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6577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docx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学年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期末八年级物理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八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

1.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D.发声的钟离船比较近,声音传播到船不需要时间

【答案】B

【解析】AB、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说法正确,故A错误,B正确;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故C错误; 

D、声音有一定的速度,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2.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

B.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C.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D.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

【答案】D

【解析】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是按照频率从小到大排列的,能听到的频率越大,说明你的年龄越小。

故答案为:

D

3.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A.凝固现象且吸热B.凝固现象且放热C.凝华现象且放热D.凝华现象且吸热

【答案】C

【解析】五月飘雪景象的出现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由气体直接变成固体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故C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C。

4.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这样做的目的是

A.酒精升华时吸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B.酒精汽化时吸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C.酒精汽化时放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D.酒精升华时放热,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答案】B

【解析】擦在皮肤上的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而汽化时吸热,所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酒精是液体,擦在身上,变成了气体,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是吸热的。

5.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

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其效果是

A.拍摄到的照片与不用闪光灯差不多,昏暗不清

B.拍摄到的照片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好多了

C.拍摄到的照片是银幕,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

D.拍摄到的照片比不用闪光灯的效果好一些,但不是特别清晰

【答案】C

【点睛】闪光灯的光比投影仪的光强,白光盖过了投影仪的光.就像白天看星星一样,看不到的.银幕反射彩色的光本来就是漫反射,光很弱.如果用闪光灯,银幕反射白光强度大,只拍出白色银幕或者上面的污点.彩色图片被冲淡,拍不出了.

6.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红外线的是

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⑤汽车导航仪利用的信号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⑤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浴霸会发出红外线;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的灭菌灯会发出紫外线,能杀菌; 

③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能是荧光物质发光; 

④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原理工作的; 

⑤汽车导航仪利用的信号属于电磁波.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1)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 

(2)温度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能力不同,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医生对疾病作出判断,另外可以做成红外线夜视仪; 

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用紫外线来杀菌;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使用紫外线来鉴别钞票和商标的真假;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7.在各种色光中,三原色光,指的是

A.红、绿、蓝学B.红、黄、绿C.红、黄、绿D.黄、绿、蓝

【答案】A

【解析】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红、蓝、黄三色是颜料的三原色,其它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折射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夜晚的灯光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D、镜中的陶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C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点评:

一般来说:

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像距)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物距)之间对应关系,并作出如图所示的u-v,关系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

C.当物距u=40cm时,像距v=10cm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5cm处的过程中,像一直在变小

【答案】D

【解析】AB、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知道,当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以知道,

AB错误; 

C、据图象可以知道,当物距

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10cm到20cm物体从距凸透镜的过程中,因为物距大于焦距,成的是实像,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0.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A.50gB.5kgC.0.5gD.50mg

【答案】A

【解析】10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斤,即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故A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A。

11.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被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相对太阳静止B.相对地球静止C.相对月球静止D.相对火星静止

【答案】B

【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同步卫星也是静止的.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的速度与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相对地球的位置不变。

1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O出发,沿同一直线到达同一目的地x2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分析得出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在0-t1的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比甲决

B.在t1-t2的时间内,甲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C.在t2-t3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全过程中,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可以知道,在0-t1的时间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根据

知道,甲的速度大,故A错误; 

B、由图象可以知道,在t1-t2的时间内,甲物体的路程不变,即甲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由图象可以知道,在t2-t3的时间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根据

可以知道,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由图象可以知道,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总路程相同,甲用的总时间更少,即根据

可以知道,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不等,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闹钟,在外面能听到闹钟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变大/变小/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答案】

(1).变小

(2).介质(空气)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闹钟声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玻璃罩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玻璃罩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闹钟声;这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点睛】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4.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好一只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该同学操作的两点错误之处是:

(1)_______;

(2)_________.

【答案】

(1).温度计放入水中时间太短

(2).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解析】题中同学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立即读数,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正在上升,还没有达到热水的温度;而且他还把温度计水中拿出来读数,温度计的示数会受外界温度影响,也是不对的.

故答案是:

(1).温度计放入水中时间太短

(2).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点睛】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放入液体后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等.

15.晴天的正午时分,在茂密的树阴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小孔成像

(2).孔到地面的距离

【解析】树叶的缝隙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孔,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就是因为树叶之间形成许多小孔,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

当缝隙离地面越高,所成的像就会越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小孔成像孔到地面的距离

【点睛】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立的实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这个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我们用手电筒照射到墙上,会有一个光斑,如果手电筒离墙越远,则光斑会越大.

1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先让纸板A,B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沿纸面射入一条光束EO,并找到反射光束OF,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反复实验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

反射角_____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为了排除所得规律的偶然性,要改变_____的角度,多测几组入射

角与反射角,并进行比较;再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总在_____的两侧.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

(3)如果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将纸板B向后旋转,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答案】

(1).等于

(2).入射角(3).法线(4).光路可逆(5).不能

【解析】

(1)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多次改变入射角光线的角度,通过多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光反射时,反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 

且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总在法线的两侧;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即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知道: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则将纸板B向后旋转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等于;入射光线;法线;

(2)光路可逆;(3)不能.

【点睛】

(1)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我们要分别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还有反射光线、入线光线、法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等. 

(2)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7.关于教学楼的运动状态.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教学楼是_________的:

若以正在走向学校的学生为参照物,教学楼是_____的.

【答案】

(1).静止

(2).运动

【解析】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教学楼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若以正在走向学校的学生为参照物,教学楼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静止;运动.

【点睛】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

18.在乘车时,我们往车窗外看,有这样的感觉,看到远处的物体与车行方向向同运动.看近处的物体与车行方向相反运动.造成这样的观察结果,其原因是:

在看远处的物体时,我们是以_________参照物的;在看近处的物体时,我们是以_____参照物的.

【答案】

(1).近处物体

(2).汽车

【解析】在乘车时,我们往车窗外看,在看远处的物体时,我们是以对面行驶的车辆为参照物,它们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会感觉远处的物体与自己车行方向同向运动; 

看近处的物体时,以自己的车为参照物,周围的物体与车的位置发生改变,会感觉这些物体与车行方向相反运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近处物体汽车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19.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赛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跨栏比赛观众根据刘翔在前面判断刘翔获胜的方法是________,裁判根据比赛成绩判断刘翔获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刘翔的平均速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奥利弗的平均速度.

【答案】

(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3).大于

【解析】由图知,观众看到刘翔跑在前面,因为两人是同时起跑,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刘翔通过的距离长,故观众认为刘翔跑得快;刘翔在110m的路程内,用的时间比奥利弗最短,裁判判断刘翔跑得快,所以刘翔的平均速度大于奥利弗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

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大于

20.小车从长为1.8m的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5s,则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___m/s.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平均速度为0.3m/s,则小车通过斜面下半路路程平均速度为

_____m/s.

【答案】

(1).0.36

(2).0.45

【解析】小车全程平均速度:

 

 

小车上半程所用的时间为:

 

则下半程所用的时间为:

 

 

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0.36;0.45.

【点睛】根据速度

公式求出全程平均速度; 

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上半程所用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下半程的速度.

三、解答题

21.完成如图所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路图.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1)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3)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如下图:

2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空气中处于玻璃砖上下的两条光线应当是平行的。

如下图:

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平面镜,请画出其反射光线并在图上标出反射角的大小.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也是6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做出入射光线. 

故答案为:

 

【点睛】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作图应抓住两个几何关系:

垂直关系(反射面和法线垂直)和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另外,还要特别注意题中给出的角是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还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这是在标注角度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24..如图所示的物体AB放在平面镜MN前,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表示,如图所示:

 

【点睛】首先要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其次掌握本题的基本作法:

作出两个端点A、B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5.如图甲所示的小球直径为________,如图乙所示的秒表读数为________.

【答案】

(1).1.27cm

(2).337.5s

【解析】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小球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25cm,小球直径为:

3,25cm-2.00cm=1.27cm; 

(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向6min  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337.5s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27cm337.5s

26.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高低、强弱有关在因素.实验过程如下: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现象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_(快/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高/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有关.

(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实验现象是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大/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强/弱).

【答案】

(1).快

(2).高(3).声音振动的频率(或快慢,或伸出长短)(4).小(5).弱

【解析】

(1)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 

(2)用力拨动锯条,使物体振动幅度变大.当振幅变小时,声音的响度变小;响度的大小与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弱,故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弱. 

故答案是:

(1)快;高;频率;

(2)小;弱.

【点睛】

(1)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7.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请指出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B/C),示数是_________℃.

(3)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___________

(4)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

(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杯底

(2).B(3).96.0(4).减少水的质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5).98(6).液化

【解析】

(1)在图示的情景中,温度计的液泡接触到了容器底; 

(2)A俯视,错误,C仰视错误,B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5个小格处,读作96℃; 

(3)根据生活常识可以知道,在加热器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水的质量,可以使水尽快沸腾;也可利用功率较大的加热器来加热.防止水向外传递热量,也可使水尽快沸腾.综上分析,具体方法有:

减少烧杯内水的质量或者加大酒精灯得火焰,也可在烧杯上加一个盖子; 

(4)由表格数据可以知道,水温度达到98℃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水的沸点是98℃; 

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5)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组成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接触烧杯底部;

(2)B;96;(3)减少烧杯内水的质量;(4)98;如图示;(5)液化.

28.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E,F).结果发现E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质量/表面积)相同:

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________(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表面积

(2).AC(3).表面积(4).不正确(5).要看蒸发掉的水的质量

.....................

【点睛】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2)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29.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1)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______方形(平面镜/平板玻璃)来做,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

(2)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

说明理由:

________.

(4)若在图甲中的左侧,我们通过“平面镜”看蜡烛A的像C,是______(有/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