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2492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

《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docx

四川省射洪县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

四川省射洪县2017-2018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加试模拟试题(小班)(无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s-75Ag-108Ba-137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酵母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将部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反卷成小的膜泡,原来内膜的内侧面位于膜泡的外表面。如图四支试管在适宜条件下不会产生CO2的是

2.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甲可见250 mmol•L-1NaCl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B.图乙中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C.图乙中a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300mmol•L-1NaCl溶液可能死亡,乙图中的处理时间内细胞一直有生物活性

3.酶抑制剂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者作用特点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相应的反应速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a、b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受酶浓度的限制

C.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D.非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结合后能改变其空间结构

4.类似于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可以将“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识别.如图表示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原理及融合过程,其中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可由线粒体提供,V﹣SNARE(V)和T﹣SNARE(T)分别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这种囊泡的细胞器可以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需要细胞骨架的协助,该骨架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C.V与T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生物膜之间信息传递功能

D.在囊泡运输货物过程中,囊泡周围会出现线粒体

5.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换用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B.利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使用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C.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出现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D.在观察线粒体实验时,先将细胞用酒精杀死,然后用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

6.下表是某高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对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类项

处理前

用鱼藤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5

5

11

5

13

5

Mg2+

35

1.4

1.8

1.4

35

1.4

A.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B.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C.乌本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D.鱼滕酮对K+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7.化学与生活处处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C.“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8.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说法,正确的是

A.l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1molS和足量的铜粉反应,转移电子数目约为NA

C.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将1mol氯气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

9.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

若砷的质量为1.50mg,则

A.被氧化的砒霜为1.98mg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mL

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mg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3NA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2Na+2H2O=2Na++2OH-+H2↑

B.硝酸亚铁溶液滴加稀硫酸:

3Fe2++4H++NO3-=3Fe3++NO↑+2H2O

C.在一定量的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D.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1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下列对实验事实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溶液变浑浊。

碳酸酸性强于硅酸

C

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

D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始终未见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过量生成Ba(HSO3)2

12.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4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

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5mol·L-1

13.由周期表前18号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的无机物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X是Na2CO3,C为CO2,则A一定是氯气,且D和E不反应

B.若A是单质,B和D的反应是OH-+HCO

===H2O+CO

,则E一定能还原Fe2O3

C.若D为CO,C能和E反应,则A一定为Na2O2

D.若D为白色沉淀,与A摩尔质量相等,则X一定是铝盐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9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20、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7年11月5日,我国用长征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如图所示),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

下列关于火箭在竖直方向加速起飞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B.火箭喷出的热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热气流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C.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D.保温泡沫塑料从箭壳上自行脱落后,相对地面由静止下落

15、如图所示,平直公路上有A、B两块挡板,相距8m,一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6m/s的初速度从A板出发向右运动,物块每次与A、B板碰撞后以原速率被反弹回去(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物块最终停止在距B板6m处,且运动过程中物块只与A挡板碰撞了一次,则物块运动的时间是()

A.6s        B.7s        C.8s           D.9s

16、如图所示,高一某同学想进行一

项挑战,他两手水平用力地夹起一摞书保持静止,设手对书施加的水平压力F=220N,若每本书的质量均为0.90kg,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均为μ2=0.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该同学()

A.最多能夹住9本书B.最多能夹住19本书

C.最多能夹住14本书D.最多能夹住16本书

17、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和n内对应面积均为S,设经过b时刻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为a和vb,则()

A.

B.

C.

D.

18、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

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m与弹簧不连接),然后释放,小物体能经B点运动到C点而静止。

小物体m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恒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到C速度越来越小

B.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减速

C.物体从A到B加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加速度不变

D.物体运动到B点时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

19、将力传感器A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水平细绳与滑块相连,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

如图甲所示,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水平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砂桶,整个装置开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未装砂)。

在滑块与小车分离前缓慢向砂桶里倒入细砂,力传感器采集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g=10m/s2。

则()

A.2.5s前滑块静止、小车运动

B.2.5s后小车做匀速运动(假设细砂仍在加注中)

C.2.5s前小车所受摩擦力增大,2.5s后小车所受摩擦力不变

D.由题图不可求出空桶的质量

20、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2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B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A.当F<

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

时,B的加速度为

C.当F>

时,B能从A下抽出           D.无论F为何值,A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2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Ⅰ.(8分)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用位移传感器设计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描绘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象计算出t=0.4s时木块的速度v=  m/s,木块的加速度a=  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μ,还需测量的是 ,计算μ的表达式为μ=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Ⅱ.(9分)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

A.2tanθ

B.

C.k

D.

23、(10分)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m/s2,甲车运动6.0s时,乙车立即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0m/s2,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24、(15分)如图所示,物块P和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的物块Q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分别静止于倾角θ=30º的光滑斜面和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轻绳与对应平面平行.水平面上B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Q与B点左侧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与B点右侧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已知P、Q的质量分别为mP=0.1kg和mQ=0.2kg.两物体均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摩擦,绳不可伸长.取g=10m/s2,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1)求使P、Q均静止条件下(Q静止于A点)外力F的大小范围;

(2)若外力F突然增大为某个固定值F0,使Q以加速度a=1m/s2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t=2s物体Q到达图中C点.已知AB、BC间的距离相等,水平面足够长,此过程P还未达到斜面顶端.求Q从A到C的位移大小.

 

25、(20分)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相距d=1m的两块相同长木板A、B,每块木板长L=9m,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2。

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C以vo=10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滑上木板A的左端,物块C的质量为每块木板质量的2倍,物块C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2=0.4。

若A、B碰后速度相同且为碰前A的速度的一半但不粘连,碰撞时间极短,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求:

(1)木板A经历多长时间与木板B相碰?

(2)物块C刚滑离木板A时,A的速度大小;

(3)A、B最终停下时,两者间的距离。

 

26.(12分)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Ba2+、Al3+、Fe3+、Mg2+、I-、NO3-、CO32-、SO42-、AlO2-。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溶液适量,加入少量CCl4和数滴新制氯水,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溶液适量,逐滴加入NaOH溶液:

a.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b.溶液逐渐产生沉淀;

c.沉淀完全溶解;d.最后加热溶液,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其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④取适量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以排除  的存在。

(2)由②可以证明  的存在;同时排除  的存在;

(3)由①③可以推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4)由④肯定  的存在。

27.(12分)已知A、B、C、D、E、F、G、H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其中,A、G均为单质,且二者原子序数相差8,B、C、H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化合物C是一种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

请填空:

(1)H的名称是__________。

(2)E的两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8分)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方法验证Fe2+的某些性质。

(1)在实验前,依据Fe2+的性,填写了下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振荡

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变黄

Fe2++NO3—+2H+ =Fe3++NO2↑+H2O

依照表中操作,该同学进行实验。

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

(2)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两只试管中,一支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溶液中含有;另一只试管滴加几滴溶液,紫红色褪去,则含有Fe2+。

(3)该小组讨论认为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铁的某一种离子发生反应引起的。

提出猜想:

.NO2与Fe2+发生反应ⅱ.NO2与Fe3+发生反应

ⅲ.NO与Fe2+发生反应ⅳ.

(4)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溶液中Fe2+或Fe3+发生反应而得到的。

为此他利用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装置略)进行探究。

步骤

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关闭k、b,打开a,开始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丙中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溶液深棕色由与NO或NO2反应而得到。

停止甲中反应,打开活塞k、b、关闭a,持续通入N2一段时间。

该操作的目的是   

   

更换新的丙、丁装置,再这一段时间N2后关闭k,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①中相同。

乙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5)结合实验猜想,得出结论:

溶液呈深棕色的原因,肯定成立的是猜想;不确定的是猜想,有待后续实验进一步探究。

29.(16分)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成分为ZnS,还含有CdS、Fe2O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Zn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己知Cd的金属活动性介于Zn和Fe之间)

(1)从滤渣A中可获得一种淡黄色非金属单质的副产品,其化学式为。

(2)浸取过程中Fe2(SO4)3的作用是,浸取时Fe2(SO4)3与Zn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除铁过程控制溶液的pH在5.4左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过程在空气入口处设计了一个类似淋浴喷头的装置,其目的是。

(4)置换法除重金属离子是Cd2+,所用物质C为。

(5)硫酸锌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41.8

54.1

70.4

74.8

67.2

60.5

从除重金属后的硫酸锌溶液中获得硫酸锌晶体的实验操作为、、过滤、干燥。

30.(13分)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1)图1为动物细胞▲(填“显微”或“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分别表示细胞器▲,物质X的结构通式是▲。

(2)下面列举了图1和图2中部分结构和其对应的主要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结构①:

脂质、蛋白质、糖类B.结构⑤:

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C.结构a:

核糖核酸、蛋白质D.结构c:

双层膜结构

(3)图1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图l细胞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

图1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填编号),该结构与细胞的▲有关;后者特有的结构是▲。

(4)下列物质是由图2所示过程形成的有▲(多选)。

A.抗体B.唾液淀粉酶C.呼吸氧化酶D.胰岛素

(5)为了研究图2所示生理过程,一般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31.(12分)核DNA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如图所示.

(1)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只有一定▲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

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

(2)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结构),这一过程具有▲性。

(3)除了图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

32.(12分)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等,酶的作用机理是▲。

(2)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组.

(3)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4)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原因是▲。

33.(12分)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实验材料:

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

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

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2.0

1.8

1.4

1.0

X

Y

Z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步骤二:

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

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四:

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

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

步骤五:

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加入___,___(填条件),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

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单位mL);该步骤的作用是▲。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4)请补全步骤五的做法▲,▲。

(5)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进行改变.

射洪中学高2017级小班加试模拟考试

生物答题卡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30.(共13分,除标记外,其余每空2分)

(1)

(2)_

(3)_

(4)_(5)

31.(共12分,每空2分)

(1)

(2)

(3)

32.(共14分,每空2分)

(1)_________

(2)___

(3)___

(4)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