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8782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3 口耳目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3口耳目教案

3口耳目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3种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坐、立、行、卧”的规范。

●重点

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横折、撇、弯钩”3种笔画。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坐、立、行、卧”的规范。

1.识字写字。

(1)借助图片认识生字,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建立文字和实物之间的联系。

(2)本课的生字多数是身体的一部分,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自己或同学的身体来认识“口、耳、目、手、足”几个生字。

(3)“坐、站”是表示动作的字,学生通过做动作,认识这两个生字。

(4)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认识生字的书写要求,学生通过描红、临摹等方式练习写字。

2.课文。

本课课文是关于“坐、立、行、卧”的规范的内容。

教师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用听读、跟读、齐读、自读等方式朗读课文。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教师示范等方式理解课文并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身体力行。

3.语文实践。

(1)通过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脚。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教师)、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认识“手、足、口、耳、目”5个生字。

2.认识“站、坐”,读准字音。

3.朗读课文。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今天,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游戏。

同桌之间相互对坐,同桌相互监督。

把右手的食指指尖放在自己的鼻子尖上,教师说哪一个器官,你就快速地指向那一个器官。

2.教师按照平时的说法(嘴巴、眼睛、耳朵、手、脚)做游戏,并随机板画,也可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3.教师把“眼睛”改为“目”,把“嘴巴”改为“口”,把“耳朵”改为“耳”,把“脚”改为“足”,再做2次游戏。

4.教师板书课题“口耳目”。

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新的认识,知道同一个器官的不同名称。

 

二、看图识字。

1.教师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2.看图说话正音。

3.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

4.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说一句话。

5.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并纠正错误发音。

预设:

“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

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手,边认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

6.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

教师出示生字,学生指出相应的器官并说一说各个器官的作用。

7.教师指导学生口头组词。

8.教师出示生字“站、坐”,学生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站坐

 

教师示范动作指导学生理解“站、坐”的含义,并口头组词。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

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三、初步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相应图文(也可做一个小微课),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第一次跟着出示的文字逐句慢读,第二次紧跟着全文快读,第三次边做动作边读)。

2.你们也想和教师一样来读一读吗?

全体学生看着屏幕出示的句子,逐句跟教师慢读。

3.同学们,课文就在教材第10页,请同学们翻开书,自己试着读一读,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先画上圆圈,或者请教旁边的同学。

4.谁愿意来读读课文?

指名分句读,教师及时正音。

(1)句一:

站如松。

①教学生字“站”:

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个字(也可组个词语说)。

②课件出示“交警站岗、解放军训练、小学生升旗仪式”等图片,引导学生使用“站”字说话,巩固识记生字。

(2)句二:

坐如钟。

①教学生字“坐”: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个字吗(学生各抒己见)?

②课件出示“坐”的造字起源,帮助学生记忆。

(3)句三、句四:

行如风,卧如弓。

理解“行”“卧”分别指“行走”“睡觉”。

5.多形式连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读、分组对读、师生接读等)。

虽然课文字数不多,但里面很多字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不是很熟悉,再加上没有拼音基础,因此采用教师多次示范读、学生跟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文先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环节的朗读指导,旨在读正确、读通顺。

 

四、布置作业。

1.调查体育活动课或体育比赛中,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手,哪些运动项目主要靠脚。

2.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用口、耳、目、手、足做了哪些事情。

第2课时

1.正确书写“口、耳、目、手”。

2.认识“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坐、立、行、卧”的规范,以及口、耳、目、手、足能做的事情。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2.教师借助图片复习生字。

3.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1)学生说一说各个器官的作用。

(预设:

“口”可以朗读、说话、吃东西;“耳”可以听声音,保持身体平衡;“目”可以读书认字、看图赏画、辨别颜色;“手”可以拉动(推动、举起、放下)物品;“足”可以行走、踢球等等。

(2)体育活动中主要靠手的项目有扔铅球等,主要靠脚的项目有踢足球等。

借助生字卡片和图片复习、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品味课文。

1.再读课文,你发现文中四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预设:

都是3个字,中间有一个相同的字:

“如”。

(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理解“如”就是“像”的意思。

2.那教师把它们这样变一变可以吗?

(课件出示打乱顺序的句子)

站如风坐如弓行如松卧如钟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理解课文。

预设:

(1)理解“站如松,坐如钟”。

第一步:

(配合出示:

挺拔的松树图、古老的铜钟图)理解“站”和“松”,“坐”和“钟”的关系。

第二步:

做一做“站如松,坐如钟”的动作。

第三步: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哪些人“坐如钟”。

(如:

解放军叔叔站岗,双手握着枪昂首挺胸。

第四步:

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读出精气神。

预设:

(2)理解“行如风,卧如弓”。

第一步:

说说自己平时如何“行”,如何“卧”。

(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

第二步:

播放“微课”,理解“行如风,卧如弓”。

第三步:

有感情地朗读“行如风,卧如弓”,读出精气神。

4.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同学们要努力做到课文中说的一样,站着像松树一样挺拔,坐着像钟一样端正,行走像风一样飞快,睡觉时像弓一样让自己的身体弯曲、放松。

养成良好的立、坐、行、卧的好习惯。

5.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引读:

站如——坐如——

行如——卧如——

理解课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读出韵味,但枯燥乏味的讲解又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该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句子共同点、打乱顺序比较原文”两个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课文。

 

三、观察范例,指导书写。

1.教师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

学生观察范字。

 

2.教师讲解生字的书写要求:

“口”左右两个竖向的笔画稍稍往里斜,呈上宽下略窄。

“目”竖要直,中间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

“耳”四个横的长短变化各不相同,第一笔为中横,要平且稳,最后一横为长横,要稍稍向上倾斜。

“手”第一笔为平撇,中间一短横,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弯。

注意:

弯钩不要写成竖构。

3.认识“横折、撇、弯钩”3种笔画。

教师课件出示笔画并讲解笔画名称和笔画特点,学生认读笔画、掌握笔画的书写方法。

撇:

下笔由重到轻,从粗到细

弯钩:

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弯

 

教师范写撇和弯钩。

4.教师课件展示生字的笔画笔顺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跟随视频练习书写。

5.教师示范写生字,学生观察教师写字。

6.学生描红、临摹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强调书写时正确的握笔姿势,及时纠错。

7.展示书写好的学生写的生字。

教师先讲解每个生字、甚至每个笔画的特点。

学生在写字之前先做到心中有数,书写时要按照要求进行书写,减少犯错的机会。

 

本课是一篇关于身体器官认知的课文。

小学生对于自身身体器官的认识已经比较全面,但是对于表示器官名称的生字的认读和书写可能还是不熟悉。

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结合身体器官图片,引导学生认读并书写生字。

写字时,教师先讲解生字的结构、笔顺、笔画,学生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书写。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可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把学生喜欢的内容(图片、音乐、歌曲、动画等)引入课堂。

另外,可以以图画为线索,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