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案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1850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章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章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章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章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案例.docx

《第二章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案例.docx

第二章案例

案例一人际交往案例----交往恐怖症

    钱同学,女,大学一年级学生。

从小性格内向孤僻,没有伙伴。

考进大学后,虽然内心深处渴望与人交往,但是却缺乏勇气和信心。

她不敢与同学来往,当有同学找她说话时,会突然脸红、心慌、出汗,如果有谁在身旁突然说话,都会吓她一跳,好长时间平静不下来。

不敢去食堂打饭,不敢去浴室洗澡,上课也从不抬头听老师讲课。

害怕到人多的场合,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时时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怕面对别人的视线,无法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分析:

   该生患有交往恐怖症,以在人际交往时突然改变原有心理的平静反应,产生强烈恐惧的内心体验为特征。

性格内向、软弱或者自卑的人较易得此症。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认知领悟法:

启发该生正确地评价自己,找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克服自卑和胆怯心理。

2.伙伴疗法:

鼓励该生逐渐扩大和同学们的接触范围,使她慢慢适应集体活动。

同时,可组织三四名同学和她长期建立友谊关系,在课余活动时间经常一起打球、散步、去食堂吃饭,通过这些日常的生活行为使她逐渐消除对同学的恐惧心理,体会到友情的温暖和可贵。

3.满灌疗法:

鼓励该生想象最感恐怖的交往情景,一下子呈现最强烈的恐怖刺激,且不允许采取逃避措施,从而迅速纠正对恐怖刺激的错误认知,恐怖反应也随即相应地减弱和消退。

满灌疗法由于对患者的身心冲击较大,因此需要慎用。

4.系统脱敏法:

在对该生进行放松训练之后,按照其从弱到强的恐怖等级,依次实施想象脱敏,直到最终消除她的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当自觉紧张时,应在相应的肌肉部位再做一遍放松练习。

案例二“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调研”的报告

 

       

   踏入大学,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远离了父母,远离了昔日的师长同学,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这使他们既怀念昔日的亲情、友情,又渴望新的友谊,这种情况,增加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需求,此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学校园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

同时随着身心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

大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以及周围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由于自我意识尚不健全,他们需要参照其他人来审视自身和对照外部世界;同时随着发现自我的惊喜,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孤立无援。

孤独感的产生也加强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渴求。

自我意识的发展所带来的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学生逐步摆脱了对父母、老师的依赖,但同时对同龄人的依赖有所增长,需要在新的环境中获得同伴的友谊。

并且由于大学生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还从大学扩展到社会生活之中。

他们既要学会怎样与社会上的人们交往,又要从他们那里获得生活的经验和知识。

这不仅是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我们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

    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来说既重要又有挑战性,经过了将近一年的大学生活,经过了调整期,现在同学们的人际交往情况如何呢,为了了解这一问题,我们学生会调研部特别进行了这次的调研活动,希望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同学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

    我们的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大一同学,共发问卷500份,回收480份,有效问卷468份。

    下面我们将分四个方面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目前状况

       21世纪的大学生,好多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他们有特殊的关爱,往往对子女的生活特别照顾,这样的情况是否影响到目前大学生的独立意识。

在社会迅速变化发展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概念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怎样的情况?

为此,我们提出了第一部分的问题。

      在此调研中,关于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一题结果显示,有14.0%的人认为自己非常独立,有51.5%的人认为自己还算独立,有25.2%的人认为自己的独立性一般,还有9.3%的人认为自己很不独立.这样的数据表明,目前我校大学生的独立性还比较强,但仍有少数的大学生还不能适应独立的大学生活。

比例如下: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与宿舍和班级同学的相处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的反应同学们的交往状况,我们特别调查了同学们与宿舍和班级同学的相处情况.在宿舍氛围一问中,有132人,即占总数28.3%的觉得宿舍里大家团结友善,亲如一家;51.8%的同学觉得宿舍同学还算团结,但是感情不深;有10.4%的人有宿舍里的人各忙的各的,互不关心的感觉;认为宿舍中存在小群体的有44人次,占调研总数的9.4%.与班级同学的相处中,关系很好的占21.7%,还可以的占71.0%,不太好的占5.6%,和班里同学相处很不好的有1.7%.从统计数据来看,如问卷所言,宿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家,多数同学与宿舍人的关系紧密,但存在少数宿舍同学关系一般.在与班级同学的相处中,很多同学交往较少,也较浅.大学班级概念的淡化使同学们之间的交往大多只限于表面.这样的现象可以从到目前为止,交到最知心的朋友的阶段一题中反映一二.此题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图可以明显看出,超过半数的同学最知心的朋友是高中同学,其次是初中同学,认为最知心的朋友是在大学同学中的仅占12.0%.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何在?

为此,我们设计了下一组的问题.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及环境

      步入大学,大多数同学人际交往的范围迅速扩大,除了班级同学,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结识新的朋友,其中有58.1%的人是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和学生工作认识的,有14.1%的是在校园里主动结识的,还有22.0%的朋友搭朋友认识的,调研中有5.1%的同学自称自己没有班外朋友.从总体上说同学们的交际范围很大,结识新朋友的途径也很多,但是少数同学的交际圈却很小,仅限在班内同学.那么同学们去结识新的朋友或是不愿结识新朋友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对于此题我们的统计结果如左表格所示,各因素比例如右饼     图所示:

   

                             

考虑因素

百分比

 A.志趣相投

52.6%

B.喜欢群居,不喜欢独处

15.4%

C.与不同的人打交道,锻炼能力

39.7%

D.希望变的更积极活跃

26.1%

E.多个朋友多条路

26.5%

 

 

 

 

 

 

 

 

 

   以上的数据极其百分比例向我们清楚的显示出了同学们在结交新朋友时更多的是考虑是否跟自己有共同的追求,但是不可避免的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不同于高中或初中朋友的因素,带着这些因素去结识新朋友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作为大学生该有的能力,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朋友中知心朋友少的一个原因. 

 

   处在大学这个特殊环境,在进入社会的准备期,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身边朋友的不熟悉,给大一同学带来了许多的心理问题,而孤独感是这些问题中尤为突出的一个.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有28.6%的同学经常会有孤独感,偶尔会有孤独感的人占57.8%,有19.4%的人认为自己很少有孤独感,其他6.3%同学表示他们从来没有孤独感.这样的结果表示,很多同学都有很好的交际能力,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搞好与新同学朋友的关系,并且能调整好心态.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同学无法进入状态,经常会有孤独感.

 

  孤独感可以来自空虚的生活,也可以来自与周围同学的相处状况.你是如何评价你周围的人,你又是怎样被周围人评价的,而你又是如何看待别人对你的评价?

在大学里,同学们相对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兴趣爱好不同,大家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在一起,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对身边的人是如何评价的,统计数据显示,有5.6%的人认为周围大多是些冷漠的人,而有49.2%的人觉得周围的人大多数很热情,也有40.4%的人认为周围人很一般,还有4.8%的同学根本不在乎周围的人是些什么人.这些百分数可以说明,有将近半数的人对周围人的评价很高,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周围人的评价一般,还有少数人觉得身边的人很冷漠,其余的人不关心周围人的情况.当被问及是否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时,12.0%的人表示他们相当在乎,47.4%的人表示还算在乎,23.1%的人表示很少在乎,剩下的5.0%的人表示他们根本不在乎.

   以上的问题说明,除了极少数同学,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远远大于高中阶段,并在交往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环境,各位同学的意见不一,有人觉得周围人很好,也有人认为很不好,但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大学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更好的认识社会与他人的地方,在这里客观的条件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大家的反应不同,是因为同学们在此过程中的心态不同,而在人际交往中心态占有重要的地位,各种心理问题皆由不同的心态产生,在此次调研中我们特意编排了一组关于人际交往中有关心态的问题,希望通过这几个问题了解一下人际交往中的主观因素.

    三.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态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的对自己与他人交往的意义做出评价,但是这个意义在同学们看来到底有多大,通过我们的调研结果可以知道,有37.3%的人认为与他人沟通很有用而且值得去做,有12.1%的人虽然觉得有用但是不愿花时间去做,45.0%的人认为很有用但不用刻意去做,有5.6%的人认为与他人沟通没有用,他们不想去与别人沟通.这样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人对待与他人的沟通抱有积极的心态,他们都愿意与别人沟通,而且在他们看来,与他人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与他人的沟通没有什么用.

     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异性接触,虽然大学不再像高中一样,但是在大学里异性之间的关系却更加复杂.在和异性的正常交往中,同学们的态度如何?

对于这一问题,37.2%的人能够自然与异性成为很好的朋友,而有25.5%的人能与异性交往,但有些放不开,有9.2%的想与异性交往,但害羞胆怯,有23.6%的人认为异性之间有事联系,不必刻意去交往,还有4.6%的人认为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纯粹的友谊.

     无论是与同性还是异性,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当问题出现时,是否会让他们感到压力?

此题结果为,有13.5%的人经常会有压力感,56.6%的人偶尔会感到压力,较少有压力的人占18.5%,有11.4%的人没有压力。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多数的大学生由于人际交往问题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感,有少数人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压力。

      通过以上散个部分的调研,我们已经可以大致看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对与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

在第四部分的问题中我们将会了解。

    四.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评估

     在这一部分中,首先我们设计了对自己人际交往中障碍的评价,结果有7.0%的人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很大问题,有44.6%的觉得有时候交往会有障碍,有35.3%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障碍比较少,还有13.0%的没有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

这样的数据显示,很多都同学在人际交往中都遇到过障碍,那么这些障碍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18.8%的人遇到障碍的原因中有交流机会少这一项,31.2%的人是不愿主动交留,31.8%的人认为自己缺乏沟通技巧,15.2%的交往障碍是不能互相理解,18.2%的同学觉得与交往的人没有共同的追求,还有5.8%不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以上俩题表明,绝大多数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而且在这些问题中主观因素占多半。

    对于出现的问题,各人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当想把遇到的问题说给别人听时,这个人会是同学们的什么人?

15.4%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会向家人倾诉,13.3%的会与男(女)朋友共同面对,33.0%的同学会把问题说给知心朋友听,5.1%的同学找老师帮忙,6.0%的人是上网找网友倾诉,3.2%认为自己遇到问题会向专业人员咨询,而剩下的24.1%人选择自我调节。

这题的结果说明,知心朋友在同学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大一部分同学是自己来调节心情,解决问题,找老师与专业人员的人相对较少。

    通过以上十四题的回答,同学们对自己的现在的人际交往情况应该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那么总体来说,给自己的人际交往打分,结果会怎样?

打分情况:

4.2%的同学给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打50分以下,11.2%人打50~60,27.4%打60~70,30.1%打70~80,20.3%给出了80~90,6.8%的人给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打90分以上。

比例如下图显示:

                        

    我们特别估算了同学们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表现评估的平均得分,结果是71.5,虽然这个分数不是很高,但也说明了同学们人际交往状况普遍较好。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基本了解了大一同学的人际交往状况,从调研结果来看,同学们的现状还比较好,与人交往和相处的问题并不是大学生所独有的,但这一问题在大学生中具有特殊性。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为走向社会做职能前阶段的专业基础准备,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是必要的准备之一。

交往也是大学生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可以使人积累知识,丰富经验,掌握技能,建功立业。

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

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会调研部

                       2006年6月3日

案例四校园爱情:

像雾像雨又像风

  有人说:

“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的!

”进入大学,青春一族相聚在一起,正是青春期感情萌动的年龄,于是乎,恋爱成了大学校园里一道瑰丽的风景,但纵观校园爱情,能最后携手走到婚姻彼岸的却是寥寥无几。

  雾:

多端变化的情感

  对于年轻人来说,特别是大学爱情,恋爱初期,情绪冲动占主导因素,恋爱双方爱得很深,它使人激动,使人产生热情,这时感情是最美好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能的感情用事从高峰慢慢跌入深谷,双方没有以前爱得那么热烈,爱情像雾一样慢慢消散。

  读大三的小菊已经谈过六个男朋友,她的信条是“不想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

”她的情感是多变的,合则长久,让感觉上升到幸福的颠峰;不合则离,让情感当作废弃的垃圾。

  当大一的新生还为成双成对的师兄师姐们感到“不可理喻”的时候,自己却不知不觉地走进了爱情的围城。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这已经成为大一新生公开的秘密。

对大一新生而言,面对这么多的新面孔,相互间充满了好奇,加之这一特定的时期远离父母,思乡心切,对大学的生活又不适应,若遇到有人关心,特别是异性的关心,是很难拒绝和自持的,也就拿不出,也不愿意拿出充足的理由去思考“爱情”,便已经开始了大学爱情生涯的跋涉。

  能够持久的爱情,源于本能冲动的需要的合理,成熟于现状认识之后的情感,这是爱的升华;没能持久的爱情,源于本能冲动需要的不足,夭折于理性认识之后的情感不佳,这是爱的萎缩;真正的爱情是作为基础的激情冲动和情感升华的统一。

  满是激情的大学生追求爱情无可厚非,然而,由于一些太过于简单的的感情,往往难于把握,最后光阴虚度,身心疲惫。

校园爱情只是看上去很美,但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曾经美好的大学爱情为什么会令人无可奈何地像雾一样消散而去。

  雨:

走不出七月的怪圈

  据说,每年的七月,大四宿舍楼里都隐隐约约地传来神秘的哭泣声。

  大学爱情成功率较低,这是有很多原因的。

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选择和社会竞争压力,大学生在婚姻和爱情问题上越来越务实起来。

许多大学生大学期间谈恋爱,大多是出于青春期的萌动,出于精神的安慰和情感的需要,把婚姻当作目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人很少。

到了毕业,就业、深造、居所、户口、天各一方,种种问题接踵而来。

经不起时间和困难考验的大学爱情,在现实面前也不得不犹豫起来。

  小余和小文,一个来自南国,一个来自北疆,是从大一就厮守在一起的大学情侣。

自从两人相互在心海里荡起一股从来没有过的爱的涟漪后,双方就粘在了一起,几乎连生活能力都不能“自理”,吃饭两人都要相互喂着吃,并在外租房同居。

对此,家长着急,学校反对,社会贬低,但两人毫不介意。

可是毕业的无奈,择业的去向,父母的干涉,两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最后只好洒泪而别,劳燕分飞,各奔东西,征程一路伤心雨。

  一位今年刚毕业的师兄深有感触地说:

“四年来,教室餐厅,花前月下,我们形影不离,无意间四年时光灰飞烟灭。

由于自己没有理性而现实地定位自己的爱情,对她过于迷恋。

在大学四年中,几乎我的整个人际关系网都局限在她一个人身上,我放弃了考研,重修了两科,回想起来四年好像没有为自己真正做过什么。

然而毕业后,彼此工作地相隔千里,在无声中我们各奔前程。

  七月是大学生收获的季节,完成了学业,拿到了学位,就要走向社会,然而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爱情吗?

大部分走不出七月的怪圈,许多年以后会忆起曾经多情浪漫的大学爱情和忧伤感怀的七月雨季。

  风:

丘比特之箭的感慨

  想来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恋人们,对丘比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长着一对小小的翅膀,来去如风。

  他让众生为了爱情死去活来,让爱情显得如此壮烈,大学爱情最最像极了爱情,大学里的情侣最最像极了情侣。

平时卿卿我我,一旦有了矛盾,女的必定失声痛哭,一双眼睛肿得像核桃一样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男的必定酒吧消愁,不醉不罢休,“如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但不几天,你又会看到他们亲热到一块,一切都晴空万里,就像小爱神丘比特稚嫩的脸一样耐人寻味,他整天飞来飞去,形迹不定,飘忽如风。

不正意味着爱情的不可捉摸吗?

  爱情是浪漫的,而浪漫恰恰是一种病,它给你隐形的翅膀忘掉躯壳飞离现实,智商逐渐变低。

  爱神之箭会不会射中你,不知道!

出现在你面前的异性是谁?

不知道!

你的爱情之树究竟会结满欢乐还是痛苦,不知道!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梁艳翎的一首歌:

“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来来去去就像一场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