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考研整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7787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史考研整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史考研整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史考研整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史考研整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史考研整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史考研整合.docx

《国史考研整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史考研整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史考研整合.docx

国史考研整合

1、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近百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中国成为独立的国家;

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创造基本前提;

新中国的建立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壮大了世界和平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的成立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重大贡献;

2、建国初期的形势与任务

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但国民党政权还盘踞在西南、华南一些地区。

上百万武装土匪、特务和反动党团骨干等反革命残余势力,严重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

经济上,新中国也面临着严重困难。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千穿百孔的烂摊子,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

思想文化上,由于帝国主义的欺骗宣传和国民党的愚民政策,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影响严重,尤其是封建文化思想。

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

主要任务: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没有完成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便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为有步骤的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创造条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6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

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对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方针和政策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规定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总政策是: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改革法充分贯彻了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和坚决团结中农的两条基本原则。

它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对于地主的其他财产,包括地主所兼营的工商业在内,不予没收。

对民族工商业,则采取保护政策,不得侵犯。

规定“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容许一部分富裕中农有高于当地人均数的土地量。

另外,鉴于人民革命已经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富农的政治态度一般较以前也有所改变,因而,将原来的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即“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佣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

这样做,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和农业生产的早日恢复和发展。

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以《土地改革法》为指导,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

4、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的3亿农民仍然受着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这是恢复国民经济的极大障碍,也是新中国民主化、工业化、独立和富强的障碍。

因此,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既是继续完成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条件。

  从1950年冬开始,全国新解放区分期分批进行了土地改革。

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

土地改革一般都经历了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复查总结等步骤。

到1952年9月,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全国普遍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农民分得了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政治热情,广大农民成为农村人民政权的支柱,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并掀起了农村中以识字扫盲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文化浪潮。

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历史胜利,它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最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基本的历史人物。

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为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试述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

(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集中力量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消灭了地主阶级,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颠覆活动,胜利地进行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实现了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统一和大团结,使全国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根本条件。

  

(2)始终坚持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为中心,正确处理革命和生产、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使各项社会政治运动和各种工作都不干扰生产的正常进行,而是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是为了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打破对生产力的束缚,发挥人民群众对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条件。

  (3)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解决了失业工人、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正确地处理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同时,正确地处理了各种经济成分的关系,使其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党十分重视自身的建设,采取了整风整党等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使广大党员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党上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工作谨慎,态度谦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英勇奋斗。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完成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艰巨任务,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6、、关于国民经济恢复的基本知识点

战略方针:

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建国初期五种经济成分:

社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财政经济好转的三个条件:

土改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统一财政经济的主要措施:

统一全国财政支出、统一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

私营工商业进行的合理调整:

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产销关系

7、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底,我国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恢复取得的成就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三年紧张而艰苦的工作,到1952年底,国家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全国逐步地建立和健全起来,并进一步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这一切为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具体地说,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

  第一,政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到1952年9月,全国普遍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建立了各级人民政府。

各级人民代表会议,以领导生产建设为中心,对国家开展的各项工作,普遍进行了认真的组织和领导,发挥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和干部的支持、监督作用,也培养了一批干部。

这说明,我们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成为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一个有效的基本组织形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建立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的任务已胜利完成。

  第二,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经济的领导地位大大加强。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功地调整了工商业和经济结构的改组,使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有了相当的提高。

建立和完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任务已胜利完成。

  第三,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外贸等。

在短短的3年里,新中国医治了长期战争所造成的创伤,使工农业生产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除个别产品外,都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起来。

商业财贸方面,在全国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国营商业为领导的、以合作社商业为助手的新贸易网,为城乡物资交流、扩大商品流转建立了组织基础。

商品零售额、进出口贸易、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市场物价稳定。

  第四,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全国学生在校人数大幅度增加。

县卫生院已全部建立起来。

此外,科学研究事业、新闻出版事业、电影广播事业及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改善。

由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有了较大提高。

  党和政府在集中主要力量进行社会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有重点的经济建设,主要侧重于水利建设、交通运输建设和以电力、煤炭、钢铁为主的工业建设等三个方面。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国家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在抗美援朝、恢复经济需要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人民政府能将这么多资金用于重点经济建设,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建设新中国的魄力和勇气。

建国初期的重点经济建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胜利完成,而且为有计划地大规模经济建设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8、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美国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应金日成首相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年国人民志愿军。

任命彭德怀兼任志愿军司令及政委。

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朝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

1951年7月,双方开始停战谈判,朝鲜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美国不放弃侵略野心,企图以“军事实力”配合谈判,致使朝鲜战争进入了边打边谈的局面。

中朝军队经过三年浴血奋战,终于使这场战争以中朝军队和人民的胜利而结束,1953年7月27日,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中朝两国的安全与独立,粉碎了美国吞并朝鲜进而颠覆中国的狂妄计划,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与解放的信心和勇气,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此,帝国主义不敢轻易做武装侵华的尝试,为新中国的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极大的促进了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空军的建设,巩固了国防;外交上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9、、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是新中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此运动,知识分子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提高了爱国主义思想觉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开始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改革。

但是,运动中有的单位只看知识分子的缺点和错误,对“思想改造”要求过急过高,采取简单粗陋、群众斗争的方法,使部分知识分子的感情受到伤害。

10、66年文革前思想文艺界开展的批判与论争

50年代初期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50年代中期对俞伯平《红楼梦》研究中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

50年代中期对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批判;

50年代中期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对马寅初的人口理论的批判,及在文学、史学(翦伯赞《史学研究》)、哲学(杨献珍)领域的批判;

11、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必然性)----1952年夏秋形势的变化

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

中共中央在1952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

1953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由统战部长李维汉率领的调查组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工业的公私关系问题的报告。

这次会上毛泽东第一次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做了比较完整的表述,。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经毛泽东修改的中宣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

这个提纲对总路线做了更为完整的表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总路线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中国及唯一经济基础。

总路线为全国人民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和途径,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充实、发展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由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基本方针,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重大发展。

12、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条件

  到1953年,中共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改变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

这一改变,同当时的形势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的新认识有关。

这方面的情况概括起来主要有:

  

(1)中国已经有了迅速发展和相对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在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且发展迅速。

社会主义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因素。

要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新中国已经积累了利用、限制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在利用、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过程中,国家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这既是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措施,又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最初步骤。

这一经验的积累,使毛泽东改变了原有的待条件具备后一举消灭资本主义的设想,形成了逐步过渡更为有利的新认识,即“走一步算是过渡一年,两步两年,三步三年,十年到十五年走完”

  (3)已经积累了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的经验,即经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渐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化的道路。

这一经验,使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新的认识,认识到中国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等到工业化后再搞农业机械化,而是先合作化,然后才能有机械化。

毛泽东指出,在我国的条件下,“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

(4)苏联经验的启示。

新中国建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侵略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只有社会主义苏联援助中国,特别是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经验,鼓舞着中国人民。

苏联的计划经济及工业化、农业合作化的道路等等对中国都有启发。

苏联所走过的这一条道路,成为中国的榜样。

基于上述认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改变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最初设想,而认为从现在开始就要逐步过渡,因而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13、如何评价过渡时期总路线

  首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

  

(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在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虽然有一定数量的现代工业,但这些旧有工业,是带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性质的,门类也残缺不全,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经过3年的努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标志的现代工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

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这种贫穷落后的局面,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由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鉴于中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发展又必然带来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

随着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资本主义企业与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之间、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与本企业职工及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为了适应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愿望,也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

为了避免个体农民在获得土地后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必须谨慎地逐步地引导他们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广大贫下中农也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互助合作方面发展的一个动力。

个体手工业的情况与个体农业的情况相类似,广大手工业者也有走社会主义互助合作道路的强烈要求。

  其次,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来看,过渡时期总路线也有失误,主要是:

  

(1)求“纯”求“公”,即追求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

追求计划经济,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作用。

在分配形式上,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

  

(2)在对待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上,“限制、利用”与“改造”的关系没有处理好。

对私营工商业只看到它的落后性,而忽视了它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作用,主张“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

(3)在改造的时间上急于求成。

原来准备用15年到18年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实际上只用不到4年(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算起)。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估计不足。

14、学术界对总路线的三种评价

(1)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胡绳、薄一波)

(2)总路线提的过早,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薛暮桥)

(3)总路线是正确的,但有缺陷

15、三大改造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缺点: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主要是:

  

(1)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及时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过渡形式;

  (3)实行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把消灭剥削阶级同改造剥削分子结合起来;

  (4)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党的领导必须切实掌握客观实际情况,既不要犯主观主义错误,又不要犯命令主义错误,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农业合作化健康地发展。

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成就是巨大的,经验是丰富的,但也存在着缺点和偏差。

主要是1955年以后,对农业合作化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工作上出现了强迫命令、违犯自愿互利原则,以及经营管理跟不上等缺点。

出现这些缺点的原因,既有对农民社会主义积极性、对个体经济的作用与倾向估计不准确的问题,也有生产关系改造越快越能发展生产力的认识偏差,还有批判右倾机会主义造成的政治压力的因素,等等。

另外,从今天的认识高度上看,当时人们把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集体化)与经营方式(劳动集体化)混为一谈,把集体化与大规模社会化生产混为一谈,误认为集体经济必须集体劳动,才能显示出优越性;误认为有了大型合作社,就有了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

因而,改造后建立起来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模式上、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偏差:

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激烈了丰富的经验:

一是,正确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继续保持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联盟的形式下,政治上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经济上实行有代价的“赎买”政策,使他们感到有生路,减少了阻力,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多种形式,采取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使企业的性质逐步过渡成为社会主义性质,使被改造者逐步适应新的经济制度。

三是,对私营工商业者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把对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逐步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总之,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成绩是巨大的,经验是丰富的。

当然,在改造的过程中,也有要求过急,步子太快,工作粗糙等缺点和偏差。

主要是公私合营的面过宽,改组过多,对原来私营企业的产品特色、经营特点没有吸取,对有些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处理也不很适当,特别是对私方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另外,从今天的认识高度上看,当时由于受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片面强调私营经济的落后性,把私营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忽视了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作用,因而在指导思想上和实践中都出现了一些失误。

16、一五计划建设的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规模是空前的,成就是巨大的。

“一五”计划的大多数指标,1956年底就基本完成。

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建设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也于1956年提前完成了。

“一五”期间取得的经济文化的巨大成就,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建设进展比较顺利,建成一大批重要工程项目。

  

(2)工业技术基础得到加强,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4)农业生产超额完成了原定计划。

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产量,也都有很大增长。

  (5)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

17、一五计划建设的经验

  

(1)清醒地估计形势,树立正确的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

党和政府对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与实际困难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正确估量,明确提出既要反对右的保守主义,又要反对“左”的冒险主义。

就是说,既要加速工业的发展,保持相当的建设规模,又不可以不顾财政力量、技术力量和设备供应的各种可能的客观条件,而任意地、无限制地去扩大建设规模。

  

(2)搞好综合平衡,把重点建设与全面安排结合起来,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展。

由于重工业的基础极其薄弱,生产水平相当低,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点部署了钢铁、机械、电力、煤炭、化工等方面的建设,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

  (3)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建设的根本目的,但同时又指出,人民生活水平只能稳步地渐进地提高,必须注意扩大资金积累,以便建立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

  (4)讲求经济核算,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到了重要地位。

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