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812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6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年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末联盟考试高三年级化学学科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Li7Be9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HClO4B.H2OC.CaOD.SiO2

【答案】D

【解析】

【详解】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符合酸性氧化物定义,故本题选D。

2.下列图示与操作名称不对应的是

A.蒸发

B.萃取

C.定容

D.液体倾倒

【答案】C

【解析】

【详解】A.蒸发在蒸发皿中进行,并用玻璃瓶不断搅拌散热,故A正确;

B.萃取过程中,振摇使两层液体充分接触。

振摇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颈部,并用食指根部(或手掌)顶住顶塞,以防顶塞松开。

用左手大拇指、食指按住处于上方的旋塞把手,既要能防止振摇时旋塞转动或脱落,又要便于灵活地旋开旋塞。

故B正确;

C.图示操作为转移溶液,定容时,要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故C错误;

D.液体倾倒时瓶塞倒置于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一侧,故D正确。

本题选C。

3.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NaOH+HCl=NaCl+H2OB.SO2+H2O2=H2SO4

C.Cl2+2KBr=2KCl+Br2D.2NaHCO3

Na2CO3+CO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C项符合题意,A为复分解反应,B为化合反应,D为分解反应。

本题选C。

4.下列物质因发生水解而显碱性的是

A.HClB.CH3COONaC.NH4ClD.K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HCl为强酸,完全电离后显酸性,故A不合题意;

B.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CH3COO-+H2O

CH3COOH+OH-显碱性,故B符合题意;

C.NH4Cl为强酸弱碱盐,NH4+水解显酸性,故C不符合题意;

D.KOH为强碱,完全电离后显碱性,故D不合题意;

本题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钡可用于医疗上检查肠胃的内服剂B.SiO2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C.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D.MgO可被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和飞机的部件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医疗上检查肠胃的内服剂应为BaSO4,故A错误;

B.半导体材料应为Si单质,故B错误;

C.热的纯碱溶液水解显碱性,可促进酯的水解从而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故C正确;

D.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和飞机部件的材料应为镁合金,故D错误。

本题选C。

6.下列化学反应中硫元素仅被还原的是

A.SO2+Cl2+2H2O=H2SO4+2HClB.SO2+2NaOH=Na2SO3+H2O

C.SO2+2H2S=3S↓+2H2OD.2H2SO4(浓)+C

2SO2↑+CO2↑+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硫元素仅被还原,即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只有降低、没有升高,只有D项符合题意。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Cl4的电子式: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C.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乙酸的结构式:

CH3COOH

【答案】B

【解析】

【详解】A.Cl元素也应满足8电子结构,故A错误;

B.丙烷分子为CH3CH2CH3图中球棍模型客观反映其原子间大小和化学键关系,故B正确;

C.C原子序数为6,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

,故C错误;

D.乙酸的结构式应为

,故D错误。

本题选B。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铁的冶炼是在沸腾炉中进行

B.工业上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制得粗硅

C.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备氯气和烧碱

D.生物炼铜是利用某些细菌用空气中的氧气将硫化铜矿石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A.工业上铁的冶炼是在高炉中进行的,故A错误;

B.工业上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将二氧化硅还原,制得粗硅,故B正确;

C.烧碱为氢氧化钠,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故C正确;

D.铜可以从铜矿中提取,微生物法是采用某些细菌能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把不溶性的硫化铜氧化,硫从负二价被氧化成正六价,故最后转化成可溶的硫酸铜,故D正确。

本题选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废弃物不得随地乱丢,应丢入水槽

B.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C.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D.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能用四氯化碳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中的废弃物不得随地乱丢,应丢入指定回收容器中,故A错误;

B.试管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故B错误;

C.金属钠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不能保存在四氯化碳中,故C错误;

D.普通泡沫灭火器不可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可能会漏电威胁人身安全。

四氯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适用于扑灭电气和精密仪器火灾。

故D正确。

本题选D。

10.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

B.采用加热升华法除Fe中的I2

C.用水可以鉴别乙醇、苯和CCl4

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溶液和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3溶于水形成弱碱NH3•H2O,才能使石蕊变蓝,故需先用蒸馏水润湿,A项合理;

B.因Fe和I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FeI2,所以不能用升华法除去Fe粉中混有的I2,故B项不合理;

C.水与乙醇可以互溶,水与苯和四氯化碳不互溶,但是苯比水密度小,而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苯与水混合时,苯在上层;而四氯化碳与水混合时,四氯化碳在下层。

故C项合理;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故D合理;

本题选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6C和146C是不同种核素,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B.H2O和H2O2互为同素异形体

C.CH3COOCH2CH3和CH3CH2COOCH3互为同系物

D.CH3CH(CH3)2的名称叫2-甲基丙烷,也可以叫做异丁烷

【答案】D

【解析】

【详解】A.146C和146C是同一种核素,化学性质完全相同,故A错误;

B.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分子结构不同或晶体结构不同的单质,。

B项明显错误;

C.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

C项两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应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由烷烃命名规则可知D项正确。

本题选D。

12.元素W、X、Y、Z、T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

X

Y

Z

T

 

A.简单阴离子半径:

Z>Y>X

B.W与Z元素只可以形成化合物WZ4

C.Y、Z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后者比前者强

D.T元素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Y元素可以形成TY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X、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为a+1、a+2、a+3,由题意知a+a+1+a+2+a+3=22,所以a=4,则W、X、Y、Z依次为碳、氮、硫、氯。

【详解】A.S2-、Cl-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所以S2-应最大,故A错误;

B.碳和氯元素可形成CCl4、C2Cl6等化合物,故B错误;

C.此处未指明氧化物的价态,则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无法比较,故C错误;

D.T与W(碳)同族,则T为锗,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周围,故其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其最高正价为+4,故与硫可形成GeS2,故D正确。

本题选D。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CO32-+2H2O

H2CO3+2OH-

B.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

IO3-+I-+6H+=I2+3H2O

C.NaHCO3溶液加入少量Ca(OH)2溶液:

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D.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

SO2+H2O+ClO-===SO42-+Cl-+2H+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32-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以第一步为主,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

HCO3-+OH-,故A错误;

B.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为IO3-+5I-+6H+=3I2+3H2O,故B错误;

C.足量的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Ca(OH)2,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则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C项正确;

D.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离子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3ClO-+H2O=SO42-+2HClO+Cl-,故D错误;

本题选C。

14.一定条件下,通过反应SO2(g)+2CO(g)

2CO2(g)+S(l)ΔH=-akJ·mol-1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O进行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SO2和CO的转化率相等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的速率加快

C.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akJ

D.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再变化,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通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O,反应过程中两者的变化量不同,则转化率不等,故A错误;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从容器中分离出的部分硫,因硫是液体,其浓度不变,既不影响逆反应速率,也不影响正反应速率,故B错误;

C.题中未指明参与反应各组分物质的量,故无法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

D.由ρ=m/V可知,恒容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反应后有液体生成,气体的质量减小,故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密度减小,故当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D项正确。

本题选D。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Cl3+HF→CHFCl2+HCl属于取代反应

B.煤气化生成CO和H2,再经过催化合成可以得到甲醇等液体燃料

C.石油裂解气和SO2都能使KMnO4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

D.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取代反应是指化合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A项正确;

B.CO和H2经催化合成为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故B正确;

C.石油裂解气中含有乙烯等产品,乙烯和SO2均有较强的还原性,故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两反应原理相同,故C错误;

D.苯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或氯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本题选C。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B.润滑油、甘油、植物油都难溶于水

C.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完全后,加入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硬脂酸钠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饱和硫酸铜溶液均会发生变性而凝聚

【答案】C

【解析】

【详解】A.糖类中单糖、二糖等均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只有多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故A错误;

B.甘油为丙三醇,其中的羟基为亲水基团,故其易溶于水,B错误;

C.向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液中加入氯化钠后,硬脂酸钠发生盐析,硬脂酸钠密度小于水,上层析出硬脂酸钠,C项正确;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盐析现象,盐析不同于变性,故D错误。

本题选C。

17.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的有机溶液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a极流向b极。

B.电池b极反应式为MnO2+e-+Li+=LiMnO2

C.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D.a极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Li+通过电解质的有机溶液迁移入MnO2晶格中,原电池中,阳离子由负极向正极迁移,故a为负极,B为正极。

【详解】A.外电路中电流应由正极流向负极,即b极流向a极,故A错误;

B.MnO2为正极,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MnO2+e-+Li+=LiMnO2,故B正确;

C.因负极材料为Li,可与水反应,则不能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故C错误;

D.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本题选B。

18.常温下,有关盐酸与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pH=2.0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2.0

B.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的锌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时)相同

C.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固体反应后呈中性的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c(CH3COO—)=c(Cl—)

D.浓度为0.1mol·L-1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c(Cl—)>c(CH3CO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醋酸和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相等,混合后醋酸的电离平衡不受影响,即电离平衡不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变,混合溶液的pH=2,故A错误;

B.根据n=cV可知,应指明溶液体积才能计算,两酸的体积未知,故B不正确;

C.若向等体积、等浓度的两种酸中加入氢氧化钠至中性,由于醋酸根离子水解会使溶液显碱性,故中性溶液应为醋酸和醋酸钠(即醋酸有少量剩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判断,c(CH3COO—)

D.醋酸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因为盐酸是强酸而醋酸为弱酸,故c(Cl—)>c(CH3COO—)。

当两酸均稀释10倍后,虽然醋酸的电离度变大,但其仍不能完全电离,故c(Cl—)>c(CH3COO—)仍成立,D项正确。

本题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知道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正确理解pH相等和浓度相同的2种溶液的区别。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e、H2S、H2O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

B.碘和氯化铝受热升华,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

C.NaHSO4、H2SO4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D.金刚石和水晶都是共价化合物,都属于原子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的稳定性和化学键强弱有关系,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故A错误;

B.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物质存在的状态,碘和氯化铝受热升华,吸收的热量使分子间间隔增大,吸收的热量用来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B正确;

C.离子化合物中应含有离子键,H2SO4中不含离子键,故C错误;

D.金刚石属于碳的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

本题选B。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备1molO2,转移电子数为4NA

B.2g由H182O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C.若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标准状况下则有11.2LCl2溶于水

D.2gP4(分子结构:

)中含2NA个P-P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中未指明由什么原料制备氧气,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故A错误;

B.H182O和2H2O分子量均为20,均含有10个中子,则2g该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故其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B正确;

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Cl-、ClO-、HClO与Cl2等微粒数之和与溶解的氯气有关,由于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知道氯气的转化率,故无法根据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计算溶解的氯气的物质的量,C错误;

D.1molP4中含有6molP-P键,2gP4中应含有2/(31×4)×6=3/31NA个P-P键,故D错误。

本题选B。

21.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金刚石比石墨的稳定性强

B.石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395.4kJ·mol-1

C.石墨燃烧的活化能为110.5kJ·mol-1

D.6g石墨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18g,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126kJ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稳定性与能量高低相关,和硬度无关,能量越低越稳定,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石墨燃烧的△H=△H2+△H3=-110.5+(-283)=-393.5kJ·mol-1,故B错误;

C.活化能是指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从图中无法直接看出反应的活化能,故C错误;

D.6g石墨物质的量为0.5mol,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依据元素守恒,若生成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质量22g,若生成一氧化碳,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

现生成气体的质量18g介于两者之间,则生成的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设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x,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5-x)mol,28x+44(0.5-x)=18g,x=0.25mol,即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25mol;依据图象分析,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放出热量=393.5kJ•mol-1×0.25mol+110.5kJ•mol-1×0.25mol=126kJ,故D正确。

本题选D。

22.对水样中M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c(M)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样中添加Cu2+,能加快M的分解速率

B.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

C.在0~20min内,②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mol·L−1·min−1

D.由②③得,反应物浓度越大,M的分解速率越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从③④比较可知,水样中添加Cu2+,M的分解速率加快,故A正确;

B.从①②比较可知,②的pH较小、酸性较强,M的分解速率较快,故B正确;

C.计算②0~20min内反应速率,v=(0.4-0.1)/20=0.015mol·L−1·min−1,故C正确;

D.比较②③,反应物起始浓度不同,pH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无法得出结论,故D错误。

本题选D。

23.25℃时,向20mL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混合时不考虑体积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A溶液中存在微粒浓度关系:

2c(A2-)+c(HA-)+c(OH-)=c(H2A)+c(H+)

B.N点pH=4.2时,c(A2-)=c(HA-),A2-水解程度与HA-电离程度相等

C.0.1mol·L-1H2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HA-物质的量分数位于曲线b的最大值

D.滴加氢氧化钠的体积为10mL时,c(A2-)+c(HA-)+c(H2A)+c(Na+)=0.1mol·L-1

【答案】D

【解析】

【分析】

随着逐滴加入NaOH溶液,H2A物质的量逐渐减少、HA-物质的量先变多后变少、A2-的物质的量逐渐变多,所以曲线a为H2A、曲线b为HA-、曲线c为A2-。

【详解】A.H2A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可知,2c(A2-)+c(HA-)+c(OH-)=c(H+),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N点pH=4.2时,c(A2-)=c(HA-),此时溶液显酸性,故A2-水解程度小于HA-电离程度,B项错误;

C.选项中未指明两者所加体积,无法确定生成物,故C错误;

D.当滴加氢氧化钠的体积为10mL时,由物料守恒有c(A2-)+c(HA-)+c(H2A)=0.1×20/30=1/15mol·L-1,c(Na+)=0.1×10/30=1/30mol·L-1,则c(A2-)+c(HA-)+c(H2A)+c(Na+)=0.1mol·L-1,故D正确。

本题选D。

24.硫酸铵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丙酮。

硫酸铵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NH4)2SO4=3SO2↑+N2↑+4NH3↑+6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用水充分吸收,生成物中n[(NH4)2SO3]:

n(NH4HSO3)=1:

2

B.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到B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C.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用足量的浓硫酸充分吸收后,可以收集到纯净的N2

D.将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到酸性K2Cr2O7溶液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r2O72-+3SO2+2H+=2Cr3++3SO4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3molSO2和4molNH3溶于水,发生反应3SO2+4NH3+3H2O==(NH4)2SO3+2NH4HSO3,故A正确;

B.由A选项可知,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可以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可以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SO3沉淀,故B正确;

C.浓硫酸不能吸收SO2,故收集到气体中含有SO2和N2,C项错误;

D.酸性K2Cr2O7溶液有强氧化性,而SO2有还原性,两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r2O72-+3SO2+2H+=2Cr3++3SO42-+H2O,故D正确。

本题选C。

25.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产生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则该固体试样中存在SO32⁻

B.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则该固体试样中存在Fe³⁺

C.固体试样溶于水后滴加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试样仍可能有NH4+

D.固体试样溶于水,滴加Ba(OH)2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固体试样中存在S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SO2能使品红褪色,与盐酸反应可产生SO2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