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反思.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反思.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反思
19.大象的耳朵
[教学目标]
1.会认“似、耷”等9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读好文中的问句,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打一动物)
2.同学们真聪明,这个动物就是大象。
大家知道大象都有哪些特征吗?
(学生举手回答)没错,大象有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粗粗的腿,白白的象牙,壮壮的身子和细细的尾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讲的就是大象的耳朵。
出示课题:
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1.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眼中的大象。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组内合作识字:
互读、互听、正音。
3.教师引导:
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多音字:
扇:
shān扇动;shàn风扇。
似:
shì似的;sì似乎。
(2)图片识字:
竖、竿、舞
(3)与生活体验结合识字:
痛、烦、耷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名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象因为别人的看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后来又把耳朵放下来的故事。
)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4.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么?
(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有,像,。
(3)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动物们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动物们的耳朵多种多样,功能也不同。
那么大象的耳朵会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下节课接着来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写的字,明确其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遇:
半包围结构,笔顺是,“辶”是三画,右边的笔顺要记清。
最:
“耳”的首横要写长,盖住“又”字,末笔横改提。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
优秀作业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谁来说说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作用?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二、学习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2~8自然段。
(1)指导读好问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好奇)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疑惑)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怀疑)
(2)分角色朗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想一想:
这几个自然段出现了哪些动物?
(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
(4)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谁来表演这一段?
②你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吗?
他有必要把耳朵竖起来吗?
2.学习第9~12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大象是怎样让耳朵竖起来的?
(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3)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大象舒服吗?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舒服,经常有小虫子飞到大象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朵眼儿里面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
(4)现在,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
(不应该,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着能起到保护作用)起到了哪些保护作用呢?
我们一起来读第12自然段。
(学生举手回答:
防止虫子飞到耳朵里,还可以把虫子赶跑)
(5)了解大象是怎么改变的,改变后导致了什么结果。
填写下列表格:
大象的耳朵撑起来(竖着)有小虫子飞进去跳舞吵又头痛,又心烦放下来(耷拉着)虫子飞不进去一扇赶跑舒服
3.指名读第13自然段。
(1)指导学生读出轻松的语气。
(2)现在你知道大象为什么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吗?
我们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
(要喜欢自己,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不能只听别人的意见,去迎合别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
三、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特点,喜欢自己,不要因为他人的意见,改变自己迎合他人的想法。
)
2.齐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教学板书]
19大象的耳朵
大象的耳朵
耷拉着
虫子飞不进来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开课是非常顺利的,猜谜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效率非常高。
另外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分角色朗读,学生的表现欲很强,所以通过朗读的方式就能比较好地掌握问句的读法,同时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很快地了解了课文内容。
不足之处是没有准备头饰,另外就是在本文道理的理解上,学生的感悟还不够深刻。
20.蜘蛛开店
[教学目标]
1.会认“店、蹲”等15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述这个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把握故事内容。
2.能根据示意图讲故事,并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大象的大耳朵是它的特点之一。
那么请同学们来看一看下面这几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吗?
1.出示图片:
蜘蛛河马长颈鹿蜈蚣(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2.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
那么你们知道这几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吗?
我们接下来学习新课文《蜘蛛开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同学们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教授识字方法。
(出示课件)
(1)偏旁归类识字:
寂、寞;蜈、蚣。
(2)加偏旁识字:
店、编、付。
(3)联系生活识字:
口罩的“罩”,照顾的“顾”,交换的“换”,匆忙的“匆”。
(4)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4.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出示课件)
三、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再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找一找:
(1)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2)蜘蛛开了什么店?
都有哪些顾客?
都卖了哪些商品?
3.交流反馈。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你知道蜘蛛为什么要开店吗?
(好寂寞,好无聊)
3.师:
文中哪些字词写出了蜘蛛无聊的原因?
(每天、蹲、等)
4.指导朗读,读出蜘蛛心中的抱怨。
(重读两个“好”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蜘蛛开了什么店,卖了什么商品,他的顾客是谁。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口罩编织店——口罩——河马;
(2)围巾编织店——围巾——长颈鹿;
(3)袜子编织店——袜子——蜈蚣。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合作朗读,思考:
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蜘蛛开了口罩编织店)
(2)蜘蛛为什么开口罩编织店?
(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3)蜘蛛的编织店里口罩卖多少钱?
(一元钱)你觉得一元钱贵不贵?
为什么?
(4)蜘蛛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是谁呀?
(河马)给河马织口罩简单吗?
(不简单)为什么?
(因为河马的嘴巴那么大)所以蜘蛛感叹“口罩好难织啊”。
(指导学生体会“简单”到“难”的变化)
(5)出示句子:
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①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万分感叹、如释重负的感情。
②学习“工夫”“终于”两个词语。
③请学生用“终于”练习口头说句子。
3.出示第5自然段。
(1)学生自由举手朗读。
(2)蜘蛛觉得围巾织起来很简单,你们说对吗?
(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织围巾到底简不简单。
4.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学生分组学习第6~8自然段。
(1)分组讨论,小组长按照合作要求指导学习课文。
(2)教师总结反馈。
(蜘蛛卖围巾,碰到长颈鹿,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蜘蛛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围巾。
可见织围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5.指名读第9~11自然段。
最后蜘蛛的袜子店迎来了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蜘蛛的反应是怎样的?
(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6.学完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做任何事情不能只图简单,要勇于挑战困难,学会思考应对困难的方法。
)4.读句子,完成练习。
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1)“一整天的工夫”意思是,说明给河马织口罩。
(2)用“终于”写一个句子。
5.学完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复述课文,讲故事
1.(出示示意图)小组内交流故事内容,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奖励讲得好的同学。
2.课文的最后,蜘蛛跑回网上,那么蜈蚣的袜子到底织没织出来呢?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请在小组内交流,派代表发言。
3.师:
大家的故事不仅讲得好,编得也好,回家后,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6.你觉得蜘蛛开店还可以卖什么?
它可以卖给谁?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9个“会写字”,书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
商:
与“摘”的右半部分作区分,“冂”里面不是“古”。
期:
左右宽窄相当,“其”字中间是两横。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全班互评。
[教学板书]
20蜘蛛开店
蜘蛛开店
口罩编织店卖口罩河马(一整天)
围巾编织店卖围巾长颈鹿(一个星期)
袜子编织店卖袜子蜈蚣(跑回网上)
做事不能只图简单,要勇于挑战困难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学生充分理解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入一个环节:
把学生平时遇到困难时的各种表现与故事中的蜘蛛作对比,从而让学生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只挑简单的来做,要勇于挑战困难,要学会思考应对困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找几个小伙伴共同来完成织口罩、围巾、袜子的工作。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目标]
1.认识“卖、烂”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喝”。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
2.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鸟、蝴蝶、小兔等说了些什么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2.谁来给大家讲讲你的猜测?
(指名回答)你们真会想象!
小青蛙到底是怎么卖泥塘的呢?
他卖出去没有呢?
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板书课题,讲解“蛙、卖”)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2.教师检查读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注意读准“舒”是翘舌音,“撒”是平舌音,“坑、挺、泳、愣”是后鼻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
3.读课文,读通顺词句。
(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入课文中,看看能否把句子读得更通顺些。
(2)学生自由读。
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思考:
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他卖出去没有?
原因是什么?
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
(他觉得自己住的烂泥塘不怎么样,想把它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
5.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
(1)结合图片。
①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
②青蛙大声吆喝:
“卖泥塘喽,卖泥塘!
”
(2)启发学生回忆平时在哪儿、什么时候听过吆喝。
(指导读好青蛙的吆喝)三、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蛙、卖”等8个生字。
2.学生自己记字形,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3.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里怎样写才好看?
(指名交流)
4.师范写,重点指导。
蛙:
右边是两“土”字叠加,注意横画长短分布。
搬:
中间的“舟”字横画不穿头。
卖:
与“买”字做对比分析。
5.学生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能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指名说)同学们讲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卖泥塘吗?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合作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第3~9自然段,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
他们买了没有?
为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不满意的语气读出来。
(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
(老牛遗憾的语气)
(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
(野鸭嫌弃的语气)
(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有什么不同。
(一次比一次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
)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1)想:
①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②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2)做:
①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②砍竹子,引山泉水。
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
(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灌足了水)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7.自由读一读第10自然段,边读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泥塘边经过?
他们说了些什么?
8.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的训练。
出示:
(1)一只小鸟飞来了,他说:
“。
”
(2)来了,他说:
“。
”(3)来了,他说:
“。
”
9.“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
(指名读青蛙的话)
10.青蛙说:
“多好的地方!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好?
把这些句子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勾画。
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
11.谁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呀?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
12.听了青蛙的吆喝,你会怎么想呢?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13.难怪青蛙愣住了!
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回归整体,拓展思维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
青蛙为什么没有卖掉泥塘?
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3.同学们说得真好,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
我建议,同学们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好吗?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把故事讲一讲。
2.试着把课文分小组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小组在全班表演。
4.对演得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教学板书]
21青蛙卖泥塘青蛙卖泥塘老牛——没有草
野鸭——水太少
小鸟——缺点儿树
蝴蝶——缺点儿花
……种草、引水、栽树、
种花、修路、盖房
(劳动创造美好)
[教学反思]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故事,这个故事告诉学生:
美是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我在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故事人物的感情变化及故事发展。
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一点不足,就是没有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青蛙从卖泥塘到不卖的变化,以及对第11自然段中“卖泥塘的吆喝”的教学不够完美。
22.小毛虫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昆、怜”等16个生字,正确描写“整、抽”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尽”。
理解并积累“生机勃勃、尽心竭力”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讲故事。
3.通过理解课文懂得自然界的规律,每个人都要按照规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自主识字,了解小毛虫成长的变化,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联系课文理解“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引出课题
1.(出示各种蝴蝶图片)师:
春天来了,同学们,你们看——看到了什么?
2.你们知道蝴蝶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
它又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同桌合作,交流自主识字方法。
3.出示字词,师检查自学结果,重点指导多音字“尽”的读音。
4.标注自然段序号,接龙读课文,纠正读音。
5.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读音。
三、研读第1、2自然段
1.生自由读文,讨论:
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出示:
可怜又笨拙的小毛虫)
2.交流反馈。
(出示句子:
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
3.读句思考:
从这个句子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很可怜?
(不会唱、不会跑、不会飞)
4.动画演示:
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悟昆虫们的快乐,发现这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强烈的对比。
(2)图片展示,学习理解“生机勃勃”的意思。
5.指导朗读。
师生合作读第1自然段。
6.(出示句子)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
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1)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笨拙”?
(2)动画演示理解“挪动”。
(观看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理解“挪动”的意思。
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来理解“笨拙”,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
7.小结:
小毛虫这么笨拙、这么可怜,但它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练习说话
介绍小毛虫。
出示:
小毛虫真可怜,。
小毛虫真笨拙,。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读第3、4自然段,理解“悲观失望”“羡慕”。
2.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
小毛虫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3.小组讨论交流。
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做:
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4.现在,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毛虫?
(尽心竭力)
(让学生感知小毛虫的坚强,体会它不悲观失望,不羡慕任何人和尽心竭力做好自己工作的心情)
5.自由读第5、6自然段。
(1)理解“与世隔绝”的意思。
(2)出示句子: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思考:
这是怎样的规律?
小毛虫耐心等待会有怎样的结果?
6.动画演示:
小毛虫破茧而出变成蝴蝶。
(利用动画,形象地将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既帮助学生理解小毛虫蜕变的知识,又渐渐地把学生带入本文,为小毛虫而高兴)
7.自由读第7自然段,画出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样子。
(1)出示句子:
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
(2)配乐朗读。
(3)出示第2自然段,把小毛虫之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作对比,思考:
小毛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8.出示图片及相关词句,让学生展开想象,借助提示说一说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虫变茧,茧变蝶)5.借助下面的提示,讲一讲小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三、复习巩固
1.做游戏,词语搭配。
2.出示课后习题中的词语,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口头练习造句。
3.写字训练,教师指导难点字。
整:
“束”的捺画要改为点,撇画要舒展,与“攵”的捺画相呼应。
“正”字写在田字格中居下居中的位置。
[教学板书]
22小毛虫(可怜、笨拙)
小毛虫不悲观失望、尽心竭力
蝴蝶(灵巧、轻盈)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小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其中设计的亮点是用了几次动画演示,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瞬间提起了学习的兴趣和讨论的热情,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根据重点词句复述故事的能力。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扫、帚”等11个生字,积累多音字“扫”。
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3.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4.能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5.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6.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能根据句意猜测难点字的意思。
2.学写比喻句;练习写话,写清楚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积累《二十四节气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一)导入:
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热爱劳动,上个星期五大扫除时,同学们干得非常认真,有扫地的,拖地的,还有擦玻璃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室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真棒!
这周五,我们又要进行大扫除了(出示相关图片和词语),看看这些工作,你想做哪一项?
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它。
1.指名读词语。
教师正音指导,读好“扫”的平舌音。
2.开小火车读。
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3.分别说说两组词语的特点。
(一组表示清洁工具,一组表示清洁活动)
4.引导学生说说“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这些清洁工具的用途。
如,用扫帚扫地,用抹布洗碗,用拖把拖地,用水桶拎水,用簸箕装垃圾。
5.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或清洁活动?
如,用吸尘器吸尘,用洗衣机洗衣服,用消毒柜消毒等。
(二)汉字与偏旁
1.出示“又—劝”“土—堆”。
仔细观察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小组讨论)
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指导:
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又”字最后一捺变成一点;“土”字最后一横变成提。
3.出示“转、特”,请同学们模仿刚刚的方法来分析剩下两个字的偏旁特点。
4.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词语积累
(一)猜一猜
1.出示句子和加点的字“摸”,先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再查字典检验。
指导:
“摸”,用手去碰,动作很轻。
“扌”表示跟手有关。
2.出示剩下的两个例句,依照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3.总结方法: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我们首先通过偏旁猜测字意,再通过全句的语境来联想字意,最后查字典检验自己的猜测。
(二)学习比喻句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读句子,注意读通顺。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
(都有“像”这个词)
3.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对比总结学生的发现。
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那棵大枫树又高又大。
4.学习比喻词“像”“好像”。
5.出示图片,学生仿照写句子。
——燕子的尾巴像。
三、写一写
1.图片导入。
课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