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8389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题.docx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题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41~6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下图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天体系统层次的高低),其中正确的是

 

ABCD

2.地球作为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它七大行星

A.大气成分相似B.表面温度相近

C.自转周期相同D.公转轨道共面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地球

A.质量和体积最小B.既自转又公转

C.存在大气层D.有高级智慧生命

2013年3月5日,太阳活动剧烈,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

回答第4~5题。

4.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要是

A.黑子和耀斑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太阳风D.耀斑和日珥

5.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改变气候类型B.干扰手机通话

C.变更行星轨道D.引发地震灾害

6.太阳辐射能

A.是产生“磁暴”现象的源动力B.绝大部分可以直接到达地球的表面

C.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主要能源D.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运动的动力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正在拨动地球仪,做模拟地球自转运动的实验(地球仪代表地球,白炽灯泡代表太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四季更替B.昼夜更替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8.如图所示,此时应为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9.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10.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图5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1~12题。

1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纬度0°,30°EB.纬度0°,60°WC.30°N,30°WD.纬度0°,120°E

12.

图5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180°经线,50°WB.0°经线,180°经线

C.0°经线,50°WD.150°W,180°经线

13.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

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无大气环流现象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读右图,完成14~15题。

14.此时乙地日落时间为

A.20时B.19时C.17时D.16时

15.此时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C.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16.在赤道上,你看日出第一缕阳光应在

A.6点B.6点30分C.5点D.不确定

17.在地球内部圈层中,莫霍界面划分开的两大圈层是:

A.岩石圈和地幔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核

18.下列四种地壳物质的组成排列中,正确的是

A.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B.矿物→岩石→地壳→化学元素

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D.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19.岩石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

C.喷出岩、侵入岩、沉积岩D.花岗岩、岩浆岩、大理岩

2013年9月17日,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锡纳朋火山于当天中午再次爆发,迫使村民再度逃离。

当地一名居民说,火山喷发的黑烟和火山灰冲上了1500米的高空,喷发出的岩浆流至数公里外(右图)。

根据资料回答20~21题。

20.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属于

A.化石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

21.下列有关岩石形成和相互转化的正确叙述是

A.花岗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B.花岗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C.沉积岩可以在地壳深处重熔再生为新的岩浆

D.变质岩是经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

2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的形成是由于

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B.两个大陆扳块碰撞形成的

C.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D.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23.下列地貌单元,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

A.东非大裂谷B.塔里木盆地C.日本群岛D.冰岛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许多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等新的交通设施。

读“某城市地质剖面图”,回答24~25题。

24.城市高架路上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起了近两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主要是

A.减轻车辆的噪声污染

B.防止汽车尾气的污染扩散

C.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D.美化城市环境

25.图中最适合建设地铁轨道的地点是

A.甲B.乙

C.丙D.丁

26.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27~29题。

27.c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

28.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A.aB.bC.cD.d

29.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某种削弱作用,读图回答30~31题。

30.这种作用方式是

A.吸收B.反射C.散射D.保温

31.下列现象不属于这种作用造成的是

A.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B.日落后天空仍然很明亮

C.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房内仍有亮光D.冬天晴朗的早晨能见到白霜

32.深秋的季节,华北地区的农民经常用烟熏法防御霜冻,其原理是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扩大对太阳辐射的散射范围

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保温效果

D.减弱地面辐射,缓解降温速度

3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

A.太阳辐射B.太阳红外线辐射

C.地面的长波辐射D.大气逆辐射

34.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间的热力差异B.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差异

C.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D.高空和地面气压的差异

 

35.下图中的地点均为北半球同一纬度、同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回答第36~37题。

 

36.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相关的是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

科学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悬浮物质和其它微粒增加,近几十年以来,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了10%,地球正在“变暗”。

37.与“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38.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9.以下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冷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曲线是:

40.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暖锋的是

41.下列关于热力状况对等压面的影响关系图,正确的为

D

B

A

C

42.右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近地面风向

 

2013年11月8日10时,台风“海燕”的中心位于11.2°N、124°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重创菲律宾。

回答第43~44题。

43.下图中正确表示“海燕”水平气流状况的是

 

图3

A.①B.②C.③D.④

44.“海燕”导致菲律宾沿海地区

A.气温剧降B.狂风暴雨C.雨雪霜冻D.晴朗大风

读“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图”,回答45~46题

45.下列有关洋流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海洋分别以赤道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的大洋环流

B.在副热带地区大洋的东岸,有寒流经过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D.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46.关于A、B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为沿海地区,两地的降水一样多

B.B附近地势较高,常常有地形雨形成

C.厄尔尼诺现象源自B海区

D.B地没有寒暖流交汇,难以形成渔场

47.近年来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每年的气温都在不断升高,使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

B.全球各地的气候都趋于干旱,世界各国每年降水量都在持续减少

C.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大大增加

D.参加全球水循环的水量正在持续不断地减少

48.

对比下面左、右两图,右图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B.③恐龙灭绝

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右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景观图”,历史上该区域曾植被茂密,后因自然原因和某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出现图示景观。

据此回答49~50题。

49.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D.乱砍滥伐

5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

C.一致性D.多样性

下图阴影示意的是北非五国正在建设的“绿色坝工程”。

读图,回答51~52题。

51.该绿化工程最适宜栽植的树种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52.该绿化工程栽植树种的选择,遵循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且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两类。

读后结合右图回答27—28题。

53.

地热能与读右图中序号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4.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是

A.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B.土地—平原—耕地

C.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D.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林地

读右图完成55~56题。

55.图中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B.臭氧层空洞

C.水体污染D.水资源短缺

56.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全球

A.高山雪线上升B.各地降水增多

C.酸雨危害加剧D.陆地面积增大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57~59题。

57.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58.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

59.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60.读回归线穿过的某大陆示意图,图中②处的陆地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二、双项选择题(共10小题,计20分。

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选对一个得1分,全选对得2分,错选不得分)

61.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远日点时

A.是每年的1月初B.公转速度较慢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62.下列现象和大气的散射有关的是

A.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B.人造烟幕防冻

C.朝霞和晚霞呈桔红色D.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6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在

A.大气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B.大气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向地面辐射大部分热量

C.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D.大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

读下图,完成64~65。

 

64.图中属于暖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5.洋流④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增温B.增湿C.降温D.减湿

66.下列选项,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旱灾B.滑坡C.雪灾D.泥石流

67.下列关于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离开伦敦时航行在北大西洋暖流中,没有遇到冰山;接近美洲时,遇到的冰山是拉布拉多寒流从格陵兰岛带来的浮冰

B.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

C.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呈逆时针方向,而且大洋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D.南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陆东岸均为寒流

68.褶皱构造可以分为

A.地堑B.地垒C.向斜D.背斜

69.能够找到化石的一组岩石是

A.砾岩、石灰岩B.玄武岩、页岩

C.大理岩、砂岩D.页岩、砂岩

70.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制约、渗透

B.陆地环境各要素构成一个整体,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C.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D.各要素对整体环境的影响是没有差异的

 

高一地理期末答案

5DDDCB10CBDBA

15ADCAC20ABCAD

25CDCAC30DBCDC

35DCCBB40DADCB

45DBDBB50CCAAB

55BADCA60ADBBC

65ADACBDACCD

70BDABCDAD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