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7148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1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尊老爱幼

  B.竞争与协作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  )

  A.社会公德

  B.家庭道德

  C.职业道德

  D.法律规定

  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9.从(  )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A.表现手法

  B.表现主题

  C.表现形式

  D.写作重点

  10.(  )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A.真实性

  B.时限性

  C.实用性

  D.程式性

  1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互补的

  1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13.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14.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  )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他人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15.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1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8.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19.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0.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21.书法界常有字因人贵的说法,不无道理。

而在颜真卿这里,却是字因人重,忠贞正真的人格为其瑰丽书法添辉,骨力遒劲的书法为其雄壮人生添彩,做人与写字__________,在颜真卿身上得到了圆满的统一。

颜真卿书法的成就一直为后代__________,其人格同样颇具感召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交相辉映、尊重

  B.和光同尘、尊敬

  C.相得益彰、推崇

  D.相辅相成、推重

  22.经A省的防疫部门检测,在该省境内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

防疫部门的专家因此推测,该省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症的比例,将大大小于1%。

  以下哪项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专家的预测?

(  )

  A.在A省境内,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只占长尾猴总数的不到10%

  B.在A省,感染有狂犬病的宠物约占宠物总数的0.1%

  C.与和人的接触相比,健康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的宠物接触

  D.与健康的长尾猴相比,感染有狂犬病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及其宠物接触

  23.(  )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A.标准化成就测验

  B.细目表

  C.自测试题

  D.案卷分析

  2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以人为本

  B.发展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25.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

知识没有__________,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愈多愈身心矫健。

  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重量

  B.大小

  C.困难

D.期限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

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

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

  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2.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

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优路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

  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参考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略。

  2.B

  【解析】略。

  3.B

  【解析】略。

  4.D

  【解析】略。

  5.B

  【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D

  【解析】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7.A

  【解析】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用于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8.C

  【解析】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9.C

  【解析】从表现形式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10.D

  【解析】程式性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11.C

  【解析】略。

  12.B

  【解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3.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4.A

  【解析】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在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15.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16.A

  【解析】略。

  17.D

  【解析】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了学校法令。

它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18.C

  【解析】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19.A

  【解析】略。

  20.D

  【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

“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发展基础教育。

因此,答案为D。

  21.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含义及实词。

尊重、尊敬一般与人搭配。

推重:

推崇重视,对某人的思想、行为、成就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十分重视。

推崇:

尊崇,推重崇敬。

此二词为近义词。

相得益彰: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相辅相成:

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此处用相得益彰词义更丰富,更贴合语境。

  22.D

  【解析】如果D项判断为真,又根据题干,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则说明在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检疫的长尾猴。

这就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推测。

故选D。

  23.B

  【解析】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24.B

  【解析】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5.A

【解析】从题干中的“可以随身携带”、“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这些字眼,可以知道这句话强调的是知识没有“重量”,而不是“大小”或者“期限”。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因为身体状况需要休学,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案例中某初三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来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另外,今后如果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也不符合“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优路教育教学任务”(第五条)、“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三十五条)、以及使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条)等法律规定。

  关于材料中学生,有课堂自律差且干扰其他学生的行为,依据法律的规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批评教育,对学生负有教育的义务,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推出校门,更不能随意劝退、开除学生。

如果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转送入专门的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并接受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2.[答案要点]

  

(1)评价是一种手段,旨在通过评价,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进程,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努力方向,对于激发教师发扬优势,克服缺点,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不无裨益。

  

(2)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最有发言权。

案情中,学生参与评教,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甚至往往出现“倒挂”的现象,一旦哪位教师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就会遭到学生的非议,被学生认定为“不好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学生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和学生称兄道弟,对学生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

  (3)学校在组织评教时,不能盲目追求“时髦”效应,哗众取宠,注重形式,否则评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