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4673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

《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docx

高三化学考前重点知识点归纳

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

金属气态原子_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

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

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

2Cu+S

Cu2SCu+Cl2

CuCl2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一)“10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10电子的

Ne

N3−、O2−、F−、Na+、Mg2+、Al3+

二核10电子的

HF

OH−、

三核10电子的

H2O

NH2−

四核10电子的

NH3

H3O+

五核10电子的

CH4

NH4+

(二)“18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18电子的

Ar

K+、Ca2+、Cl‾、S2−

二核18电子的

F2、HCl

HS−

三核18电子的

H2S

四核18电子的

PH3、H2O2

五核18电子的

SiH4、CH3F

六核18电子的

N2H4、CH3OH

注:

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

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Li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

F--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

F->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2+>Fe3+

物质熔沸点的比较

(1)不同类晶体:

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同种类型晶体:

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

①离子晶体: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

②分子晶体:

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HF、H2O、NH3等物质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原子晶体:

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3)常温常压下状态

①熔点:

固态物质>液态物质②沸点:

液态物质>气态物质

定义: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影响因素:

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作用:

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

①、定义:

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②、形成条件:

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N、O、F与H之间(NH3、H2O)

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④、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

F-—H···F-—H···F-—H···←代表氢键。

氢键OO

HHHH

O

HH

⑤、说明:

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部分的试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根据概念判断一些说法的正确性;二是比较粒子中电子数及电荷数的多少;三是原子及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四是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

第二部分:

元素及其化合物

1、各种“水”汇集

(一)纯净物:

重水D2O;超重水T2O;蒸馏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水晶SiO2。

(二)混合物:

氨水(分子:

NH3、H2O、NH3·H2O;离子:

NH4+、OH‾、H+)

氯水(分子:

Cl2、H2O、HClO;离子:

H+、Cl‾、ClO‾、OH‾)

苏打水(Na2CO3的溶液);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王水(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2、各种“气”汇集

(一)无机的:

爆鸣气(H2与O2);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碳酸气(CO2)

(二)有机的:

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裂解气(以CH2=CH2为主)焦炉气(H2、CH4等)

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PH3等)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

还原作用

吸附作用

Cl2、O3、Na2O2、浓HNO3

SO2

活性炭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不可逆

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及Na2O2

能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质

1、有毒气体(NO2、Cl2、NO等)—去毒;2、色素——漂白;3、水中有臭味的物质—净化。

能升华的物质I2、干冰(固态CO2)、升华硫、红磷。

Fe3+的颜色变化

1、向FeCl3溶液中加几滴KSCN溶液呈红色;

2、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3、向FeCl3溶液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淡黄色沉淀;

4、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时,溶液变浅绿色;

5、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溶液变蓝绿色;

6、将FeCl3溶液滴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7、向FeCl3溶液中滴入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置换反应”有哪些?

1、较活泼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间置换

如:

Zn+Cu2+==Zn2++CuCu+2Ag+=2Ag+Cu2+

2、活泼非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非金属阴离子间置换

Cl2+2Br‾==2Cl‾+Br2I2+S2−==2I‾+S2F2+2H2O==4HF+O2

3、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中H+置换

2Al+6H+==2Al3−+3H2↑Zn+2CH3COOH==Zn2++2CH3COO‾+H2↑

4、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

2Mg+CO2

2MgO+C2Mg+SO2

2MgO+S

2Na+2H2O==2Na++2OH‾+H2↑2Na+2C2H5OH→2C2H5ONa+H2↑

10Al+3V2O5

5Al2O3+6V8Al+3Fe3O4

4Al2O3+9Fe

2FeBr2+3Cl2==2FeCl3+2Br22FeI2+3Br2==2FeBr3+2I2

Mg+2H2O

Mg(OH)2+H2↑3Fe+4H2O(气)

Fe3O4+4H2↑

5、非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

H2S+X2==S↓+2H++2X‾2H2S+O2(不足)

2S+2H2O

CuO+C

Cu+CO↑CuO+H2

Cu+H2OSiO2+2C

Si+2CO↑

3Cl2+8NH3==6NH4Cl+N23Cl2+2NH3==6HCl+N2

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1、2P+3Cl2

2PCl3(Cl2不足);2P+5Cl2

2PCl5(Cl2充足)

2、2H2S+3O2

2H2O+2SO2(O2充足);2H2S+O2

2H2O+2S(O2不充足)

3、4Na+O2

2Na2O2Na+O2

Na2O2

4、Ca(OH)2+CO2(适量)====CaCO3↓+H2O;Ca(OH)2+2CO2(过量)==Ca(HCO3)2↓

5、C+O2

CO2(O2充足);2C+O2

2CO(O2不充足)

6、8HNO3(稀)+3Cu==2NO↑+2Cu(NO3)2+4H2O

4HNO3(浓)+Cu==2NO2↑+Cu(NO3)2+2H2O

7、AlCl3+3NaOH==Al(OH)3↓+3NaCl;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

8、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NaAlO2+HCl+H2O==NaCl+Al(OH)3↓

9、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Fe+HNO3(冷、浓)→(钝化)

10、(Fe不足)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过量)Fe+4HNO3(热、浓)======Fe(NO3)2+2NO2↑+2H2O

11、(Fe不足)Fe+4HNO3(稀)=======Fe(NO3)3+NO↑+2H2O

(Fe过量)3Fe+8HNO3(稀)======3Fe(NO3)3+2NO↑+4H2O

12、6FeBr2+3Cl2(不足)==4FeBr3+2FeCl32FeBr2+3Cl2(过量)==2Br2+2FeCl3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与NH3·H2O: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l3:

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与NaAlO2: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几个很有必要熟记的相等式量

ArCaCO3FeCuOAr

20100KHCO356CaO80SO3Ca

HFMg3N2KOHBr40MgO

NaOH

N2H2SO4CH3CHOSO2CuSO4

289844CO264160Fe2O3

COH3PO4N2OCuBr2

1.常用相对分子质量

Na2O2:

78Na2CO3:

106NaHCO3:

84Na2SO4:

142

BaSO4:

233Al(OH)3:

78C6H12O6:

180

2.常用换算

5.6L——0.25mol2.8L——0.125mol15.68L——0.7mol

20.16L——0.9mol16.8L——0.75mol

3.常用反应

Al3++4OH-=AlO2-+2H2O

3AlO2-+Al3++6H2O=4Al(OH)3

2CO2+2Na2O2=2Na2CO3+O2△m=56g

2H2O+2Na2O2=4NaOH+O2△m=4g

AlO2-+CO2+2H2O=Al(OH)3↓+HCO3-

4.特殊反应2F2+2H2O=4HF+O2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二、(A:

NaHCO3、(NH4)2CO3、NH4HCO3)

A↓(白)+↑(无色)(A:

CaC2、Al2S3、Mg3N2)

(A:

S、H2S、N2、NH3、醇)

(A:

铵盐、Al、Si、CH3COONa)

(A:

氯化物)

(A:

Al、(NH4)2CO3、NH4HCO3、NaHCO3、NaHS、(NH4)2S、NH4HS、氨基酸)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单质:

H2、O2、N2、Cl2、(F2)

固体单质:

S、Na、Mg、Al、Fe、Cu液体单质:

Br2

中学化学常见化合物:

NaCl、NaOH、Na2CO3、NaHCO3、FeCl2、FeCl3、H2SO4、

HCl、CaCO3、SO2、H2O、NO、NO2、HNO3

不宜长期暴露空气中的物质

1.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2.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

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NaOH固体、生石灰;

3.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

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4.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

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实验中水的妙用

一、水封: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可迁移到油封)

二、水浴:

酚醛树脂的制备、纤维素的水解需用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三、水集:

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02,H2,C2H4,     C2H2,CH4,NO。

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

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四、水洗:

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O2杂质。

五、鉴别:

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

苯、乙醇 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     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

利用溶解性溶解热鉴别,如:

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六、检漏:

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加入药品前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第三部分: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五部分:

电化学基础

一、原电池

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1、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闭合回路

例、用Zn、Fe、Al分别与Ag或Cu作两极,NaCl作电解质溶液,试分析写出两极反应式。

若是:

铝-镁-NaOH电池铜-铁-浓HNO3

2.化学电源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写出CH4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分析溶液的pH变化。

电解质为KOH溶液。

若用CH3OH呢?

二、电解原理

阳极失电子顺序:

Ag之前金属> S2->I->Br->Cl->OH->含氧酸根>F-

阴极得电子顺序:

Ag+>Fe3+>Cu2+>H+>Fe2+>Zn2+>Al3+>Mg2+>Na+

第六部分:

有机化学基础

一、反应条件

利用特殊的反应条件,来确定物质所发生的反应类型及官能团的种类。

卤代烃水解成醇;酯水解成醇和羧酸盐

卤代烃消去成双键或叁键

乙醇脱水成双键(170°C)或醚(140°C)其它醇写

;酯化反应.

酯水解成醇和羧酸;羧酸盐变成羧酸;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均可被氧化为-COOH或-CO-。

醇(RCH2OH)转变成醛(RCHO);

醇(RCHOHR)转变成酮(RCOR)。

醛(RCHO)转变成羧酸(RCOOH)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

)或取代反应(

(RCH2COONa+NaOH

RCH3+Na2CO3)

二、有机反应主要类型归纳

下属反应

涉及官能团或有机物类型

其它注意问题

取代反应

酯水解、卤代、硝化、磺化、醇成醚、氨基酸成肽、皂化、多糖水解、肽和蛋白质水解等等

烷、苯、醇、羧酸、酯和油脂、卤代烃、氨基酸、糖类、蛋白质等等

卤代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消耗量;

酯皂化时消耗NaOH的量(酚跟酸形成的酯水解时要特别注意)。

加成反应

氢化、油脂硬化

C=C、C≡C、C=O、苯环

酸和酯中的碳氧双键一般不加成;

C=C和C≡C能跟水、卤化氢、氢气、卤素单质等多种试剂反应,但C=O一般只跟氢气、氰化氢等反应。

消去反应

醇分子内脱水

卤代烃脱卤化氢

醇、卤代烃等

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有机物燃烧、烯和炔催化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氧化成酸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可发生氧化反应

醇氧化规律;

醇和烯都能被氧化成醛;

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中消耗试剂的量;苯的同系物被KMnO4氧化规律。

还原反应

加氢反应、硝基化合物被还原成胺类

烯、炔、芳香烃、醛、酮、硝基化合物等

复杂有机物加氢反应中消耗H2的量。

加聚反应

乙烯型加聚、丁二烯型加聚、不同单烯烃间共聚、单烯烃跟二烯烃共聚

烯烃、二烯烃(有些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炔烃等)

由单体判断加聚反应产物;

由加聚反应产物判断单体结构。

缩聚反应

酚醛缩合、二元酸跟二元醇的缩聚、氨基酸成肽等

酚、醛、多元酸和多元醇、氨基酸等

加聚反应跟缩聚反应的比较;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网络

1、烃、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其中重要的“有机金三角”有两组:

(1)烯烃、卤代烃、醇之间的“三角关系”

(2)醇、醛、羧酸、酯之间的“三角关系”

 

2.代表物质的转化关系:

 

3.延伸转化关系举例

 

4.多糖、二糖、单糖间的转化关系

 

四、反应现象

利用特征的反应现象,可以确定物质中含有什么样的官能团,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

1)使溴水褪色-----含碳碳双键、叁键、醛基。

2)遇FeCl3显色或遇Br2产生白色沉淀----含酚羟基。

遇FeCl3显紫色为苯酚。

3)遇I2水变蓝-----淀粉

4)新制Cu(OH)2、加热,能产生砖红色沉淀(Cu2O)或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醛基

(含有醛基的物质有:

醛类;甲酸,甲酸某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5)加Na放出H2-----含-OH或-COOH

6)加NaHCO3产生气体----含-COOH

7)加NaOH,再加硝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浅黄、黄)色沉淀-------含Cl(Br、I)的卤代烃。

8)水果香味的物质-------酯;芳香族化合物------含苯环。

9)遇浓硝酸变黄-------蛋白质

10)两性:

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

五、分子量及其差值

利用特殊物质的分子量及其差值来推断物质中可能存在的基团。

1)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M=16.O、CH418.H2OM=28.C2H4、、CO、N2.

M=44.C3H8、CH3CHO、CO2、N2OM=46.C2H5OH、HCOOH、NO2

M=60.C3H7OH、CH3COOH、HCOOCH3M=78.C6H6

2)

A+C2H5OH→B(MB=118)+H2O(酯化)

则MA=118+18-46=90

A(一元醇)+CH3COOH→B(酯)+H2O

则MA+60=MB+18,MB-MA=42

六.有机反应中的数据  

①根据与H2加成时所消耗H2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

1mol—C=C—加成时需1molH2,1mol—C≡C—完全加成时需2molH2,1mol—CHO加成时需1molH2,而1mol苯环加成时需3molH2。

②1mol—CHO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或1molCu2O↓。

  ③2mol—OH或2mol—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molH2。

  ④1mol—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或与少量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

  ⑤1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42,1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

  ⑥1mol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则生成1mol乙酸,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84时,则生成2mol乙酸。

七.分子式及C原子个数

利用通式来确定物质的种类及可能结构(同分异构体);各物质间碳原子个数的差异又能确定其转化关系或类型。

11)分子通式及同分异构体

12)

CnH2n+2

烷烃

CnH2n-6O

酚、芳香醇、烷基醚

CnH2n

单烯烃、环烷烃

CnH2nO

醛、酮、烯醇、环醇、环醚

CnH2n-2

二烯烃、炔烃、环烯烃

CnH2nO2

羧酸、酯、羟基醛、羟基酮

CnH2n+2Ox

醇、烷基醚

CnH2nO3

羟基酸(乳酸)

13)①已知1mol有机物中C、H、O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可确定其化学式。

②已知有机物的质量,燃烧后生成CO2、H2O的量及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学式。

耳朵旁:

阳、那、都③已知有机物化学式中C原子个数,则可确定反应物中C原子个数(明确通过何种反应得到的)

雪白的肚皮白白的手帕白白的墙八.物质的特殊结构

鲜艳的花朵甜甜的笑容高高的灯笼利用物质结构某一方面的特殊性,来确定这种物质的存在。

4、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话写完整、写通顺。

 ①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碳碳叁键。

  ②具有4原子共面的可能含醛基。

  ③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

  ④具有12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

2.高聚物、单体的判断规律

A)加聚反应:

①链节中全部以单键结合,则单体必为乙烯类。

②链节中以单、双键结合,则单体必为1,3-丁二烯类。

③链节为开环加聚得到,则单体为链节成环。

空—满干—湿今—古闲—忙天—地B)缩聚反应:

7、字的结构分析笔画笔顺填空。

①链节中含酚羟基,则单体为酚和醛。

②链节中含酯基,则单体为二元羧酸、二元醇或羟基酸。

一座菜园一块点心一只耳朵一双耳朵一件衣服③链节中含肽键,则单体为氨基酸。

立刀旁:

到、刚九.有机物状态及水溶性

大大的西瓜可爱的小熊快乐的生日利用物质的状态及水溶性等物理性质来锁定某一类常见物质。

1)

2)九、语气词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烃类中:

C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为气体,CH4、C2H6、C3H8、C4H10;

C2H4、C3H6、C4H8;C2H2、、C3H4、C4H6;C(CH3)4

烃的衍生物中为气体的有:

CH3Cl、CH2=CHCl、HCHO等

2)大多数烃不易溶于水。

烃的衍生物中,卤代烃不溶于水,酯类也不易溶于水,而低

级醇易溶于水,如:

CH3OH甲醇,CH3CH2OH乙醇,

低级脂肪酸也易溶于水,如HCOOH,CH3COOH等。

3)相似相溶原理

十、有机物燃烧规律及其运用

有机物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