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590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

《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及工作重点.doc

 谯城区2011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中共谯城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2月26日)

谯城区辖22个乡镇、3个街道、261个村、28个社区,全区总人口170万人,其中党员37199名、农村党员23597名,共设党支部1376个。

今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区精心组织,完善机制,创新载体,抓住重点,稳步推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11年主要做法

1、抓点示范,打造“56130”先锋集群。

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区5条线路上,科学选择6种类型、130个基层党组织作为典型。

选择了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等6种类型党组织,分类开展“新农村建设”农村党建、“一社区一特色”社区党建、“学习型”机关事业单位党建、“效益型”企业党建创建活动,培育和树立了130个工作创新、成绩突出、特色鲜明的基层党组织。

通过“56130”党建先锋集群示范点建设,全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如赵桥乡穆各村、魏岗镇赵庄村等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先进村,十河镇大周村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先进村,城父镇刘楼村、淝河镇杨庄村等新村建设先进村,古井镇减店村等发展集体经济先进村,赵桥乡双楼村等党员议事会先进村,大杨镇康楼畜禽有限公司等“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基地。

达到了“抓点示范、联点成线、辐射成带、典型领路”的目的。

该做法被新华网、中国广播网、凤凰网、中国日报、中国网等9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2、规范步骤,认真履行承诺。

一是把握程序,规范承诺步骤。

党组织和党员严格按照“定诺、审诺、亮诺、践诺、评诺”5个步骤和长期承诺、年度承诺、即时承诺“三位一体”的承诺模式开展承诺,并采取岗前“挂”出来、栏上“贴”出来、网上“晒”出来等多种形式,将承诺事项公之于众,接受监督。

全区先后召开座谈会485次,征求到意见和建议1358条。

乡村党组织承诺事项2096件,乡村干部承诺事项7958件,党员承诺事项45936件。

二是突出重点,丰富承诺内容。

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单位的中心工作以及阶段性重点任务开展承诺履诺活动。

特别是今年春季“抗旱保苗保丰收”过程中,党员作出即时承诺,全面完成176万亩小麦抗旱工作,大旱面前,共产党员走在抗旱的第一线,确保今年的小麦顺利丰收。

为迎接谯城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顺利召开,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严肃换届纪律为主要内容的“1+6”公开承诺活动,全区共有1384个党组织、37680名党员干部作出了书面承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三是严格评议,狠抓承诺兑现。

建立了承诺“台账”制度,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定期开展承诺履诺的检查、督促和评议工作。

同时,结合“七一”和党员冬训,开展群众评议。

结合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工作,对承诺兑现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回头看”。

3、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农村“小学教”活动。

一是组织农村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元月12日—14日,区委举办了为期3天的2011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活动培训班。

同时组建5个宣讲组,奔赴22个乡镇、3个街道宣讲43场次,参训人数11100人。

并向全区各镇乡街道赠阅了《安徽科学发展热点解读》一书。

各参学单位认真组织学习。

乡镇集中培训时党委书记亲自到培训班上讲课,其他党政班子领导干部也都结合工作进行专题辅导。

据统计,全区举办了培训班26个,参加培训党员干部达9086人。

二是开展领导点评工作。

1月15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胡朝荣率先到大杨镇,十九里镇等开展领导点评工作和指导农村“小学教”活动,全区上下掀起了领导点评的热潮,据统计,全区农村开展领导点评1260场次,承诺兑现率95%以上。

结合领导点评工作,共访困难户2920人,为群众办实事3621件,发放慰问金30多万元。

三是开展办实事、送温暖活动。

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村入户,切身感受农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各级党员干部共访困难户2920人,为群众办实事3621件,发放慰问金30多万元。

四是打好小麦抗旱保苗攻坚战。

今年上半年,由于天气久旱少雨,导致播种的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旱情。

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当前抗旱保苗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全区上下掀起抗旱保苗攻坚战。

区、乡、村三级干部从正月初四停止放假,全部投入到抗旱一线。

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凝聚力与号召力,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组织带,党员忙,困难群众有人帮的良好局面。

据统计,全区浇灌小麦136.7万亩,出动机械26.4万台套,出动人力73.8万人次,投入资金3680万元,为全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我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群众抗旱春管行动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高度关注,2月8日央视新闻摄制组来到谯城,深入大杨镇、赵桥乡和十河镇现场采访抗旱春管情况,在当晚《新闻联播》中进行播发。

2月9日早上8点,央视新闻摄制组到赵桥乡双楼村进行抗旱春管现场采访,并通过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现场直播。

2月9日央视《午间新闻》再次对谯城抗旱春管情况进行了报道。

4、党群共建,充分利用“三八”、“五一”、“五四”、“六一”等节日开展创先争优。

一是召开庆祝五四活动暨表彰会议。

在“五四”前夕,表彰了60名优秀共青团干、80名团员和8个五四红旗团委、50个团支部(总支)。

并以团课的形式解读“五四”精神。

二是开展“我与亳州共发展,青春建功十二五”形势政策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了团员青年创先争优活动的责任感,唱响“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崛起献青春”的主旋律,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谯城大发展、大建设、大跨越。

三是开展“了解青年所在、体验青年所为、服务青年所盼”主题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给青年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利用举团旗、唱团歌、带团徽等形式,感受共青团的凝聚力。

四是纪念“五四”运动暨“我与亳州共发展、青春建功十二五”座谈会,团区委及银行党委领导、团委负责人与青年员工代表欢聚一堂,回顾历史,弘扬“五四”精神,畅谈青年成长。

五是加大团组织的组建力度。

今年以来,成立34家团组织,其中区直3家、非公有制企业18家,农村专业合作社4家,驻外及农民工聚集地9家。

六是开展“六一”评选活动。

评选出谯城区“十佳(文明)少先队员”、“文明共青团员”57名。

七是开展慰问留守儿童活动。

“六一期间”看望了500多名留守儿童,为孩子们带去价值5万多元的书本和文体用品。

5、十项活动,隆重纪念党的90华诞。

一是进行一次党内表彰活动。

6月30日,区委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开展“三百”表彰工程,会上表彰100名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二是组织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

以“立足岗位做贡献,争先进位创一流”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强化全区党员干部“心系谯城干事业、心无旁骛求发展”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三是开展一次党史教育活动。

四是开展一次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五是开展一次扶贫济困活动。

六是举办一次党建知识竞赛活动。

七是通读一遍党章活动。

八是开设一个“庆七•一”专栏。

每个基层党组织通过刊登相关图片、资料和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重点宣传全区改革发展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

九是举办一期“和谐谯城”书画摄影展。

十是举办一场“红歌满江淮,合唱促崛起”红色经典歌曲大合唱活动。

十是开展一次“讲党课、听党课”活动。

同时,各基层党组织立足实际,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群众性纪念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画比赛等,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结合自己的特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6、精心组织,认真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

区委常委会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全省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座谈会精神,对搞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进行研究。

区委每月召开一次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会议,听取各乡镇换届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

先后召开乡镇党委工作会议4场次,业务培训5场次。

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乡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

从区纪委、区委组织部抽调18名党员干部,组成6个指导督查组,分片督促检查。

实行区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分包制度,25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包22个乡镇党委的换届工作。

普遍开展了区委书记、组织部长、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等谈心、谈话活动,开展谈心、谈话326次。

层层建立换届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定期汇报、定期检查、半月报等制度,随时掌握换届进展情况,有力地推进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截止到3月29日,圆满完成了乡镇党委的换届工作。

一是组织提名的党委书记、副书记、委员和纪委班子成员都满票或高票当选;二是通过“两委”工作报告,绘制了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三是真正把乡镇党代会开成了团结的大会、民主的大会、鼓劲的大会、风清气正的大会,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新一届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中,大专以上学历167人,占总数171人的97.66%;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80岁,比上届降低了2.24岁。

其中35岁以下的31人,占18.13%,35—40岁的36人,占21.05%,40—45岁的41人,占23.98%。

1980年以后出生的9人,最小的29岁。

7、完善机制,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

谯城区辖22个乡镇、3个街道、261个村。

根据省、市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落实五个到位(准备工作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培训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严肃纪律到位),稳步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确保了我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自6月上旬开始,于8月底基本结束,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全部实行“公推直选”。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8月5日以《安徽谯城“五招”护航村“两委”换届》为题报道了我区的经验和做法。

8、示范引导,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一是建立机制,制度保障上创先争优。

建立领导机制。

全区23个窗口单位、10个重点服务行业党委(党组)高度重视,组建了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建立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

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落实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并深入联系点督促指导,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8月18日,全国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视频会议召开,我区在谯城分会场收听收看了会议实况,会后,区委副书记、区政法委书记高川就贯彻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为下步工作开展明确了目标。

充实了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及必需的办公设备,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建立宣传机制。

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在《亳州晚报》、央视网·亳州视窗开辟了《创先争优在谯城》专题26期,编发了《简报》82期,在国家、省、市等各类媒体发表稿件240篇,其中国家级45篇,省级190篇,悬挂横幅1125条,开设宣传栏375个,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建立督导工作机制。

成立了农村、街道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学校医院等9个指导检查组,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3个系统的指导检查组。

严格落实“123”督办工作机制。

即:

一个月一督查,两个月一调度、三个月一观摩。

在工作指导检查过程中,对于没有按照要求开展活动的党组织,开出《整改通知书》89份,列出整改事项182条。

建立示范引导机制。

我区把地税局征税服务大厅、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财政局会计结算中心、十河工商所等单位作为我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窗口示范单位,从制度、承诺等方面加以完善和提高。

9月23日,谯城区召开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工作现场会。

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杜金陵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如何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我区十河工商所被省工商局和省纠风办评为安徽省人民满意工商所荣誉称号。

区地税局征管分局办税服务厅主任王挺进同志荣获“省级纳税服务之星”称号。

二搭建平台,立足本职上创先争优。

在创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