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591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当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乌当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乌当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乌当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乌当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当实习报告.docx

《乌当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当实习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乌当实习报告.docx

乌当实习报告

乌当实习报告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任务

  目的

  1.区域综合地质填图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的综合性实习,将课堂所学的《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后,应进行一次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其目的是让我们在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基本理论与野外地质结合,更加牢固、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地学知识。

通过野外实习,培养我们的野外工作方法,野外观察能力,对实习区地层、岩性的认识与熟悉,认识基本的地质构造,了解与学会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并完成实习区二十余平方公里的野外地质填图工作。

  2.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解决实习区内地层、岩石和地质构造问题。

掌握地质填图的方法步骤,包括地层剖面的测制及研究,三大岩石类型的野外观察方法及描述,地质点的观察内容和记录,地形地质图的填制及分析,地质测量报告的编写以及各种图件的测、编、绘方法。

  3.了解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新构造运动的观察研究方法。

  4.通过实习初步掌握1︰5万区域综合地质填图的整个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了解各阶段之间的任务和相互关系。

  任务

  1.学会地层剖面的实测。

通过地层剖面的实测,提交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地层厚度计算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2.测制1︰5万乌当教学区地质图,填图范围:

东起苗天大麻窝---新河,西至小谷农---大对门,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南至写字崖—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

提交相应的地质实际材料图、全区地形地质图、图切剖面图、构造纲要图及野外记录簿等。

  3.学会地质测量报告的编写,提交“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测量报告”一份。

  二、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贵州大学乌当教学实习基地,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

地理坐标:

东经106°45′00″~106°50′30″,北纬26°35′00″~26°40′00″,1︰50000国际分幅号为G48E020XX9,1︰10000国际分幅号为G48E020XX9—1—。

  测区的范围东起苗天大麻窝---新河,西至小谷农---大对门,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南至写字崖—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

大部分属于东风镇,西部小谷农一带属于贵阳市乌当区新添寨镇。

  三、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

  自然地理

  乌当实习区位于乌当盆地,最高海拔为位于西南反向马鬃岭东北,最低海拔980m位于东北向南明河下游。

  交通状况

  测区交通方便,有水东路,贵乌公路与市区相通。

贵阳市有铁路网、公路网与全国交通网相连,航班飞往全国主要城市,水路不通。

区内除个别村寨外都有简易公路相通。

  气象条件

  实习基地位于底纬季风内,属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因海拔较高,具有明显高原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昼夜温差较小雨量较大。

多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一月份为5℃,极端最低气温为-℃,最高气温七月为℃,极端高气温为℃。

多年平均降雨量℃最大日降雨量。

6—9月为雨季,为余年降水量60%以上,平均相对湿度为81%。

全年无霜期达285天,每年12月—次年2月为冰冻期,测区灾害气候以干旱,倒春寒冰霜秋季低温连雨、冰雹、暴雨等。

受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隆升与下降幅度较大。

就区域而言,受地形影响具立体气候特点,工作区属高原季风温凉气候,具有冬春暖和,少雨干燥;夏秋凉爽,多雨湿润,四季如春的特点。

  人文情况

  东风镇人口约2万,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分布在乌当坝子上,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海拔1100—1200m条件较差山地。

区内经济较发达,但人的文化素质较差。

  经济情况

  实习区以农业为主,是贵阳蔬菜基地之一。

盛产水稻、玉米、土豆、蔬菜等,主要经济农作物位桔子、板栗、杨梅、樱桃等近年来依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业方面以乡镇企业及私人企业为主,最年来新建一批现代高薪企业如药厂、光学仪器、管材、花卉苗圃等,这些极大地刺激了对农副产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需求,使种植业、交通运输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旅游业极为发达,主要有风景区有情人谷、渔洞峡等。

  四、实习区研究程度

  本地区的地层研究较早,早在1928年,乐森璕在重庆-贵阳间作路线调查时,就对本地区的地层进行了研究。

1944年李四光先生对贵阳附近的第四纪冰川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著有《贵阳高原冰川残迹》一文,文中叙述了洛湾及本地区的冰川。

解放后特别是1956年以来。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逐步深入,先后有不少单位来此调查,虽然各单位在本地区的调查目的,任务各不相同。

但都地质工作的基础—地层的研究,为本地区的地层系统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1973年,贵州工业大学72级学生实习时,在湄潭组中部发现燧石层,据此将湄潭组分为上下两段,1974年南古所创建了黄花冲组,其时代定位奥陶系。

1976年贵州省地质局区调队填1/20万贵阳地质图时,系统详细的研究了本地区的地层剖面。

1995年,南古所成嘉余等对乌当志留系的岩体进行了研究。

乌当区的地质研究还在进行。

众多的地质学家和工作者为乌当地层的生物群,海岸及沉积环境构造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章地层

  测区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地层出露齐全。

主要为沉积岩,化石完整。

受乌当断层影响,是乌当断层北翼地层多有缺失主要为三叠系地层,南翼为乌当背斜,出露不全。

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娄山关组,奥陶系桐梓组、红花园组、湄潭

  组、牯牛潭组、黄花冲组,志留系高寨田群,泥盆系蟒山群、高坡场组,石炭系祥摆组,旧司组、上司组、摆佐组,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惠水组及第四系。

三大类岩石主要为沉积岩,约为97%,岩性为砂岩、页岩、灰岩、白云岩、砾岩、构造角砾岩、砂砾松散堆积物等。

岩浆岩在区内不可见,最新地层为第四系。

附地层发育简表。

  二、综述

  区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仅见古生界,各系,统间多为整合、角度不整合接触和平行不整合接触。

  奥陶系

  一剖面列述:

  大洼---黄花冲寒武系—奥陶系

  上覆地层:

志留系高寨田群下亚群:

灰绿色块状泥岩,可见一层底砾岩。

--------------------平行不整合--------------------

  奥陶系黄花冲组:

一层,灰色块状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化石种类单一,含量较多。

  主要为珊瑚。

二层,灰色块状泥晶灰岩夹泥

  质条带,似缝合线发育,可见溶洞。

三层。

  灰色块状泥晶灰岩夹泥质条带,似缝合线不

  发育。

  牯牛潭组:

一层,深灰色中厚层至块状泥质亮晶灰岩夹泥质条带,风化表面为蜂

  窝状,俗称“破乱灰岩”。

二层,灰色中厚

  层至块状含泥质亮晶灰岩,可见苔藓虫等化

  石。

湄潭二段:

一层,黑褐色薄层含锰质泥

  岩,紫红色、土黄色薄层粉沙岩互层,形成

  韵律。

二层,土黄色中厚层砂岩。

三层,灰

  绿色、紫红色砂岩、页岩互层夹泥岩。

四层。

  灰白色块状含生物碎屑亮晶灰岩。

  五层,灰白色块状生物碎屑亮晶灰岩含泥质条带,缝合线、似缝合线发育。

六层,灰白色块状生物碎屑亮晶灰岩,顶部有一层10—20cm厚的含亮晶介壳灰

  岩。

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有介壳类、棘皮类、

  海百合茎、海绵等。

排列杂乱,说明当时水

  动力条件强。

  湄潭一段:

一层,米黄色中厚层长石砂岩,紫红色中厚层泥质粉砂岩互层夹褐色

  含锰质泥岩。

形成韵律

  二层,灰白色、土黄色中厚层至厚层硅质岩。

三层,紫红色、灰绿色页岩。

四层,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夹砂岩,顶部为一层厚砂岩。

五层,土黄色、砖红色薄层粉沙岩夹紫红色、灰绿色页岩。

六层,砖红色、肉红色薄层粉砂岩。

层理发育,可见一层薄薄的白云母。

七层,紫红色页岩夹土黄色中厚层粉砂岩。

八层,土黄色中厚层砂岩夹紫红色页岩,页岩含量约10%。

九层,紫红色页岩夹灰色薄层粉砂岩。

十层,紫红色页岩,含有大量笔石,如中华笔石。

十一层,灰绿色、紫红色页岩夹粉砂岩,含有大量腕足类化石。

顶部可见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泥质灰岩,呈透镜状分布。

  红花园组:

一层,灰白色块状含生物碎屑亮晶灰岩,生物种类较少。

  二层,灰白色块状微晶生物碎屑亮晶灰岩夹硅质条带。

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古

  杯、海绵、角石、海百合茎等。

  三层,灰白色块状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

生物种类单一,主要为古杯。

桐梓组:

一层,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

生物较少。

  二层,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顶部可见一层紫红色页岩。

  俗称“桐梓页岩”。

含有大量的藻席,叠

  层石,生物碎屑构造。

  下覆地层娄山关组:

一层,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含燧石团块。

二层,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可见溶洞。

  二.岩石地层单位

  1.娄山关组:

1930年丁文江先生在遵义娄山关命名娄山关灰岩,后经演变,尹赞勋将其称为娄山关组。

本区娄山关组主要分布在大洼和小谷农地区,构成了乌当背斜核部地层,主要岩性从上到下含大量燧石团块及条带,在本区出露厚度不祥,未见底。

产出的生物化石稀少。

  岩性:

为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微晶白云岩含燧石团块。

  2.桐梓组:

1940年张鸣韶,盛辛夫所命名的桐梓层。

1950年中国区域地层表将其正式称为桐梓组。

在实习区主要分布于大洼和小谷农地区,主要岩性、底部为杂色页岩,分布不稳定,在大洼见,上部向东西两侧见肉红色结核、内碎屑、冲刷构造。

在黔北地区为桐梓页岩厚度远远小于标准地区的页岩。

黔北含钾岩。

同标准地区相比:

颜色不一样,桐梓地区灰绿色页岩。

此处为粉砂质页岩。

下部生物丰富,腕足、潮汐。

上覆地层生物稀少,冲刷构造发育

  岩性:

灰白色中厚层至厚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顶部可见一层紫红色页岩,俗称“桐梓页岩”。

含有大量的藻席,叠层石,生物碎屑。

  3.红花园组:

1940年张鸣韶、盛辛夫在桐梓县城附近红花园火车站附近命名为红花园组。

1964年张文堂将其正式命名为红花园组。

与标准地区相比有大的差别。

厚度略小于标准地区的红花园组。

生物特点:

下部生物以核形石为主。

往上生物逐渐变大。

在实习区域的西部小谷农、大小麻窝的地区受断层影响,白云岩化、硅化现象比较严重,但其内仍可见海绵、古杯化石。

岩性:

灰白色块状微晶生物碎屑亮晶灰岩夹硅质条带。

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古杯、海绵、角石、海百合茎等。

  4.湄潭组;1929年由法国人葛利普在遵义地区湄潭地区命名湄潭组。

1933年俞建章先生将其命名为湄潭组。

1964年张文堂将其命名为湄潭组。

在本实习区内根据其岩性将其分为湄潭组一段、湄潭组二段。

湄潭组一段分布在干榜上,小谷农等地区。

,在西部较厚达十米左右,且中间不连续)。

  湄潭组二段:

相变在东部龙井村寨一带下部为灰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褐色粉砂岩、页岩、泥岩,含锰质。

在西部豹子窝其相变为灰岩、偶夹页岩。

与标准地区相比,湄潭组二段的生物碎屑灰岩,而标准地区为含泥质条带灰岩。

时代相当于湖北宜昌的大湾组。

分布于干榜上,小谷农,豹子窝等地区。

岩性:

湄潭一段,灰绿色、土黄、紫红色页岩夹灰色粉砂岩,下部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泥质灰岩透镜状体。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教学实习的目的及任务

  一.实习目的

  乌当实习是我院地质类专业为学生准备的最重要的、历时最长的一次基础地质实习。

是在学完《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及地貌》、《地史学》、《古生物学》、《岩溶学》、《岩石学简明教程》、《矿物学简明教程》等专业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次野外地质综合教学实习。

  二.实习任务

  1.学会地层剖面的实测;

  2.学会绘制地层剖面图及柱状图;

  3.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方法及测制1︰25000乌当教学区地质图;

  4.学会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提交一份“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测量报告”。

  第二节实习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

  一.实习区行政划分

  贵州大学乌当教学实习基地,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

实习区范围北起新庄--乌当--赵家庄一线,南抵写字崖--小关口山腰--大关口山腰;西起小谷农冲--大对门一线,东达苗天大麻窝--新河。

地理坐标:

东经106°45′00″~106°50′30″,北纬26°35′00″~26°40′00″。

  二.地貌类型

  乌当实习区的范围不大,但地貌类型多样,可观察到河谷地貌、峡谷地貌、岩溶地貌、构造侵蚀剥蚀地貌等。

乌当实习区位于乌当盆地,最高海拔1350m位于图幅西南角,最低海拔980m位于东北向南明河下游,最大高差370m。

  三.交通

  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距贵阳市中心7公里,距贵阳国际机场8公里,距贵阳火车站10公里,贵遵、贵黄、东北绕城高速公路贯境而过,贵开路、航天路等城市一级主干道纵贯新天城区南北,测区内有水东路、贵乌公路与市区相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详见“乌当教学实习区交通位置图1:

240000”。

  四.气象条件

  实习基地位于底纬季风内,属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因海拔较高,具有明显高原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昼夜温差较小雨量较大。

测区灾害气候有干旱,倒春寒冰霜秋季低温连雨、冰雹、暴雨等。

受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隆升与下降幅度较大。

就区域而言,受地形影响具立体气候特点,工作区属高原季风温凉气候,具有冬春暖和,少雨干燥;夏秋凉爽,多雨湿润,四季如春的特点。

  五.水系

  测区内的主要河流为:

南明河、鱼洞河、月亮河,在来仙阁一带,汇集于北东方向流入乌江,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南明河支流。

  六.人文

  东风镇人口约3万,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主要分布在乌当坝子上,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条件较差山地。

区内因在建设经济开发区,经济较发达,但人的文化素质较差。

  七.经济

  乌当区是西部大开发国家重点建设南贵昆经济带中心城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坐落其中。

实习区原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玉米、土豆、蔬菜等,现在主要经济农作物为桔子、板栗、杨梅、樱桃等。

原是贵阳蔬菜基地之一,现在在建设乐湾国际。

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业方面以乡镇企业及私人企业为主,近年来新建一批现代高薪企业如药厂、光学仪器、管材、花卉苗圃等,这些极大地刺激了对农副产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需求,使种植业、交通运输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八.实习区内旅游乌当区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别具一格。

实习区内旅游业极为发达,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和观光农业连接起来,主要有风景区有情人谷、渔洞峡、来仙阁等。

  第三节实习区的地质调查史

  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有许多著名地质学家如丁文江、王曰伦、乐森璕、蒋溶等曾先后到此作个调查。

1944年,李四光教授对该地

  区第四纪冰川进行了系统研究,著有《贵州高原冰川之遗迹》一文。

乐森璕、蒋溶及罗绳教授曾在贵阳附近作过详细调查并有《贵阳附近地质旅行指南》及《贵阳附近地质构造》等文发表。

解放后,特别是自1956年以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逐渐展开,先后有不少单位来此调查。

虽然各单位工作的任务和目的不尽一致,但都注意到地质工作的基础--地层,在区内发育颇好,分别测制了不少剖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对该地区地层系统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贵州省区调队在开展《1:

20万贵阳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对本地区剖面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

其后,地质系的师生和其他调查研究人员在实习和科研过程中,在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特征、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特征、油气储层特征和本地区地热资源研究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乌当实习基地的地质内容。

  第四节本次实习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1.收集本地区地质资料。

  2.地质踏勘。

  3.测制地质剖面。

  4.建立区域地层层序。

  5.野外地质填图。

  A.穿越法。

  B.追溯法。

  

  构造地质学课程作业

  乌当山地质实习报告

  学  院:

  矿业学院

  专  业:

  矿业工程

  年  级:

  20XX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20XX年6月

  26日

  1 

  第一章乌当区概况

  贵州大学乌当教学实习基地,位于贵阳市北东约16㎞,行政区划属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所辖。

地理坐标:

东经106°45′00″~106°50′30″,北纬26°35′00″~26°40′00″,1︰50000国际分幅号为G48E020XX9,1︰10000国际分幅号为G48E020XX9—1—。

  一、自然地理

  乌当实习区位于乌当盆地,最高海拔为位于西南反向马鬃岭东北,最低海拔980m位于东北向南明河下游。

  二、交通状况

  测区交通方便,有水东路,贵乌公路与市区相通。

贵阳市有铁路网、公路网与全国交通网相连,航班飞往全国主要城市,水路不通。

区内除个别村寨外都有简易公路相通。

  三、气象条件

  实习基地位于底纬季风内,属低纬度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区,因海拔较高,具有明显高原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昼夜温差较小雨量较大。

多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一月份为5℃,极端最低气温为-℃,最高气温七月为℃,极端高气温为℃。

多年平均降雨量℃最大日降雨量。

6—9月为雨季,为余年降水量60%以上,平均相对湿度为81%。

全年无霜期达285天,每年12月—次年2月为冰冻期,测区灾害气候以干旱,倒春寒冰霜秋季低温连雨、冰雹、暴雨等。

受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隆升与下降幅度较大。

就区域而言,受地形影响具立体气候特点,工作区属高原季风温凉气候,具有冬春暖和,少雨干燥;夏秋凉爽,多雨湿润,四季如春的特点。

  四、人文情况

  东风镇人口约2万,有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分布在乌当坝子上,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海拔1100—1200m条件较差山地。

区内经济较发达,但人的文化素质较差。

  五、经济情况

  实习区以农业为主,是贵阳蔬菜基地之一。

盛产水稻、玉米、土豆、蔬菜等,主要经济农作物位桔子、板栗、杨梅、樱桃等近年来依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业方面以乡镇企业及私人企业为主,最年来新建一批现代高薪企业如药厂、光学仪器、管材、花卉苗圃等,这些极大地刺激了对农副产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需求,使种植业、交通运输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旅游业极为发达,主要有风景区有情人谷、渔洞峡等。

  六、水文及地貌

  乌当地区处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的中段,测区内的蟒山群最高,1300米,最低来仙阁东北面900m,属于中低上地区,云贵高原以侵蚀作用为主,测区在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而其它地层块,主要以剥蚀为主,水系以花溪桐木岭为界,以南的沙流江入珠江,属珠江水系,以北的水江入长江,属长江水系,测区内的三条主要河流为:

南明河,干河,鱼洞河,在来仙阁一带,汇集于北东方向流入乌江。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是内外地质作用的结果,在贵阳地区新生代受青藏高原强烈上升的影响,因此整个地区表现出大面积的抬升,又因贵州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流水的切割作用相当强烈。

从而形成了十分明显的高原环境。

  乌当的地貌特征,以乌当盆地为中心,四周群山环抱,总体趋势为西高东低。

南部山脉为北西南东向,四周山地均为剥蚀处,盆地为沉积区。

  、多层地貌

  由于地壳的阶段上升,加上侵蚀作用,从而使山区发育了多层地貌特征。

  2

  1、夷平面

  夷平面指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古滩平原或是古剥蚀面,因地壳间断性生长,使得面处于不同的高程,称为夷平面。

实习区大致分为三个类型。

一级夷平面标高在1250m以上,主要有一线天,小关口的山脉等地。

二级夷平面标高在1100—1250m之间,在母猪洞,高坡一带。

三级夷平面标高1050m左右,在赵家山等地。

  2、阶地

  已形成河漫滩的河流,当重新下蚀时,原来的谷底呈梯状残留在谷坡上,成为在河谷两侧的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阶地由一个平坦的表面和一个沿河流方向的倾斜的陡坎组成,前者称为阶平面,后者称为阶地斜坡,阶地沿河流方向延伸,阶地面上常有河流沉积粘土,粉砂,砾石,阶地面高出河床不到10m,可对称的发育在河谷两侧,也常有单侧发育,洪水时不被淹没,因此发育良好的就被用于房屋建筑的地基,耕地,交通要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乌当地区的阶地大致可分为四级,一级阶地最新,分布于现在的河流两侧。

二级阶地一般高出河流5—10m,以田坝头所测得剖面为代表。

三级阶地一般高出河面50m以上,典型的大平坡多层地貌,乌当地区不明显,由于乌当地区多数为碳酸盐地层。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是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区,由于水的侵蚀作用所产生的地貌地形,乌当地区主要为溶沟和石芽。

  漏斗和溶水洞也是岩溶现象之一,地表水沿近于垂直的裂隙向下溶蚀形成直立或倾斜的溶穴,在两侧直立到裂隙交会处,溶水洞最早形成,有的沿裂隙带发育多球水洞,他们呈球形分布一般约为10m,最深可达百米以上。

漏斗是由于地表水沿垂直裂隙向下渗透溶蚀,先有松散沉积物下的地基中形成孔洞,随着孔洞规模的发展,扩大,上部主题和基岩逐步崩塌,塌陷。

是喀斯特发育地区的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从几米到数十米,深度可达几百米。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层的各种构造面进行的溶蚀及剥蚀而形成的洞穴。

形态多样,常见的有管状,袋装,串珠状,地下长廊及地下大厅,其延伸长度可达数公里,测区内黄花冲组内有溶洞发育。

  、构造地貌

  断层崖:

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特别具有差异性,升降运动中,常在地貌上形成陡立的岩壁,如果沿断层体中差异变质的侵蚀作用,剥蚀面形成陡坡或悬崖,这种崖是由于断层一侧的岩质较弱,而另一侧较强而侵蚀形成的,实习区内一碗水断层崖是典型的实例。

串珠状洼地、湖泊:

湖泊洼地是串珠状排列,通常是断层作用的结果,在测区内,大麻窝,小麻窝附近地形为串珠状洼地。

  猪背岭:

指断裂而形成的地貌,测区内的猪背岭分布在大小关口以南,马鬃岭等地。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指经常性的流水长期作用,在河谷周围发育的系列地貌。

  心滩:

河道宽窄不一,流水从狭窄地带流入开阔带时,流速减弱,致使较粗的碎屑岩在河流中部沉积而形成心滩。

但其形状不稳定,因其冲刷而消失,由于皱心滩的存在,流水携带的砾碎石,沿心滩周围及底部不断的沉积,随之不断扩大和游离,变成心滩。

测区内田坝头南明河见心滩。

  边滩:

河流凸岸的堆积体,它是水流将凹岸的物质带到凸岸沉积形成的小平地,仅在洪期被淹没,测区内鱼梁河上可见边滩。

  峡谷及洪槽:

河水及洪水流过河谷时对河床和两侧进行猛烈的冲刷侵蚀时,河床不断加深,规模大的形成峡谷,规模小的形成洪槽。

测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峡谷为鱼洞峡

  3

  第二章地质发展史

  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或岩石圈的构造特征,是指在地壳或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形变,从而形成褶皱、解理、断层、劈理以及其它各种面状或线状的变形特征。

  一、乌当实习区大地构造位置

  根据《贵州省区域地质志》的划分,乌当地质实习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

一级大地构造单元:

扬子准地台

  二级大地构造单元:

黔北台隆

  三级大地构造单元:

遵义断拱

  四级大地构造单元:

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即位于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中段南缘。

  二、乌当实习区区域构造位置

  乌当教学实习区所处区域构造位置为区域性的乌当南东盘之乌当背斜南西段的南东翼,其北西翼被乌当断层破坏错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