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7733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ocx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

养方式的关系

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

班级:

04级心理一班

姓名:

***

指导教师:

***职称:

教授

完成日期:

2008年5月22日

 

二○○八年六月八日

山西大同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写作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写作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同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

2对象和方法………………………………………………………………………

(2)

2.1研究对象……………………………………………………………………

(2)

2.2研究工具……………………………………………………………………

(2)

2.2.1采用修订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2)

2.2.2使用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

(2)

2.3施测程序……………………………………………………………………

(2)

2.4统计方法……………………………………………………………………

(2)

3结果分析…………………………………………………………………………(3)

3.1初中生网络成瘾基本情况…………………………………………………(3)

3.2不同性别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3)

4分析与讨论………………………………………………………………………(4)

4.1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状况的分析……………………………………………(4)

4.1.1关于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4)

4.1.2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4)

4.1.3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年级差异…………………………………………(4)

4.2关于不同性别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5)

4.2.1男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5)

4.2.2女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5)

5结论………………………………………………………………………………(5)

5.1初中生网络成瘾比例为10.78%,且存在性别和年纪差异………………(5)

5.2初中生网络成瘾和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5)

6建议………………………………………………………………………………(5)

6.1初中生网络成瘾状况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5)

6.2父母如何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来预防孩子网络成瘾……………………(6)

6.2.1正确面对孩子喜欢或者沉溺上网……………………………………(6)

6.2.2分析孩子为什么喜欢或沉溺上网……………………………………(6)

6.2.3提前对孩子进行电脑网络教育………………………………………(6)

参考文献……………………………………………………………………………(6)

附录……………………………………………………………………………(8)

后记…………………………………………………………………………(16)

致谢…………………………………………………………………………(17)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和学校,家庭,社会各方位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大同大学附中的240名初中生,填写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并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3.0进行进行一般性描述统计和数据的t检验和X2检验。

结果:

①10.8%的被试(25个)被试网络成瘾,89.2%的被试(107个)非网络成瘾;初三年级网络成瘾人数显著高于初一年级(x2=5.30,p<0.05);网络成瘾群体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x2=7.09,p<0.01);②网络成瘾的初中生与非网络成瘾的初中生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保护等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

结论:

初中生的网络成瘾与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关键词: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父母教养方式

 

TheRelationshipsBetweenJuniorHighSchoolStudentsInternetAddictionAndParentalRearingPatterns

 

Abstract:

Objective:

Tostudytherelationshipsbetweenjuniorhighschoolstudentsinternetaddictionandparentalrearingpatternsandprovidethetheorybasisthatjuniorhighschoolstudentsinternetadditionearlyphaseinterfereswiththeschool,thefamily,everybearingeducatessocietytoprovidethetheorybasis.Method:

Usingstratifiedrandomsamplingmethod,secondhundredandfortystudentsfromjuniorhighschoolattachedDatonguniversityofShanxiprovinceweaetestedbyEMBUandjuniorhighschoolstudentsinternetadditionscaleAnddatainputspss13.0fordescriptivestatisticsforageneraldescriptionofstatisticaldataandthet-testandX2test.Result:

①10.78%subjectsweredefinedasinternetaddictionand89.22%asnoninternetaddiction.;The3rdgradeInternetAddiction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1stgrade(x2=5.30,p<0.05);InInternetAddictiongroups,mensignificantlymorethanwomen(x2=7.09,p<0.01);②Inaddition,thestudentswithinternetadditionhadaquitedifferentparentalrearingpatternfromthatofthestudentswithnoninternetaddictioninintervention,over-punishmentandrefusal(p<0.05orp<0.01).Conclusion:

Thejuniorhighschoolstudentsinternetaddictionwerecorrelatedwithpoorparentalrearingpatterns.

Keywords:

juniorhighschool;internetaddiction;parentalrearingpatterns

 

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1引言

今天,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网络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变着他们的思想和观念,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也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正如PatricaWallace所言:

“伴随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的同时,人们也听到了由于上网引起行为问题的不和谐之音。

”[1]有的学生沉溺于网络,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违法,违纪。

此已经引起广大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注。

“网络成瘾”这个概念由美国的Goldborg于1994年首次提出,指的是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该术语1995年被列入医学词典[2]。

Young则认为成瘾这个词是指有机体对于某种药物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痴迷不同于化学物质的依赖。

认为在《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上列出的所有诊断标准中,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最接近于网络成瘾的病态特征,则综合自己对网络成瘾的研究,提出了八个问题,形成网络成瘾的诊断问卷,目前被广泛使用[3]。

另外,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主要有: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为6.6%[4]。

研究也显示,网络成瘾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5]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结果:

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Baumrind[6]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研究,她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上:

控制和温暖,且分为4个类型。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的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的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20世纪90年代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在我国出现了一个高峰,主要表现为以下研究特点:

[7]①研究涉及的对象更广泛;②研究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③研究方法综合化系统化;④结合我国国情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就父母教养方式和网络成瘾的关系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及父母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有影响或两者相关。

[8][9]

所以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在网络成瘾和父母教养方式两者间,特别是把初中这个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时期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而且把网络成瘾学生从不同性别出发探讨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意在为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早期干预及家庭,社会,学校各方位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2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应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山西大同大学附中在校初中生240名。

回收有效问卷232份,回收率96.7%。

在232个被试中,年龄在12-16岁之间,男生124人,女生108人,初一76人,初二82人,初三84人。

2.2研究工具

2.2.1采用修订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EMBU[10]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的,国内岳冬梅等人对其进行了修订。

该量表考察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

整个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素和5个母亲因素,分别为FF1:

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2:

父亲惩罚,严厉;FF3:

父亲过分干涉;FF4:

父亲偏爱被试;FF5:

父亲拒绝,否认;FF6:

父亲过度保护。

MF1:

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2:

母亲干涉保护;MF3:

母亲拒绝,否认;MF4:

母亲惩罚,严厉;MF5:

母亲偏爱被试。

量表通过66个题目对每个被试者的11个因素分别进行测试,计算各个因素的得分。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1] 

2.2.2使用中学生网络成瘾量表[12]

该量表已被广泛应用于对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评定。

评价内容包括成瘾症状(包括耐受性和戒断反应2个维度)和网络成瘾相关影响(包括人际关系与健康及时间管理2个维度)。

问卷共有28个题。

28个题中若有15及以上的题为肯定回答,便判定为其对网络的依赖已达成瘾程度。

2.3施测程序

对两种问卷进行一次团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控制情境,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

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要求其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影响的自我评定。

2.4统计方法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一般性描述统计并进行数据的t检验和X2检验。

3结果分析

3.1初中生网络成瘾基本情况

表1初中生网络成瘾情况表

年级

性别

初一

初二

初三

合计

学生人数(人)

76

82

84

124

108

232

网络成瘾者人数(人)

3

9

13

20

5

25

百分比%

3.95

10.98

15.48

16.15

4.63

10.78

表1表明,在232名被试中,10.8%的被试(25个)被试网络成瘾,89.2%的被试(107个)非网络成瘾;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分别为3.95%、10.98%、15.48%,经检验,初一学生和初二学生比较,x2=2.48,p>0.05,初二学生和初三学生比较,x2=0.63,p>0.05,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一学生和初三学生比较,x2=5.30,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初三年级网络成瘾比例明显高于初一年级。

男女生中网络成瘾的比例分别为16.15%和10.78%,经检验:

x2=7.09,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网络成瘾群体中,男性成瘾比例显著高于女性。

3.2不同性别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表2不同性别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S)

男(n=124)

女(n=108)

网络成瘾者

非网络成瘾者

t

网络成瘾者

非网络成瘾者

t

FF1

49.74±10.68

48.61±11.73

0.40

50.67±7.70

48.63±8.25

0.54

FF2

22.16±4.26

19.37±5.06

2.31*

19.63±6.08

19.32±6.04

1.67*

FF3

20.47±6.06

16.37±7.81

2.22*

22.72±3.90

21.47±4.47

1.78*

FF4

9.83±3.11

10.84±3.96

-1.08

10.20±3.24

10.31±3.16

-0.08

FF5

12.92±3.26

10.21±4.13

2.77**

10.09±2.84

9.85±3.05

0.17

FF6

11.63±2.34

10.28±2.90

1.96*

11.84±2.75

11.75±2.67

0.07

MF1

49.26±7.82

52.33±9.34

-1.38

53.18±8.23

50.96±8.71

0.56

MF2

38.83±4.38

35.62±7.05

1.96*

36.91±6.02

35.34±6.56

0.52

MF3

16.36±3.95

14.32±4.12

2.04*

13.38±3.81

13.25±4.19

0.07

MF4

15.22±4.05

15.09±3.74

0.14

13.54±4.49

13.14±4.42

0.20

MF5

9.28±3.76

10.18±4.54

-0.83

10.20±3.24

10.31±3.16

-0.08

注:

*:

p<0.05;**:

p<0.01。

表2表明,男网络成瘾的初中生和非网络成瘾的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得分比较,在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FF6(父亲过度保护),MF2(母亲干涉保护),MF3(母亲拒绝)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FF5(父亲拒绝)方面还达到了及其显著性水平(p<0.01)。

女网络成瘾的初中生和非网络成瘾的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在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方面则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4分析与讨论

4.1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基本状况

4.1.1关于初中生网络成瘾现状

本研究表明,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比例为10.78%,与很多国内对青少年的调查基本一致[12][13],如此庞大的人群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造成以上现象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应当说,每个人网络成瘾的原因都不是一样的,综合比较分析,我认为大体上有以下一些表现:

①初中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展期,他们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

②自控能力欠缺;③认知能力有限;④自我意识强烈。

⑤初中生学习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人际交往经常出现困惑。

⑥绝大多数同学都属独生子女,生活中缺少玩伴,学习压力较大,父母亲又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

这样就使得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同学,到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上面说的仅仅是主观原因,当然,还有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等客观原因。

4.1.2初中生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

研究还表明不同性别的初中生成瘾程度有所不同。

男性成瘾程度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处于成长期的男性往往思维较为活跃,自制能力较差,好动,视为“顽皮”;女性则自控能力较好,好静,视为“乖顺”。

她们往往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其学习动机较高。

因此“女性在学习活动中投入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相对而言,花费在其它活动上的时间、精力较少。

”而男性则相反,易被外来事物吸引,对游戏比女孩子更易入迷有关。

4.1.3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年级差异

研究中发现初一学生和初三学生网络成瘾比例比较,x2=5.30,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初三年级网络成瘾比例明显高于初一年级。

这可能是由于初三年级正处于升学的时期,承受着不小的心理压力,而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与之沟通,从而经常选择上网的方式宣泄有关。

4.2不同性别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4.2.1男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网络成瘾的初中生和非网络成瘾的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得分比较,在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FF6(父亲过度保护),MF2(母亲干涉保护),MF3(母亲拒绝)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FF5(父亲拒绝)方面还达到及其显著性水平(p<0.01)。

对于男性网络成瘾学生和非成瘾学生而言,在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保护;拒绝这几个维度上的得分出现及其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性强,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渴望尊重和独立,父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和严厉惩罚将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受尊重,不被理解,从而对父母产生敌对仇恨心理。

且男性更易于将这种心境表达出来,当得不到满足时则寻求满足的途径,而网络正好提供了这一服务,因此他们一旦上网,则乐此不疲。

4.2.2女网络成瘾与非成瘾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女网络成瘾的初中生和非网络成瘾的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在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其他方面则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对于女性网络成瘾学生和非成瘾学生而言,在母亲教养方式的各维度上均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可能是由于生理的基本成熟,所以父亲的行为可能更多的成为他们追求异性的榜样,所以她们更多的关注父亲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而在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两维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则可能是由于父亲的这种行为破坏了他们在女儿当中的形象,从而迷茫,无助,而走上到虚拟世界中寻求这一榜样的道路。

5结论

5.1初中生网络成瘾比例为10.78%,且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

5.2初中生的网络成瘾与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6建议

6.1初中生网络成瘾状况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结果显示,10.78%的初中生过度使用网络,有网络成瘾行为。

初中阶段是个体性格成长的关键期,如果没有引导好,将会影响个体一生。

网络成瘾的负面影响如此严重,而初中生的网络成瘾倾向者比率竟达到10.78%,这些都提醒社会各界要充分重视初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根据各学生的不同情况,积极推行干预措施,防止网络成瘾的发生。

另外,根据在本文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在网络成瘾人群中,初三年级的学生明显多于初一,初二年级,男生明显多与女生,这提醒我们在预防初中生网络成瘾时要有重点。

6.2父母如何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来预防孩子网络成瘾

本研究显示,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如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保护与初中生的网络成瘾行为有着显著的关系。

因此,要改变网络成瘾行为,做父母的必须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健康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卢勤老师曾经说过,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这说的虽然有点绝对,但是有道理的,因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地在父母身上能找到一定的原因,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父母出口成脏,孩子就会满嘴的脏话,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

父母要首先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戏如何。

作为父母,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6.2.1正确面对孩子喜欢或者沉溺上网

对孩子喜欢上网,特别是到了迷恋的程度,很多父母喜欢过早的给孩子戴上一顶网络成瘾的帽子,给予孩子过多的责备而不是沟通,情感冷漠,这可能会使孩子损失自尊心,挫伤自信心,容易造成破罐破摔,迷恋于网络不能自拔。

作为父母,我们不妨别给孩子戴这个帽子,可以作为沉迷网络进行矫治和帮助。

6.2.2分析孩子为什么喜欢或沉溺上网

我国很多传统式的父母,面对孩子不良行为时,往往采取的方式是责怪和打骂,看不到孩子迷恋网络和青春期的特点,和孩子缺乏沟通和交流,这可能诱发其他极端的问题,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当发现孩子有沉迷网络的可能,我们不妨不要责怪,而是和孩子沟通,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迷恋网络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不如意、不满意,应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才沉迷网络的,或者是学习压力太大孩子才会沉溺于上网等等。

当父母查找孩子出为什么上网,为什么迷恋网络,就能对症下药,给孩子以更多的帮助。

6.2.3提前对孩子进行电脑网络教育

预防是最好的挽救措施,等孩子网络成瘾了,才去想办法戒除和挽救,可能会事半功倍。

在孩子接触网络前父母就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知道,电脑和我们的字典一样,是我们学习的好工具,不能仅仅把它当作高级玩具来玩。

参考文献

[1]Patricia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