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6219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

《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docx

学年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选修

2009-2010学年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期中试卷(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项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淋巴②血红蛋白、O2、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胰岛素④激素、呼吸酶、氨基酸

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③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4.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

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B.②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C.②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下而上

D.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则会使①和②

等结构减少,脑重量变轻,造成智力缺陷

5.下列人体生理活动中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

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

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

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

D.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结合

6.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7.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

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8.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9.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

10.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确定与此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11.下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

第2天开始

B.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

第14天开始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A、G、T、U四

种碱基参与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

D.浆细胞都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

12.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产生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

13.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B.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D.记忆细胞是由浆细胞分化产生

14.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B.乙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H5N1型病毒抗体的基因

C.甲组小鸡存活是H5N1型疫苗已使其体内产生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D.甲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15.右图所示:

甲:

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单侧照光;乙:

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照光,则甲、乙分别将

A.向土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

B.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

C.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

 

1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防止植物落花落果

B.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

D.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17.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

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B.b和a

C.b和cD.c和b

18.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19.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20.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21.在放有0.5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5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

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

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大草履虫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

B.大草履虫放入瓶内第一天起进入快速增长期

C.在第四天至第六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该瓶内大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400

22.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

种群数量增长率

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2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24.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

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物的光合作用

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

2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对得2分,选不全、错选或不答得0分。

26.下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

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淋巴

B.图中③表示血浆,血红蛋白主要分布于③中

C.图中⑤处的CO2浓度高于③,③处的O2浓度高于⑤

D.葡萄糖进入②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27.寒冷冬天,人从温暖的室内来到户外时,身体出现的变化有

A.立毛肌收缩B.身体耗氧量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

28.下列关于免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C.只要接触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永久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D.效应T细胞能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29.下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0.一个外来物种种群侵人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该种群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而遭淘汰 

B.该种群数量增长肯定不受新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制约

C.该种群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多样性

D.该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呈“J”型增长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8题,共55分

31.(8分)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生活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时常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干扰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人体通过 调节机制维持机体稳态。

(2)成年人体含水量约为65%左右,平时补充水量约1500~2000ml,且机体形成的终尿量也与此相当。

此现象说明人体具有维持的能力。

(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从结构上分析突触具有。

(4)人体均能形成视觉、温觉、味觉,形成这些感觉的中枢位于。

(5)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代偿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机体通过调节促使甲状腺细胞增大,从而满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

在此调节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6)2,4—D可以作为除草剂,在农田中常用高浓度的2,4—D喷洒可除去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单子叶植物庄稼并不受影响。

此现象说明。

(7)在一箱未成熟的青苹果中放入几只成熟的苹果,可以加速青苹果的成熟。

这里起作用的是。

(8)预期某地若干年后人口变化,可根据种群特征中的这一特征来判断的。

32.(6分)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②的名称是。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3)当兴奋在神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33.(8分)下图为糖尿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为正常人的,曲线为糖尿病患者的。

(2)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动可能是__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能够促进BC过程进行的激素是,能够抑制BC过程的激素是。

(4)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h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34.(6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的细胞中,其遗传物质RNA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患者的基因组中,这样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产生HIV的工厂,每个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都可释放数百万个HIV。

人若感染HIV,潜伏期一般2-10年(如下图),一旦确诊为艾滋病,一般2-3年死于其他疾病或癌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曲线Ⅱ中EF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可知HIV主要攻击人的_____细胞。

曲线Ⅰ中的AB段的形成是因为效应T细胞作用于______________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免疫。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结合遗传信息传递图解

你认为控制HIV产生新个体的最佳环节是上述_________。

(填序号)

(4)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性接触传播B.蚊虫叮咬传播C.血液传播

D.母婴垂直传播E.握手、共同用餐、同池游泳传播

35.(8分)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

36.(6分)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

 

⑴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在图中表示的生态系统中,这部分能量为百万千焦。

⑵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⑶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全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③还有少量能量被利用,这部分能量除了上个营养级生物的遗体、残骸之外,还有被下个营养级捕食后没有被同化的食物残渣。

37.(8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成是激素调节,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

激素的相对浓度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素

茎尖

+++

+++

+++

幼叶

+++

+++

伸长茎

++

++

侧芽

成熟叶

+++

根尖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①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从细胞角度分析植物的生长,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从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而促进生长。

(2)分析上表可知,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

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可知:

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

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

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③实验原理:

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的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

④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取________________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

在甲组叶片的局部位置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乙组叶片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验结论:

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38.(6分)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

(如图1):

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

右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

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

株/m2)。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

种是;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3)右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2009-2010学年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期中试卷(选修)

请将第一、第二大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8题,共55分

31.(8分)

(1);

(2);(3);

(4);(5);

(6);

(7);(8)。

32.(6分)

(1);;

(2)、、;

(3)。

33.(8分)

(1)、;(2)、;

(3)、;

(4)画图(2分)

 

34.(6分)

(1);

(2)、、;

(3);(4)。

35.(7分)

(1)、;

(2);

(3)、;

(4)①;

②。

36.(6分)

(1);;

(2);

(3)①、②、③。

37.(8分)

(1)①;②、;

(2)③;

④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⑤。

38.(6分)

(1)、;

(2)、;

(3)、。

 

2009-2010学年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期中试卷(选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5DCBCB6—10DCDDB11—15BAABC16—20DCCAA21—25BBDCB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对得2分,选不全、错选或不答得0分。

26CD27ABC28ABC29AC30ACD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8题,共55分

31.(8分)

(1)神经—体液—免疫

(2)体内水平衡(3)突触间隙

(4)大脑皮层(5)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6)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忍耐性不同(7)乙烯(8)年龄组成

32.(6分)

(1)突触突触后膜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

(3)内正外负

33.(8分)

(1)乙甲(2)糖类消化吸收主动运输

(3)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胰岛素

(4)(下图虚线所示)(2分)

34.(6分)

(1)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

(2)T;靶细胞(或HIV宿主细胞);细胞

(3)③(4)ACD

35.(7分)

(1)减少或下降缺乏光照情况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

(2)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或没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减少消费者(小鱼等)较多,呼吸要消耗较多的氧气。

(4)①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光能)。

②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的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36.(6分)

(1)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111.0

(2)20%

(3)①呼吸作用消耗②未被下个营养级所利用③分解者

37.(8分)

(1)①促进果实的成熟②细胞的伸长、细胞的分裂

(2)③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④第一步:

同种植物、同样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

第二步:

在相同位置相同面积上涂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

记录甲、乙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

⑤甲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比乙组长

38.(6分)

(1)样方法S0

(2)C因为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他限制因素,因此繁殖很快,抢占食物、空间等资源。

(3)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