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7966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

《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docx

会计实务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

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

 

[导读]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财务报表之一,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指标来阅读,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对于一个理性的或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资产负债表(theBalance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1、资产负债表向人们揭示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即资产的总规模及具体的分布形态.由于不同形态的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因而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资产质量作出一定的判断.

2、把流动资产(一年内可以或准备转化为现金的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强的货币资金、债权、短期投资等)与流动负债(一年内应清偿的债务责任)联系起来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这种能力对企业的短期债权人尤为重要.

3、通过对企业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及与所有者权益的对比,可以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及举债能力(潜力)作出评价.一般而言,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越大,企业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进一步举借债务的潜力也就越大.

4、通过对企业不同时点资产负债表的比较,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可以肯定地说,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时点)的资产负债表对信息使用者的作用极其有限.只有把不同时点的资产负债表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把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同样,将不同企业同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对比,还可对不同企业的相对财务状况作出评价.

5、通过对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有关项目的比较,可以对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作出评价.如可以考察资产利润率,运用资本报酬率、存货周转率、债权周转率等.

二、阅读资产负债表的几个要点:

(一)游览一下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由此,你就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股东权益的总额及其内部各项目的构成和增减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而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负债的大规模上升,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二)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项目,尤其是期初与期末数据变化很大,或出现大额红字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如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固定资产、有代价或有息的负债(如短期银行借款、长期银行借款、应付票据等)、应收帐款、货币资金以及股东权益中的具体项目等.

例如,企业应收帐款过多占总资产的比重过高,说明该企业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较为严重,而其增长速度过快,说明该企业可能因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或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结算工作的质量有所降低.此外,还应对报表附注说明中的应收帐款帐龄进行分析,应收帐款的帐龄越长,其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又如,企业年初及年末的负债较多,说明企业每股的利息负担较重,但如果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较好的盈利水平,说明企业产品的获利能力较佳、经营能力较强,管理者经营的风险意识较强,魄力较大.

再如,在企业股东权益中,如法定的资本公积金大大超过企业的股本总额,这预示着企业将有良好的股利分配政策.但在此同时,如果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作保证,预计该企业将会选择送配股增资的分配方案而非采用发放现金股利的分配方案.

另外,在对一些项目进行分析评价时,还要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就房地产企业而言,如该企业拥有较多的存货,意味着企业有可能存在着较多的、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基地和项目,一旦这些项目完工,将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

(三)对一些基本财务指标进行计算,计算财务指标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取得,如净资产比率;直接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取得,如销售利润率;同时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应收帐款周转率;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帐簿记录,如利息支付能力.

在此主要介绍第一种情况中几项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及其意义.

1、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2)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3)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2、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应保持在2:

1的水平.过高的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的一种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2)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

(3)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借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但就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由于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了一部分变现能力(流动性)很弱的存货及待摊或预付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人们都用这个比率来予以测试,因此该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1:

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3、反映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指标主要有: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股本总额×股票面额)该指标说明股东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价值,即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该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股票市价的合理与否.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价值就越高,但是这应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区分,因为,每股净资产比重较高可能是由于企业在股票发行时取得较高的溢价所致.

(四)在以上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这些指标是单一的、片面的,因此,就需要你能够以综合、联系的眼光进行分析和评价,因为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指标的高低往往与企业的偿债能力相矛盾.如企业净资产比率很高,说明其偿还期债务的安全性较好,但同时就反映出其财务结构不尽合理.你的目的不同,对这些信息的评价亦会有所不同,如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所关心的就是企业的财力结构是否健全合理;相反,如你以债权人的身份出现,他就会非常关心该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最后还须说明的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仅仅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信息,因此你要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还必须结合财务报告中的其它内容进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资产负债表作为中小企业的重要报表,如何做好资产负债表的各项指标分析,对决策者作好参考,税务管理者也可从分析中得出纳税申报的质量,摘录本人上课笔记以供税友们学习交流.

一、表内主要项目分析

(一)单项分析

(二)配比分析

1.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与存货中的”库存商品”两个科目比较:

如果两者余额较大,且与当期销售收入不相匹配,则可能有滞留销售收入的情况.理由:

这种情况一般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民用家电,日用品)都会出现,因为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表明销售已经成立,但现款回收困难,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往往会出现产品照发,但销售滞留或发票滞开,久而久之库存商品余额也就会增加.

2.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与存货中”库存商品”两个科目比较:

如果企业的”预收账款”出现余额,且库存商品余额较大,则可能有滞留销售收入或偷税的情况.理由:

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企业,一般其主导产品多为市场紧俏产品或特种产品,而且库存商品均系完工产品.

二、主要涉税指标分析

(一)主要涉税指标及其功能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分析纳税人经营活力,判断其偿债能力.如果资产负债率与预警值相差较大,则企业偿债能力有问题,要考虑由此对税收收入产生的影响.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总资产×100%(见国税发[2005]43号)*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100%.(会计上表示)

表示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周转的次数,它是反映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销售收入或周转额的指标.

4、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一般情况下,存货的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就越多,表明企业存货变现速度越快,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

分析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情况,推测销售能力.如总资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税额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5、存货变动率

存货变动率=(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初存货×100%

6、资产利润率

资产利润率=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用于反映平均资产的获利能力,表明了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另有资产净利润率(资金报酬率).

7、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指标表示每百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利润的多少,用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另有销售净利润率.

8、应收(付)账款变动率

应收(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100%

分析纳税人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和可能发生坏账情况.如应收(付)账款增长率增高,而销售收入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二)配比分析

1、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配比分析

(1)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本期的资产使用效率提高,但收益不足以抵补销售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2)如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本期销售利润率-—上年同期销售利润率>0,而本期资产利润率—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0时,说明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导致资产利润率降低,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2、存货变动率、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配比分析

比较分析本期资产利润率与上年同期资产利润率,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与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若本期存货增加不大,即存货变动率≤0,本期总资产周转率—上年同期总资产周转率≤0,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问题.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一、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二、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

短期债务的存量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1÷(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也分为存量比率和流量比率两类.

(一)总债务存量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100%

2.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1+产权比率=)

3.长期资本负债率

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100%

(二)总债务流量比率

1.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2.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3.现金流量债务比

经营现金流量与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三、资产管理比率

资产管理比率是衡量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财务比率.常用的有:

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非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营运资本周转率等.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

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365÷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四)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365÷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五)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总资产之间的比率.它有三种表示方式:

总资产周转次数、总资产周转天数、总资产与收入比.

总资产周转率及其计算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365÷总资产周转次数

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1/总资产周转次数

小编寄语:

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