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0161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docx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

章节编号

章节名称

第八章城市与城镇体系

知识点

1、城市起源

2、城市的概念

3、城市职能、城市类型、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

4、城市职能分类

5、城市最佳规模

6、城市化及其原理

7、城镇等级体系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城镇职能及其分类

2、城市性质如何定位

3、城市最佳规模如何确定

4、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5、城市发展与所在区域之间的关系

6、城镇之间的结构如何定位及发展规律。

本章学习目标和指南

通过学习,了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城市的概念及一般特征,城市界定的标准、城市的分类,城市化原理和城镇体系等内容。

本章课前思考

1、为什么会产生城市与乡村的分化?

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城市。

2、城市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城市的类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城市发展的规律如何,城市化怎样来衡量。

4、城市组合的结构如何,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章节具体内容

第八章城市和城镇体系

第一节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

城市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密切关系。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出现了从事农耕业生产的固定居民点—聚落,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聚落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常被称为居民点)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

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离开自然环境而相对独立,手工业者可以相对集中在一些交通便利与利于交换的地点,以手工业产品与农牧产品交换,这样的聚集地(市集)是城市的最初形态。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业和物质生产部门分离。

交易的繁荣和扩大逐步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市集逐步发展成为城市。

这一阶段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间战争,人类开始在聚集区周围筑城,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兴建了城市。

城市产生有明确的区域背景,城市产生与发展是根本不可能脱离它所在的区域,即使在“飞地式经济”或“孤岛式经济”模式中,城市也不可能抛弃所在区域而独立发展。

从城市产生及演化的历史来看,城市的诞生与所在区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为什么城市会在某些区域率先出现?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区域自然条件决定了该区域形成城市的根本性制约,想当然的结论就必然是:

城市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区域内的自然条件。

情形真的是这么简单吗?

我们不否认区域自然条件的重要性与根本制约性,但是,紧接着的问题是:

为什么城市没有在其他自然条件可能更为优越的区域,相比较而在条件较差的区域出现呢?

对此问题的回答,我们当然可以找出许许多多实例来证明,但是这其实是一个不需要实例证明,而只需思维推理即可回答的问题。

如果认为早先人类会很理性地选择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方去形成城市,那么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后期出现的城市,其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必然是比不上原先更早出现的城市的。

如果这一结论成立,那么城市的出现时间就一定与区域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成反比关系,即区域自然条件优势程度越大,区域范围内城市出现的时间就会越早。

从图形上看,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值。

同时还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城市是按照其区域自然条件的优势而有顺序地出现。

这样的结论显然是无法令人信服的,若按此推断,就会得出上海历史早于拉萨的违背事实的结论。

聚落与城市是两个概念,人们起初是生活在聚落,聚落与聚落之间有交易产生,但是聚落内部的交易非常少,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以及部落形态有关。

随着交易进一步发展,方便交易的地区就有可能形成集市,而这些集市可能就是某一些聚落,也有可能是新的聚集区域。

我们知道,早先人类的聚落分布受制于聚落所在区域的自然状况,自然条件优越的区域显然要率先出现聚落,但是,交易并不总是在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方形成。

城市产生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并不是自然条件,而是经济因素。

二、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

一、城市类型

(一)一般分类

早期城市的直接起因,往往不是经济因素而是与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有关。

时至今日,仍有少数军政功能的城市,但是多数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经济或文化等因素有关。

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型:

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运转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任何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承担某(几)种职能。

承担的职能越少,其服务范围、人口规模就越小,在区域城市系统中的等级就越低。

单一职能只能形成诸如集镇、渡口或采矿基地等小聚落,唯有身兼数职才有条件形成较高级的聚落。

大城市之所以能形成,乃是身兼三种职能,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一、城市概念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建筑、交通、绿地等用地规模,第二和第三产业高度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二、城市的一般特征

1、城市职能:

城市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活动中起的作用。

一般职能:

每个城市都具有的职能,如各种经济和社会性的服务活动。

特殊职能:

少数城市或个别城市所具有的职能。

基本职能:

城市中主要为区域服务的各种活动。

非基本职能:

主要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

2、城市性质:

指城市的主要职能。

反映了城市的地位和主要作用,体现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及发展方向。

3、城市规模:

分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城市人口指城市市区中的非农业人口和一部分近郊区的农业人口,农业人口的比例不应超过城市总人口的30%。

用地规模:

城市用地,如工厂、商业、住宅、文教等所占用的面积。

4、城市标准

城市标准在世界范围内至今未得到统一。

(1)根据人口聚集的规模;

(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4)根据行政级别;(5)根据城镇的特征。

三、城市职能类型

1、英国学者奥隆索:

城镇职能体系的描述性分类

行政城市、防御城市、文化城市、生产城市、交通运输城市和娱乐城市的六大类。

表8-1奥隆索描述性分类

体系类型

城镇类型

行政城市

首都、税收城市

防御城市

要塞城市、驻军城市

文化城市

大学城市、教堂城市、艺术城市、朝圣城市、宗教中心

生产城市

加工工业城市

交通运输城市

采集城市、运输城市、贸易城市

娱乐城市

疗养胜地、旅游城市、度假城市

2、美国学者哈里斯:

城镇职能体系的统计分类法

表8-2哈里斯统计分类

城市(镇)体系

类型号

总量(个)

比重(%)

加工工业城市

N

118

19.50

制造业城市

M

140

23.14

综合型城市

D

130

21.49

零售商业城市

R

104

17.19

交通运输业城市

T

32

5.29

批发商业城市

W

27

4.46

娱乐修养城市

X

22

3.64

教育城市

E

17

2.81

矿业城市

S

14

2.31

行政城市

P

1

0.17

总计

605

100.00

3、美国学者纳尔逊:

城镇职能体系的统计分析法

(1)加工工业;

(2)零售业;(3)金融业;(4)批发业;(5)运输业;(6)私人服务;(7)专门服务;(8)行政;(9)采矿业;(10)多样化城市。

此分类比哈里斯分类更为客观和严密,反映了城镇职能的多样化和主导职能的专门化程度。

第三节城市化原理

一、城市化定义

1、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

人类学:

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社会方式的转变,即由乡村社会方式转变为城市社会方式。

经济学:

城市化指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变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变,特别重视生产要素流动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注重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角度探讨一国一地区的城市化问题。

地理学:

特别强调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范围内城市数量的增加和每一个城市地域的扩大。

2、城市化的四个含义

⑴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增加和集中点扩大。

⑵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⑶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⑷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弗里德曼(美):

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

城市化Ⅰ:

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二、城市化地域过程

三种类型:

1、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2、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也就是说,城市中居住着大量没有城市化的人。

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如非洲一些国家。

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这称为“过度城市化”。

3、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又分为两种情况:

⑴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而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

⑵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业生产。

“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倾向导致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这称为“乡村城镇化”。

三、城市化的时间变化过程

三阶段论:

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为3个阶段:

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

1、初始阶段:

城市发展缓慢,城市人口比重低于25%,城市所在区域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状况。

2、加速阶段:

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城市数量增多、规模增大,城市人口比重达到60%—70%,区域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城市的地位和作用都在不断加强。

3、终极阶段:

城市化速度减慢时期,人口大多集中于城市,城市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活着起着主导作用。

四、城市化的类型与测度

1、城市化类型

⑴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向心型城市化:

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

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

离心型城市化:

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

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有的需要宽敞用地,如大型企业、自来水厂等;有的需要防止灾害和污染,如煤气厂、垃圾处理厂等;有的需要安静环境,如精神病院、传染病院等;有的具有特殊使命,需要离开市区,如兵营、监狱、火葬厂等。

⑵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按照城市离心扩散的形式划分

外延型城市化:

城市离心扩散是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地域上与原建成区接壤。

这是最为常见的城市化类型。

在外延型城市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为城乡结合部(城乡边缘区)。

飞地型城市化:

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与建成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还是扩展方式。

一般在大城市的条件下才会出现,例如大城市郊区形成的卫星城镇。

⑶景观型城市化和职能型城市化

景观型城市化:

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这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

职能型城市化:

指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是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例如发达国家出现的“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外观上并不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但人们的生活水平超过了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们。

⑷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

积极型城市化: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

消极型城市化:

先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产生原因:

农村经济破产和城市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的。

农民在乡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原因是多样的,如人口激增、灾害、土地制度、战争等),只好向城市迁移。

贫民窟、失业、犯罪、饥饿、传染病等社会问题突出。

要解决消极城市化,需要发展经济和实行社会制度变革。

⑸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指国家投资倾向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而引起的城市化。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指农村地区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2、城市化测度

主要指标法:

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主要有两个指标:

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

人口比例指标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

五、最佳城镇人口规模

⑴英国学者巴顿:

四种选择类型:

将地方当局的开支减至最小;将现有居民享受的纯收益增至最大;尽量考虑潜在迁入居民的纯效益;对各种私人企业的目标予以满足。

⑵行政管理最佳城镇人口规模

表8-3行政管理最佳人口规模

文献

最佳人口规模(万人)

贝克(Baker,1910)

9

马尼特住房调查委员会(Barnett,1938)

15-25

洛马克斯(Lomax,1943)

10-15

克拉克(Clark,1945)

10-20

邓肯(Duncan,1956)

50-100

赫希(Hirsch,1956)

5-10

大伦敦地方政府皇家委员会(1960)

10-25

斯韦美兹(Svimez,1967)

3-25

英国地方政府皇家委员会(1969)

25-100

注:

[英]巴顿《城市经济学》

⑶市民角度最佳城镇人口规模

城镇居民收入随城镇规模扩大呈现倒“U”形分布;而城镇居民支出随城镇规模扩大呈现“U”形分布,两者正向差值极大时的城镇人口。

⑷企业生产角度最佳城镇规模

企业能获取最大利润的城镇人口规模为技术最佳。

第三节城镇体系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二、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联系流和联系区域等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等级层次性。

系统由不同等级层次的子系统构成。

3、动态性。

城镇体系中各城镇功能和形态都是变化的。

三、城镇体系的发育阶段

按照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可相应划分为:

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

四、城镇体系的类型

1、以中心城市组合方式划分

⑴单中心体系:

指一个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

⑵多中心体系:

2、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划分

分为矿区型、农业区类型体系以及流域型、铁路公路沿线型体系等。

3、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划分

可分为全国、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类型。

五、城镇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

齐夫准则:

城市规模和其级别可概括为一种函数关系,即:

Pr=P1/rq

式中:

Pr是城镇体系中第r级城市的人口数。

P1为区内第一级或最大城市的人口数。

r是城市的级别。

q为参数,视地区而不同。

当q=1时,则为规则序列分布。

当q>1时,则为首位型城市分布,即首位城市的规模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当q<1时,则为中间序列比较发达型城市分布。

2、首位城市法则

⑴首位度:

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

⑵首位分布:

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⑶首位度指数:

包括2城市指数(首位度),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4城市指数S4=P1/(P2+P3+P4)

11城市指数S11=P1/(P2+P3+…+P11)

这比只考虑两个城市更能反映城市规模分布的特点。

本章课后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认识到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城市是如何起源的,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如何对城市进行分类,如何确定其最佳规模。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城镇之间的结构如何确定,其演化规律如何。

本章课后练习与作业

1、简述城市的起源。

答: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密切关系。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出现了从事农耕业生产的固定居民点—聚落,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聚落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常被称为居民点)。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

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离开自然环境而相对独立,手工业者可以相对集中在一些交通便利与利于交换的地点,以手工业产品与农牧产品交换,这样的聚集地(市集)是城市的最初形态。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业和物质生产部门分离。

交易的繁荣和扩大逐步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市集逐步发展成为城市。

这一阶段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间战争,人类开始在聚集区周围筑城,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兴建了城市。

2、城市的基本概念

答: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建筑、交通、绿地等用地规模,第二和第三产业高度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3、城市职能、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的概念

答:

城市职能指城市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活动中起的作用。

分为一般职能、特殊职能、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

城市性质指城市的主要职能。

反映了城市的地位和主要作用,体现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及发展方向。

城市规模分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城市人口指城市市区中的非农业人口和一部分近郊区的农业人口,用地规模指城市用地,如工厂、商业、住宅、文教等所占用的面积。

4、城市的一般分类

答:

早期城市的直接起因,往往不是经济因素而是与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有关。

时至今日,仍有少数军政功能的城市,但是多数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经济或文化等因素有关。

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型:

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运转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任何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承担某(几)种职能。

承担的职能越少,其服务范围、人口规模就越小,在区域城市系统中的等级就越低。

单一职能只能形成诸如集镇、渡口或采矿基地等小聚落,唯有身兼数职才有条件形成较高级的聚落。

大城市之所以能形成,乃是身兼三种职能,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结果。

5、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答:

城市化有四个方面的含义:

⑴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增加和集中点扩大。

⑵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⑶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⑷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6、城市化过程

答:

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城市化Ⅰ:

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7、什么是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

答:

假城市化是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城市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

也就是说,城市中居住着大量没有城市化的人。

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指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这称为“过度城市化”。

8、什么是逆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

答:

逆城市化指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而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逆城市化”或称为“郊区城市化”。

乡村城镇化指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业生产。

“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倾向导致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这称为“乡村城镇化”。

9、什么是向心城市化与离心城市化?

答:

向心型城市化指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

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

离心型城市化指城市设施和部门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10、什么是外延型城市与飞地型城市化?

答:

外延型城市化指城市离心扩散是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地域上与原建成区接壤。

这是最为常见的城市化类型。

在外延型城市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为城乡结合部(城乡边缘区)。

飞地型城市化指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与建成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还是扩展方式。

一般在大城市的条件下才会出现,例如大城市郊区形成的卫星城镇。

11、什么是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答:

景观型城市化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这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

职能型城市化指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是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例如发达国家出现的“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外观上并不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但人们的生活水平超过了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们。

12、什么是自上而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城市化?

答: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国家投资倾向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而引起的城市化。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13、城镇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答:

城镇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有:

1、整体性。

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联系流和联系区域等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等级层次性。

系统由不同等级层次的子系统构成。

3、动态性。

城镇体系中各城镇功能和形态都是变化的。

14、城镇体系的类型

答:

城镇体系的类型可按三种方式划分,1、以中心城市组合方式划分。

分为单中心体系(指一个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和多中心体系。

2、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划分,分为矿区型、农业区类型体系以及流域型、铁路公路沿线型体系等。

3、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划分,可分为全国、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类型。

15、城镇体系的等级规律

答:

城镇体系的等级规律包括:

1、等级规模法则。

齐夫准则:

城市规模和其级别可概括为一种函数关系,即:

Pr=P1/rq,式中:

Pr是城镇体系中第r级城市的人口数。

P1为区内第一级或最大城市的人口数。

r是城市的级别。

q为参数,视地区而不同。

当q=1时,则为规则序列分布。

当q>1时,则为首位型城市分布,即首位城市的规模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当q<1时,则为中间序列比较发达型城市分布。

2、首位城市法则。

⑴首位度:

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

⑵首位分布:

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⑶首位度指数:

包括2城市指数(首位度),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4城市指数:

S4=P1/(P2+P3+P4);11城市指数:

S11=P1/(P2+P3+…+P11),这比只考虑两个城市更能反映城市规模分布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