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062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docx

《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docx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 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得益于

A.考古资料的发掘 B.古本文献的考订

C.神话传说采用 D.口述史料引入

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

A.采集渔猎 B.农耕生活 C.青铜冶炼 D.铁器牛耕

3.《资治通鉴》以公元前 403年为起点,这一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 4世纪前期 B.公元前 4世纪后期

C.公元前 5世纪前期 D.公元前 5世纪后期

4.“大楚兴,陈胜王”,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楚汉战争 B.秦末农民起义 C.牧野之战 D.吴楚七国之乱

5.“柔道”治天下的中兴之主是

A.汉武帝 B.汉光武帝 C.孝文帝 D.唐玄宗

6.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体现了

A.民族融合的影响 B.礼乐的规范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家族制度的强化

7.“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

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8.17—18世纪兼具资本主义与民族解放战争性质的双重革命是

A.英国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辛亥革命

9.19世纪末德国现代高速发展的关键得益于

A.国家的统一 B.殖民地的拓展 C.内政的改革 D.移民的刺激

10.1870年代,日本兴起自由民权运动,宣传“主权在民”思想,其理论依据主要出自

A.《社会契约论》 B.《百科全书》 C.《论法的精神》 D.《政府论》

11.以“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为主要手段的资本扩张方式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英国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战后科技革命

12.与右侧漫画相关的事件是

A.百年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3.罗斯福新政“新”在

第1页(共4页)

A.推行民族共同体政策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实施国家宏观调控

D.大力引入外国资本

14.“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

”此语旨在倡议

A.引进科学技术

B.繁荣报刊事业

C.创办民间社团

D.改革社会习俗

15.1915年蔡锷在云南起兵恢复“共和”,史称

A.护国运动

B.北伐战争

C.武昌起义

D.二次革命

16.“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法租界)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

繁华市区,⋯⋯完成这样的业绩花了多少时间呢?

还不到

80年。

我们有权利引以自豪。

该作者的身份是

A.民国官员

B.朝鲜旅行者

C.华界市民

D.西方殖民者

17.《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与祖国隔离。

台湾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是因为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清政府设台湾府

C.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

D.抗日战争胜利

18.毛泽东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19.若以“初登国际舞台”为题设计展板,应选择下列哪一事件?

A.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中日建交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阅读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示意图,其中“?

”处应该填上

信息技术革命

全球化深入发展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欧元启用

D.“新经济”政策

此资料来源于: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分)

(一)社会主义之路( 16分)

社会主要作为人类智慧结晶, 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过程。

21.完成下列提纲( 10分)。

A.《共产党宣言》 B.俄国十月革命 C.工业革命

D.苏联解体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

从理论走向实践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对 的反思:

社会主义思潮的产生

(2)空想社会主义者蓝图

(3)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践

(1)夺取政权:

(2)巩固政权: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3) :

失败与教训

(三) 的探索

(1)过度与改造:

新中国成立与建设

(2)历史性转折: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3)发展新阶段

第2页(共4页)

22.若就提纲中的

(一)展开陈述应选下列哪三则材料?

(选子母) (6分)。

A.傅立业与乌托邦

B.重要的是相信《圣经》⋯⋯人唯有因信才能称义

C.《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分析》影印本

D.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E.1910年四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 %)

(二)地理学与“世界观” (19分)

地理学被称为“历史之眼”,从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图

A.1136年刻于石碑上的《华夷图》 B.12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斯所绘的地图

C.欧洲地理学家瓦尔德泽米勒所绘地图

第3页(共4页)

材料二

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大事记

年代

重要事件

1583

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介绍世界五大洲和地图论

1602

利玛窦绘成《坤余万国全图》北京刊印

1623

传教士艾儒略著成《职方外纪》系统介绍五大洲知识

1668

康熙帝命令传教士南怀仁等编成《御览西方要纪》介绍西方风俗、国土

流传颇广

1782

纪昀编成《四库全书》,书中怀疑《职方外纪》所载为妄说

1848

徐继畲《瀛寰志略》刊行,因弃华夷之说,被士大夫视为异端

23.地图C没有标明时间,推测地图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

(5分)

24.三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 ?

(6分)

2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世界观的看法。

(8分)

(三)康有为的思想轨迹( 25分)

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

1879年前后,他开始通过翻译的书报接触西学,

并在游历香港、上海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逐渐形成了改革思想的架构。

法失败后,他游历世界,思想发生了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

故人君与

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自戊戌至今,出游于外者八年,寝卧寝灌于欧、美政俗之中,较量于欧、亚之得失。

中国数千年之文明实冠大也,然偏重于道德、哲学,而于物质最缺然。

百年来欧人之强力占据大地看,非其哲学之为之也,又非其民权、自由致之也,以物质之力为之也。

物质固形式之末,然中国之急务。

方今竞新之世,有物质学者生,无物质学者死。

吾遍览欧美十余国,校量中西之得失,以为救国至急之方者,则惟在物质一事而已。

以吾考之,惟有工艺、汽电、炮舰而已。

故军兵炮舰者以之强国,在物质;工商者以之足民,亦在物质。

且同光数十年来。

所开之新器局,所皆官办也。

不奖励民厂,而欲待官厂为之,共能与欧洲列强敌乎?

——改编自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26.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在变法时期持什么主张 ?

(6分)

27.材料二中康有为所说“物质”大致指什么 ?

(4分)

28.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康有为思想的前后变化。

(15分)

此资料来源于: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ls.com/),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