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758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导学案

1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

【学习内容】显微镜下的世界第一课水滴里的微生物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学习重、难点】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及反馈】

 

填空

1、海洋中的也是一种微生物。

2、在自然界里取一滴水常会有、、、

、。

3、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国家)。

5、细菌、病毒及霉,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_________。

6、请你说出几种不同微生物的名称、、

、。

7、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中、中、里、

等都有微生物。

【合作探究】

判断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微生物只是单细胞构成的低等生物。

()

3、显微镜的使用中是允许观察者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的。

()

【展示提升】

连线题,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列文虎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弗莱明青霉素

巴斯德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达标检测】

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他们是有生命的?

2《做酸奶》导学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2.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

3.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知道酸奶是有乳酸菌发孝而变成的;

3.学会对有害细菌的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

2.通过搜集资料,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3. 关心科学和人类相关的社会问题。

4. 体验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

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粉笔灰、黄豆、试验记录纸、纸杯。

学生准备:

做好的酸奶、课前收集的各种细菌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及预习反馈】

一、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

1.师:

你们吃过酸奶吗?

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

谁能说?

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醒学生回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会有所发现)

【合作探究】

3.教会学生学习动手做酸奶的方法。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①在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消毒保温杯和勺子。

(可用开水烫一烫)

③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④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展示提升】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

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

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存放太久。

【达标检测及布置作业】

1. 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2.       为什么鲜奶会变成酸奶呢?

回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下次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及预习反馈】:

一、组织学生开展酸奶品尝会

1.师:

上节课,同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板书课题)。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做的酸奶,真了不起!

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

要求:

在酸奶品尝交流会上,你可以品尝其他同学做的酸奶,了解他是怎么做成的,并且要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

2.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

3.全班汇报并交流。

4.质疑问难:

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5.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合作探究】

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

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

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通过网络、书本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4.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5.民主评议小组研究情况。

(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2)细菌的繁殖;(二分列繁殖)

(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7.模拟细菌的繁殖试验:

介绍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并让学生说出试验中各种物品环节模拟的是什么?

进行试验,试验到细菌繁殖到第八代。

预测第二十一代细菌的数量。

填写试验纪录,汇报实验后的结论和感受。

【展示提升】

:

1.酸奶是怎样制成的。

2.你能说出那些细菌有用、那些细菌有害?

三、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讲述:

下面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道吗?

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谈话:

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

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3.学生看教材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

4.提问:

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

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

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

病毒个头很小,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细菌那么大。

病毒单独存在时,不会生长、繁殖,像一个没有生命的非生命体。

然而,一但侵入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就能够生长繁殖,对生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如,麻疹病毒等。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那么大,所以,一般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6.谈话:

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达标检测】

1.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

2.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3、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人体?

板书设计:

                        2、做酸奶

   细菌

   病毒

   病菌

3《馒头发霉了》导学案

教学目标

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2、 难点:

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学具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课时:

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及反馈】

1.看课本霉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合作探究】

2.交流:

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

什么形状?

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

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

(做好巡视和辅导)

3.学生汇报、小结: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

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

怎样证明呢?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5.讨论: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

【展示提升】

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

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

【达标检测】:

霉是什么?

它有生命吗?

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作业:

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

写好实验报告。

第2课时

【课前预习及反馈】

1. 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

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

2. 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合作探究】

. 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有关。

【展示提升】

.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1. 隔绝空气。

2. 保持干燥。

3. 高温灭杀。

4. 低温保存。

.学生学习霉的功过。

1. 可以用霉制止食品。

2. 制作药品

3. 霉菌会使物品损坏

4. 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学习科学家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达标检测】

应该怎样防止有害的霉发生?

应该创造什么条件让有益的霉发生。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导学案

【教学目标】: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能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图;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 难点:

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学具准备】:

  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人体表皮切片、图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即预习反馈】

1、你们见过建房子吗?

建房子大概需要哪些材料?

小时候,你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

2.如果把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比做搭积木,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

3.学生思考、交流、推测。

怎样证明我们的推测是正确还是错误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做实验来进行验证。

【合作探究】

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

1.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

2.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

3.汇报:

你们发现了什么?

是否看到了一个神秘的生命世界?

4.学生汇报、交流。

5.教师提问: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

6.学生汇报。

7.小结:

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

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

【展示提升】

认识细胞的有关知识

1.                 请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11页的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细胞?

它们的形状、大小一样吗?

2.                 教师带领学生小结:

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3.                 提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关于细胞知识,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4.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2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

5.                 提问:

细胞是谁发现的?

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

6.   教师指导学生小结:

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拓展活动】:

模拟白细胞杀死入侵的病菌

1.讲解:

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

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当病菌被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

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

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

(选定几个学生扮演“病菌”,三四个同学为一组手牵着手扮演“白细胞”,然后“捕捉”病菌,把它包围起来),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