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5804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docx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

高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鉴赏

一、内容提要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

有关“表达技巧”的表述,在一些高考设题中也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同时,表达技巧又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考试大纲》,还是有关的工具书或写作教材,都没有对它的内涵或外延作出明确的界定。

因此我们只能对其作如下大致的表述:

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

二、命题特点

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情况我们可以发现:

借景抒情、对比、烘托、反衬、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借古讽今以及比喻、比拟、对偶等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三、复习指导  

第一、掌握常见类型,避免“无米之炊”

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高考,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都是考生失分非常严重的一类考题。

除客观因素外,主观上考生相关知识的匮乏,是导致丢分的重要原因。

因此,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工作,应是解答表达技巧鉴赏题的前提和关键。

古诗表达技巧的类型尽管种类繁多,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某些角度给它作个大致的分类。

如:

(一)表达方式鉴赏

1.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

直接对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直接表达诗人对权贵的蔑视:

我不会献媚讨好、阿谀曲从,我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2)间接抒情:

①寓情于景:

有“情”到“景”,描写景物本身寄寓诗人感情,“景语”即“情语”。

如: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既兴》)诗人通过宜阳城今日的破败与往日的繁华相对比,不着一字情感,却满篇在表达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感慨。

②情景交融:

情与景相互渗透。

如: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写西湖美景,表真情实感。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③托物言志:

借助所描写的景、物,表达个人的志向、抱负或品格、思想。

如: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虽然菊的地位低下,但九月九来临时,人们会十分喜爱菊花,所以菊从不羡慕瓦松高大。

诗人借助对菊花的描写,表达出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2.描写方式

(1)动静结合:

诗歌对景物的描写,既有静态的勾画,又有动态的描述,使多种景物或一种景物的不同方面相互对比、映衬来强化描写的景物,深化反映的思想感情。

如: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诗中用静态景物:

残霞、老树、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写秋天的风光,用动态的景物:

落日、寒鸦、飞鸿描述秋天的景致,动静结合,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2)虚实结合:

诗人对景物的描写既有对眼前景物的描述(实景)又有对想象景物的描摹(虚景)。

如: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前两句是对扬州过去景物的想象描写,是虚写;第四句化用杜牧诗意,使人联想扬州当年盛况;第五句写出扬州今日荒凉破败的景象,虚实结合,寄寓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3)乐哀互换:

用欢乐的景物或场景写哀伤的心情。

如: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寒食》)第一句写江南美丽的风景,第二句写寒食节自己生活的悲苦,三、四句写寒食节不吃饭食的原因。

文章以江南的美景反衬诗人的境况,以乐景写哀情。

(4)今昔对比:

为增强表达效果,诗人凭古论今,用今昔对比的方式,表达感物伤怀、睹物思人、物是人非、触景生情等情感。

如: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诗的前三句极写勾践破吴后的欣喜和热闹,这是越中之地往昔的胜景,蕴涵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如今惟有鹧鸪孤独的飞来飞去。

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对兴衰的感叹。

(二)写作手法鉴赏

1.渲染、烘托:

对环境或人的行为、动作、心理进行细腻的描写,创设氛围,突出形象。

其中烘托是指描写环境或特定气氛,表现人物情绪,是渲染的一种。

如:

中庭地白树西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一、二句描绘十五月夜明朗素洁的景色,极力渲染中秋月夜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将别离思聚的情怀表达得委婉动人。

2.映衬:

为突出个性特点,描写与之相关联的事物进行对照。

如: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诗用冷风、泥裂、梧桐叶落,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展示出壮美的风雪行军图,表达一种壮怀激烈、昂扬向上的精神。

3.对比:

把相对(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并举出来。

如: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约《观祈雨》)将久旱祈雨的情景与朱门歌舞升平作对比,前者忧,后者乐,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

4.象征:

借助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

如: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王安石《孤桐》)诗描写孤桐天生枝叶繁茂,虽然孤独,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大地;越老越强。

诗人借助孤桐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

5.铺排:

又叫铺陈,通过大量的叙述、描写,突出形象。

如: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匹,交广布鲑珍。

(《孔雀东南飞》)用大量的笔墨铺陈府君迎娶兰芝的场面,反衬刘兰芝的悲苦心情。

6.比兴:

“比”是打比方,;“兴”,是为表达一种事物而描写另一种事物。

如: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左思《咏史(其二)》)一、二句起兴,用山底青松和山上青草对比,引出所谓高位只是地势的结果罢了。

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的愤怒和对自我能力的肯定。

7.抑扬:

一般指先抑后扬。

就是从反面入手,进行贬抑,然后进行褒扬,更准确地表达真实意图。

如: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赵希璐《次萧冰崖梅花韵》)以假设下笔:

如果牡丹比梅花开得早,有谁还会顶风冒雪欣赏梅花呢?

欲扬先抑,表达对冰清玉洁的梅花的热爱之情。

(三)修辞鉴赏

1.比喻:

依据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比方另一种事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用春天梨花盛开、满树雪白的景象描述胡天大雪情景,形象地刻画了雪得猛和大。

2.比拟:

把一种事物模拟作另一种事物。

如:

青苔满地初晴日,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刘攽《新晴》)一、二句写久雨初晴的欢悦。

三、四句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3.夸张:

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把事物对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有意扩大或缩小。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王维《陇西行》)用夸张的语言渲染十万火急的战争场面:

“一走马”、“一扬鞭”间,“十里”、“五里”便一闪而过。

4.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出说的人或事,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用“朱门”代替富豪之家,运用对比,表达对统治阶级的愤怒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反复:

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增强表现力。

如: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用反复的修辞,曲折地表现出主人惜花的心情,写得传神、有情。

6.互文:

诗句中某些词语相互补充,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将军和都护的“角弓”都“不得控”,“铁衣”都“冷难着”,而不是其中一种。

两句结合起来,共同反映边塞的奇寒和将士的艰苦。

7.双关:

运用词语的同音或多义形式,有意使诗句具有特殊含义。

如: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用“晴”、“情”谐音,含蓄地表达出青年男女间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

8.化用:

借用前人的语言、思想融合到自己文章中。

如: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化用温庭筠的《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表现出离情就象三更梧桐雨,让人孤枕难眠,只能细听冷雨敲叶,点点滴滴到天明,凄凉、婉约。

9.用典:

把表达的情感寓于典故、史实中。

如: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前句中用向秀经亡友嵇康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胜感慨,作《思旧赋》的典故,写旧友故交;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了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世态变迁,以及回来后的怅惘之情。

10.叠字:

叠字又称叠音,指相同的字(或音节)的重叠。

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风十九首》)十六句中有六句用了叠字,“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描写了事物的情态特点,使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11.顶真(顶针):

上句的结尾作下句的开头。

如: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运用顶真,抓住白云这一形象,抒发情怀,描写白云的自由不羁,表现诗人的归隐追求。

  第二、探究高考设题,寻求答题启示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类的设题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小角度”设题,一类是“大角度”设题。

  1.“小角度”设题。

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

如:

  ①2008年四川卷: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试作赏析。

  ②2008年江西卷: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③2007年全国卷Ⅰ: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④2006年湖北卷: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请作简要赏析。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2.“大角度”设题。

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

如:

  ①2008年上海卷: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雪”隐喻了白发。

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

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②2007年浙江卷: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⑴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⑵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⑶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③2006年江西卷: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④2006年福建卷:

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在艺术手法上,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

这种题型往往给考生的答题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导致考生失分——或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或说明不到位,或分析不透彻;或程式不规范,或要素不齐全。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使用这种手法的。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需要补充的是,题干中的“说明”和“赏析”的答题重点不一样,前者只用答出使用了何种技巧,而后者还要分析此种技巧的效果。

【附】古诗鉴赏答题病例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

京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请作简要赏析。

【解题指导】“怎样融情于景”,关键是“怎样”二字。

此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首先要滤出其中的“景”——“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再体悟其中的情。

诗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其中蕴含的“友情”自不必说;末句借宫前流水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则需认真体味。

【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病例1】暮春时节,树木苍翠,红花点点。

宫前流水无声无息,大好年华悄然而逝,世间沧桑令人感叹。

【病例分析】鉴赏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鉴赏,因此诗歌鉴赏往往有串译一下诗歌的必要。

但是这种串译只是鉴赏诗歌的前提,而不是鉴赏诗歌本身。

这个回答,只是对诗句作简单的翻译,没有根据题干的要求作答,显然不符合解答鉴赏题的要求,“以译代析”的结果是没有赏析。

在解答高考古诗鉴赏题时,没有必要对原文作过多的翻译,如果非要作一点翻译,也必须围绕鉴赏来进行,翻译关键的词句,并把翻译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鉴赏语言之中,否则就会言不及义,还会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

【病因之一】以译代析,没有鉴赏。

【病例2】这首诗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伤感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

【病例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依据这一要求,应该回答的是“怎样融情于景”,而不是“这首诗融情于景,表现了……”。

“怎样融情于景”也就是作者描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两者又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可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此题既有对内容的考查,也有对属于形式部分中的关于表达技巧鉴赏能力的考查。

但是,有的学生或者疏于审题,或者根本不明题意,或者明确了题意但不知从何说起,故而出现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问答方式:

(问)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答)这首诗融情于景。

【病因之二】南辕北辙,答非所问。

【病例3】作者用一种暗淡、伤感的景色描写出送别友人时的画面,抒发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世间沧桑的感慨。

【病例分析】不少学生不懂得在诗歌鉴赏时必须抓住诗歌的具体内容去分析,在回答“怎样融情于景”时,只用“暗淡的景色”、“伤感的景象”这类抽象的话代替了对“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一系列鲜明意象的分析。

由于过于笼统,显得十分空洞。

这种答案往往大而不当,不着边际,失分严重,但又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毛病,所以也是最主要的失分原因。

【病因之三】笼而统之,空泛无物。

【病例4】作者通过对“绿暗”、“红稀”、“暮云”等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自己的苦闷与伤感。

【病例分析】这首诗出现了一连串的意象,作者是在用这“一连串的意象”表现“古今情”,亦即友情、世情。

各个意象所表现的感情是各有侧重的,使用的技巧也是彼此有别的。

“绿暗”、“红稀”、“暮云”等主要烘托一种送别时的伤感氛围,突出的是“友情”;而“宫前水”则采用“比”的手法,突出的是“世情”。

对于这些不同之处,答题时应予以充分注意,不能只看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面。

以偏概全,肯定会失分。

【病因之四】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病例5】作者借物抒情,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

【病例分析】这份答案表面上似乎已经把几个意象一网打尽,无一遗漏。

按说该无可厚非了,其实不然。

“人有情”,是一种什么情?

很显然,这个答案没有把“情”的内涵说透。

这里只是将意象当作一个个例子,用来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缺少结合诗句本身进行分析,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上,不能体现诗句蕴含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没有分析出“意象”的寓意。

这种浮在表面,落不到实处的“赏析”,显然违背了诗歌鉴赏的规律,也是诗歌鉴赏严重失分的一个原因。

【病因之五】浮光掠影,缺乏分析。

【病例6】这首诗以流水为喻,表现了时光易逝、人生如梦的感慨,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想建功立业但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病例分析】在阅读学生的诗歌鉴赏答卷时,常常会读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这和一些同学在答题时不顾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妄加揣测大有关系。

有的同学总是带着有色眼镜读诗,不论是一首表现什么内容和感情的诗,也不论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都喜欢从政治角度切入,绞尽脑汁地去从字缝里发掘诗的所谓政治意义,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如上例,考生由“宫前水”想到“不得志”、“建功立业”、“报国无门”就是在凭自己的想象随意作答。

其原因是把自己想到的名词术语当作万能钥匙,盲目照搬,乱贴标签,而不认真揣摩品味诗句本身所表达的情感态度,结果和诗意风马牛不相及。

高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以后,大都已具备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但由于阅历浅、积累少、认知不深,常常套搬一些鉴赏诗歌的名词术语。

如鉴赏山水田园诗时就用“隐逸”、“闲适”、“热爱自然”等;鉴赏边塞诗则用“报效祖国”、“思乡怀远”等;鉴赏咏史诗就认为是“借古讽今,抒发历史沧桑感”;诗词中若有花落飘零之景,就认为是“伤春惜时”;若作者是杜甫、白居易,则主题多是忧国忧民;作者是李清照、柳永,则内容离不了离愁别恨……这种推测,虽然在某些时候会侥幸“命中”一部分答案,但如果不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艺术风格,尤其是作品本身进行理解判断、分析综合,答案往往是千人一面。

鉴赏格式化必然导致答案生硬,失分严重在所难免。

【病因之六】无中生有,盲目套用。

【学生优秀答卷】例1:

这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对时光难在的感慨。

诗人融情于景,将“古今情”融入到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感伤画面之中,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例2:

诗人借助“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构成一种伤感的景象和氛围,含蓄地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世事的感慨,寓“古今情”于形象的景物描写之中,情景交融。

第三、了解诗歌内容,提高鉴赏能力

古诗鉴赏的“一看到就想到”

1.一看到诗题中有“送”“留”“归”等字眼,就想到可能是表达怀念和依恋之情。

2.一看到诗词中有“折柳”字眼,就想到可能表达离愁别绪。

诗题中有“归雁”,可能表达思乡和思念亲人之情。

3.一看到写故国的兴衰,就想到可能是告诫当朝统治者,借古讽今。

4.一看到诗词中出现好梦或优美的风景,就想到可能是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对官场和现实的不满。

5.一看到诗词中写花开无人赏,新叶无人瞧,就想到可能是诗人自己得不到重用、怀才不遇。

6.一看到诗中写战事,就想到可能是:

①表现报国无门的无奈,②对贪战者的憎恨,③对战乱人民的同情,④歌颂为国捐躯、奋勇杀敌的将士。

7.一看到写乐景就想到表示喜悦,哀景表示悲伤,有乐有哀往往是以乐衬哀。

8.一看到诗词中咏怀古迹,就想到可能是:

①感叹历史的兴亡,②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③仰慕历史人物,④自叹自己无所作为、不被重用的无奈。

9.一看到文人当官就想到总写官场黑暗和社会黑暗。

文人未当官,总表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文人被贬,一般都表达热爱山水。

10.一看到诗题中有“旅”字,可能表达诗人因飘泊而孤寂的情感。

11.一看到诗中有写响声的,就想到是以声衬静。

12.一看到诗人表示年事已高,就想到可能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之情。

13.一看到描写山势高峻,就想到可能暗示社会背景恶劣或仕途艰险。

14.一看到诗词中涉及到饮酒的内容,就想到可能表达作者喜之极或悲之极或愤之极。

15.一看到诗词中描写月就想到可能表达思念之情。

16.一看到诗词中有登高望远,就想到可能表达:

①对古英雄的仰慕,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③对历史兴衰的感慨,④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⑤忧国忧民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