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0205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docx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次课

教学课型:

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难点):

第三章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内容提要]

1.个性概述

2.需要的概念、种类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动机的概念、种类

5.动机理论及应用

6.学习动机及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

个性的概述,需要,动机,动机理论及应用,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多媒体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名词解释:

需要动机成就动机学习动机归因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它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哪些实际意义?

3.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动机对人的活动的功能有哪些?

4.什么是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它有哪些实际意义?

5.高成就需要者与低成就需要者在面临中等难度的工作时行为上有何差异?

6.韦纳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归因方式如何影响人们的后续行为?

7.你是如何理解学习动机的?

举例说明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8.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资料:

1、彭聃龄主编(2001):

普通心理学。

北京:

北京师大出版社。

2、黄希庭主编(1997):

《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3、张述祖、沈德立(1987):

基础心理学。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4、张春兴(1994):

现代心理学。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5、孟昭兰主编(1994):

普通心理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

教师讲稿附后

第一节个性概述

一、人格概念

(一)什么是人格?

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理解,伦理学,人格代表一种个人尊严,如“不能做有损人格、国格的事”;政治学,人格代表一个人所承担责任和义务,如“某某领导的人格魅力”。

人格(personality),心理学上又称个性(individuality)(高玉祥、叶奕乾),但也有学者将两者区分使用(如北大陈仲庚、黄希庭)。

personality来源于希腊文persona,原意是指演员所戴的假面具,后来逐渐演化成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代表戏剧中人物的身份。

心理学家沿用这一含义,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的种种行为及心理活动都看作是人格的表现。

但是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

艾森克(1955):

“人格是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它决定着个体适应环境的独特性。

”是从人格的构成要素,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的角度来定义的,人格的本质是行为模式。

奥尔波特(1961):

“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

”强调人格不仅是行为上的,还有思想上的,突出了人格的动力功能。

卡特尔(1965):

“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情景中的行为,它是与个体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强调了人格对行为的预测作用,而且行为不仅有外显的,还有内隐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人格不是一种内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人有组织的典型行为的外在观察模式。

”与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强调人格是一种外在的、可以观察到的模式。

北大陈仲庚:

“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强调人格的形成过程——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以及人格的独特性。

北师大高玉祥:

“个性是人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的特点,个性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综合的心理结构。

”是从人格的构成要素上定义的。

教材上的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说明:

1、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人的人格特征,是一种特有的模式。

2、人格是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模式。

3、人表现出来的人格特点是稳定而一致的。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1、生物制约性

主要是指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生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如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遗传的生理解剖特点。

人的自然生物特性虽然不能预定人格的发展方向,然而它却构成人格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个性发展的模式以及人格行为形成的难易。

如神经活动的类型直接决定了人的气质表现。

如甲、乙两个学生的神经类型一个是强的、灵活的,另一个是弱的,在面对同样较差的学习成绩时,甲的反应是短暂的,乙的反应是长久的。

但是,在看到人格的生物制约性的同时,绝不能把人格看成是先天的、固有的,是由遗传所决定的特征成熟的过程。

2、社会制约性

人是生物实体,更是社会实体。

1953年莫斯科一对连体的4岁小姑娘的表现,她们共用同一的肺、心脏、胃,只是脑袋不同,但人格的表现是不同的。

再如在动物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兽孩,虽然他们的生物组织在生长发育着,可他们不会具备正常人的人格的特征

3、稳定性

人格特征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人格的表现具有一贯性。

那些偶然的、一时性的行为表现不能称为是人格特征。

常言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正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差异,人们才能根据各人不同的人格特征,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别开来。

4、独特性(个别性):

每个人都有与其他人不同的人格特征。

世界上不会有两个人格特征完全相同的人。

即使同一人格特征,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例如,同样是勤奋,外向型的人表现为在工作中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干什么事都想一鼓气干完;内向型的人则可能表现为踏实肯干,埋头苦干,操作精细。

5、整体性:

尽管人格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但人格特征是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来的。

人格是由许多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三)人格的构成

以前的学者认为人格的构成主要是从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两方面分析的,教材中人格的成分主要包括:

气质、性格、认知风格(方式)、自我调控等方面。

1、气质(temperament)

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脾气、秉性。

指的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特征,具体地说,指的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差异主要是先天的,它受神经系统活动特点的制约,而人的神经系统活动特点是先天的、遗传的。

刚出生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有的爱哭好动,有的安静,主要就是气质上的差异。

通常我们将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

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既可以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道德败坏的人。

气质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只要经过努力都能在不同领域内取得应有的成就,也可能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2、性格(Character['kAr[t[])

指的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所谓态度,是个体对待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

态度表现在人的行为方式中。

如在危险面前,有的人勇敢无畏,一往无前;有的人怯懦退缩,一筹莫展。

对待别人,有人热情大方,有人冷漠无情。

性格具有社会评价意义,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的某些方面。

如诚信、坚定、进取、勤奋等性格,是有积极的评价意义的性格特征;虚伪、狡诈、懒惰等性格,则是有消极的社会评价意义的性格特征。

3、认知方式(cognitivestyle)

又称认知风格,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个人所偏爱的一贯的方式,如有的人偏爱抽象的知识,有的人偏爱形象具体的材料;有的人思考问题是分析式的,有的人是整体式的。

认知方式有如下一些特点:

1)稳定性,童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方式会保持到成年。

2)两极性,3)是过程变量,而不是结果变量。

4)价值中性。

认知方式有多种,主要有:

场依存——场独立、沉思——冲动、整体——分析、言语——形象等。

4、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1)自我认知:

即是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观察就是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判断与评估。

自我认知是进行自我调控的重要基础。

一个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就无法进行准确的自我调控。

如一个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相反,一个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过高估计自己,就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

2)自我体验:

是伴随认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上而产生的主观感受。

如一个人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有自信心;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时,就会产生内疚、惭愧的感受。

3)自我控制:

是指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自我行为的控制。

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二、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论

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在弗莱堡(现属捷克),四岁时随全家迁居维也纳,1938年因不堪纳粹迫害,在罗斯福总统的直接干预下,离开奥国,去英国伦敦,1939年去世。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格也称为精神或心理生活。

他把精神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理论,被称为“地形观”(topographicalview);而把心理生活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被称为”结构观”(structuralview)。

有人以形象图示的方式来表示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的这两种描述(见图)。

意识与前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conscious)是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所组成。

人的心理就像漂浮于海上的冰山,露在水面上的只是一小部,是各种意识到的心理活动;而藏在海水底下无法意识到的绝大部分属于潜意识领域。

意识的内容是不断改变的,有些意识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而大多数则是从底层升上来的。

前意识(preconscious)是我们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其工作是除去不合适的潜意识内容,并把它们压回到潜意识中去。

潜意识(unconscious)是精神分析论的一个主要概念,是指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极大。

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但它在弗洛伊德理论中有特殊的含义。

它“充满了本能所提供的能量,但是没有组织,也不产生共同的意志,它只是遵循快乐原则,力求实现对本能需要的满足”(苏晓离等译,1987,82页)。

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以性为中心的各种本能冲动,其来源少部分是由意识压入的,绝大部分是从未意识到的。

尽管人们的行为似乎出自意识,然而真正起作用的却是潜意识。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1923年,弗洛伊德建立了精神分析论中更为正式的结构模式,用本我、自我和超我来描述成年人的人格结构。

本我(id)是人生下来时的心理状况,是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是各种本能、欲望沸腾着的大锅”,是生和死两种本能的储藏库,并且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非理性的方式工作。

本我是根据快乐原则行事的。

本我消除同肉体需要有关的紧张的途径有两种:

反射作用和愿望满足。

反射作用(reflexaction)是感官受刺激释放出身体能量以达到本能的满足。

自我(ego)是由本我分化出来的,其能量也来自本我。

它一部分位于意识,一部分位于潜意识之中。

自我在婴儿期小而弱,由于与现实接触,借助于认同作用,模仿其父母而逐渐成长。

自我是理智的,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principle)活动的,只有在现实允许快乐的情况下它才允许降低紧张状态。

自我的存在是为了使个人与能真正满足其需要的经验发生联系。

由于自我使本我的愿望得到满足,这样本我的能量便逐渐转入自我。

当自我从本我那里取得足够的能量时,它可以用于消除满足本能之外的其他目的,发展如感知、注意、学习、记忆、判断、推理和想像等。

此外自我能量还用于阻止本我能量的立刻释放,整合超我、自我和本我三个系统,使之融合为一个统一的、组织良好的整体。

从而对环境做有效的适应。

超我(superego)从自我分化而来,是父母向儿童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的一个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产生约在五岁时因反对本我,特别足恋母情结(Oedipuscomplex)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在模仿父母的道德观的过程中形成的。

超我大部分属于人格的潜意识部分,它是人格道德的维护者。

这个结构告诉人什么是合乎道德、什么是不道德的。

它像个监督者或警戒者,设法引导自我走向更高尚的途径。

超我追求至善至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

超我的主要功能是用良心和自豪感等去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

弗洛伊德曾幽默地说,“可怜的自我,日子更不好过,它要服侍三个严厉的主人,还要尽力调和三位主人的要求。

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而且常常是水火不容的。

这三个暴虐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找。

正因为如此,自我被称为人格的实际执行者。

总之,在弗洛伊德看来,整个人格中的能量是一定的,如果自我得到了能量,那么本我或超我就会失去能量。

人格中某一系统获得能量后,即意味着其他系统已丧失了能量。

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能量在三个系统中的不同分布。

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这个人的行为就是很有道德的;如果大部分能量为自我所支配,这个人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大部分能量还停留在本我,这个人的行为就表现出原始冲动性。

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取决于能量在其人格结构中的分布状况。

(二)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

艾森克(HansJurgenEysenck,1916一)是英国心理学家。

1916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并在德同接受早期教育。

1934年迁居英国,1935年入伦敦大学学习心理学,1938年获得学士学位,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

1955年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兼伦敦精神病研究院心理学部主任。

艾森克的著作很多,写了45本书,发表600篇论文。

主张人格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应紧密结合,而不应当各做各的。

艾森克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体格稳定的持久的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方式。

三个人格维度

艾森克认为,各种人格类型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相反,人格类型包含基本的人格维度(personalitydimension),即外倾-内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每个人在这些维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极少有单纯类型的人。

例如,某人可能表现得非常外倾,有些神经质和极少的精神质;而另一个人则表现小极少外倾,有些神经质和精神质。

大多数人的人格特征都在人格维度的平均值范围内,处于16%至84%之问,很少有人落于两个极端:

0%或100%,而单纯的人格类则是很难找到的。

人们在三个人格维度上的表现程度可以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来测定。

1)外倾-内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

是人类性格的基本类型。

外倾的人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爱交际、喜社交、渴求刺激、冒险、粗心大意和爱发脾气等特点。

内倾的人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冷淡、不喜欢刺激、深思熟虑,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气等特点。

虽然这些描述与荣格的描述相似,但艾森克并不接受荣格对这些态度起因的描,更不接受荣格关于个人潜意识的操作方式

2)神经质(neuroticism):

这一维度表明从异常到正常的连续特征。

艾森克指出,情绪不稳定的人表现为高焦虑。

这种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

情绪稳定的人,情绪反应轻微而缓慢,并且容易恢复平静。

这种人不易焦虑,稳重温和,容易自我克制。

3)精神质(psychoticism):

这一维度表明从异常到正常的连续特征。

高分精神质者具有倔强固执,凶残强横和铁石心肠等特点,这种人有强烈愚弄和惊扰他人的需求。

低分精神质者具有温柔心肠的特点。

(三)阿尔波特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GordonWillardAllport,1897—1967)是美国心理学家,人格特质论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

1915年考入哈佛大学,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一度中断学业。

1919年获得文学学土学位,1922年和1924年先后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其博士论文题目为《人格特质的实验研究》。

在美国最早开出有关人格的课程,课名为“人格:

它是心理和社会的领域”。

除了1926年至1930年在达特摩斯学院任职四年外,他的整个学术生涯都是在哈佛度过的,担任该校心理学系系主任多年。

1939年曾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67年10月去世。

开始奥尔波特提出人格就是“一个真实的人”。

但又嫌太简单、含糊,于是提出(1961):

“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

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

奥尔波特首先提出人格是由特质(trait)构成的(elementinsb'spersonality)。

什么是特质?

在奥尔波特看来,特质是个体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它被看作一种神经生理结构,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

特质之间是相互独立而又彼此重叠,一系列特质相互交织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格。

虽然我们看不见它,但可以过观察个人的行为的一贯表现而推断其存在,因为特质使人的行为反应有了一致性。

如一个人的害羞特质,可以从他缺乏同辈的友谊,回避社会聚会,喜爱如读书、集邮等单独活动,厌恶参加讨论会等行为反应中推断出来。

总之,个人以特质迎接外部世界,以特质来组织经验。

特质也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内在的一般行为倾向。

首先,奥尔波特区分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individualtrait)是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那些特质,故而又称独有特质(uniquetrail)。

共同特质(commontrail)是某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所共有的那些特质。

这两种特质的区别主要取决于被说明的对象。

任何群体都能用它的特质加以描述,例如,可以把一个群体描述为守旧的、懒惰的或勤劳的群体。

同样。

任何个体也能用他或她所具有的特质加以描述,一个人可以被描述为守旧的,懒惰的或勤劳的个人。

当特质被用来描述一个群体时,就被称为共问特质;而把它们用来描述个人时,便被称为个人特质。

虽然奥尔波特承认这两种特尽都是存在的,但他极力主张人格心理学家应该集中研究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认为并非所有的个人特质都对人格起同样的作用。

因而他将特质又区分为: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或枢纽特质)(cardinaltrail)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指个人生活中共有渗性占优势的特质。

如果一个人具有某种首要特质,它几乎会影响这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面。

例如,张飞的脾气爆躁,林戴玉的多愁善感,如果一个人具有压倒一切的权力欲望,这种权力欲塑就会渗透到他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不仅奋力去获得社会中的权力地位,并以类似的方式与他的球友、棋友、孩子、妻子争强斗胜。

他会努力统治他的妻子,甚至尽力赢得与他的五岁女儿的一场乒乓球赛。

显然,首要特质只有在少数人身上可以观察到。

中心特质(或核心特质)(centraltrait)是指渗透性稍差一些,但仍具有相当概括性的重要特征,是描述人格的重要特质。

如果有人请你写封推荐信真实地介绍你所熟悉的人,你在信中扼要地罗列出你所熟悉的人的某些特征,例如聪明、负责任、整洁、有创造性。

你所列出的这些特征就是中心特质。

奥尔波特发现个人的中心特质是很少的,约5~10个。

次要特质(secondarytrait)是指不甚明显的、一致性和概括性都较差的那些人格特质。

首要特质和中心特质相比,次要特质对刺激的适应范围都窄。

次要特质接近于习惯或态度,但比这两者都更具有概括性。

次要特质包括个人的独特偏好(例如偏好某种食品或服装)、一些偏向看法以及由其他情境制约的特性。

(四)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卡特尔(RaymondBernardCattell,1905~)出生于英国,16岁考入伦敦大学,主修化学,研究生阶段改学心理学,从师于因素分析之父斯皮尔曼,192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45年在伊利诺伊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1973年退休。

他研究人格采用的方法被称之为多变量分析。

这种方法就是在许多不同的情景中去测量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为,然后再用因素分析法加以处理。

另外,他强调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格。

卡特尔是相当重视人格结构的。

他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

定义:

“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情景中的行为,它是与个体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特质是指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某种行为方式及其一致性。

人格特质的种类很多,他将人格特质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

独有特质和共同特质

与奥尔波特的观点—样,卡特尔认为,人类存在着所有社会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以及个人所独具的特质;前者为共同特质(common['kC:

m[n]trait),后者为独有特质(uniquetrait)(奥尔波特称为个人特质)。

卡特尔认为虽然社会所有成员都有某些共同特质,但共同特质在每个人身上的强度是各不相同的。

事实上,卡特尔等(Cattell&Cross,1952)发现即使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特质强度在不同时间也不相同,发现人格特质有变化性的一面。

在一个研究的44天时间里,对同一个人的八种特质进行了80次测量。

被试在实验期间每天写日记。

研究证明,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由于情境的变化,其特质强度也发生变化。

第二层次: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这是卡特尔研究最多、也是最充分的一层。

他在1945年将奥尔波特收集的一万多个描述人格的形容词加以浓缩,归纳为171个,然后用群集分析的方法将171个特质合并为35个特质群。

他称这些特质为表面特质(surfacetrait),是指从外部行为就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例如,一个人在街上跟人打招呼、微笑、向对方致意,看上去有一种友善的特质。

表面特质不是一种解释的概念,而是一种观察。

同属于一种表面特质的特征或行为,其间的关系很复杂。

这些特征或行为虽然彼此有关联,但不一定会一起变化,也非源于共同的原因。

卡对35个表面特质进行因素分析,得出16个根源特质(sourcetrait)是指那些互相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特质,是单一的、独立的人格维度。

它是内蕴的行为原因,因而具有解释的含义。

根源特质是人格结构的最重要部分,控制着个人所有的习惯行为。

16种根源特质:

1,A乐群性,2,B聪慧性,3,C稳定性,4,E好强性,5,F乐观性,6,G有恒性,7,H敢为性,8,I敏感性,9,L怀疑性,10,M幻想性,11,N世故性,12,O忧虑性,13,Q1实验性,14.Q2独立性,15,Q3控制性,16,Q4紧张性

第三层次: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这一层主要说明的是16种根源特质在形成过程中,是受环境影响还是受遗传影响的问题。

体质性根源特质(constitutionalsourcetrait):

是由内部的生理状态或遗传因素决定的特质,如A(乐群性)。

环境养成特质(environmental-moldtrait),简称环境特质:

是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特质,如Q1(实验性)。

16种根源特质中一些特质属于体质性特质,而另一些则是环境养成特质,是非此即彼的,只受一方面的影响,不可能既归于遗传,又归于环境。

第四层次:

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

这一层主要是根据特质的功能、作用划分为上述三种类型的特质。

能力特质(abilitytrait):

是决定一个人处理问题或事情成效的特质,是人格的认知表现。

最重要的一种能力特质是智力。

气质特质(temperamentaltrail)是由遗传决定的,表现为一个人在接近目标时如何行动的特质,是人格的情绪表现。

它决定一个人的情绪色彩,如一个人的行动是温和的,还是暴躁的,例如情绪性、速度、冲动性、支配性、敏感性和自信心等特征。

气质特质属于体质性潜源特质,通常不受特定情境因素的影响。

动力特质(d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