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2928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单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二、过程与方法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

2.吨和千克间的进率及换算。

1.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及吨的质量观念。

2.应用毫米、分米、千米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正确表示物体的质量。

单元

课时

安排

1.毫米的认识1课时

2.分米的认识1课时

3.千米的认识1课时

4.千米的认识练习课1课时

5、吨的认识1课时

6、吨的认识练习课1课时

7、综合练习课1课时

8、单元测试2课时

第三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

课题

毫米的认识

主备人

刘美丽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

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难点

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方法

操作法、观察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引入

1.回忆:

让学生说说1米、1厘米的长度,并用手势比一比。

2.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

  (3)对估计结果进行反馈。

1.学生交流发言,用手势比出1米、1厘米的长度。

2.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3.学生反馈估算结果。

 

教学新课

1.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

(3)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

2.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mm)表示”。

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3.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

“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

”。

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4.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

“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1.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

 

3.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

巩固练习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填空:

1cm=()mm9cm=()mm

100mm=()cm60mm=()cm

1米=()厘米=()毫米

1.学生班内交流填写结果。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可以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并说说大约是多少毫米。

3.学生完成后班内交流。

全课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布置作业

自行设计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mm)表示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分米的认识

主备人

刘美丽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

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体验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根据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教学方法

操作法、观察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引入

1.说一说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2.昨天同学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学生举手回答,适当进行补充。

 

教学新课

1.分米产生的意义

(1)出示例2情境图

提问:

你们知道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

(2)同桌合作测量桌面的长、宽。

(3)全班交流。

2.分米与厘米、米之关系。

(1)从直尺上可以看出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板书:

1分米=10厘米

(5)师出示米尺。

板书:

1米=10分米

(6)小结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学生观察图片,回答教师提问。

2.学生动手测量桌面的长、宽后和同学交流。

3.让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并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4.观察米尺,并讨论1米等于多少分米,并汇报。

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2.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

学生自由完成后班内交流。

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自行设计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千米的认识

主备人

刘美丽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方法

测量法实践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引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

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北京到甘肃的路程。

师:

如果要测量北京到甘肃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

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北京到甘肃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学生活动表示1米、1厘米。

 

回答问题

 

教学新课

一、导入

师: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

(让生答)

小结: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书:

(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

昨天体育课上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

(10个)对,就是像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

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观察课本学校操场图:

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圈半)

(2)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

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1.生根据实践回答问题,并设立相关标志。

2.想想1000米的距离。

 

3.学生回忆100米的步数。

巩固练习

改一改:

小明的日记

2012年9 月 29日            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

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

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

才走了3分钟。

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

“小明,上哪儿去?

”我说:

“去七一广场放风筝。

”丁丁说:

“七一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学生认真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

千米。

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布置作业

练习六:

1、2、3题。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千米(km)=公里

1千米=1000米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

千米的认识练习课

主备人

刘美丽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能进行米和千米简单的化换。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难点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

米尺

教学方法

测量法实践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引入

 

新课

 1.上节课学习了长度单位千米,大家对千米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1千米到底有多远,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测一测,走一走。

2.提醒学生应该注意安全,不要随便跑动,不要互相打闹。

学生分组站队。

 

 

实践

 

感受

1.量一量、想一想

(1)带领学生在操场的跑道上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在两端及中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的标志。

(2)让学生看一看5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200米、300米……1000米有多远?

(按老师要求完成并注意安全)

2.走一走

(1)把学生分组,每组指定记录员。

(2)指导学生用平时的步伐走完100米,并记下自己的步数,然后到记录员处登记。

(3)让学生根据自己走100米的感受想象一下走完1000米大约用的时间。

3.看谁估得准

记下学生测量出的实际距离,选出最接近100米的两个组作为优胜组。

告诉学生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

(在教师的组织安排下来完成)

1.生根据分组进行测量,并设立相关标志。

2.观察并感受100米的距离。

 

3.学生实践感受100米的步数,记录员进行记录。

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课题

吨的认识

主备人

刘美丽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二、过程与方法:

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

这是什么意思?

它们能过桥吗?

该怎样过?

2.解释:

“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限重1吨”的意思。

学习新课

1. 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1吨到底有多重,你知道吗?

推算:

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2)这4个动物能过桥吗?

他们该怎么过?

出示:

马300千克牛500千克

鹿200千克熊400千克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3)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1.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2.学生合作计算人数。

3.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

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

然后在班内汇报,说出设计理由。

4.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和理由。

巩固

练习

今天早上,小明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

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

我说:

“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

”爸爸说:

“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

”我想:

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

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那些地方应该怎样改改?

同学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评议。

 

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布置作业

练习题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例7:

3吨=300千克

6000千克=6吨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课题

 吨的认识练习课

主备人

刘美丽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

 

新课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一箱箱、一袋袋水果,一个苹果重200(),一箱苹果重15()。

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的重量20()。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学生举手回答。

2.对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

 

实践

 

感知

1.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吨”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请同学们找出教室中有没有可以用“吨”作单位的物体?

 

.那么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

.媒体展示:

大象、汽车(轮船)的载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2)认识吨

.让学生说说的重量,请出4个同学站在一起。

A、4个三年级学生的重量大约是100千克?

B、8个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C、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规定为1吨。

  

.媒体展示:

看一看、算一算

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

米的重量是1吨?

B、100块砖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吨?

2.吨和千克的化聚。

请同学试一试例3。

5吨=(  )千克

2450千克=( )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6吨20千克=(  )千克

1.同学举例。

 

2.同桌之间交流并在班内说说。

 

3.填好后分别指明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强化

练习

 

1.填空

4000千克=(  )吨 

3吨=(  )千克

2吨600千克=( )千克

4200千克=( )吨( )千克

7吨38千克=( )千克

2.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A:

卡车载重4(  )

  B:

小明体重35(  )

C:

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

 D:

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

E:

一座桥的载重量是10(  )

1.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

 

2.学生举手回答,同学评议。

3.学生说说什么是“一座桥的载重量”?

小结

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布置作业

自行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课题

综合复习

主备人

刘美丽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加深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2.巩固对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熟练应用1吨=1000千克。

二、过程与方法

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描述事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

熟练应用所学的计量单位。

教学难点

 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方法

练习法、归纳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基础

复习

1.说说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质量单位有哪些?

2.请你说说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

指名学生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强化

 

练习

1.给下面的描述填上合适的单位。

(1)1枚硬币的厚度约1()。

(2)课桌面长约5()。

(3)一根竹竿长约400()。

(4)一张床长约20()。

(5)100张纸厚度约为10()。

(6)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

(7)一盒牛奶的质量约为220()。

(8)1头大象的质量约为1()。

(9)一只羊的质量约为40()。

(10)一本词典的质量约为1000()。

2.填空。

(小黑板出示)

100毫米=()分米

2000克=()千克

8000千克=()吨

3厘米=()毫米

5千米=()米

20分米=()厘米=()毫米

75毫米=()厘米()毫米

10000米=()千米

 

1.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同学评议。

2.说说自己的体会。

 

3.指名板演,并指名判断正误。

4.说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小结

1.在使用计量单位时注意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2.单位换算时注意进率的应用。

布置作业

自行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第八、九课时

课题

第三单元检测

主备人

刘美丽

授课班级

三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检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能用正确的长度和质量单位估计一些物体的量,会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描述事物。

2.能正确并高效的进行同类计量单位的比较和应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加深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能正确并高效的进行同类计量单位的比较和应用。

教学准备

练习题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环节

检测内容

二次备课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32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重10()高8()重50()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吨=()千克60毫米=()厘米

400厘米=()米4000米=()千米

5000千克=()吨7分米=()厘米

3.在○填上“>”、“<”或“=”。

5厘米

50毫米8厘米

1分米

15千米

1500米2千克

980克

700毫米

7米4吨

400千克

4.一袋大米重10千克。

()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