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419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docx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

甘肃省S10凤县(陕西)至合作(甘肃)高速公路卓尼至合作段公路工程ZH04合同段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

首件施工方案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批人: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S10卓尼至合作高速公路

一期工程建设项目ZH04项目经理部

二〇二〇年三月三十日

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首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9;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7)甘肃省S10凤县(陕西)至合作(甘肃)高速公路卓尼至合作段公路工程ZH04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8)甘肃省S10凤县(陕西)至合作(甘肃)高速公路卓尼至合作段一期工程标准化施工指南;

(9)甘肃省S10凤县(陕西)至合作(甘肃)高速公路卓尼至合作段公路工程ZH0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图纸、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各具体项目实施方案过程中,充分研究、分析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合同段建设任务。

3.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各道工序施工中,认真自检,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指令,尊重业主和设计代表意见,严格管理。

4.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安排上,以专业队为基本组成形式,机械化作业为主,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先进优良设备之优势,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配置,以达到整体优化目的。

5.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

在施工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三、首件目的及试桩选取

3.1首件目的

为确定碎石桩施工的各项技术参数,主要有振动频率、留振时间、反插深度、桩管提升高度等。

施工完成后,进行贯入试验及静荷试验,以试桩完成总结所得的技术参数指导大面积施工。

3.2试桩选取

选取本合同段内原设计无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的湿陷性黄土位置进行试桩施工,试桩每一种施工工艺施工10根,三种施工工艺共施工30根。

原设计路基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桩间距0.9m,桩长4m、6m、7.5m和8m,其中试桩选择桩长7.5m的干拌水泥碎石桩。

四、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点桩号K75+810.5(ZK75+846),终点桩号K81+768(ZK81+764.490)临潭特大桥终点,路线全长5.958Km。

本项目采用设计行车速度80Km/h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5.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12.75米,桥涵设计荷载标准采用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采用1/300,其他桥梁和路基采用1/100,其余技术指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执行,并严格执行《公路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要求。

根据设计文件对Ⅲ、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采用干拌水泥碎石桩处理。

本合同段内路基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桩顶设置50cm厚6%水泥土垫层。

路基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工程数量如下:

五、地质概况及水文、气象

工作区内黄土主要分布在阿子滩乡~临潭县~羊永乡一带山体的缓坡地带,区内黄土岩性为粉质粘土,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具针状大孔隙,呈典型的架空结构,受水浸湿后由于自重压力或附加压力与自重力的共同作用,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湿陷。

湿陷性黄土厚度最大约10m,其中以古战镇附近覆盖最厚。

经黄土湿陷性试验成果分析,区内大多黄土属非自重湿陷性场地,部分地段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多具Ⅰ级(轻微)-Ⅱ级(中等)湿陷,部分地段为Ⅲ级(严重)。

根据拟建路基形式,根据湿陷性黄土的不同厚度,采用清除换填、强夯重锤夯实或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等方法处理湿陷性黄土。

根据卓尼县及邻区各气象站资料统计,区内降水量具有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区域差异性较大的特征。

卓尼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00-700mm;临潭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18mm,最多年668.6mm(1964年);合作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58.1mm。

区内蒸发量较小,气候湿润,降水主要集中于5~10月,占年降水量的83~88%,大雨和暴雨一般出现在4~10月,且集中于6~8月,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全年日照时数2186小时,无霜期90~119天。

太阳能利用率高,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霜冻、寒潮、强降温、大雪、冰雹和秋季洪涝等。

项目区土壤冻结期在9、10月份,解冻期在3、4月份。

沿线的冻土深度随海拔和地点不同而不同,最大冻土深度为147cm。

六、施工组织及准备工作

6.1组织机构

本着安全、优质、高效完成特殊路基段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的施工,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成立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施工作业领导小组。

施工作业领导小组

职务

姓名

职务

工作职责

组长

袁冬流

项目经理

全面指挥协调工作

副组长

李伟

项目总工

施工组织技术工作

张龙

生产副经理

现场施工组织工作

组员

尹志伟

安全部长

现场安全管理

组员

陈立江

机材部长

机材调配供应

组员

郭佳斌

现场施工员

各工序施工检查

组员

苗永华

实验室主任

负责试验工作

组员

荔兆伟

试验员

现场试验检测

组员

邹金安

拌合站负责人

砼拌制、运输

6.2组织措施

(1)施工前,项目总工程师、试验负责人、质检负责人、现场施工负责人熟悉施工图纸,熟悉规范,详细了解现场工程地质条件,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做好对现场施工技术员、施工班组的技术、安全交底。

(2)料场及其他材料的准备:

试验室提前进行取样检测工作,选定岷县梅山镇西坝第一沙场作为砂石供应商,选定祁连山水泥集团作为水泥供应商,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材料采购供应计划。

工地试验室将对用于碎石桩施工所需的各种原材料进场试验检测,并将所测得的各项指标,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不合格的材料不予进场。

(3)检查生产现场、拌和站、水、电、临时便道畅通情况及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保证生产所需水、电供应、道路畅通及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检查、维修好各种机械设备,保证场地的水通、电通、路通,确保混凝土拌和站正常运转。

(4)施工场地地面上所有障碍物标记处理范围及范围内的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电缆等均全部拆除,场地表面平整。

成孔及夯实时对邻近结构物有影响时,需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5)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后,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进行预压处理,场地形成横坡,做好临时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

(6)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经复核,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钉标桩定位或撒灰点。

(7)对含水率较大的(如大于塑限含水率)应注意缩孔问题,因缩孔影响桩长和桩径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予以解决。

6.3原材料以及配合比

采用岷县梅山镇西坝第一砂石料场的砂石和石屑,水泥采用祁连山水泥集团;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孔内所填水泥碎石的配合比为水泥∶石屑∶碎石=1.0∶2.6∶3.3。

水泥为P.O42.5R;石屑粒径为0~5㎜,碎石粒径为5~20㎜,含泥量不大于5%。

6.4混合料拌制及运输

混合料在桥梁工区拌合站严格按照配合比集中拌制,采用自卸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6.5施工人员配置

施工人员投入计划表

序号

工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起重机操作手

1

2

自卸汽车司机

2

3

电工

1

4

沉管机操作手

1

5

挖机、装载机司机

2

6

技工

4

7

普工

4

合计

15人

6.6施工机械配置

施工机械投入计划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沃尔沃250

1

2

自卸汽车

20m³

2

3

发电机

20Kw

1

4

装载机

临工-50

1

5

水泵

1

6

起重机

20t

1

7

振动打桩机

1

8

沉管

A30cm

1

试验、测量仪器设备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重Ⅱ型触探仪

1

2

石子压碎值测定仪

T0316-1

1

3

压实度检测仪器

1

4

振实台

ZT-96

1

5

万能材料试验机

1000KN

1

6

水准仪

苏一光

1

7

全站仪

莱卡TS09plus

1

8

卷尺

1

6.7原材料

材料投入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水泥

P.O42.5R

160

2

碎石

5~20㎜

410

3

石屑

0~5㎜

520

6.8工期计划

按施工总体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计划于2020年4月9日开始施工。

确保总工期符合业主工期要求并根据总体施工计划,试验段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计划于2020年4月10日前全部完成。

七、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施工工艺

采用振动打桩机成孔,同排隔桩跳打,成孔过程中桩孔位的土体被挤密到周围土体,成孔后提起振动成孔机,向孔内加入干拌水泥碎石,再用振动成孔机捣固密实,提起振动锤,继续灌入干拌水泥碎石进行捣固密实直至干拌水泥碎石桩形成。

成桩示意图如下:

7.1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的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7.2技术准备

(1)对图纸、设计高程,实际位置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复核;

(2)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设计图纸、工程数量、施工方案、质量要求、施工工期、关键控制、注意事项等)。

7.3场地准备

技术准备完成后,施工队组织人员进场,开始进行场地准备。

现场施工员配合施工队,将施工场地进行规范化布置,并设置施工标志牌、材料标识牌和安全警示牌。

7.4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施工方法

(1)原地面处理

将原地面清表,一般清表厚度为30cm,草地清表为50cm;清表完成后将原地面进行平整,在线路外侧设置临时排水沟。

(2)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桩位采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桩位放样,确定了碎石桩的施工位置后,对原地面进行整平。

路基湿陷性黄土碎石桩处理的所有碎石桩桩径均为30cm,桩距90㎝,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

测量放样时,要报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场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的施工。

桩位布置示意图如下:

(3)桩机就位:

打桩前,要校正桩管长度及投料口位置,使之符合设计桩长;在桩位处铺设少量碎石;根据桩机走行钢轨标出的桩位标记,移动桩机,使桩机对准打桩线,保证起重设备平稳导向架与地面垂直;桩机对准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的施工。

(4)施工工艺明确如下:

干拌水泥碎石桩采用跳打进行,且隔行施工,相邻两根桩必须采用跳跃间打;单根桩应一次施工完成,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

启动振动锤,震动冲孔至桩底设计标高;首次加料时向管内一次性加满骨料,装载机每次加料量必须符合要求,不足时应及时补加,确保填料量符合要求。

按试桩确定的提升速度,每次提升高度,留震时间和反插深度进行震动拔管和反插,具体如下:

第一种成孔振实方法如下(施工根数10根):

a)震动下沉管至桩底设计深度,第一次加料至导管0.07m3(距沉管底1m处),震动提升导管0.8m处,桩尖平底合页自动打开,导管内的混合料流入孔内,震动降落桩管。

反插导管振捣,反插降落深度0.4m,留震30s,再次加入0.035m³混合料,再震动、提导管至桩底以上1.6m处,反插0.4m,留震30s;每次提升0.8m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桩顶设计标高,如此反复。

反插次数=7.5m/0.4m=19次。

b)按照以往施工经验,充盈系数按照1.22计算(其中,混合料充盈系数=混合料实际体积/设计沉管体积),0.07m³混合料能够灌注0.8m桩长,因每次提升0.8m,故每次加料0.035m³,确保地面以下管内填料充实,在桩顶标高处反复插拔,将管内余料清除干净,保证桩顶部密实;

c)孔口加压至前机架抬起,完成一根桩施工;

d)移动桩架至另一孔位,重复以上操作;

第二种成孔方法如下(施工根数10根):

a)震动下沉管至桩底设计深度,第一次加料至导管0.07m3(距沉管底1m处),震动提升导管0.8m处,桩尖平底合页自动打开,导管内的混合料流入孔内,震动降落桩管。

反插导管振捣,反插降落深度0.5m,留震30s,再次加入0.026m³混合料,再震动、提导管至桩底以上1.6m处,反插0.5m,留震30s;每次提升0.8m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桩顶设计标高,如此反复。

反插次数=7.5m/0.3m=25次。

b)按照以往施工经验,充盈系数按照1.22计算(其中,混合料充盈系数=混合料实际体积/设计沉管体积),0.07m³混合料能够灌注0.8m桩长,因每次提升0.8m,故每次加料0.026m³,确保地面以下管内填料充实,在桩顶标高处反复插拔,将管内余料清除干净,保证桩顶部密实;

c)孔口加压至前机架抬起,完成一根桩施工;

d)移动桩架至另一孔位,重复以上操作;

第三种成孔方法如下(施工根数10根):

a)震动下沉管至桩底设计深度,第一次加料至导管0.07m3(距沉管底1m处),震动提升导管0.8m处,桩尖平底合页自动打开,导管内的混合料流入孔内,震动降落桩管。

反插导管振捣,反插降落深度0.6m,留震30s,再次加入0.017m³混合料,再震动、提导管至桩底以上1.6m处,反插0.6m,留震30s;每次提升0.8m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桩顶设计标高,如此反复。

反插次数=7.5m/0.2m=38次。

b)按照以往施工经验,充盈系数按照1.22计算(其中,混合料充盈系数=混合料实际体积/设计沉管体积),0.07m³混合料能够灌注0.8m桩长,因每次提升0.8m,故每次加料0.017m³,确保地面以下管内填料充实,在桩顶标高处反复插拔,将管内余料清除干净,保证桩顶部密实;

c)孔口加压至前机架抬起,完成一根桩施工;

d)移动桩架至另一孔位,重复以上操作;

沉管下沉过程中,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沉管贯入的难易程度判断土层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在与设计会审解决后再行施工。

7.5施工要点

(1)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桩长、桩径、桩间距、碎石灌入量以及试验确定的振动频率、留振时间、反插深度、桩管提升高度,以确保干拌水泥碎石桩桩身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2)应保证起重设备平稳,导向架与地面垂直,垂直偏角不应大于1.5%,成孔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桩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桩长偏差不大于100mm;

(3)碎石灌入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严格按照配合比1.0∶2.6∶3.3进行施工;

(4)全部桩孔填料施工结束后,由质检部门进行桩间土挤密效果监测,检测孔数量应为总桩孔数的0.3%,且不应少于3孔。

自桩顶高程向下0.5m起,在检测孔中宜每1m取两个土样(桩孔外100㎜处1个、相邻桩中心点1个)测定干密度,计算该层土的挤密系数平均值;干拌水泥碎石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通过现场单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5)地基土湿度应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含水量过干时,宜加水增湿。

(6)桩体回填采用连续施工,每个桩孔一次性分层回填压实,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

夯填时尽可能打一孔填一孔,打孔采用间隔打法。

成孔和回填夯实施工顺序为先外排后里牌,隔排隔桩跳打。

(7)当桩体施工完成后,桩顶标高以上设置50㎝厚的6%水泥土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八、质量保证体系

8.1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8.2质量保证体系

(1)成立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质检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形成行政上支持,技术上把关,负责工程总体质量控制。

(2)由工程部负责人配备相应技术人员,成立质量自检领导小组,形成第一级自检体系。

经工班自检合格后报质检部,质检部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3)配备强有力的质检技术力量,由质检部为龙头,组织试验室、测量组实施各工序的质量管理和数据检测,形成第二级自检体系。

(4)质检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被授予事前介入权、事中检查权、事后验收权、质量否决权,项目质检部直接对项目总工负责,不受任何人任何事干扰。

(5)专职质检人员必须具有一定资质和较丰富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专职质检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8.3质量自检体系

质量检查程序图

8.3.1确立以自检为基础,自检、互检与交接检等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验的试验工作制度。

8.3.2质检项目及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桩距(mm)

±150

抽查2%

2

桩径(mm)

≥设计值

抽查2%

3

桩长(mm)

≥设计值

查施工记录

4

竖直度(%)

1.5

查施工记录

5

灌石量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记录

碎石桩密实度抽查频率应为2%,用重Ⅱ型动力触探测试,贯入量10cm时,击数应大于5次。

8.4质量保证措施

8.4.1施工过程控制:

(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目标管理,将总的目标分解到各工序进行控制。

(3)将工程质量目标责任落实到人。

(4)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规范全体职工的行为,为全工程的质量总目标作人员素质准备。

(5)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质量目标,组织员工进行施工方案,施工实施细则的讨论,全体员工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要求。

(6)组织施工管理人员不断进行技术交流和质量管理经验学习,提高项目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8.4.2材料管理: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特别是结构用材,因此必须狠把材料质量关,严格审查所有进场材料的质量保证书。

同时,对进场材料按有关规范规定抽样检验,只有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的方能入库和使用,对于不合格材料必须及时清退出施工现场。

8.5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保证措施

8.5.1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石料的质量

(2)成孔质量

(3)成桩质量

8.5.2保证措施

(1)石料的质量控制:

一是所有碎石都采用质地坚硬、具体一定的强度、水稳定性好、不易风化且级配良好的石料;二是碎石含泥量<5%,碎石粒径为5~20mm;三是保证料场供应质量。

(2)成孔时的质量控制:

桩管应沿导向架并始终保持同导杆平行,桩管发生偏斜须及时扶正,其垂直高度偏差≯1.5%,成孔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5cm,桩径偏差≯-2cm,桩长偏差≯10cm。

(3)成桩时的质量控制:

桩底留振时间不少于20s,提管速度不快于1.0~1.5m/min,反插留振从桩底开始,自下而上逐段进行,中间不得漏振。

九、安全保证措施

1.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改善施工条件,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并定期更换。

从业人员在施工作业区域内,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

2.施工作业前,应全面检查施工现场、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等,施工条件应符合安全要求。

用于临时设施受力结构的周转材料,使用之前应进行材质检验。

3.根据作业对象及特点和环境状况,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安全防护设施应坚固,安全警示标志应醒目。

夜间施工应设置夜用警示灯或反光标识。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须专人管理,随时检查,保持其完整性和有效性。

4.起重机械司机、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业机构培训,取得相应从业资格,持证上岗。

5.作业前检查起重设备安全装置、钢丝绳、滑轮、吊索、卡环、地锚等,吊装作业应设警戒区,警戒区不得小于起吊物坠落影响范围。

6.施工场地及机械行走范围的承载力应满足相应要求,并保持平整,碎石桩作业灌料斗下方不得站人。

7.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

8.场内架设的电线绝缘良好,悬挂高度及线间距必须符合电业部门的安全规定。

各种电器设备配有专用开关,室外使用的开关、插座外装防水箱并加锁,在操作处加设绝缘垫层。

9.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10.各类施工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

十、文明、环保保证措施

10.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依据业主、监理有关要求,落实施工组织文件,明确各工序管理、材料管理、机械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管理。

(2)对全体职工,特别是民工,在进场前进行文明、安全施工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文明施工意识和自身素质。

(3)建立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采用统一规范临设,围档整齐,符合要求,临设要牢固整齐,材质符合要求。

(4)干燥天气时施工道路要保证湿润,以防车辆行驶扬尘。

(5)场地内材料与设备要保持整齐,并保证场地内的清洁。

(6)施工作业段设现场公示牌,标明施工区段、施工负责人等。

施工便道设立导向牌、安全警示牌。

(7)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放置场地根据不同型号、使用部位按要求设置标牌。

(8)夜间施工时,在现场设置足够的夜间防雨灯用来照明,并设专人进行维护。

10.2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措施

环境保护是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部将严格按照业主和当地政府的要求搞好本合同段,尤其是取(弃)土场、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等临时场所的水土保持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做到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并保证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为此,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确保自然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得以保护:

(1)建立环水保管理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施工班组为组员的环境保护小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和文明施工管理细则,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2)环保教育

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将施工环保确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到每一位员工。

项目经理部将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环保情况作检查,将环保工作与各作业班组和管理人员的效益奖金直接挂钩,以维护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环保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人人都是环保员,并严格按照《交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的要求执行。

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

①遵守国家和地方所有关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和法规。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化学物质、污水、废料和垃圾以及土方、石方灯有害物质对河流、湖泊、池塘和水库的污染,防止扬尘、噪音、有害气体、石油等物质对大气的污染,并且采取科学和规范的施工方法,把施工对环境、邻近单位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②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一律持证上岗,职务、职责明确,确保工地统一调度指挥。

进场道路和场地布置要做到井然有序,各种标志齐全,做到合理、整洁。

③按照图纸和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