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5230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docx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学生版

教师

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

课型

新课

课题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掌握托里拆利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

3.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考试要求A;出题频率低)

2.掌握托里拆利实验(考试要求A;出题频率高)

3.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考试要求A;出题频率低)

教学安排

版块

时长

1

知识梳理

30分钟

2

例题解析

20分钟

3

随堂检测

25分钟

4

课堂总结

10分钟

5

课后作业

35分钟

……

大气压强

 

一、大气压强的定义

1、定义: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

2、产生原因:

由于空气受到________且具有__________。

二、大气压强的实验

1、马德堡半球实验

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最终用16匹马才将它们拉开,当马用尽了全力把两个半球最后拉开的时候,还发出了很大的响声(实验图如图所示)。

该实验有力地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托里拆利实验

(1)1643年6月20日,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进行了这个实验,故名托里拆利实验。

这个实验测出了1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为约760mm汞柱或10.3m水柱。

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a、取一根长约______的玻璃管,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目的是______。

b、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读出水银柱的_______。

c、根据压强公式________算出大气压的值。

(2)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管内有少许空气,水银柱高度将改变,实验结果偏小。

以下几种方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玻璃管倾斜,液柱变长,但垂直高度不变,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玻璃管向上提或下压,液柱不变,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玻璃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如不小心玻璃管顶部弄破,则水银全部退回水银槽直至与液面相平

(3)托里拆利实验测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证实了________的存在。

三、大气压强的应用

1、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

两者都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大约_______高的水柱,所以抽水机的抽水高度(吸水扬程)只有______左右,即抽水机离开水源的高度只能在______左右,再高,水是抽不上去的。

2、大气压强的数值不是________的,高度_______,大气压强______。

晴天时比阴天时气压______,冬天比夏天气压_____。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内部气体压强就________;体积增大时,内部气体压强就_______。

例题解析

 

一、大气压强

知识点一:

大气压强的定义

【例1】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压强等于760厘米水银柱高

B.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

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例2】关于大气压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计由山下到山顶,示数增大

B.晴天变雨天,气压计示数变大

C.一天中,在同一地区任何时间所测的大气压的大小相同

D.冬天比夏天气压计的示数增大

【例3】下面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力

B.大气压是指空气对地面的压强

C.大气压是指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

D.空气产生的压力简称为大气压

【例4】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知识点二:

大气压强的实验应用

【例1】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的值,应注意()

A.玻璃管的粗细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不能做此实验

B.开始时,玻璃管内必须灌满水银,否则就测不出大气压值

C.实验时,玻璃管必须保持竖直,如果倾斜则不能测出大气压值

D.玻璃管中水银柱高度必须是76cm,否则就说明实验有问题

【例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漏进了少许空气,那么,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将会()

A.比实际气压小B.比实际气压大

C.与实际气压一样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例3】某次操作正确的所托里拆利实验测得大气压强并不是76cm水银柱。

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太粗B.玻璃管插入过深

C.玻璃管不严格竖直D.与实验地点(高度)有关

【例4】如图所示是在外界环境为1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做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点处压强为零

B.B点处压强为76cm水银柱

C.C点处压强为l0cm水银柱

D.C点处压强为86cm水银柱

【例5】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若每个半球的截面积S=1.4×104cm2,那么拉开马德堡半球至少要用多大的外力?

(大气压强P0=1.01×105Pa)

知识点三:

大气压强的生活应用

【例1】下列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把药液吸进注射器B.活塞式抽水机

C.给自行车打气D.吸在挂衣橱玻璃上的挂衣钩

【例2】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例3】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办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容器内的气压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缩短加热沸腾时间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

【例4】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知识点四:

大气压强计算

【例1】高压锅盖面积400厘米2,当锅内气压为1.2标准大气压时,锅盖受到锅内气体的压力多大?

【例2】大气压是760毫米水银柱,用煤油做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煤油柱?

【例3】当湖面大气压70cmHg,湖内某处测得压强2标准大气压,该处湖水深度为多少?

【例4】将注射器活塞推到最前端,用橡皮帽封住前端小孔,在活塞下面挂钩码,当钩码质量4千克时,活塞开始下落,已知活塞横截面积4厘米2,求大气压为多少帕?

 

1、一杯口完好的玻璃杯,使其注满水后在杯口用一硬纸片盖住,倒过来后,水不会流出来,这说明()

A.水把纸片粘住了B.纸片把水托住了

C.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强D.纸片很轻

2、氢气球在升空的过程中,氢气球的体积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

B.利用计算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ɡh,可以算出大气层的高度

C.利用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水的沸点升高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粗细对实验无影响

4、人们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使用水银。

若使用煤油做,则所需玻璃管的长度()

A.变长B.变短C.不变D.无法判断

5、一般情况下,人感觉不到大气压强,原因是()

A.大气压太小B.大气压太大C.人体内部也有压强D.无法判断

6、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小量残余空气,则()

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

B.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地球上大气压的存在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但不是任何现象都能证实的,也不是各种运动都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下面的几种说法中不能证明的是()

A.活塞式抽水机的抽水过程B.离心式水泵的抽水过程

C.钢笔吸墨水D.车辆的行驶

8、测量大气压强可以采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进行。

如果测量时是通过在管中注入水进行的,则管的长度应是()

A.1米左右B.管长大于10米

C.与管的粗细无关,小于10米即可D.0.76米就可以了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水银柱高度不等于76cm,就说明实验是有误差的

B.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一定低于100℃

C.在同一座教学楼内,用气压计测不同楼层的大气压,结果应当是一样的

D.一只氢气球在升空过程中,体积会渐渐变大,到达一定高度可能会自动破裂

10、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管顶打个洞,则管内液柱()

A.从小洞喷出B.保持不变

C.充满全管D.与槽中液面相平

11、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中的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跑掉)。

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温度过高,糖会变焦,不但不甜,而且对人体还是有害的)。

为此,在运用沸腾法去除糖汁水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办法是()

A.用文火(小火焰)慢慢加热

B.使糖汁液面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C.用猛火加热,减少加热时间

D.使糖汁液面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

12、吸盘式挂衣钩能紧贴在玻璃板、油漆过的木板或墙壁的瓷砖上,但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

其原因是()

A.粗糙的水泥墙壁没有粘性

B.墙壁粗糙,凹凸不平,吸盘与它的实际接触面小

C.墙壁粗糙时,吸盘与墙壁间有缝隙,漏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如图,一支装有水的试管中插入一支直径稍小些的试管,其小试管内是空的,将大试管迅速倒置,水会从两试管壁的间隙往下流,这时会观察到小试管()

A.掉下来B.静止不动

C.往上升D.因未做实验而无法回答

14、宋朝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冷。

实际上是因为高山上的________较低,从而导致水的沸点_______的缘故。

在高山上应采用_______来煮饭。

15、某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为1.2个标准大气压,则容器内水的沸点_________100℃。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6、自来水笔(通常所说的钢笔)吸墨水时,用手捏橡皮管再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里去。

捏橡皮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松开时,墨水在_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橡皮管中。

17、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装入一段长10厘米的水银,如果大气压强为75厘米水银柱高,在图所示的三种放置情况下,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

甲是______厘米汞柱高,乙是______厘米汞柱高,丙是_______厘米汞柱高。

18、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也越高。

小敏在实验室观察水的汽化现象时,发现水沸腾后,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由此可以知道:

小敏所在区域的大气压强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19、王伟同学用受力面积为12cm2的吸盘,成功地做了“空手吸盆”的表演。

若当时的大气压值为105Pa,请根据以上数据求:

(1)大气压对塑料吸盘产生的压力是多大?

(2)若脸盆的质量为1kg,则王伟同学的“空手吸盆”实验最多能提起质量是多少千克的水?

(塑料吸盘的重及盆中水对吸盘压力都不计,g取10N/kg)

20、某同学为了研究大气压现象,利用一个空杯子,一张硬纸片和一些水做了一组实验,如图所示。

他先将纸片覆盖在空杯的杯口上,杯子倒置放置时,纸片下落,如图(a)所示;然后他将纸片覆盖在杯口上,当杯子如图(b)、(c)、(d)所示放置时,纸片均不下落。

请根据他实验的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由(a)、(b)两图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b)、(c)、(d)三图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大气压的定义。

2、掌握大气压的两个实验。

3、例举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1、对下列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跳起来或物体被抛向高处,总要落回地面,这是由于受大气压作用的缘故

B.人生活在大气中,并没有被压的感觉,这说明大气压是很小的

C.吸盘式挂衣钩能紧贴在平整的木板或玻璃板上,是因为它能产生很大的吸力

D.人在大气中没有被压的感觉,是因为人体内,也有压强及长期生活在大气中习惯了

2、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有如下操作,则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是()

A.将玻璃管略微上提一些B.将玻璃管稍稍倾斜一些

C.玻璃管中不慎混入了少许空气D.向水银槽中多加了些水银

3、我们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封面所受到的大气压力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

A.50NB.500NC.5000ND.50000N

4、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5、大气压强的值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A.1NB.10NC.100ND.1000N

6、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B.牛顿C.伽利略D.焦耳

7、内地青年应征入伍赴藏后,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A.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B.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

8、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当胸廓容积扩大时,其内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A.大于大气压B.等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D.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9、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A.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与下沉D.高山上做饭要用高压锅

10、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

B.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大气压将外部空气压入肺内

C.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D.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

11、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12、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

13、氢气球在升空的过程中,氢气球的体积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

14、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水银柱的高度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读出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74cm,当地大气压强的大小为____________Pa(g=10N/kg,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由此可知,当地位置比海平面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6、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

17、若高压锅盖的面积约为450cm2,当锅内蒸气的压强达到1.6个标准大气压时,锅盖与锅体间的拉力为________N(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可近似取105Pa)。

18、保温瓶中热水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拔出。

此现象表明:

体积一定时,气体的温度______,气体的压强______。

假定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瓶口截面积为10cm2,拔出瓶塞至少需要的力量是20N,则瓶内气体压强是_____。

19、在海拔3000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降低100Pa,若在山脚下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那么在850m的山顶上大气压是多少?

20、在研究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某小组将一根1米长的透明硬质细管装满水,管子上端封闭,下端浸在水槽中,发现管中的水不会流出,如图(a)所示;换用较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中的水仍不会流出,如图(b)所示;换用更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内水面静止后的位置分别如图(c)、(d)所示。

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a)(b)(c)(d)

(1)由图(a)[或(b)或(c)或(d)]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b)与(c)与(d)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