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3637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docx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

浅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新认识

在我国中小学提倡和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有好几年了,实践证明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最有效途径。

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区域跨度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层次差别明显的情况来说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尤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应该说是一种经济型的体育活动,因为每一所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开发、组织和实施,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学校的欢迎,有些地方甚至把它叫做“间接课”,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又前进了一大步。

笔者曾参与曲宗湖先生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亲临现场观看了上百所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盛况,深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人魅力,并坚信这种形式必将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新体育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实施,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十一五”期间,思考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上升到体育课程的层面加以认识和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丰富了体育课程理论

伴随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课程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加深了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从最初把大课间仅仅作为一种课间活动来看待逐渐上升到从课程的层面来思考大课间体育活动,把大课间体育活动放到课程改革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努力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

因此,它是自然热点研究的学校体育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又一切入点。

大课间体育活动能上升到活动课程的高度,因为它具有课程的本质属性。

它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系统的课程内容,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规范,并实施课程的评价,体现出具有较强的规定性和计划性的课程特点。

它的教育价值,是以课间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的教育性交往而实现的。

它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它以“课间活动”为中心设计课程,以“课间活动”为载体实施课程,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应该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活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上都考虑到与学科课程的关系,更多地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来实施,明显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所以,它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对以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阐释了“以人为本、双主育人”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我们的学生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建构学习过程。

大课间体育活动力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和需求出发来设计和开发活动的内容,从一开始就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在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得到极大地发展。

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双主育人”就是说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锻炼过程中都得到了发展和发挥,只是在不同方面、水平上存在着差异而已。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而言,从内容的开发到实际的实施,是一个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得到提高,情感体验和情感控制的能力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能动必、创造性和自主性不断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又成为培育和发展教师自己的主体性过程。

首先对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每次活动可能都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每个组织过程都不是重复的简单的相加和组合。

教师每天都在经历着对教学过程的不同认识过程和对教学的不同的情感体验过程,完成这种认识过程和体验过程,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又使教师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从而进一步增强运用教学客观规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更加牢固地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最有效途径

确保在校学生每人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是我们国家有关部门早就提出的要求,目前,“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生活理念在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已逐渐深入人心。

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事实上是很多学生仍然没有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教育的原因,学校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对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而言,学校的原因无疑是最主要的。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我国区域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学校体育师资、器材和场地仍然缺乏,加之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人员、学校校长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导致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学生应该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被其他科目所挤占,结果是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一小时就无法真正落实。

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从课程实施的主场所——学校做起。

实践证明,在广义的体育课程体系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失为一种解决学生锻炼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好手段。

因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正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鼓励各个学校挖掘区域资源,结合学校特色,遵循课程特点所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它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为归宿,拓展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活动时间一般都在30~40分钟,为实现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实现体能的增强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构建健康体育的重大举措

健康体育的提法类似于以日本为代表的快乐体育及欧美的休闲体育的提法,只不过健康体育的提法显得更全面、更理论化、教育化。

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过运动获得健康,二是以科学的健康观指导我们进行运动。

健康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以提高个体的基本运动能务以及全身心的健康状态为目换,通过传授相应的健身方法和自我健康诊断、检查、评价和实施为中心的一种体育方式。

它是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结合运动实践、环境、心理、防护、保健以及生活方式而进行的终生受益的教育活动。

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群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很有帮助,有助于学生树立在生活中进行健康体育的观念。

在大课间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运动特点,体育运动乐趣,指导学生学会怎样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和运动负荷,怎样调节和控制运动负荷,怎样进行身体恢复和怎样保证运动安全等,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欲及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意识,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自己选择音乐、自己创编动作。

学生通过自编、自练、自己更新,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另外,大课间落实健康体育的精神,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它不像体育课组织的那么严密和强调较高的运动负荷和课堂密度,也不像课外活动那样完全是学生自组织。

大课间是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差别,开发科学合理适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活动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相结合,运动是伴着音乐激越与舒缓相结合,严格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来设计和开展活动的,因此,它是体现健康体育理念和健康体育行为的重要举措。

五、结束语

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理论,由于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所以课程理论的发展也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

从我国现阶段的历史现状和实际情况看,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兴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它不仅是学校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双主育人的阵地,还是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身、心、群教育的良好手段,同时,也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理论。

可以说,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历史产物,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部分,不论现在和将来,它都会永葆“青春”的活力,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大课间活动的“积木”与组编原则

1、在课间活动的形成背景与现状

1.1背景

《教育部关于落实中小学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教体艺[2005]10号)指出:

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再次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

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二是难以保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侵占了学生到操场上、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时间、空间加之仅有的体育课和课间操,其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调枯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难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制约了上课和做操的质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教育部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每个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

学校体育职能部门适时地提出多项改革举措,其中体育订改和大课间体育活动意义尤为重大。

教育部体卫艺司,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和学生体能素质的状况,从1999年起先后多次在全国召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场观摩会,从而推动了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

首先,从时间上作了调整,由原来的15分钟课间操的时间延长到25~30分钟;其次,在功能上拓宽,由调节智力功能拓展为健身和育人功能;第三,活动内容丰富,除了做规定的广播体操外,还增加了学校的自编操、武术操及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锻炼热情;第四,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从政策上给予支持,把参与大课间活动与全校教师考核挂钩,有力地推进了这项活动的开展。

1.2现状

1978年教育部等《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草案)和“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通知”等文件颁布后,为了认真落实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精神,一些学校已开始了由传统课间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转变。

如北京古城二小、上海育才中学、辽宁台山一中等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展得有声有色。

到90年代初,天津市和辽宁的营口市已着手进行大面积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实验并进入了在该市推广这一经验的阶段。

早在1992年,天津市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全市各级教育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系统工程,常抓不懈。

为推动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1996年,该市教育局先后在津南区实验小学、河北区育婴里小学、河西区二师附小、河西中学和河西区微山路中学召开了推广中小学校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现场会。

该市把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作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在保证落实上午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后又在下午增加了一次大课间活动时间的实验,中学15分钟,小学20分钟;1998年该市开展上午和下午两次大课间活动的学校达到30%;到2002年全市中小学基本落实了两次大课间活动。

1999年5月25~28日,来自全国教育系统的300余名代表观摩了辽宁省鞍山市、营口市和大连市27所中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辽宁省教委为了进一步推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自1996年起至1999年5月连续四年举行了四届全省中小学课间操现场会,通过几年的不断总结经验,该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了该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

早在1999年10月25日,教育部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改革开放20年来学校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就确定了将辽宁营口市提出的“以操促德、以操辅智、以操继体、以操审美”的主题作为全国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做出了将课间操改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决定。

河北省唐山市从1999年开始,以体育活动改革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全市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中,大胆进行改革,把原有的课间操延伸为两个大课间体育活动,并明确安排在学校的课程表中,即上午第二节课后的30分钟大课间活动和下午第二节课后的30分钟大课活动。

进入21世纪后,大课间活动被提升到活动课程的层面;同时,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验、普及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1.3大课间活动引发教育观念转型的思索

学校体育中组织形式最集中的就是早操和课间操,由于各种原因,两操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发展没有跟上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分析大课间活动,应有如下观念的转变:

首先,在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部颁广播体操,更应着眼于校本活动,民族体育运动等;其次,要认识到全校学生集体从事某项运动只是大课间活动组织方式的一种,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可分可合,因内容、场地、器材等而定;第三,变生物体育观为综合体育观,由单弛的健身功能向健身、身心、增强社交能力等方面转化;第四,变被动的体育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与参与的过程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从而解决师生课间体育运动的主体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问题,从根本上确保课间体育运动的实际效益。

2、大课间活动的模型化设计

2.1积木块——大课间活动的基本构成因素

积木能模拟出实物的某些明显特性及相互关系,从而能对它们实施比照、移动、组合、改变和测量等操作。

把理论观点模型化的优点是:

既有动作的直观特点,容易理解,又能突破实际操作中时空的局限,方便而快捷。

尤其是当认识对象涉及事物那些不明显的特性和相互关系时,这种活动便构成了人们理解认识对象最快的可行途径之一。

把体育大课间活动理论模型化,有助于我们对其基本构成、组合及运用做形象、直观的操作化处理。

2.1.1部颁广播体操。

教育部于1999年在全国推广新一代广播体操:

幼儿组有《世界真美好》,小学组有《雏鹰起飞》、《初升的太阳》,中学及大学组有《青春的活力》、《时代在召唤》等。

这些广播体操由教育部向全国推广,经过了严格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学实验,科学性较高。

2.1.2竞技体育项目。

如篮球、足球、羽毛球、跑步等。

2.1.3民族传统项目。

武术,如少年拳、五步拳、太极拳;民族体育运动,如打陀螺、扭秧歌、荡秋千、踩高跷等。

2.1.4自编操。

如健力操、武术操、韵律操、轻哑铃操、体操棒操、丝巾操等。

2.1.5音乐。

音乐应是大课间活动的行动信息。

音乐的主体是情感,因此,音乐不仅仅作为活动期间的节拍,还应使身体活动与音乐合二为一,使整个大课间活动有形有声。

2.2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组编原则

2.2.1大课间活动的内容选择、生理负荷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

第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第二,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及活动量;第三,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实践证明:

活动时间最好安排在30~40分钟,学生的脉搏次数最好控制在140次/分以内,这样会有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恢复。

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也要进行科学的调整。

2.2.2增强体质与健全心理并重。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有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关键。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寓健身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所以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是求形,而是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上。

2.2.3开发大课间活动内容要有创新性。

只有不断地创新,大课间活动才会有生命力。

因此,各个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大课间来。

对于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自编操、健美操、球类项目、武术等,要以班、组、个人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们去创新,要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实践证明:

大课间活动在突出了创新教育的同时,不仅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求知欲,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2.4大课间活动的时空特性及美育特性。

大课间活动的编排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随之调整活动内容和运动负荷,如果常年活动一套内容,学生不仅会厌烦,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从时尚体育运动中选择精华部分随时补充到大课间活动中,如现在的街舞、大众健美操等。

只有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发展,大课间活动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同时,“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了体育与美育的结合。

学生们在欠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

所以在大课间活动中要重视音乐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动的节奏,要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名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

活动中也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要以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2.2.5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师生。

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要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的价值。

3、小结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上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运用搭积木的方法对大可见体育活动进行类比操作,有助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与组合。

 

抓大课间体育活动促校风建设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精神,本学期我校让学生上午的大课间做操,下午的大课间跑步。

1、严格规范课间活动质量,努力提高学生对课间活动的认识,激发内动力。

每天的课间操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调节生活节奏,良好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做操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举行广播操比赛评比时,学生就做得认真,整齐一致的步伐,雄壮嘹亮的口号,奋发向上的气势,有力、到位的动作。

可好景不长,很快就懒散、松垮下来。

这主要是学生缺乏对广播操作用、意义、锻炼价值的认识,即缺乏内在动力。

我校重视这方面的宣传,利用黑板、橱窗及电教手段,使学生明确跑步是心血管运动的体操,一套广播操的推广是经过反复测试研究,对锻炼部位、锻炼价值进行观察分析。

做好操不仅能锻炼身体、调节身心,还能培养良好习惯。

2、强化学生主体行为,逐步培养自尊自爱、团结进取等精神

在道德约束和强化下形成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自我选择,自我内化,才能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德。

我们在抓课间活动过程中,重视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过程,采用值周班和轮流领操员制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展自我教育能力,以逐步完成自尊自爱的精神升华。

我们主要的做法是:

(1)值周班制度

学校每周指定三个班级的三名学生负责本周的管理检查和评比工作,以学生管理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

值周班的学生积极性空间高涨,十分珍惜学校提供的机会。

从此,全校课间操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队形整齐、做操规范有力。

(2)轮流领操员制度

各班推荐一名做操质量好的学生在自己班级面前领操,给同学以示范作用,激励大家认真做好每节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由体育教师安排上领操台领操,让学生展示自己有能力,展示班级有风采。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争做领操员,让他们相信“人人都能做好操”!

(3)定期评比制度

评比是一种手段,它能激励每个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检查组每天一公布,第周一汇总,每月一评比,按名次颁奖,发流动红旗。

期末作为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皆重要依据。

反思

严格管理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育了校园正气。

迟到、早退现象没有了,开会、听讲座、食堂就餐都是井然有序。

我们深深体会到:

1、领导重视、师生达成共识、齐抓共管是高质量课间活动的重要保证

大课间是学校管理网络中一项重要内容,领导管理力度直接影响其质量。

我们在抓的过程中深有体会。

领导经常关心,能及时发现问题,立即同有关教师商量,提出整改意见,使全体教师统一认识。

班主任始终跟在班级队伍的后面,并与学生共同练习,对没做好操的学生留下重做,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内在潜能是高质量课间活动的必要条件

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组成。

引起和产生外部动机的因素很多,其中强制性因素能引起或产生动力,而学习内部动力才是学生自觉积极性增强,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过程。

因此通过反馈评价课间活动情况,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当他们的闪光点得到肯定时,会产生上进的动力。

学生明确其价值后,就会变成生理心理的需用,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的体育活动中去。

3、抓好课间活动过程,严格规范课间活动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只有使教育成为学生自我需求,才能使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内在素质。

高二

(2)班的小清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原来做操时随心所欲,经过规范以后,现在她能上台领操,并以正确、优美的动作感染着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我校下午的跑步更有气势,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课铃响,值日体委一声哨响,各班迅速地排好队,整齐有序地跑起来,口号声此起彼伏,而且各不相同,有“增强体质,好好学习,振兴四中,拼搏进取!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振兴四中,从我做起!

”有“我运动,我健康,我成功,我快乐!

”有“我能行,我最棒,onetwothreefour”……口号从嘴里呼出,信念在心中升腾!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定位、自我调控、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达到身心和谐统一!

我们认为,通过体育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课间体育是校风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其质量高低,不仅能体现领导的管理水平,体育教师的教育组织能力,而且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必须常抓不懈!

 

试论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模型化设计

【摘要】本学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验、普及工作开始在我市范围内铺开。

作为教育者,不管是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上,都要更新观念,大课间活动势必扎扎实实地开展。

为了能使新理论转变成实践,还需对大课间活动进行有效性的设计。

本文着重谈谈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模型化设计。

本文从“积木块——大课间活动的基本构成因素”、“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组编原则”两方面阐述模型化设计,确保课间体育运动的实际效益。

【关键词】模型化积木块组编原则

进入21世纪后,大课间活动被提升到活动课程的层面。

本学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验、普及工作开始在我市范围内铺开。

学校体育中组织形式最集中的就是早操和课间操,由于各种原因,两操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发展没有跟上教育理念的更新,对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当今,我们教育者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分析大课间活动,有了以下的理念转变:

首先,在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部颁广播体操,更应着眼于校本活动,民族体育运动等;其次,认识到全校学生集体从事某项运动只是大课间活动组织方式的一种,学生的大课间活动可分可合,因内容、场地、器材等而定;第三,变生物体育观为综合体育观,由单弛的健身功能向健身、身心、增强社交能力等方面转化;第四,变被动的体育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与参与的过程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从而解决师生课间体育运动的主体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问题,从根本上确保课间体育运动的实际效益。

能使以上的理论转变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