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6847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1讲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1讲细胞的增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xx·深圳模拟)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

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

则(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

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x。

NaOH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是一样的。

NaOH扩散的体积为y3-(y-x)3。

y值越小,NaOH扩散进的体积占琼脂块体积的比例越大。

[答案] D

2.下列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甲的S期或丙的A→B段

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a+b段或b+c段

C.用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细胞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A→B段

D.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或b、d或A→B段

[解析] 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甲的S期或丙的B→A段;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a+b段或c+d段;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后期;图中M或b、d或A→B段均表示分裂期,分裂期中,只有前期和中期存在染色单体。

[答案] C

3.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和DNA复制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纤维素

[解析] 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

[答案] C

4.(xx·增城调研)下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h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

C.Ⅱ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

[解析] 从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细胞周期时长为20h。

Ⅰ段表示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

Ⅱ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细胞内可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Ⅲ段表示DNA复制前的间期,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DNA复制的Ⅰ段。

[答案] C

5.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①→②过程是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

低温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⑤→⑥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NA解旋酶催化的是DNA双螺旋的解旋,不是催化的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答案] C

6.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剪取5cm根尖,用15%盐酸和甲基绿分别解离和染色

B.持续观察细胞①,能看到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C.细胞①中DNA数是细胞②中的二倍

D.观察装片时,③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解析]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根尖用的是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的混合液(1∶1)。

染色应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看到的细胞是死细胞,细胞不分裂。

细胞①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为有丝分裂中期,两时期的DNA数目是相同的。

③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最长,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时,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答案] D

7.(xx·潍坊一模)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抑制PCNA的合成,细胞不能分裂

B.只有增殖细胞中含有PCNA的基因

C.PCNA经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D.检测PCNA的浓度变化,可以推测细胞周期的时间

[解析] 从PCNA蛋白的含量变化推测PCNA蛋白与DNA分子复制有关。

因此抑制PCNA的合成,会抑制DNA复制,细胞不能分裂。

PCNA在核糖体上合成,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复制。

在细胞周期中PCNA的变化有周期性。

[答案] B

8.(xx·武汉模拟)培养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用某方法测定核DNA含量在细胞群体中的分布如下图甲所示。

若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抑制剂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乙图。

推测该抑制剂所起的作用是(  )

         甲      乙

A.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C.抑制DNA的复制D.抑制RNA的合成

[解析] DNA含量为2的细胞为没复制的细胞,DNA含量为4的细胞为DNA复制后的细胞。

加入抑制剂后,DNA含量为2的细胞占的比例增大,说明该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DNA的复制。

[答案] C

9.(xx·南京模拟)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

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粒断裂,促进细胞分裂

[解析] 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有纺锤体出现。

由柱形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多,即处于分裂间期复制前的细胞多。

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多,即DNA完成了复制而加倍,且细胞不分裂而保持在4n,纺锤体不形成时细胞就不分裂,该药物类似于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答案] C

10.(xx·滨州模拟)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

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种细胞之间。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C.丙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考查理解能力。

根据题目信息“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种细胞之间”判断,甲类细胞为DNA分子复制后,细胞分裂前的细胞,乙类细胞为DNA分子复制前的细胞,丙类细胞为处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细胞。

甲类细胞一部分处在分裂间期,一部分处在分裂期。

乙类细胞处在分裂间期,细胞没有分化;若用某种化学药物强烈抑制细胞的DNA复制,则这些细胞将会停留在分裂的间期,抑制细胞的增殖。

[答案] D

11.(xx·北京东城区模拟)若连续分裂的细胞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则细胞内

A.处于分裂期时会大量利用T与U

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每个起点都多次起始

C.染色体的数目与DNA分子的数目始终保持相同

D.严格的调控机制保证了细胞周期的有序运行

[解析] 连续分裂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分裂期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无法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故不会大量利用T与U;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DNA复制过程的每个起点只有一次起始,蛋白质可多次合成,转录过程的每个起点可多次起始;当出现染色单体时,DNA分子的数目是染色体的数目的2倍。

[答案] D

12.(xx·苏北四市期末)将洋葱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上培养,让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子细胞至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C.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

D.有半数的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

[解析] 将洋葱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上培养,让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但只有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单链含有标记;继续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子细胞至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但只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标记,另一条不含标记。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40分)

13.(12分)研究表明,植物存在细胞分裂节律,如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节律)和不同月份细胞存在分裂高峰期(月节律)。

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因细胞分裂不活跃,生长缓慢。

下列为某科研人员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节律的实验步骤与结果。

实验步骤:

①分别于不同月份、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美花石斛的茎尖。

②茎尖固定8h后,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浓盐酸的混合液中3~6min。

③取出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min。

④用改良苯酚染色茎尖20min后,制作临时装片。

⑤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裂期的细胞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拍照。

⑥统计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

实验结果:

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指数(×10-6)

取样日期

时间段

1:

00

5:

00

9:

00

13:

00

17:

00

21:

00

1月11日

6.5

19.5

69.5

13.1

11.6

10.7

5月11日

23.9

85.8

334.3

13.2

49.9

75.8

10月11日

5.1

15.1

35.7

5.4

11.6

9.9

  请回答:

(1)步骤②中“茎尖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浓盐酸混合液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中“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改良苯酚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着色。

步骤⑤中低倍镜观察找到分裂期细胞后,应转动________换上高倍物镜。

(3)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本实验选择观察统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数。

不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无法进行结果统计;不选择处于分裂前期、末期的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统计结果有误。

(4)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美花石斛在日节律上,____前后为细胞分裂高峰期;在月节律上,____前后为细胞分裂高峰期。

[答案] 

(1)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防止解离过度(和便于染色) 

(2)染色体 转换器 (3)分裂中期持续时间短,细胞数目少 易与分裂间期细胞、不分裂细胞相混淆 (4)9:

00 5月(5月11日)

14.(10分)(xx·江苏海门测试)图甲表示小鼠肠上皮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4个阶段(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

图乙表示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群体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和DNA含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甲中所示字母与箭头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由细胞两极的________发出星射线。

在M期,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___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在____期。

(3)图乙中细胞数量呈现两个峰值,左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期细胞,右侧峰值表示图甲中的____期细胞,两个峰值之间(不含峰值)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期细胞。

(4)若向小鼠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期的细胞不受影响。

现测得小鼠肠上皮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分裂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总计

G1

S

G2

M

时间(h)

3.4

7.9

2.2

1.8

15.3

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解析] 

(1)细胞周期从上一次分裂完成开始。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

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为前期和中期。

(3)DNA含量为2的细胞为DNA复制前的G1期,DNA含量为4的细胞为DNA复制后的G2和M期。

两峰值之间为DNA复制的S期。

(4)加入胸苷后S期被抑制,G2期细胞到S期的时间为G2+M+G1,2.2+1.8+3.4=7.4h。

[答案] 

(1)G1→S→G2→M 

(2)中心体 后 前、中(缺一不给分) (3)G1 G2和M(缺一不给分) S (4)7.4

15.(18分)(xx·深圳高级中学月考)图A表示一个受精卵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4个时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B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请据图作答:

图A            图B

 

(1)从分子水平看,间期细胞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动物和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DNA含量在2N~4N之间的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当于图A中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

(3)能够使图B中DNA含量为2N的细胞所占比例下降,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相对上升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秋水仙素/DNA合成抑制剂)。

(4)图A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最大值及达到最大值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5)如果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是否有影响?

________。

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B中四种不同DNA含量的细胞表示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使图B中DNA含量为2N的细胞所占比例下降,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相对上升的化学试剂是秋水仙素。

细胞周期中,后期染色体数加倍,染色体数达到最大值。

染色单体上的DNA是经复制而产生的。

[答案] 

(1)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动物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高等植物由两极发出纺锤丝,末期动物细胞膜凹陷形成两个细胞,高等植物由细胞板形成细胞壁

(2)S (3)秋水仙素 (4)4N ③ (5)没有 因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