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1418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

《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docx

怀通39标精细化施工

第200章路基

200.01一般要求

1.施工放样

(1)在路基施工放样时,应认真核对横断面复测资料,以保证路基宽度和红线用地宽度。

2.补征地

测量放样后,如发现挖方或填方区红线宽度不够,需要在坡顶或坡脚外补征地的,应将需补征地的用地图送监理工程师证明签字后及时上报业主协调部门。

3.场地清理

(1)应在清理场地之前选择好弃土场。

(2)对于耕植土、田泥及水塘淤泥,清除后宜单独选择弃土场堆积,以便在绿化工程中使用。

4.设立标示牌

在工程量较大、施工内容特殊的挖方、填方路段,试验路段,取土场,弃土场等处,应设置相应标示牌,标明该路段起止桩号、施工总方量、路段中心挖深、填高及路床顶标高、工点施工负责人、现场监理人员及计划施工时间等。

200.02路基土石方施工

1.一般要求

(1)核对纵横断面图

路基清表后,应根据工地试验室取样的土质试验结果,并结合施工测量资料再次详细核对纵、横断面图,确保路基放样准确无误。

(2)对于下列情况的边坡必须进行针对性设计或者要求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

①边坡高度大于40m的土质、软质岩或软质岩与硬质岩互层的挖方路段;

②边坡高度大于20m的填方路堤(包括半填半挖路段);

③山体岩层顺斜、存在潜在滑动可能性的挖方地段。

(3)对深挖方和高填方路段应设置控制桩,在路堑边坡的坡顶及填方路堤的坡脚按每10~20m间距设置坡顶边桩,并在距中心桩必要的安全距离处,设立能控制路基中轴线位置高程的控制桩(间距可为50m左右),以便随时对路基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检查。

(4)深路堑开挖应重视“三逐级”施工:

①深路堑开挖施工,应采取“逐级开挖,逐级整修,逐级防护”的方法;

②对自上而下每一级已开挖到位的石方边坡,应及时清除危石和松石,有利于施工安全;

③对已开挖到位、且确认其防护方案不发生变化的边坡,应尽早按设计(或变更设计)图纸进行防护工程施工,有利于边坡的稳定。

(5)为保证路基施工安全,应对深挖方路基和软基段高路堤施工制定防治地质或气候灾害的应急预案。

(6)每一个路基填方施工面的机械设备最低配置要求如下:

①土质路堤施工作业点必须配备:

A平地机一台;

B自重18T、激震力50T以上振动压路杌一台;

C功率150kw及以上推土机1-2台(视作业面积的大小);

D8m3洒水车一台。

②红砂岩或土石混填的一个施工作业点在①的基础上增加:

A拖挂式羊足碾或凸块式振动压路机1台;

B液压式破碎锤1台。

③硬质岩的填石路堤施工机械:

同②的要求,但可不配置平地机。

(7)路堤填筑时,横坡应控制在3~4%,以有利于排水;在路堤上部80cm范围调整到设计的横坡度。

(8)严格控制每层填土(石)的厚度和填料块径,监理工程师在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时,应开挖测洞至全层深度,由此可核查每层填土厚度。

(9)每填筑4—5层土后,应进行一次中桩、边桩恢复和纵断高程测量,以控制路堤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10)斜坡地面挖台阶的要求:

在斜坡地面(包括填挖交界、半填半挖路段)填筑路堤时,应根据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分配填料层厚度和层数,在一个台阶高度范围内最高一层填料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定的铺筑层最小厚度,且应使其松铺厚度高于台阶平面2cm左右,以便在压实施工时将土质台阶与该级台阶内最高一层填土同时进行碾压并处于同一标高。

(11)制作填方边坡的“坡度板”,以便挂线控制填方边坡的施工精度,直线段

每50m设一个坡度板;曲线段每20m设一个坡度板。

(12)划格进料的要求:

施工人员必须根据试验路总结或技术规范规定的每层土松铺厚度、工作面每层填土总数量和运料车装土量,用石灰在填土工作面上划成方格,以指导运料车正确倒土,确保每层填土不超过规定的松铺厚度。

(13)应根据施工时的气候情况,在雨天来临之前对已填筑的路堤做好临时排水急流槽和临时拦水埂,以防雨水冲刷路堤边坡。

具体要求如下:

①路基合成坡下游最低处(也可能是某桥头处)边坡上必须设置一条急流槽,其它可按20m左右的间距排列设置,急流槽的深度不小于30cm,宽度不小于60cm,表面应采用5cm厚7.5号水泥砂浆衬护;

②路堤边部的拦水埂应用不透水材料施工,当用土料时,应尽可能拍紧密实;

③临时拦水埂高度不得小于15cm,宽度不小于25cm,并应准确放样,使其与路基层面的边线整齐一致;路堤加填之后,在雨天到来之前应重做临时拦水埂,接长临时急流槽;

④临时急流槽进口与临时拦水埂相接处,应作成圆顺的簸箕形状,并用7.5号水泥砂浆衬护。

(14)路堤填筑分段施工的衔接要求:

①对于标段之间的路堤填筑施工,应尽可能同步进行,不能同步进行的其填筑高差不得大于Im,且搭接台阶长度必须大于2m。

②一个标段内路堤施工,纵向应尽可能连续施工,当需分段施工时,不得在两个构造物之间再分段填筑。

(15)路基施工中应避免利用已填路堤作纵向便道使用,当需要利用时,应在填筑上一层土之前对受行车影响的路堤表面进行整修和复压。

(16)取土场使用之后,应将其边坡坡率修整为不小于1:

1的坡比,以便复绿处理。

2.红砂岩填筑路堤

(1)当需使用红砂岩作路基填料时,应进行强度和崩解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反映的岩石特性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I类红砂岩:

岩块天然单轴饱水抗压强度小于15Mpa,在105℃温度下烘干后浸水24小时内呈现渣状、泥状或粒状崩解,可直接用于路基填筑。

II类红砂岩:

岩块天然单轴饱水抗压强度大于15Mpa,在105℃温度下烘干后浸水24小时内,呈块状崩解,必须在料场进行预处理,即爆破后经洒水分解后,方可用作填料进行填筑。

Ⅲ类红砂岩:

岩块天然单轴饱水抗压强度大于15Mpa,在105℃温度下烘干后浸水24小时无崩解现象,可按普通岩石填筑。

(2)红砂岩填筑路堤施工要求:

①在施工前应对红砂岩进行上述试验,以区分I类岩、Ⅱ类岩和Ⅲ类岩。

②I、Ⅱ类红砂岩在作填料之前,应在料场尽早开挖,使其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崩解或洒水崩解(简称预崩解),对于崩解速率慢或具有膨胀性的红砂岩,不宜直接作为填料使用。

③所有红砂岩填筑路堤的施工,必须在路基开工前按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4.5节”要求单独完成不少于lOOm全幅路基的试验路,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全面开工。

④路床顶面50cm以下范围内不得用红砂岩填筑,应改用CBR值不小于8.00-/0、密实性较好的材料填筑并严格压实。

⑤I、Ⅱ类岩不得用于浸水或受洪水浸淹的路堤。

⑥结构物台背填筑范围严禁采用红砂岩填筑。

3.结构物台背回填

(1)桥梁、涵洞(包括通道)和挡土墙等结构物的台背回填,必须在地基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凡地基中有软土或地下水影响的,应先采取措施稳定地基。

(2)桥梁、涵洞(包括通道)和挡土墙施工所挖基坑,应清理干净其中的废渣、废料和污泥积水,再采用碎石、砂砾或石屑等有级配的透水性材料分层填筑和夯压密实直至基坑顶面。

(3)对于每处结构物台背回填,都必须派专人负责,配备专门的压实机具,采用设计要求的材料,挂牌、划线施工;台背墙面上必须用油漆标出每层压实后的厚度和层次;每处台背回填都必须进行拍照,并与检测资料一并存档;台背回填应在监理工程师旁站的情况下进行。

(4)结构物处的回填必须配备18t以上大型压路机及电动打夯机两种压实机具;回填施工时尽可能使用大型压路机,在边、角处及靠近结构物墙体(约80cm)的位置,可采用电动打夯机进行夯实。

4.清淤换填施工

(1)对浅层软基进行换填施工时,应清淤至路堤下部边坡线与软基底面的交接处,并对路基外侧的淤泥按1:

1放坡清除;由于原设计清淤深度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应增加深度的,由此所引发的补征地和清淤工程量的变更,应及时将相关资料上报监理和业主审批。

(2)清淤施工过程,必须有监理全过程旁站,并留下影像资料备查。

(3)软基处治工程严禁夜问施工。

200.03路基防护工程

(1)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的配料均应采用重量法,现场设称重装置,并用机械拌和,现拌现用,达到均匀和强度要求。

(2)各种路基防护工程构造物,应准确放样,挂线施工,做到横竖线条整齐,曲线圆顺;混凝土构造物施工应采用钢模板或表面光洁、刚度大的多层夹板,成品轮廓线的整齐度应不大于/mm;砌石构造物的表面平整度应不大于20mm(均采用2m直尺测量)。

(3)砌筑工程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将各种余料和建筑垃圾清理到路基之外的指定地点,不得污染路床、边坡和水沟。

(4)高边坡(垂直高度25m以上)工程防护施工;施工支架(包括运料提升系统)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高边坡施工时应设防落网和安全警示标语或警示牌。

(5)坡面骨架防护施工要求:

①边坡表面应尽量修理平整,不得有浮土松石,骨架构造物的几何尺寸应不小于设计净尺寸;

②骨架应嵌入坡面土至少15cm深;

③若框架内需要补土时,应将所补人的土拍实;

④挡水块的净高度应不小于6cm;

⑤骨架框内需要补土时,应采取措施将所补之土贴紧原地面,保证不被雨水冲洗脱落;

⑥同一个防护工程区段的骨架顶面应与路基边坡坡面平顺一致。

(6)坡面喷射混凝土锚杆防护施工要求:

①应保证锚杆的间距、直径、长度及人土(石)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②锚杆应无锈,锚杆孔应注入水泥浆;

③铁丝网框的规格及其离坡面的安装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网框应用铅丝将其与锚杆绑扎牢固,绑扎点的间距不大于lOOcm;

④应严格控制喷射混凝土施工用碎石的最大粒径,严格检查喷射层的厚度;

⑤喷射层的表面应平整,与坡面形状基本一致。

(7)锚杆(锚索)框架梁施工要求:

①应在施T现场设立钢筋棚,将钢筋、锚杆(索)、注浆管、锚具、荷载限位片等原材料存放于钢筋棚中,分类摆放整齐,立上标牌或标签;

②锚杆(索)正式施工之前,应进行试验孔施工,试验孔位置应由监理与设计代表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③根据试验孔施工,确定锚杆(索)孔深及钻孔施工应处理的地质问题,如穿越松土或软弱层、地下水等,应保证孔深达到设计要求;

④每个钻孔完成后应及时安装锚杆或锚索,相隔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锚杆或锚索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先下料后施工”的原则;锚杆或锚索安装前应除锈,并由监理检查其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锚杆或锚索的安装和锚孔压浆均应有现场监理全过程旁站,记录施工情况;

⑤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应在锚孔压浆和墩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张拉施工要求应按桥梁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施工要求进行;

⑥框架梁施工用模板应采用拼装钢模,框架梁的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当防护坡面有凹凸不平时,属欠挖的凸出部分应事先凿平,凹陷的部分应加厚框架梁予以填补;

⑦同一个防护工程区段的框架梁顶面应与路基边坡坡面平顺一致,框内凹陷部分应采取回填土予以补平,便于植草(或灌木)施工,所补平之土应能稳定,不受雨水浸洗滑塌。

200.04路基修整

1.路基修整包括路床、路基边坡、排水沟和急流槽的清理,经清理的路基边坡、排水沟和急流槽不得遗留任何建筑垃圾。

2.在修整路床时,当一般路基路床的标高低于设计标高的差值不满足规范要求时,不得采取薄层贴补的方法提高路基标高,必须将路床顶部翻松、加土料拌和均匀后铺匀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3.对于软基上的路堤卸载后的路床,应在卸载时挖松路床顶部约15cm厚度的填土,再整平后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4.为控制好路床顶面的标高、平整度和横坡度,应每lOm设一个横断面,每个断面设8个控制桩,即每半幅在中央分隔带边缘、路基边缘各设1个桩,另在半幅路基宽度的1/3处各设1个桩。

 

第400章桥梁涵洞

400.0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及与现场核对

①检查图纸的完整性,有无矛盾和错误;

②熟悉设计文件,对设计图纸、水文、地质资料等与实地情况对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监理。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①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时应突出以下重点:

A工程量大,在整个工程中占重要地位的分部或分项工程项目;

B施工技术复杂的项目;

C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项目;

D不熟悉的特殊结构或工人在操作上不够熟练的工序。

②选择施工机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应根据工程特点来选择适宜主导工程的施工机械;

B选择辅助机械时,应充分考虑其与主导机械组合的合理性;

C考虑通用性,尽可能选择标准机械。

③确定施工顺序应考虑以下因素:

A应与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相协调;

B必须能满足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要求;

c可免除或减少当地水文、地质和气候的影响;

D应满足施工组织的要求,使工期最短:

E尽量安排流水或部分流水作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和机具的效率。

2.劳动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l)劳动组织准备

①组织机构的建立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来决定机构和职能部门的设置:

②根据工程特点选用施工技术熟练的队伍,并保证能按施工计划及时组织进场。

(2)物资准备

①进场后应尽快组织对钢材、木材、水泥、砂石等工程材料料源的调查,并与监理工程师共同对原材料取样进行试验,确保各种原材料的质量;

②制定各种材料、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各种小型生产工具、小型配件的进场使用计划。

3.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测量放样

对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移交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

(2)地质补勘钻探

①补勘目的:

A对设计阶段所作勘察进行补充,尤其是灰岩地区,确保桥梁基础稳定安全;

B为确定实际桩基长度提供依据,以便对桩长进行优化。

②桥梁补勘布孔原则:

A岩溶区逐桩钻孔;非岩溶区每墩(左、右幅)钻一个孑L,每个墩如果有一个桩有溶洞,应属岩溶区。

B岩溶区原地质钻孔不在桩位上的,应重新钻孔;原钻孔底标高至桩底标高小于设计要求持力层厚度的,原则上应重钻。

C岩溶区的溶洞埋置很深,设计桩底标高以下5m或3d范围内无溶洞的,可以少布孔补勘。

D对人工挖孔的嵌岩桩也可以采用地质探溶的方式进行补勘,即在开挖到桩基奠基标高后,在保证岩性与地质资料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用钻探的钻机继续钻进一定酌深度,以保证桩底以下一定深度内没有溶洞,来保证桩基安全;钻进深度由设计代表根据桥梁跨径以及墩高来确定,若钻进过程中遇到溶洞,则要穿过溶洞底板后继续深钻进一定深度,重新提出建议奠基标高,调整桩长;灌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封闭该孔。

E第四系覆盖层岩性差异性大的摩擦桩补充钻探技术要求:

a班报表必须及时、详细记录氰回次钻探过程的情况;

b钻孔中的分层深度必须用量尺准确测量,岩芯应整齐放置于标本盘中,完整贴示不同岩层的标签;

c严格控制每回次进尺,对碎块岩层及含碎(砾)石的粉质粘土层,每回次进尺不应超过0.6m;对含砾粘土层,每回次进尺不应超过l.Om:

d按规范要求认真进行孔内的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人试验,并确保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3)混凝土拌和场的建设

①水泥混凝土拌和场的规模及设备配置

②拌和场的混凝土配合比标示牌。

在拌和场操作房前醒目位置应悬挂混凝土配合比标示牌;标示牌采用镀锌铁皮制作,白底红框黑字,油漆喷涂确保不褪色,数字采用彩色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晰;标示牌应填写以下内容:

混凝土设计施工配合比(含外掺剂),粗细骨料的实测含水量及各种材料的每盘使用量等。

(4)工地试验室的建设,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相关要求

①工地试验室的要求

②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相关要求

A材料试验有钢材、水泥、砂、卵石、碎石、拌和水、外加剂等,按规范要求完成所有的试验项目。

B各种标号的混凝土配合比:

和易性、强度、坍落度、含气量。

C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的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静切力、胶体率、失水率、酸碱度等。

400.02明挖基础

1.基坑开挖

(1)扩大基础开挖前应核对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文件相符;调查清楚地下管线的数量和位置,以免造成破坏;当扩大基础建在陡坡上时,应对山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2)基坑开挖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顶缘四周应向外设排水坡,并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且应防止水沟渗水,以免影响坑壁稳定。

(3)基坑缘边应留有护道;各种堆载(弃土及材料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距坑缘应不小于0.5m,机械及机车通道距坑缘应不小于2.0m。

(4)对于坑缘顶地面较破碎或有裂缝的情况,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确保安全施工;位于居民生产生活区的基坑应设置警示标志和有效的隔离防护设施。

(5)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从基坑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连续施工,基础完成后应及时回填,防止基底受水浸泡。

(6)废弃的土石方应及时运至弃土场,防止水土流失。

2.围堰工程

(1)要根据水流速度、流量、水位深浅采取不同的围堰材料。

(2)围堰造成的口水不得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不得危及沟、河的岸坡稳定,否则应采取工程措施予以防护。

(3)围堰施工导致沟、河淤塞的,应及时清理干净,保证原沟河的流水形态。

3.基坑排水

(1)基坑排水不得直接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处排放,必要时应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排放。

(2)深基坑不应过量抽水而影响居民生产、生活或导致民房设施沉降开裂,必要时应组织沉降观测,以防发生不测事故。

4.基底处理

(l)基坑周边应布设排水沟,防止地面水进入基坑。

(2)在浇筑基础混凝土或封底之前应采用人工清理方式对基底进行整平,以保证不破坏基底的结构受力状态。

(3)软质地基应夯填碎石或采用低标号的混凝土填平;硬质地基可根据地质地形条件设置成阶梯状;整个基础应采用同一种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混凝土分层(级)浇筑施工。

(4)应及时合理排除基坑积水,经处理的基础不得再受水浸泡。

(5)钢筋不得受到泥土等杂物污染。

(6)明挖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应保持基底无水,不得浇筑水下混凝土。

(7)位于斜坡上的明挖基础,应详细审查设计图纸,当开挖后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不符时,应及时报告监理和设计单位现场验基。

(8)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其质量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应及时回填平整,回填土应压实,软质地基应采用粘土回填封水。

400.03灌注桩基础

1.施工准备

(1)场地为旱地时,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夯填密实,平整场地。

(2)场地为陡坡时,可用枕木或木架等材料搭设坚固稳定的工作平台。

(3)场地为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施工。

(4)场地为深水时,可用钢管桩施工平台,双壁钢围堰平台,也可采用浮式施工平台;施工平台设计时应通过稳定性计算,使其能承受工作期间所有静、动荷载的作用。

(5)大直径桩基(直径≥2.5m)的施工机械要求如下:

①桩长≤30m,可采用冲击钻或反循环旋转钻成孔;桩长>30m,宜采用气举反循环钻机;

②冲击钻机所配冲锥重量≥8t,电机功率≥55kw,锥尖为焊接的高合金钢刀齿;

③旋转钻机扭矩≥8t.m,钻头重量及配重之和≥lOt,主电机功率≥75kw。

钻头应根据岩层不同类型和硬度进行选择,一般可采用滚刀钻头;

④气举反循环钻机所配空压机输气量≥16m3/min。

(6)陆地钻孔桩必须设置泥浆沉淀池,循环利用;工程污水不得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处排放;工程弃渣应及时外运至弃渣点。

(7)在通航河流施工水中桩基时,平台上应设置航标等警示设施,Ⅲ级航道以上通航河流,应设置临时航道标,院止行船碰撞施工平台;弃渣不得直接排往河中,应采用集渣船收集并及时外运至弃渣点。

(8)桩基施工必需设置隔离防护措施,停止施工时应在孔位处设置盖板。

(9)施工现场应有台班记录,对于典型地质情况应留渣样及渣样照片资料。

2.护筒

(l)用钢板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埋设式护筒,必须坚实不漏水;护筒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确保在施工中不变形、不破损。

(2)根据地质条件当需埋设多级护筒时j应合理确定各级护筒直径,确保成孔满足设计要求。

(3)埋设护筒后应再次检查桩轴坐标,以确保桩轴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

3.成孔施工

(1)钻机成孔施工

①钻进时的施工要求:

A泥浆池和沉淀池应分别设置,确保护壁泥浆质量满足钻孔施工要求;

B应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斜孔和塌孔。

C对冲击钻应经常检查钢丝绳和卷扬机运行磨耗情况,对循环钻应经常检查钻杆连接件连接情况,以防钻进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D及时准确填写钻孔记录,检查成孔的垂直度和圆度,一般情况下应5m检测一次,以保证成孔的质量。

②掏渣及终孔要求:

A孔内排出的渣浆应流人沉淀池或集渣船,防止环境污染。

B钻孔达到设计标高,应将台班记录、桩底渣样交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认可并共同签字终孔。

C在临近终孔时,应认真核对设计地质资料(尤其是岩溶地区),验证端承桩桩底岩性、摩擦桩桩位的各层岩性及层厚与设计一致,否则应按程序书面报告,提请设计代表对该桩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并确认后才能进行终孔。

4.钢筋骨架

(1)钢筋骨架加工要求

①钢筋骨架必须在已经硬化的干燥地面上制作加工;

②钢筋的机械连接,宜使用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

③焊接钢筋的电焊工必须执有合格的上岗证;施工时应正确选用电焊条型号;

④加工过程中要保证间距均匀,无虚焊,对焊渣进行清除,保证钢筋不被烧伤;

⑤钢筋笼放入桩孔中以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不得让钢筋笼长时间浸泡于水中;

⑥桩基浇筑完成后的露头钢筋要用水泥浆进行粉刷,防止锈蚀。

(2)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应采用“耳筋”,“耳筋”焊制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当无用短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弯制设计时,其长度不小于15cm,高度不小于8cm,焊在骨架主钢筋外侧;当钢筋笼长度大于15m时,“耳筋”应加密布设,纵向间距不大于lOOcm,环向间距不大于50cm,并错位布置。

(3)钢筋骨架存放与运输

①钢筋骨架存放时,应在每个加劲钢筋位置垫上等高的木方,以免钢筋粘上泥土;在每个节段钢筋骨架挂上标志牌,写明墩号、桩号、节号等;存放的钢筋骨架应覆盖彩条布防雨、防潮。

②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钢筋骨架不变形。

(4)钢筋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①起吊和就位桩基钢筋骨架,不得使其发生变形:

②对于需焊接加长的钢筋骨架,在采用起吊焊接时,应保证立焊的质量:

③钢筋骨架就位后,应保证轴线位置的精度不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误差,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超过误差范围。

5.浇注水下混凝土

(1)灌注机具的准备

①钢导管直径应按桩径,桩长和每小时需要通过的混凝土数量确定,确保混凝土能均匀扩散至桩基各部位,并不出现卡管现象;

②导管顶部应设置漏斗,漏斗尺寸应确保进料时无混凝土散落进桩基,漏斗设置高度应确保桩顶混凝土浇筑质量。

(2)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要求:

①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整桩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灌注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灌注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掺人缓凝剂;

②现场应配置备用搅拌机,以备在机械发生故障时换用;

③测量孔深,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应捺测水画或泥浆面以下的孔深和所灌注的混凝土面高度,以控制沉淀层厚度、导管埋置深度和桩顶高度,以防发生断桩、短桩或导管拔不出等事故,

④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⑤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高度,正确指导导管的提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