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docx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本课课标要求: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针对课标
(1)知道这一层面,通过设计的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颁布的机构,主要内容。
再结合视频、史料、图片等对重点知识探究学习。
针对课标
(2)理解这一层面,呈现一组史料,让学生通过读史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并给予一定时间进行记忆。
【教材分析】
土地改革,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建立政权难,巩固政权更难。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长年战乱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历时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却面临着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学情分析】
二年一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好,上课回答问题比较积极。
我们是农村的学校,学生虽然都是农村的孩子,对土地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很少用他们干农活,所以他们对土地并不十分了解,对土地改革时期的历史更是非常陌生,对“封建土地制度”等概念也难以理解,在学习本课时,他们可能会感觉非常乏味,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我适当的应用影像资料、图片、口述史学等手段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及听觉冲击,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同时向学生推荐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等,使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加深对土地改革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
2.通过材料分析解放前封建土地制度的弊端,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3.通过观看土地改革视频、图片、史料分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实施;
4.通过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学难点】
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评价方案】
目标
(1)
(2)的“知道”“理解”层面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以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随时检测、小组评价的方式进行反馈(详见教学过程设计)。
在系统学习后运用课堂检测等进行多元性评价。
【教学方法】
情景导学法、史料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音乐《土地还家》。
(用这段音乐压录像里的课题,然后镜头切换现场2-3秒,镜头慢扫学生,音乐仍在播放。
)
(音乐止),上课!
师:
伴随着富有时代特色的音乐,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可要如实回答。
师:
你见到过斗地主吗?
见过的举手。
师:
你见到的是扑克牌的斗地主吧,但你知道什么是地主吗?
(抽生)。
生1:
我从故事书里看到,地主应该是旧社会有钱有势,欺负农民的人。
生2:
地主是指有很多土地的人,他们不劳动。
师:
看来故事里也有历史啊,你了解的真不少。
今天,咱们一起看看真正的斗地主,(屏幕斗地主图片)。
这是新中国刚起步时批斗大会上的真实场景,这低着头挨批斗的,无疑是地主了。
而旁边这位扬眉吐气的,其实是普通农民。
这种情形发生在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时期,刚才大家听到的音乐,就是当时的《土地还家》,当时还流行着一句俗话:
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
老家是哪儿?
合法又是什么法?
让我们一起回到20世纪50年代,重启那段共和国尘封的记忆。
【设计意图】
用歌曲和图片创设情景,直观生动,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间的松散状态直接进入学习状态,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二、学习新课:
(一)示标导学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1分钟快速阅读,明确目标。
(二)自主学习:
学生对照导学案自主学习本节课内容,同时在书中做好标记。
然后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收获
【设计意图】
运用导学案的引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把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同时通过同伴的互助,使学生的初步认识达到统一,掌握基础知识,达成教学目标1。
(三)合作学习:
第一篇章:
企盼土地——中国农民的千古梦
师: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两千多年来,广大农民都憧憬着“耕者有其田”这样一个梦想。
当年,李自成高举“均田免粮”的旗帜攻入北京,洪秀全高呼“有田同耕”口号占据了大清半壁江山,孙中山更是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试图实现共和理想。
那么新中国成立时,农民拥有土地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同学们先来看下面的表格:
材料一:
阶级
项目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和中农
占农村人口
不足10%
90%以上
占有土地
70%~80%
20%~30%
思考: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当时土地大多掌握在谁的手中?
材料二:
四川大地主刘文彩:
占有大量土地,他依靠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过着奢华的生活。
住的是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庄园;当时在他家干活的雇农却难以住上完整的茅屋。
他却坐享其成。
农民唐礼福:
他家有件棉衣,已祖孙多代穿了162年。
传到他这代的时候,已补丁摞补丁,看不出它的模样了。
农民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说买新衣服穿了。
可以说劳而无获。
师:
看完了上述材料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总结土地改革的原因。
生:
1.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的要求。
3.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需要。
(这一条学生很难总结出来,老师在总结时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
运用旧中国土地占有情况的表格和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和农民唐礼福的生活状况的对比等史料,分析土地改革的原因,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达成教学目标2。
师过渡: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是如何改变的?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看看土地改革是怎么进行的。
第二篇章:
沧桑蜕变——走近农民的千古梦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土地改革视频。
提出问题:
土地改革中颁布的文件是什么?
什么时候颁布的?
到什么时间结束?
结果如何?
根据此视频进行重新剪辑,生成新材料。
生根据观看结果回答上述问题。
土地改革法的颁布让我们有“法”可依,现在就让我们“法”眼看土改,进一步了解土改的过程
创设情景:
“法”眼看土改
展示有关土改的图片、文字。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图片 土改中的农民武装自卫队 图片
解决问题:
由材料可以看出这次土改有何特点?
生:
有法律文件,有农民武装。
师:
这次土地改革是根据相关的法律、有领导、有组织、分批进行的。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解决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生: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师:
对,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使地主分子在劳动中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解决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说明土地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生:
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
师:
土地改革中,没收地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平均分配给农民,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从而摧毁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起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
近3亿少地无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50亿千克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请同学们看图片:
(屏幕显示图片:
划分阶级、农村公布《土改法》、丈量土地、烧地契)
师:
同学们知道你家是什么成分吗?
现在还划分阶级成分吗?
屏幕显示图片:
《荣成的地主主动献地》、《农民的土地证》、《奶奶家墙上的年画》
材料四:
根据解放后的新情况,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解决问题: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采取什么政策?
师:
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根据不同情况,用更长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
所以,1952年,土地改革在除去台湾和少数民族地区外的祖国大陆基本结束。
拓展延伸:
材料: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2004年至2016年又连续十三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文件提出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的衔接,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提出问题:
这些材料说明什么?
生:
党和政府关注三农,重视农业生产。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材料等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过程,从而突破重点,完成本课教学目标3。
联系现实,通过中央一号文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举措,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第三篇章:
千秋功业——实现农民的千古梦
师过渡:
土地改革以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请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关系
产品分配
土地归
私人所有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
剥削和被剥削得关系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劳动成果
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和农民
阶级一起劳动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解决问题:
由上表总结土地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师强调:
土地改革后的土地虽然由地主阶级手中转移到了农民阶级手中,但仍然属于土地私有制。
所以这时的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制也没有建立起来。
在第5课中我们将学习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的情况。
材料二:
人民踊跃劳动。
(屏幕显示图片)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人民翻身作主人的感觉。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1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达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解决问题:
以上图片和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毛泽东兴奋地说:
“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祝”
解决问题:
毛泽东的这段话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改革后,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取得了和地主平等的地位,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劳动成果归农民所有,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
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土地改革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归纳:
(1)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起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党和政府得到了广大农民阶级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3)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图片、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完成后,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让学生通过史料得到结论,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分析能力。
从而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4.
三、知识巩固:
四、达标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学习目标1、2)
A.封建剥削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阻碍中国经济发展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2.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 )(学习目标1、3)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学习目标1、4)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阅读下列材料:
(学习目标3、4)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文件提出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的衔接,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新浪网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何时颁布了指导土地改革的文件?
该文件有哪些规定?
(2)这次土地改革主要在哪些地区进行?
到什么时间结束?
这次土地改革消灭了哪一阶级?
【设计意图】这几道检测题都对应着教学目标的要求,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教学效果。
五、课堂小结:
继往开来——飞扬农民的千古梦
土地改革实现了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放眼中国,如何在民生问题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老百姓既关心又企盼的大事,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逐步达成的一个共识。
党和政府自2006年1月1日起取消农业税,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同时“种粮补贴”惠农政策的出台,也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土地,是农民的千古之梦,古往今来,这个梦由苦涩的黑白两色,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在党中央新的农村工作方向指导下,古老的土地,一定会让农民的梦想飞扬得更高,更远。
(屏幕显示图片)
同学们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土地改革的内容,老师推荐一些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等。
【设计意图】总结土地改革的目的,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梦想。
联系新时期政府的惠农政策,感受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实现情感的升华。
六、课后作业:
身边我的历史:
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作一次小调查,请他们谈谈在土地改革时期的经历、见闻和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采访调查,感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进与历史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