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092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_精品文档.doc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对策

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及原因

由于受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的限制,课堂提问中的“徒劳提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形式单一,缺少活力

案例1:

一位同事上一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校内公开课,为了解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掌握情况,先后问:

“什么叫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哪几种方法?

”听了学生流利、圆满的回答,教师满意地开始了新课题的学习。

事实上,学生回答的只是一些浅层次记忆性知识,并没有表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可以将提问改为:

“如图,在△ABC和△A1B1C1中,

(1)已知∠A=∠A1,补充一个合适的条件,使△ABC∽△A1B1C1;

(2)已知,补充一个合适的条件,使△ABC∽△A1B1C1。

”回答这样的问题仅靠死记硬背显然答不出,只有在真正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回答。

这样的提问能起到反思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教学有效性明显提高。

案例2:

在八年级一堂数学公开课中,A老师讲菱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画出图形后,

师:

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吗?

生:

师:

你怎么知道?

生:

这是已知条件

师:

那么四边形ABCD是菱形吗?

生:

是的

师:

怎样证明?

能证三角形全等吗?

生:

由于A老师已指明用全等来证明边相等,学生几乎不怎么考虑,就开始证全等了,所谓的“导学”实质为变相的“灌输”。

虽从表面上看热闹活跃,实则流于形式、肤浅,学生活而不究,华而不实,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对于该判定定理的证明,应创设必要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如问:

菱形的判定已有哪几种方法?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再问:

两种方法都可以吗?

证明边相等有什么方法?

(A、全等三角形B、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选择哪种方法更加简捷?

这样的提问更能促进学生思考。

2、内容枯燥,缺乏引力

案例3:

B老师上了一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示范课,应该说教师的预设是精心的,教学的过程按教师预设的轨道展开,直至最后一道思考题:

“足球由黑色正五边形和白色正六边形配置而成,已知它们共有32个,问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分别有多少个?

师:

设正五边形为x个,那么正六边形个数可用什么表示?

生:

32-x

师:

那么方程怎样列?

生:

x+32-x=32

师:

这样的话,x消去了,还怎么求?

(事实上,教师这里应点出“它们共有32个”这个等量关系已经用过了,不能再用,列方程要找一个另外的等量关系。

师:

我们从边考虑,x个正五边形共有5x条边,一个正六边形有三条边与正五边形相连接,那么正六边形个数可怎样表示?

这时大部分学生思绪游离,课堂陷入僵局,而下面听课的教师开始议论纷纷,这里B老师的提问内容空洞,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

对于这个习题的分析和提问,我认为这样比较合理。

“设正五边形x个,那么正六边形(32-x)个,再找一个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呢?

”“一个正五边形有几条边与正六边形是公共边?

x个呢?

”(列出代数式5x)“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正六边形有几条边与正五边形是公共边?

(32-x)个呢?

”(列出代数式3(32-x))“这两个代数式表示的都是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公共边条数,所以相等,从而得到方程5x=3(32-x)。

案例4:

“有理数的乘法”,这是一节七年级公开课,由青年教师C老师执教。

在师生共同探索、归纳出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后,C老师进一步给出了以下练习:

“说出下列各算式的结果:

3×7,(-3)×(-7),(-3)×7,7×(-3)”在学生得出结果后,进入下一环节。

师:

确定了符号以后,再来确定什么?

生1:

结果。

师(加重语气):

确定了符号以后,再来确定什么?

生1(声音变弱):

结果。

师:

结果中除了符号还有什么?

生2:

符号弄掉以后的数。

师:

符号弄掉以后是什么?

生2:

绝对值。

这样的提问措词不清,对学生缺乏引力,学生不易理解和思考,也不好表达。

我们知道,一个有理数有两部分组成,符号和绝对值。

如果教学中能让学生先明白这一点,那么这里的提问不用这么冗长,学生也不会茫然不解。

如可先问:

“以上结果的符号分别是什么?

”再问“绝对值分别是多少?

”“与原来两个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最后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可谓水到渠成,不慌不忙。

3、方法死板,缺失动力

案例5:

这是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实践与探索”一节课的情形。

由于前半节课关于增长率问题的讨论与探索花去了较长时间,所以在探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先让学生解下列方程,将得到的根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x2-2x=0

(2)x2+3x-4=0(3)x2-5x+6=0

方程

x1

x2

x1+x2

x1·x2

然后直接设问:

“观察表格中两个根的和与积,它们和原来的方程的系数有什么关系?

”意在启发学生直接总结出规律。

在课后反思中,我总觉得这是一个败笔。

尽管前面有一个练习作了铺垫,但设问只关注了结果是什么,而没有真正引导学生探究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思维没有被激活。

如果按以下方式设问,效果肯定会好许多。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来个比赛,看看是老师算得快还是同学们算得快。

已知x2+3x-4=0,则x1+x2,x·x2的值分别是多少?

”话音刚落,我直接报出答案。

再问“若方程为x2+3x+1=0呢?

”当学生还在奋笔疾书时,我又稳操胜券。

“因为老师掌握了一个法宝,不需求解方程就能知道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

同学们你们也想获得这个法宝吗?

”学生的“胃口”马上被吊了起来。

这样设问无疑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案例6:

下面是新教师上汇报课“一元一次方程”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

如何解方程3x-3=-6(x-1)?

生1:

老师,我还没有开始计算,就已看出来了,x=1!

师:

光看不行,要按要求算出来才算对。

生2:

先两边同时除以3,再……(被老师打断了)

师:

你的想法是对的,但以后要注意,刚学新知识时,记住一定要按课本的格式和要求来解,这样才能打好基础。

这位教师提问时,对学生新颖的回答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标准答案,一味强调机械套用解题的一般步骤和“通法”。

殊不知,这两名学生的回答的确富有创造性,是不同于通法的奇思妙想。

可惜,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不仅没有得到呵护,反而被教师轻易否定而窒息扼杀了。

其实,学生回答即使是错的,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并给予激励性评析,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培养学生能力。

有的青年教师为了节约时间,讲究速度,提问后立即让学生回答,但由于提问突然,学生没有时间思考,结果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

有的青年教师提问凭自己的喜好,只面向少数尖子,多数学生成了陪衬,被冷落一旁,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逐渐对提问失去兴趣,上课也不再听老师的,对学生失去动力。

二、课堂提问中实施的对策及措施

面对课堂提问的种种误区,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和探索,我实施了以下几种对策加以纠正。

1、灵活趣问,创激亮度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

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点。

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境,使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接受的信息相互冲突而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

这样的提问不再流于形式,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

学生都知道,周长一定时的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是S正方形,那么一边靠墙,其余三边总长为60米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值是多少?

很多同学根据原有经验,马上说:

“也是正方形时的情形。

”“那么最大面积是多少?

”学生通过简单计算,得边长为60÷3=20,最大面积S=202=400。

“老师如果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设计出一个面积大于400的长方形呢?

”我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的情绪高涨,迫切地希望知道我的结果。

我说,“如图,当垂直于墙的这一边长为12,另一边长为36时,长方形的面积为432,大于400。

”这时,部分同学开始寻找比432更大的。

“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到底是多少?

我们应该怎么求出这个最大值呢?

”带着问题,师生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索过程:

设垂直于墙的边长为x米,则矩形的面积S=x(60-2x)=-2x2+60x=-2(x2-30x)=-2(x2-30x+225)+450=-2(x-15)2+450,所以当x=15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为450。

这个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发生了冲突,在学生脑海中激起了思维的浪花,从而把知识的甘泉注入到他们的心田。

2、师生互动,激发活度

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多问多答,小步子、简单化越来越受到学生反感。

教师一上课就提问,很多小问题其实学生都知道,就是不想回答,课堂因此缺少活力。

学生喜欢有时间思考、讨论,也喜欢提出一些问题问同学、老师。

如在七年级的一节习题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民主且富有思考空间的课堂氛围,学生“不安分”的细胞跃然而出,他们质疑同学,挑战老师,整堂课创设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最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深题浅问,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那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具有吸引力,容易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

例如,“已知,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E=BE,DF=CF,求证:

EF//BC,EF=(AD+BC)。

”这是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

(1)本题结论与哪个定理的结论比较接近?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能够把EF转化为某个三角形的中位线吗?

(3)已知E为AB中点,能否使F成为以A为端点的某条线段的中点呢?

可以考虑添加怎样的辅助线?

(连结AF,并延长AF交BC的延长线于G)(4)能够证明EF为△ABG的中位线吗?

关键在于证明什么?

(点F为AG的中点)(5)利用什么证明AF=GF?

于是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这样的提问深度恰到好处,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果子”,这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不会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4、发散巧问,增强跨度

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应提出一些有开放性、探索性、跨度大、一题多解的问题,但并不一定要难题。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年第6期(初中)刊登了《一堂节外生枝的数学课——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一文,文中列举了对下面这道习题的七种不同解法。

“如图,四边形ABCD和EFGC是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用a、b表示△AGE的面积。

文中给出的七种不同解法确实体现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整体处理还需进一步完善,在学生给出多种解法后,可如下设问:

(1)这七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吗?

都运用了一种什么思想方法?

(都是运用转化思想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求解)

(2)本题有没有更加简捷的解法?

(学生F连结AC,得到了∠ACB=∠EGB=45°,就有AC//EG,有了平行线,就有了等积关系,那么△AEG的面积与谁的面积相等?

)(3)变式:

如图,点B、C、G共线,四边形ABCD和EFGC是两个边长分别为a、2的正方形,试确定△AGE的面积。

这里设计的提问

(1)能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再一次得到升华;提问

(2)及时发现学生F的思想火花,提出最优化解法;提问(3)是对本题结果的延伸和拓广。

通过这样内涵丰富的提问,无疑增大了例题的跨度,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