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和水平向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CD错误;

故选B

分析:

利用公式F=PS求图钉进入松木的最小压力;图钉静止,所以图钉受到的应该是平衡力。

9.如图甲所示,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1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f的变化情况是(  )

A.F、p不变,Ff变大

B.F、Ff不变,p变大

C.F变小,p、Ff变大

D.F、Ff不变,p变小

答案:

B

知识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解析:

解答:

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因P=F/S,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所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

故选B

分析:

水平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压力不变;根据公式

判断压强的大小;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据此肯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变化。

10.冬季过河时,如果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站着不动

B.赶快跑向岸边

C.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D.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答案:

D

知识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

要使冰面不破裂,应该减小冰面受到的压强。

人对冰面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由

可知站立不动,压力不变,受力面积S不变,压强不变;跑向岸边、改成单脚站立,将使受力面积S减小,压强增大,选项A、B、C都不能减小压强,故A、B、C不正确;

选项D采取的是就地趴伏,这种做法可以大大地增加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了减小压强的要求,正确。

故选D

分析:

冰即将破裂说明冰已经承受到了最大压强,人要安全必须减小对冰面的压强,人的重力一定,人对冰面的压力是由人所受的重力产生的,冰面为水平面,所以人对冰面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由

可知,在压力F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增大受力面积,才能减小对冰面的压强,故据此可判断正确选项。

11.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答案:

D

知识点:

压强大小比较、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解析:

解答:

 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等。

由此可知:

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

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

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故选D

分析:

因为铅笔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而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等。

根据公式P=F/S即可判断压强的大小。

12.如图所示为一个家里常见的平底薄壁的玻璃杯,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为F,压强为p,如果将它倒扣过来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F变大,p变小

B.F不变,p不变

C.F不变,p变大

D.F不变,p变小

答案:

C

知识点: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

解答:

 正放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仍等于它的重力,倒扣过来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仍等于它的重力不变;但桌面的受力面积变小,故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大。

故选C

分析:

桌面受到的压力始终等于重力大小,由压强公式P=F/S判断压强大小的变化。

1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答案:

A

知识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解答:

 把雪踩成冰质量不变,则m雪=m冰,因此ρ雪V雪=ρ冰V冰,由此可得

,所以只需要测量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故选项A正确。

故选A

分析:

雪被踩成冰层后质量不变,根据ρ雪V雪=ρ冰V冰分析计算即可。

14.为了节能与环保,许多旅游景点的巡逻执法车和旅游车都用电动车取代了燃油汽车。

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列表如下,根据以下参数,可得:

空车质量

1080kg

车身长度

3.5m

满载人员数

12人

电动机额定电压

48V

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0.1m2

最大时速

36km/h

电动机效率

80%

平均行驶里程

≤80km

A.该车中乘客质量平均每人为60kg,则每个人所受到的重力60N

B.旅游车满载时,则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1800Pa

C.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N,则观光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2×103N

D.从环保的角度,用电动车取代了燃油汽车,有利于减少尾气污染、热污染、噪声污染等

答案:

D

知识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解析:

解答:

 A.该车中乘客质量平均每人为60kg,则每个人所受到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A错;

B.旅游车满载时,则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F=G=mg=(12×60kg+1080kg)×10N/kg=18000N,压强p=F/S=18000N/0.1m2=1.8×105Pa,B错;

C.若观光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103N,则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观光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2×103N,C错;

D.从环保的角度,用电动车取代了燃油汽车,有利于减少尾气污染、热污染、噪声污染等是正确的。

故选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公式G=mg和P=F/S的应用,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同时,还要知道在利用能源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

1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8︰1B.4︰3C.1︰2D.4︰1

答案:

D

知识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解答:

 从图中可以得到甲的密度:

,乙的密度:

,甲乙的质量相等,甲乙的体积比:

,根据体积公式V=L3可以得到甲乙的边长比

正方体对底面的压强:

,所以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选D

分析:

仔细分析图像是关键,由图中信息求出甲乙密度,根据质量相等求出甲乙体积之比。

利用压强的变形公式

求出压强之比。

二、填空题

16.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汽车对地面的,轮胎上花纹比较深,是为了,若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7×106Pa,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则该汽车载物后的总重不能超过N.

答案:

压强;增大摩擦;2.8×106

知识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解析:

解答:

 工程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增大了工程载重汽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为了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轮胎上花纹比较深,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该汽车载物后的总重不能超过G=F=PS=7×106Pa×0.4m2=2.8×106N。

分析:

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增大接触面间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汽车对地面压力等于其重力,所以汽车的最大载重根据G=F=PS计算。

17.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不变;不变;变大

知识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压强公式的应用

解析:

解答: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木块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拉力的大小将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重力不变,压力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F/S可以得到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变大。

分析:

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木块对桌面压力等于重力,利用公式P=F/S判断压强的变化。

18.如右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

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边长之比L1∶L2=2∶3,已知P1∶P2=3∶2,则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答案:

27:

16

知识点:

压强

解析:

解答:

 金属块A的重力:

,金属块B的重力:

,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

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

,得到

分析:

A在B上和没在B上面B对地面受力面积都为

利用边长表示出A、B的重力,在用压强公式

化简。

19.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

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重心位置的竖直线能通过飞燕。

有一“马踏飞燕”工艺品采用密度为8×103kg/m3的合金材料制造,总体积为1dm3,飞燕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kg,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a。

答案:

8;4×104

知识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

解答:

 该工艺品的质量为:

该工艺品对桌面的压力为:

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分析:

利用公式

求出质量,水平面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用公式

即可求出桌面受到的压强。

20.如图(a)所示,将重力为15牛,边长为0.1米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力为牛,压强为帕;如图(b)所示,若将正方体放置于倾角为300的斜面上,则正方体静止时对斜面的压力将15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5;1500;小于

知识点: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

解答:

 图(a)中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为F=G=15N,正方体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a2=(0.1m)2=0.01m2,所以地面受到正方体的压强为p=F/S=15N/0.01m2=1500Pa;

图(b)中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摩擦力是一组平衡力,所以支持力小于重力,而支持力等于正方体对斜面的压力,所以压力小于重力,即小于15N。

分析:

物体放在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而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上受到的压力就不再是重力,小于重力。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得出结论:

当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得出结论:

当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考点:

压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

(1)增加压力;受力面积

(2)增大受力面积;压力

知识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

解答:

(1)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力,比较甲、乙可知: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比较乙、丙可知: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分析: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应该引用控制变变量法,探究压力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控制压力相同;探究压力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应该受力面积相同。

22.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

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找到了下面器材:

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图甲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乙海绵上平放一本字典;图丙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丁海绵上立放一本字典;图戊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图甲、乙,可以得出:

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小刚是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图乙、丙,可以得出:

在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图________两图后得出: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4)设图乙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乙,图戊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戊,则p乙___p戊.(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解析】(4)乙、戊对支撑面的压力相等,但是乙的受力面积较小,故其产生的压强较大.

答案:

(1)形变;海绵的形变程度 

(2)受力面积;压力 (3)乙、丁 (4)大于

知识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力的作用效果

解析:

解答:

 

(1)甲、乙分析可知,图乙中海绵受到字典的压力,海绵发生了形变,故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乙、丙分析可知: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故可得出结论: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3)通过观察图像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的是图乙和图丁;

(4)图乙和图戊对支持面的压力都等于字典的重力,但是图乙中受力面积小于图戊中受力面积,由

可知p乙>p戊

分析: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应该引用控制变变量法,探究压力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该控制压力相同;探究压力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应该受力面积相同。

四、计算题

23.植树节里,小倩同学用水桶提15L水给刚栽上的树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桶的底面积为5×10-2m2,,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0×10-3m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10N/kg)

(1)手收到水桶压力大小?

(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答案:

(1)160N;

(2)160000Pa

知识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

解答:

 

(1)水的体积:

V=15L=0.015m3

所以水桶中水的重力

桶的重力

所以手受到的压力

(2)

手受到的压强

分析:

(1)手受到的压力等于水桶和水的总重力;

(2)根据公式

可求出手的压强。

24.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0.5×10-4m2,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20N,求:

(1)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

(2)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答案:

(1)

(2)

知识点:

压强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

解答:

 

(1)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2)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

分析:

手对图钉帽的压力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力相等,都为20N,根据压强公式

可求出图钉帽和墙受到的压强。

25.我国自行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已抵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登月前月球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了测试,“玉兔号”的质量为120kg,最大承载质量20kg,在500N的牵引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行驶180m用时60min,网状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6m2。

通过计算回答:

(取g=10N/kg)

⑴月球车空载测试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⑵月球车空载测试时的功率。

⑶月球表面月岩的密度为3.2×103kg/m3,月球车在月球上最多可采集月岩多少m3?

答案:

(1)7×104Pa

(2)25W(3)6.25×10-3m3

知识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解析:

解答:

( 1)月球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140kg×10N/kg=1400N,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月球车在测试过程中的功率:

(3)最多可采集岩石的体积,由

得,

分析:

本题直接利用压强公式和功率公式计算即可,属于基础应用题,较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