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618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0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docx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全套毕业设计

扉页1

毕业设计评阅书1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定书2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许可证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

中文摘要12

英文摘要13

目录1

文献综述4

一、本选题研究领域概况5

(一)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5

(二)前沿发展情况7

(三)已有研究成果7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9

(一)已有成果的不足或疏漏(选题的空间)9

(二)笔者的观点及论文题目9

(三)选题的意义与目的10

三、研究思路及方案10

(一)论文提纲及各部分内容间的逻辑关系10

(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11

四、进度计划11

论文正文17

一、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概念18

(一)责任18

(二)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与会计责任18

(三)审计本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19

二、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21

(一)联系21

(二)区别21

三、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主要原因22

(一)财务报告与审计报告的经济后果性22

(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23

(三)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联性23

(四)审计能力的局限性23

(五)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理解上的分歧23

(六)公司管理当局的会计造假动机24

四、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界定的意义24

(一)宏观方面24

(二)微观方面25

五、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几点建议25

(一)宏观方面25

(二)微观方面26

毕业实习报告27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28

二、实习时间28

三、实习指导教师28

四、实习报告完成日期28

五、实习单位28

六、实习单位概况28

(一)实习单位简介28

(二)实习单位财务部门简介29

七、实习内容30

(一)具体工作30

(二)公司经验总结32

(三)问题与建议33

八、实习收获和体会34

(一)知识结构35

(二)能力素质35

(三)做事态度35

参考文献36

核心参考文献原文40

致谢62

 

 

 

一、本课题研究领域概况

被审计单位会计责任(简称会计责任,下同)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简称审计责任,下同)都是复杂的社会历史概念,二者皆依存于特定空间和时间下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环境的要求而产生、调整、发展和消亡。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指出:

历史造就了现实,而现实是走向未来的起点。

考察会计、审计责任发展史,从中把握其发展脉络和相关动因,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认识,做出科学的界定,进而设计出合理的制度。

笔者针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界定、比较、区分等相关篇名利用XX及中国知网之下的数个论文库进行了检索,并查阅了不少会计期刊,发现专门研究此类主题的论文比较少,且大多质量不高。

而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则成熟得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是审计责任的核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会计责任的关键。

笔者检索到了一些这两个领域的经典性文献,拟借用这两个领域的成果来加以研究。

(一)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国外

(1)审计责任的变迁。

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起于1721年民间审计产生时期,止于20世纪30年代财务报告审计正式形成时期,以舞弊审计责任为重心,揭弊查错是主要审计目标。

始于20世纪30年代止于20世纪80年代,舞弊审计责任逐步退出中心地位,保证财务报告公允性的审计责任取而代之,审计目标是验证财务报告的公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验证财务报告公允性的审计责任和舞弊审计责任并重,公允方面的鉴证目标和揭弊查错的审计目标并重。

(2)会计责任的演变。

就会计责任的演进史,以英国1844年《联合股份公司法》和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颁布为分水岭,可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自由放任时期,1844年以前。

此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未建立,上市公司基本不披露会计信息,股票市场上投机、欺诈之风盛行,发生了“南海公司泡沫”等一系列恶性事件。

制度初建时期,1844年至1933年。

这一时期的典范是英国,英国通过《公司法》对股票市场实施一定程度的管制,相应建立起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会计规范和审计规范,这一时期的会计信息质量难如人意。

③发展完善时期,1934年以后。

这一时期的典范是美国,美国的《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坚持充分披露原则,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提供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强调这些披露的内容必须真实,相应规定了披露失实会计信息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此基础上,《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制定会计规范,SEC通过《S—X条例》(规定财务报表及其附注、附表的内容和格式)和《S—K条例》(规定公司业务、重大事件等非财务信息)对财务信息起到了良好的规范作用。

此外,美国还依靠会计职业界的力量,建立起完善的会计规范和审计规范。

会计规范有:

会计程序委员会(1938—1958)、会计原则委员会(1959—1972)、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3至今)分别制定的《会计研究公报》、《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财务会计准则公告》。

审计规范有: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先后组建审计程序委员会(1939—1972)、审计准则执行委员会(1972—1977)、审计准则委员会(ASB,1978至今),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审计程序说明》、《审计准则说明》、《审计准则公告》。

从而构建了当今世界最成熟完善的会计规范和审计规范。

2.国内

(1)审计责任的发展

1981—1991,风平浪静。

1981年,上海成立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恢复。

这十年中,不存在针对注册会计师业务上的法律诉讼,也没有主管部门对其工作过失的处罚。

1992—1995,萌芽阶段。

相继爆发了深圳原野公司、北京长城公司、海南中水集团公司三大财务舞弊案件,涉案的深圳特区会计师事务所、北京中城会计师事务所、海南新华会计师事务所遭到了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

同时,国家开始对审计责任进行规范:

《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相继出台。

这些规范的不足是:

重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规定原则性强,可操作性不足。

1996年之后,注册会计师行业迎来了令人胆战心惊的“诉讼风暴”,1996年1月—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查处了19起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违规事件(陈汉文,2001),如“琼民源”、“红光实业”等,震惊了整个国家。

相关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责任人员都受到了查处。

1996年4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处理的复函》发布,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依此为标志相继发布了多个相关司法解释,初步建立了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赔偿制度。

注册会计师行业卷入了深深的诉讼危机。

(2)会计责任的发展

以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体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重建为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责任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宏观上实行计划经济,微观企业则是国有国营,这一经济环境不仅要求会计提供国家宏观计划调控所要求的信息,而且还要贯彻执行国家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监督微观经济主体对国家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会计主要服务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政府管理部门。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建立,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会计必须向广大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供应商、客户、企业管理当局和职工提供信息,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相关利益集团的经济决策提供支持。

这一阶段,《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刑法》、《公司法》、《证券法》中相关条款的颁布和几经修订,大大明确和规范了会计责任。

(二)前沿发展情况

1.本课题现阶段主要理论观点和技术

近年来,本课题的新观点有:

厦门大学王朝晔的《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2001)。

作者认为: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共生性是以受托经济责任为源泉的,共生性决定其相关性: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是二者的共同客体;会计责任具有影响审计责任的潜在可能,而审计责任则是对会计责任的现实约束;二者具有相似的法律后果。

二者差异性:

经济契约关系不同;目标不同;二者责任范围的决定因素不同;判定二者履行情况的标准不同。

山西财经大学姚晓民、何存华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关系浅析》(2003)。

作者认为:

注册会计师履行审计责任,能够促进和帮助被审计单位充分履行会计责任;

会计责任是否得到正确和充分的履行,决定着审计责任充分履行的难易;

会计责任是审计责任存在的基础,审计责任的轻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责任的大小。

2.本课题主攻方向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这一课题进行认真的研究是现时代的迫切要求。

应循着分析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关系的路径,寻求有效界定二者的方法,以合理承担各自的责任。

(三)已有研究成果

1.本领域的代表性观点

笔者认为,本领域的主要观点,按作者的立场、职业等,可分为学术界、企业界、注册会计师等三类,现就各界有代表性的观点总结如下:

(1)学术界的研究

江西财经大学谢盛纹的《浅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1998)。

作者认为: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通过受托经济责任联系在一起。

会计责任在于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审计责任在于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实际上是对会计所认定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认定工作。

会计责任对审计责任的影响有二:

一是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导致的会计责任影响察觉风险,最终产生审计责任;二是如果审计抽样的方法未触及重要错报事项,原有会计责任将牵连审计责任。

(2)企业界的观点

鸡西矿业集团吕明旭、赵桂丽的《企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2003)。

认为:

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各有关利益主体损失时,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会因未能通过审计发现和披露企业会计资料中存在的错误、舞弊和经营风险而被追究其审计责任。

(3)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的观点

广东肇庆会计师事务所李毅孜、张冠杰的《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处理和划分》(1996)。

是笔者所检索的最早讨论这一主题的文章。

文章认为,为了严格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人员在执业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管理当局声明。

现规定管理当局声明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出具,证明效力有限,被审计单位应在财务报表注释中声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负责。

会计报表签章。

被审计单位公章,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编表人签章齐全完整。

做好审计资料的交接记录。

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必要和相关的审计资料造成审计报告失真要承担审计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上述要求,但被审计单位没有全面提供或提供虚假审计资料应承担会计责任。

审计报告的装订与防伪。

现规定投入资本明细表等有事务所编制和签章,建议由被审验单位编制和签章。

验资报告附件的编制与签章。

现规定投入资本明细表等有事务所编制和签章,建议由被审验单位编制和签章。

2.对已有成果主要观点、方法的评价:

笔者认为,本领域的现有成果中,以谢盛纹(1998)和王朝晔(2001)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谢盛纹从源泉、区别、联系、界定方法、意义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引入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进行研究,指出二者分别是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反映和评价。

从审计风险的细分、再归类和现代审计的局限性两个方面论证了会计责任对审计责任的影响。

笔者认为本文理论深刻、方法科学,是本领域迄今为止的经典性文献。

王朝晔从定义、相关性、差异性、意义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本文的亮点有二:

一是指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共生于受托经济责任;二是认为,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整个市场可被认为是若干个体之间的一组相互重叠的契约关系的综合体,而信息则是契约关系的实质,认为会计和审计是两个不同的契约。

方法科学,观点新颖。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已有成果的不足或疏漏

1.总体来看,本领域成果不多,理论力度不大,研究缺乏系统性,观点显得零零散散。

2.理论基础薄弱,大多数研究泛泛而谈,虽然有些文献也引入了科学的理论,如上文提到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但论证不充分,逻辑关系不强。

大多属于对相关法律条文的排列组合。

3.已有文献中,论者多侧重于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关系的研究,不太重视具体的界定措施,关于二者界定方法的篇幅较小,实践指导意义不强。

4.一些作者的观点值得商榷。

如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程芙蓉的《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原因与对策探讨》(2001)。

作者认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会计、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道德水平不高。

这一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些论者皆持有类似的看法。

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些会计、审计人在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方面有问题,事实上,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各层次会计、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同相应层次的要求是适应的。

笔者认为,这不是二者混同的主要原因。

5.学术界、企业界、注册会计师大多不太愿意承担责任。

(二)笔者的观点及论文题目

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一些粗浅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贯穿入论文,服务于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1.会计、审计人员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会通过各种努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空喊“精神万岁”了,一味要求会计、审计人员要有崇高的道德水平,自觉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对社会负责等等。

这不能解决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问题。

我们应该理性地想想,会计、审计人员在面临“肚子”与“面子”的激烈冲突与矛盾时,会如何抉择?

进而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来解决问题,如:

审计收费标准的合理制定、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有效解决等等。

2.财务报告、审计报告的经济后果性。

世界听命于资本,而信息却指挥着资本。

现代会计和审计同现代社会的财富中心——资本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的“产品”对市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牵涉到各相关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相关利益集团遭受损失时,往往不去理性地区分责任,即使责任在于自身,他们也会以各种理由指责会计和审计,千方百计地要求会计和审计赔偿损失,此乃人之常情。

另外,一个公司的股东可能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乃至破产倒闭,其社会影响面是相当巨大的,政府和法院出于稳定社会和平衡利益,去追究会计和审计的责任,也是顺理成章的考虑。

此时,二者承担连带责任便是首选,即谁有能力承担谁就承担,哪管什么责任在谁和责任大小。

这恐怕是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界定不清的主要原因之一。

3.应强化责任意识,合理承担责任。

笔者注意到,学术界、企业界、注册会计师大多或明或暗地从自身职业或利益出发,有意无意地相互推卸责任。

笔者认为,责任也是一把“双刃剑”。

责任过重,社会将超过一个职业现有能力极限的责任强加于它,可能迫使其误入歧途或中道夭折,给其带来生存危机,不利于其健康发展;责任不足,不去尽全力满足社会需求,将影响一个职业存在的合理性,降低其社会公信力,甚至带来信任危机,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公众期望和要求是一种迫切要求,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我们应基于相对独立和负责任的立场,不偏向任何一方,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进行理性思考,合理确定各自的责任。

论文题目确定为:

“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

(三)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分别涌现了“诉讼爆炸”、“诉讼风暴”、“诉讼危机”等现象,充分说明了会计、审计职业界面临的强大压力,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进而合理承担各自的责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迫切性。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承担决定着会计、审计系统的运行,进而影响到会计、审计的目标,而会计、审计目标分别是会计、审计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界定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通过本文,笔者希冀能对已有研究成果作出总结,进而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一些拓展和深入,有所发展,以明确会计、审计各自的责任,强化责任意识,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会计、审计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良性运作。

三、研究思路及方案

(一)论文提纲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1.论文提纲

一、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概念

(一)责任

(二)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与会计责任

(三)审计本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

二、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

(一)联系

(二)区别

三、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主要原因

(一)财务报告与审计报告的经济后果性

(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

(三)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联性

(四)审计能力的局限性

(五)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理解上的分歧

(六)公司管理当局的会计造假动机

四、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界定的意义

(一)宏观方面

(二)微观方面

五、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几点建议

(一)宏观方面

(二)微观方面

2.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见次页图1。

(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笔者拟引入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信息论、系统论、理性经济人等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理念,从会计与审计的本质、目标等基本问题入手,运用分类法、比较法、例证法等方法,抽象的逻辑分析与具体的历史分析相结合,试图分析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系、二者混同的原因,进而提出界定二者的一些想法。

四、进度计划

3.22~4.04收集资料

4.04~4.24阅读资料,做读书笔记,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4.25~5.01确定论文题目,拟定写作提纲

5.02~5.15拟定论文初稿

5.16~5.29认真修改论文

5.30~6.05认真修改论文

6.06~6.19按规定要求排版、打印、装订

6.20~6.27为毕业答辩做准备

6.28~6.30参加答辩

两权分离

受托经济责任

 

 

图1论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

 

参考文献

[1]刘峰,潘琰,林斌.会计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葛家澍,杜兴强,桑士俊.中级财务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于玉林,李端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郭晓梅,荣耀武.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李若山,周勤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陈汉文,李树华,林志毅,伍千奎.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8]吴敬涟.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9]熊楚熊.财务报表分析原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10]证券法一本通[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11]王朝晔.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湖北审计[J].2001(4)

[12]谢盛纹.浅论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与经济研究[J].1998(5)

[13]姚晓民,何存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关系浅析.经济问题[J].2003

(2)

[14]胡友良.病因:

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关键.中国审计[J].1998(4)

[15]李毅孜,张冠杰.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处理与划分.中国注册会计师[J].1996(9)

[16]刘国常,邹丽林.论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区分.广东审计[J].1999(5)

[17]邱景忠.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之比较.河北法学[J].2005(3)

[18]王丽南.小议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5(6)

[19]郑丽,谷瑶.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辨析及其现实意义.工业技术经济[J].2004

(2)

[20]程芙蓉.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原因与对策探讨.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1(10)

[21]徐筱平.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再认识.中国注册会计师[J].1996(10)

[22]李宁.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差异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4(14)

[23]蔡春.审计理论结构新探.会计之友[J].2000(4)

[24]蔡春.受托经济责任——现代会计、审计之魂.会计之友[J].2000(10)

[25]李海燕.审计本质之我见.中国注册会计师[J].2004(11)

[26]郑朝晖.谁来鉴定审计失败.中国审计[J].2001(4)

[27]郑朝晖.会计责任主体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J].2000(5)

[28]郑朝晖.会计师虚假陈述与勤勉尽责的认定.上海会计.2001(3)

[29]郑朝晖.从银广夏骗局看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中国审计.2001(10)

[30]陈少华,章早立.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中国审计[J].2001(10)

[31]朱湘萍.民间审计定义之探讨.湖南商学院学报[J].2002

(1)

[32]王光远.受托责任会计观和受托责任审计观.财会月刊[J].2002

(2)

[33]谢荣.论民间审计的审计目标.上海会计[J].1994(11)

[34]刘燕.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

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J].2003(11)

[35]毛志宏,苏伟鹏.对审计期望差距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J].2006

(2)

[36]潘琰,董必荣.虚假审计报告外部成因的制度分析.审计研究[J].2002

(2)

[37]李明辉,曲晓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的问卷调查及分析[J].会计研究[J].2005(5)

[38]李明辉.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人员应承担什么责任.广西会计[J].2003(4)

[39]裘宗舜,郑佳军.审计目标:

查错揭弊还是合法公允.林业财务与会计[J].2004(11)

[40]葛小玲,胡志勇.从历史的角度看民间审计责任的错位.审计与理财[J].2004(9)

[41]李若山.我国会计问题的若干法律思考.会计研究[J].1999(6)

[42]李若山,周勤业.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四大局限.审计研究[J].2003(4)

[43]李若山,何红.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演变及社会因素探讨.审计研究[J].1999(3)

[44]李若山.当前美国会计信息法律责任的变化.会计研究[J].2001(11)

[45]李若山,谈薇娅,祁新娥.论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上海管理科学[J].2002

(2)

[46]李若山,覃东,范奇辉.关于我国注册会计师验资法律责任的问卷调查分析.审计研究[J].2000(3)

[47]汤立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会计研究[J].2002(8)

[48]林俞.试论会计风险.会计研究.1999(11)

[49]申香华.论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经济经纬[J].1999

(2)

[50]李挺伟.《注册会计师法》法律责任体系.中国注册会计师[J].2001(7)

[51]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会计研究[J].2004(4)

[52]蒋尧明,张凤英.论审计报告的“虚假”与“真实”.审计研究[J].2003

(2)

[53]蒋尧明.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