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7293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docx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答案

【篇一:

语文出版社七年级至九年级成语积累】

=txt>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若有所失:

好像失去了什么。

人情世故:

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索然无味:

没有一点趣味。

无病而呻:

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

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风花雪月:

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煞费苦心:

费尽心机。

煞,极,很。

猝不及防:

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六神无主:

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

俗不可耐:

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

心血来潮:

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言简意赅:

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

赅,完备。

刮目相看:

用新的目光来看待。

乳臭未干:

奶腥气还没有完全去掉。

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臭,气味。

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趾高气扬:

高高举步,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大动肝火:

大发脾气。

趋之如归:

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

趋,小步急走。

怨天尤人:

埋怨上天,怪罪别人。

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尤,责怪,归咎。

望洋兴叹:

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仰望的样子。

萍水相逢: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浮萍。

乐以教和:

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恍然大悟:

形容猛然醒悟过来。

苦心孤诣:

费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第二单元

任劳任怨:

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

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崭露头角:

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销声匿迹:

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含辛茹苦:

经受艰辛困苦。

辛,辣。

茹,吃。

汗马功劳:

指战功。

后也泛指大的功劳。

风尘仆仆:

形容旅途辛苦劳累。

第三单元

呼朋引伴: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

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

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第四单元

笑容可掬:

形容满脸笑容。

掬,双手捧着。

喜不自胜:

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孔武有力:

勇武而有力量。

第五单元

兴致勃勃:

形容兴趣很浓,兴头很高。

勃勃,兴盛的样子。

无穷无尽:

没有穷尽,这里形容数量很多。

憨态可掬:

形容神态天真而略显傻气的样子。

心有余悸: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害怕。

司空见惯:

形容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引人入胜:

引人进入美好的境界。

第六单元

温故知新:

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敏而好学:

聪明而且爱好学习。

不耻下问:

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看做耻辱的事。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

积伶积俐:

形容十分灵活。

融融泄泄:

形容和乐舒畅。

左顾右盼:

向左右两边看。

三眼一板:

比喻有条理,合规矩。

眼、板,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

蹑手蹑脚: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不胜其烦:

受不了其中的繁杂琐碎。

胜,能够忍受。

络绎不绝:

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无可言喻:

无法用语言来说明。

优哉游哉:

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样子。

束手无策:

形容遇到问题拿不出办法解决。

无济于事:

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第二单元

克勤克俭: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引经据典: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怒不可遏:

怒气冲冲,难以抑制。

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讨论或对待。

无地自容:

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

轻举妄动:

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不解之缘:

难以分开的缘分。

跃跃欲试: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流连忘返:

留恋景色或某种景物,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去。

第三单元

言归于好:

彼此重新和好。

水泄不通:

形容十分拥挤,好像连水都不能泻出。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花团锦簇:

像花朵锦绣汇集在一起。

形容色彩缤纷,灿烂绚丽。

养尊处优:

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津津有味:

特别有兴味。

乐不可支:

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孤苦伶仃:

无依无靠,孤单困苦。

家喻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

第四单元

姹紫嫣红:

形容各色花儿十分娇艳。

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速极快,流程极远。

第五单元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重峦叠嶂:

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别具匠心: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首屈一指:

弯下手指头计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

表示第一,居首位。

鞭长莫及:

比喻力量达不到。

我行我素:

照着自己一向的做法去做。

先发制人:

先动手以制服对方。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为佛家语,告诫修行者警惕外界诱惑。

现比喻两种敌对力量,互为条件,交替消长。

招摇过市:

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如诉如泣:

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

这里形容声音柔细。

难以捉摸:

不容易猜测、预料。

张灯结彩:

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瞬息万变:

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稍纵即逝:

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油然而生:

形容某种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毅然决然:

形容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沧海桑田:

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沧海。

形容变化很大。

娓娓动听:

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得天独厚:

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脍炙人口:

味道鲜美可口。

虚无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超尘脱凡:

超出尘世,脱离凡俗。

横空出世:

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容光焕发:

脸上放出光彩。

风风火火:

形容行动迅捷。

分道扬镳:

各走各的道路。

第二单元

风度翩翩:

形容举止洒脱。

大相径庭:

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矢志不移:

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劫后余生:

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第三单元

拈轻怕重: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麻木不仁:

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

精益求精:

好了还追求更好。

见异思迁: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弄巧成拙:

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适得其反:

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不假思索:

不经过思考。

头头是道:

这里形容说话很有条理。

以讹传讹:

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传越错。

约定俗成:

指某种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一劳永逸: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如释重负: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悲天悯人:

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

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循规蹈矩:

遵守规矩。

第四单元

富丽堂皇:

豪华美丽,有气派。

耿耿于怀:

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茅塞顿开: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

形容忽然理解、明白。

泰然处之:

形容遇事镇定,毫不慌张。

慷慨激昂:

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老态龙钟: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了如指掌:

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鬼使神差:

好像鬼神在暗中指使,比喻不由自主地做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

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第五单元

危言耸听: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按部就班:

形容做事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触目伤怀:

看到某种情况或景象心里感到悲伤。

情郁于中:

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俯拾皆是: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唾手可得: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立锥之地:

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

背井离乡:

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寄人篱下:

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呆若木鸡:

呆得像木头鸡一样。

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喋喋不休:

形容说话没完没了。

文质彬彬: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第四单元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感到十分吃惊。

义愤填膺:

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第五单元

毛骨悚然:

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

形容心灵或身体突然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恐惧感觉。

令人发指:

叫人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

逝者如斯:

流逝的时光像这流水。

凶神恶煞:

原来指凶恶的神,常用来指凶恶的人。

惨绝人寰:

人世上再没有那样凄惨的了。

截然不同: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高山仰止:

原意是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

千古绝唱:

千百年来音乐造诣最高的作品。

灭顶之灾:

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唯命是从:

绝对服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孤注一掷:

把全部的钱一下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

比喻在危险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岿然不动:

高耸屹立不动。

优柔寡断:

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妙手偶得:

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坦荡如砥:

平坦得像磨刀石。

【篇二:

语文出版社九上古诗词鉴赏microsoftword文档】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含义。

2.请描写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表现的景色及意境。

3.这首诗是王维早年边塞诗中的力作。

此诗的风格可用哪几个词来概括?

二、《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此景与该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何关系?

2.“商女不知亡国恨”是讽刺“商女”愚昧无知吗?

如果不是,那么诗人讽刺的是什么?

3.“犹”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全诗的主旨是什么?

三、《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该诗写出了两个有情人的什么心情?

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颔联是诗中的警句。

试从手法和情感两方面来分析其妙处。

4.颈联和尾联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夕阳西下几时回”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独徘徊”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4.你认为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首词所表达的情绪?

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的眼泪中包含了哪几种情感?

2.颔联和颈联写的是什么情景?

3.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的“即”、“穿”、“便”“向”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篇三: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及答题卡】

xt>(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35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8分)

1.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

(2分)

①硕果成果②洗刷洗礼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

3.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

(2分)

酷署:

__改为__枯躁乏味:

__改为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并说说修改的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默写,完成11-14题。

(12分)

5.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6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2)俱往矣,。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人迹板桥霜。

(5),燕然未勒归无计。

(6)出淤泥而不染,。

6.按要求写出诗文句。

(6分)

(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2)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写思乡情怀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

①,。

②,。

(三)口语交际。

(8分)

7.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

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

妈妈对张强说:

“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

(2分)

(2)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3分)

8.毕业晚会上,王雨把下面的话说了一半,便哽咽了。

请你仿照他的话续写一句。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分别在即,老师,我如何才能报答您?

当我靠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

(3分)

(四)名著阅读。

(7分)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某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

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中学生,请你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三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9.“名著人物”形象栏。

(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2分)

10.“精彩情节”大家看。

(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2分)

11.“读后一得”交流台。

(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3分)

二、阅读能力(55分)

(一)唐雎不辱使命(节选)(15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睢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

鹰击于殿上()

(2)长跪而谢之()

(1)仓..

1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1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

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3分)

16.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4分)

(二)母亲的目光(19分)?

①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

他泥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膊,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②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

然而愉悦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

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③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

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

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

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

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④“妈,怎么了?

”我很纳闷。

⑤“不怎么。

”她说。

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⑥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

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

“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

”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⑦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

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⑧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

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

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⑨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

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

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

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

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

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⑩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

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

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

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

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11)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7.第⑦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4分)

18.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

(3分)

(1)这段运用了修辞,突出了母亲目光的。

(2)“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19.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分)

20.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

而当她懂得了母爱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

这就是生活。

所以作者感喟: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

简要谈谈。

(5分)

(三)燕子(21分)

席慕蓉

①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②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

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

③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

“怎么是长亭外?

怎么不是长城外呢?

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④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

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

“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受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⑤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

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⑥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的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

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⑦“燕子!

”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

这不就是燕子吗?

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过的燕子。

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温热的阳光里,心中开始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

燕子啊!

你可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⑧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

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化孩子看:

“快看!

宝贝,快看!

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不燕子啊!

⑨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

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⑩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

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11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

在我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多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骊上可以得到解答。

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12在那一刹那,我欣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

其实,不必○

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13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21.文章记叙了两个“美丽的错误”,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

22.在作者看来,可以保有的“美丽的错误”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

(4分)

23.文中画线语段中有一句与另外三句语气不连贯,请改写。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画线的“那个时候”是指的时候,“那一刹那”是指的时候。

(4分)

25.现实生活中,与“美丽的错误”相类似的还有“善意的谎言”,你认为这种“谎言”可以保有吗?

说说你的理由。

(6分)

三.(55分)

26.作文.

(1)题目:

生活中的几朵小浪花

(2)要求: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班名、人名。

不得抄袭。

四.卷面分。

(5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8分)

1、(2分)硕果:

洗礼(答对一题得1分)

3、(2分)署改为暑躁改为燥(改对一处得1分)

4、(2分)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

(我们扬起风帆,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

)(若修改后的句子前加“让”字,也可得分)

(二)古诗文默写。

(12分)

5.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6分)

(1任重而道远。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隔江犹唱后庭花。

(4)鸡升茅店月。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濯清涟而不妖。

6.按要求写出诗文句。

(6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只要表达思乡之情的均可.

(三)口语交际

7.(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

(1)你不能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要抓紧时间复习,迎接中考)。

(2)妈妈,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能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减轻我紧张的学习压力,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迎接中考啊!

8.如:

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撷取一片红叶,您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四)名著导读

.示例一:

9.《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又很幽默。

10.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三次识破妖精的诡计,变成妖精的妈妈去赴唐僧肉宴,深入妖精洞内打死白骨精,救出了师傅等人。

11.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

示例二:

9.《水浒》中的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又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10.鲁智深在潘家酒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