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8821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docx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

地球有两极地理需对比

一、纬线与经线

纬线

经线

定义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特点

形状

圆圈(除两极点外)

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合成闭合的经线圈)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至两极成为一点

长度相等

数量

无数条

无数条

线圈间的关系

相互平行(除两极点外)

都相交于两极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二、纬度与经度

纬度

经度

零度线的确定

赤道(0º纬线)

本初子午线(0º经线)

度数划分

向北、向南各分90º

向东、向西各分180º

表示方法

赤道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

0º经线以东为东经(“E”)

0º经线以西为西经(“W”)

度数的变化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由0º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半球界线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ºW和160º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三、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概念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以北极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以南极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一年

意义

昼夜交替、时差、太阳东升西落

四季变化、五带划分

四、北半球二分二至日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变化

获得热量

季节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23.5ºN)

昼长夜短

6、7、8月是北半球夏季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23.5ºS)

昼短夜长

12、1、2月是北半球冬季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赤道(0º)

昼夜等长

比夏季少,比冬季多

3、4、5月是北半球春季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赤道(0º)

昼夜等长

比夏季少,比冬季多

9、10、11月是北半球秋季

(注:

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

表示范围大小

表示内容详略

详细

简略

六、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地形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特点

若干条等高线呈闭

合分布,海拔由中间

向四周降低(为山顶)

一组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

弯曲,弯曲处为山脊

一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弯曲,弯曲处为山

两个山顶中间的部位

两个山顶中间的部位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处(甲处为陡崖)

相关图形

七、五大地形及其特点

地形

地表起伏特点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陡峭,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八、海洋和陆地的基本概念

名称

概念

世界之最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亚欧大陆(最大)

岛屿

四面临海的小块陆地

格陵兰岛(最大)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临水,一面和陆地相连)

阿拉伯半岛(最大)

群岛

许多彼此相近的岛屿合称为群岛

马来群岛(最大)

大洲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亚洲(最大)

大洋

远离大陆,水深超过2000米,性质稳定的广大水域(补充:

洋是海洋的主体)

太平洋(最大)

靠近大陆,水深在2000米以内,面积较小的水域(补充:

海是海洋的边缘)

珊瑚海(最大)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莫桑比克海峡(最长)

德雷克海峡(最宽)

九、七大洲面积及轮廓的比较

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万

平方千

米)

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

轮廓

十、七大洲的位置

赤道穿过的大洲

南美洲、非洲(大陆部分)、亚洲、大洋洲(岛屿部分)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欧洲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亚洲、非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美洲、大洋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南极洲

纬度最高的大洲

南极洲

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

亚洲、北美洲

十一、大洲分界线

亚、欧两洲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两洲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欧洲、北美洲分界线

丹麦海峡

南美洲、南极洲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

十二、四大洋的位置

太平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五大洲之间

大西洋

位于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五大洲之间

印度洋

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四大洲之间

北冰洋

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三洲之间

十三、地理现象及原因

地理

现象

红海面积在扩大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用板

块构

造理

论解

红海处在非洲板

块与印度洋板块

张裂运动的交界处

地中海处在非洲板

块与亚欧板块挤压

运动的交界处

阿尔卑斯山处在非

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挤压运动的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运动的交界处

十四、天气与气候的异同

天气

气候

不同点

短时间

多变化

长期

较稳定

相同点

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

十五、南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比较

陆地

海洋

最高月平均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最高月平均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北半球

7月

1月

8月

2月

南半球

1月

7月

2月

8月

十六、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地区

气温的高低

影响因素

低纬度

纬度因素

高纬度

同纬度,夏陆冬海

海陆因素

同纬度,夏海冬陆

海拔低

地形因素

海拔高

十七、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地区

降水量的多少

影响因素

赤道

纬度因素

两极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海陆因素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中纬度沿海

中纬度内陆

山地迎风坡

地形因素

山地背风坡

十八、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十九、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陆、西岸的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十、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欧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北美洲、南美洲东海岸、大洋洲

黄种人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十一、语言的分布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

英语

美国、英国、加拿大、大洋洲、印度等

俄语

俄罗斯

法语

法国、非洲部分国家、加拿大部分地区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

阿拉伯语

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二十二、三大宗教的分布区域

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微信扫一扫

关注大象e学公众号

获得更多学习秘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