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5987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

《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docx

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3

2018届人教版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测试

1.人体健康与免疫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不能遗传给后代

B.感染病菌后发烧或发炎不属于免疫反应

C.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防御功能由后天获得

D.免疫系统不会清除自身的衰老或异常细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接种疫苗不会改变人体的遗传物质,所以不能遗传给后代,A正确;感染病菌后的发炎现象是机体免疫的一种表现,B错误;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生来就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免疫系统可清除自身衰老或异常的细胞,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D错误。

答案:

A

2.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过程。

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A错误;吞噬细胞加工和处理抗原需借助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来完成,B正确;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T淋巴细胞,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存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

答案:

B

3.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解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因而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是B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特异性免疫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D错误。

答案:

A

4.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

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能分泌抗体;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

故B项正确。

答案:

B

5.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

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

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

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析:

“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这种免疫病被称为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

答案:

D

6.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效应B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解析:

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细胞、T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浆细胞(效应B细胞)不能分裂;一个浆细胞(效应B细胞)内的基因不只是产生抗体的基因,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无法比较。

答案:

D

7.下列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⑤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

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

解析:

⑤过程是抗体与抗原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液中;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产生抗体来实现免疫效应;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但仍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

答案:

A

8.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

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

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

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

解析:

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必不可缺。

破坏骨髓后,甲组小鼠因缺乏造血干细胞而丧失特异性免疫,补充造血干细胞后,因无骨髓而无B细胞,但可在胸腺中发育为T细胞,从而恢复细胞免疫。

破坏胸腺后,乙组小鼠因缺乏T细胞而丧失细胞免疫能力,其本身可产生造血干细胞,故补充造血干细胞后对其免疫能力的恢复没有作用。

答案:

A

9.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等相关知识。

接种疫苗后,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相应的抗体,选项B正确;该疫苗是减毒处理的麻疹(并非小分子),选项A错误;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B细胞分泌的应该是抗体,选项C错误;在免疫系统中吞噬消化抗原—抗体结合物的是吞噬细胞,选项D错误。

答案:

B

10.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的种类。

人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及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都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球蛋白(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是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

D

11.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

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解析:

解题时,要看清图示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联系HIV和T细胞的关系、细胞免疫过程进行解答。

图中表示HIV与T细胞之间的消长关系,初期HIV攻击免疫系统时,T细胞受到刺激增殖,T细胞增多,HIV浓度降低;HIV攻击T细胞后,T细胞大量死亡,HIV浓度随之增长。

由此可看出,HIV刚侵入人体时,机体仍有细胞免疫功能;由图可知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并不成正比;当T细胞因被HIV攻击大量减少时,免疫功能被破坏,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机体死亡。

答案:

D

12.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过程,虚线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B.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物质戊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解析:

图中甲细胞是T细胞,乙细胞是浆细胞,丙细胞是靶细胞,丁细胞是效应T细胞,其中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细胞识别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物质戊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答案:

B

13.(2016·四川卷)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解析:

小肠上皮细胞内有自身的RNA,用吡罗红染液染色,无法确定是否被RNA病毒感染,A项错误;人轮状病毒RNA为双链RNA,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时,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项正确;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被病毒侵染的靶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项错误;患者严重脱水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项错误。

答案:

B

14.(2016·江苏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解析:

HIV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使免疫系统受损,故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免疫力低,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确;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B正确;机体免疫系统只能识别暴露于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因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无HIV蛋白,故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C正确;HIV侵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项错误。

答案:

D

15.(2015·课标全国卷Ⅱ)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免疫调节和细胞癌变等知识。

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因此不能消灭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A项错误;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形成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溶菌酶能使细胞破裂、内容物逸出,导致细菌溶解,故溶菌酶杀菌与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不同,B项错误;Rous肉瘤病毒可诱发人的细胞发生癌变,为病毒致癌因子,C项错误;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HIV浓度增加,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D项正确。

答案:

D

16.(2015·北京理综)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

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

该抗体(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

解析:

抗体由浆细胞产生,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A错误;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与特定抗原结合,B错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由吞噬细胞吞噬,C错误;抗体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正确。

答案:

D

17.(2015·四川理综)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水浴加热;患者出现蛋白尿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出现组织水肿;链球菌为原核生物,故细胞中无高尔基体;吞噬细胞可吞噬并消化内环境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故选D。

答案:

D

18.(2015·天津理综)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

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致病力下降,可作为抗原,A错误;第一次注射鸡霍乱病原菌时,使鸡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记忆细胞,而不是产生抗性变异,B错误;第二次注射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与分化,产生更多的抗体,C正确;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也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只是产生的抗体太少,不足以清除体内的霍乱病原菌,D错误。

答案:

C

19.(2015·福建理综)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解析:

该种疾病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细胞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的,属于自身免疫病;因患者胰岛B细胞在效应T细胞的直接作用下而裂解死亡,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剂可用于该疾病的治疗。

答案:

A

20.(2015·浙江理综)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解析:

艾滋病病毒侵入机体后其RNA要通过逆转录形成DNA,然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上,因此用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阻断此过程,用于治疗艾滋病,A正确;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B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必须经逆转录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错误;艾滋病病毒破坏T淋巴细胞,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因为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对体液免疫起重要作用,体液免疫功能也大受影响,D错误。

答案:

A

21.(2014·天津理综)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解析:

由图示知,物质a作为抗原激活了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抗a抗体与物质a特异性结合所形成的结合物被吞噬细胞清除;因抗a抗体可与突触后膜的AChR结合,故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答案:

B

22.(2014·江苏单科)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C.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

D.人体内的巨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解析: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A错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产生抗体,B正确;过敏反应是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产生的皮肤红肿、哮喘等异常生理现象,C正确;人体内的巨噬细胞既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答案:

BC

23.(2014·重庆理综)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解析:

第一次口服疫苗,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次口服疫苗,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更多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应答效果更显著,A错误,C正确;抗原入侵机体后会被相应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清除,不会积累,B错误;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无特异性,D错误。

答案:

C

24.(2013·课标Ⅱ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各类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答案:

A

25.(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

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由题意知,感染病毒甲后,动物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2)甲疫苗的实质是处理后的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预防相应疾病的作用。

(3)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均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均形成囊泡,且均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26.(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____________,以其作为模板,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_,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____________,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

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____________癌细胞的功能。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解析:

本题以HIV为题干背景,主要考查了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人体的免疫调节等。

(1)HIV属于逆转录病毒,要获取目的蛋白的基因,可先从HIV中提取其RNA,再以其作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此cDNA即含有该目的蛋白的基因。

(2)目的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启动机体的体液免疫,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而此抗体可与目的蛋白抗原结合。

利用上述原理可检测受试者血清中是否含有HIV。

(3)HIV致病的机理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T细胞,降低了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监控和清除癌细胞的功能。

答案:

(1)RNA 逆转录酶 cDNA(或DNA)

(2)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3)T(或T淋巴) (4)监控和清除

27.(2015·重庆理综)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

(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_______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_______,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________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

(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

(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_______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理及过程,以及单克隆抗体的产生过程等知识。

(1)吞噬细胞处理埃博拉病毒,可暴露埃博拉病毒的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而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埃博拉病毒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不能暴露,导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T细胞,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导致机体对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2)给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体内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相应抗体。

同时,接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3)用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技术得到杂交瘤细胞,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答案:

(1)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 T细胞 特异性

(2)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3)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2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

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