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6198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

《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docx

浙江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

 

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印发《2010年度浙江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报告》的通知

 

 

 

 

 

浙商务开发〔2011〕188号

 

 

浙江省商务厅关于印发《2010年度浙江省

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报告》的通知

 

各市商务局(外经贸局)、义乌市外经贸局,各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

我省2010年度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已经顺利结束。

为了给全省各地和开发区提供一个对比分析的参照样本,现将我厅撰写的《2010年度浙江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报告》印发给你们。

请各开发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继续巩固和发挥已有优势,认真对照和分析自身不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品牌特色园区为抓手,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开发区在促进全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特此通知。

 

附件:

《2010年度浙江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报告》

 

 

 

二○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附件

 

2010年度浙江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报告

 

本次综合考评执行《浙江省开发区综合考评办法》(浙商务开发发〔2009〕186号),采用层级考评体系,由总指数、4个二级分类指标和38个三级单项指标组成(见附表1)。

本次综合考评共有65家开发区参加,其中参加国家级平台考评12家,参加省级考评平台53家。

湖州、嘉兴、长兴、金华和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新升级国家级开发区列入国家级平台考评,绍兴高新技术开发区因年底获批,2010年暂时仍在省级平台考核。

总指数(考评总分)前5位国家级开发区和总指数前10位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由于总分值并列,进入前10的省级开发区有11家),拟作为2010年度开发区工作优秀单位,上报省政府予以通报表彰,现将2010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情况通报如下:

一、12家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考评结果

2010年参加综合考评的国家级开发区共12家,比以往年度增加5家,国家级开发区的分布涵盖了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7个地市。

为便于对比分析,这里把2010年以前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称为老国家级开发区,把2010年新升级国家级开发区称为新国家级开发区。

(一)总指数。

2010年国家级开发区总指数分值由高到低排序为(以下简称):

杭州、杭高新、宁波、甬保税、大榭、湖州、金华、长兴、嘉兴、温州、袍江和萧山开发区。

1.老国家级开发区。

老国家级开发区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

杭州、杭高新、宁波、甬保税、大榭、温州和萧山开发区。

杭州、杭高新和宁波开发区始终保持着自综合考评以来三领头羊的位置。

甬保税、温州开发区位次上升,大榭、萧山开发区位次下降。

萧山开发区下降幅度较大,分值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增长乏力、新增内资较少及投入方面相对不足。

2.新国家级开发区。

新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

湖州、金华、长兴、嘉兴和袍江开发区。

湖州、金华、长兴和嘉兴开发区,在原省级开发区排名中位次一直较为靠前,4家开发区各有所长,长兴开发区作为我省唯一县域国家级在经济规模上可与老国家级开发区一比,湖州、金华和嘉兴作为设在地级市的国家级开发区体量较小,但在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和潜力。

袍江开发区是作为原工业园区首次纳入开发区平台考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综合效益有待提高,从工业园区转型到经济技术开发区还需一定时间,但发展潜力也不容小觑。

 

表1 全省国家级开发区总指数分值及位次

位次

开发区简称

总指数分值

位次

开发区简称

总指数分值

1

杭 州

705.85

2

杭高新

679.64

3

宁 波

604.60

4

甬保税

377.78

5

大 榭

363.55

6

湖 州

344.08

7

金 华

321.49

8

长 兴

318.99

9

嘉 兴

313.18

10

温 州

306.21

11

袍 江

259.34

12

萧 山

257.56

(二)分类指标。

从类指标的比较可见,老国家级开发区优势比较明显,4个类指标的前3位都属于老国家级开发区。

宁波开发区列经济规模第1、发展质量第3和增量增速第2;杭州开发区列经济规模第2、发展质量第2、综合效益第3和增量增速的第3;杭高新列经济规模第3,发展质量第1和综合效益第2;甬保税列综合效益第3;大榭列增量增速第1。

 

表2 2010年度国家级开发区分类指标分值及位次

位次

经济规模

发展质量

综合效益

增量增速

开发区简称

分值

开发区简称

分值

开发区简称

分值

开发区简称

分值

1

宁 波

253.9

杭高新

199.0

杭 州

190.9

大 榭

123.3

2

杭 州

226.0

杭 州

193.2

杭高新

186.6

宁 波

112.0

3

杭高新

213.5

宁 波

116.4

甬保税

143.8

杭 州

95.7

4

长 兴

87.2

湖 州

87.3

湖 州

130.1

温 州

93.8

5

大 榭

80.5

金 华

79.3

大 榭

127.6

甬保税

85.5

6

萧 山

77.5

嘉 兴

78.3

金 华

127.0

杭高新

80.6

7

甬保税

72.6

甬保税

76.0

宁 波

122.3

袍 江

74.6

8

湖 州

68.9

袍 江

70.1

长 兴

110.9

嘉 兴

71.8

9

嘉 兴

62.7

长 兴

66.4

嘉 兴

100.4

金 华

60.8

10

袍 江

62.1

温 州

60.3

温 州

95.2

湖 州

57.8

11

温 州

56.9

萧 山

51.1

萧 山

74.8

长 兴

54.5

12

金 华

54.4

大 榭

32.1

袍 江

52.6

萧 山

54.2

 

(三)新国家级开发区的加入对国家级评价平台的影响。

根据考评办法,最高值和最低值是计算分值的主要要素。

2010年国家级评价平台38个单项指标中,最低值有19个来自新国家级开发区,也就是说一半来自新国家级开发区,所以新升级国家级开发区的加入,降低了国家级平台的最低值取数,从而提高了老国家级开发区的分值和位次。

2010年列入前5的开发区都为老国家级开发区,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新国家级开发区和老国家级开发区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并且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规模和增量增速方面。

二、53家省级开发区考评结果

由于有4家新升级开发区列入国家级考核平台,今年列入省级开发区考评共53家,比去年少4家。

省级开发区数量较多,分布面广,南北片开发区所依托的地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故采用“统一考评,分片评价”的办法。

(一)统一考评情况。

主要根据总指数排名,对排名靠前的省级开发区进行统一评价,对各市的省级开发区考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前20名省级开发区排名情况。

根据考评结果,2010年总指数前20位省级开发区总指数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以下简称):

余姚、富阳、安吉与永康、义乌、嘉善、德清、柯桥、海宁、诸暨、衢州、余杭、临安、桐乡、嵊州、平湖、南浔、瓯海、慈溪、上虞、临海开发区。

其中义乌、衢州和瓯海开发区由于增量增速比较突出,首次进入前20;上虞、临海开发区虽没有进入上一年的前20,但在前4年的综合考评中分别有2次进入前20;余姚、富阳等其余15家开发区最近2年都进入前20,这15家开发区在前几年的综合考评中位次虽有波动,但总体上位次都比较靠前。

 

表3 总指数前20位省级经济开发区总指数分值及位次

位次

开发区简称

总指数分值

位次

开发区简称

总指数分值

1

余姚

585.2

2

富阳

580.4

3

安吉、永康

578.7

4

义乌

577.8

5

嘉善

577.4

6

德清

573.8

7

柯桥

561.5

8

海宁

560.3

9

诸暨

555.8

10

衢州

555.3

11

余杭

538.8

12

临安

517.5

13

桐乡

510.2

14

嵊州

498.0

15

平湖

494.6

16

南浔

456.1

17

瓯海

447.1

18

慈溪

435.9

19

上虞

400.3

20

临海

384.5

 

2.各市省级开发区考评情况。

根据总指数排名,将53家开发区由高到低分成三档,位次1—20为第一档,位次21—40为第二档,位次41—52为第三档,并按所属地市进行归类,以便比较各市省级开发区发展情况。

 

表4 各地市省级开发区考评情况

分档

第一档(1-20位)

第二档(21—40位)

第三档(41-52位)

市别

杭州市

富阳余杭临安

桐庐钱江

淳安建德

宁波市

余姚慈溪

镇海宁海

奉化象山

温州市

瓯海

瑞安

乐清平阳

湖州市

安吉德清南浔

 

 

嘉兴市

嘉善海宁桐乡平湖

乍浦海盐

 

绍兴市

柯桥诸暨嵊州上虞

绍兴

 

金华市

永康义乌

兰溪武义东阳金东浦江

金西

衢州市

衢州

江山衢江

 

舟山市

 

 

舟山普陀岱山

台州市

临海

台州黄岩温岭玉环

 

丽水市

 

丽水

青田景宁

从上表看,2010年除了舟山、丽水没有开发区进入第一档,其余9个地市都有开发区进入第一档。

湖州地区4年来都保持了好成绩,原有5家省级开发区有2家升入国家级,其余3家都进入第一档;绍兴地区开发区近2年来进入第一档的开发区有所增加,2010年有4家进入第一档,1家进入第二档;嘉兴地区原有7家开发区有1家升入国家级,其余有4家进入第一档,2家进入第三档;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与上一年没有变化,分别有3家和2家进入第一档,各有2家分别进入第二、第三档;金华地区开发区位次前移,原有共9家省级开发区,1家升入国家级,其余有2家进入第一档,5家进入第二档,只有1家还保留在第三档;温州、衢州、台州地区改变了以往没有开发区进入第一档的状况,分别有1家开发区进入第一档,温州地区其余3家有1家进入第二档,2家进入第三档,衢州地区其余2家都进入第二档,台州地区其余4家也都进入第二档;丽水和舟山地区与以往年度没有变化,丽水有1家进入第二档,2家进入第三档,舟山地区3家开发区都在第三档。

(二)省级开发区分片评价情况。

分片评价把省级开发区分为浙北、浙南两片,再按综合得分以及经济规模、发展质量、综合效益、增量增速五项分别进行前10位排名和评价。

浙北地区包括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5市(不含舟山)的省级开发区,参加2010年度考评共27家。

浙南地区包括温州、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6市的开发区,参加2010年度考评共26家。

1.总指数评价。

2010年北片地区总指数前10位省级开发区依次为:

余姚、富阳、安吉、嘉善、德清、柯桥、海宁、诸暨、余杭和临安开发区;南片地区总指数前10位开发区依次为:

永康、义乌、衢州、瓯海、临海、台州、兰溪、黄岩、武义和东阳开发区。

与2009年相比,北片新进前10的开发区有:

余姚、德清、海宁和临安开发区,余姚开发区这几年位次变化较大,与其整合提升进程相关;南片新进前10的开发区都来自金华地区,分别是兰溪、武义和东阳开发区。

 

表5 南北片总指数各居前10位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值及位次

北片地区

南片地区

位次

开发区简称

总指数分值

位次

开发区简称

总指数分值

1

余姚

585.2

1

永康

578.6

2

富阳

580.4

2

义乌

577.8

3

安吉

578.7

3

衢州

555.3

4

嘉善

577.4

4

瓯海

447.1

5

德清

573.8

5

临海

384.5

6

柯桥

561.5

6

台州

346.6

7

海宁

560.3

7

兰溪

287.5

8

诸暨

555.8

8

黄岩

287.1

9

余杭

538.8

9

武义

280.5

10

临安

517.5

10

东阳

275.8

 

2.分类指标评价。

分别从经济规模、发展质量、综合效益、增量增速四类指标,对南北片进行分别排名比较。

(1)经济规模。

包括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限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外资实际到位金额、内资注册资本金、进出口总额、税收收入、规上工业企业数、限上固定资产当年投资额和基础设施当年投入额10项指标,共300分,占总权重的30%。

 

表6 南北片经济规模各居前10位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值及位次

北片地区

南片地区

位次

开发区简称

经济规模分值

位次

开发区简称

经济规模分值

1

海宁

214.6

1

衢州

176.7

2

嘉善

209.6

2

义乌

172.9

3

柯桥

208.1

3

永康

167.0

4

富阳

203.0

4

瓯海

103.7

5

余杭

186.1

5

台州

96.2

6

德清

181.4

6

临海

83.2

7

余姚

180.5

7

兰溪

64.8

8

安吉

170.4

8

武义

61.9

9

桐乡

168.1

9

丽水

60.7

10

平湖

161.8

10

瑞安

55.4

 

与2009年相比,北片经济规模前10新进成员有海宁、德清、余姚和安吉开发区;南片前10新进成员有兰溪和瑞安开发区。

北片经济规模中的10个单项指标最佳值获得情况是:

柯桥开发区获得4个最佳值,分别是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限额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和进出口总额最佳值;嘉善开发区获得实际外资、税收收入和固定资产当年投资额3个指标的最佳值;安吉开发区2010年取得内资注册资本金最多;海宁开发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最多;余杭开发区2010基础设施投入最大。

南片经济规模中的10个单项指标最佳值主要集中在衢州、永康开发区:

衢州开发区获得规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外资、税收收入、固定资产当年投资额和基础设施当年投入额5项指标最佳值;永康开发区获得规上工业总产值、内资注册资本金和进出口额3项指标最佳值;义乌开发区的规上工业企业最多;台州开发区在限额上服务业方面规模最大。

(2)发展质量。

包括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企业技改投入额、企业专利授权数、重大项目数、研发(技术)中心数、知名品牌(商标)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开发区管理机构是否通过ISO9001和ISO14001认证等10项指标,共250分,占总权重的25%。

 

表7 南北片发展质量各居前10位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值及位次

北片地区

南片地区

位次

开发区简称

发展质量分值

位次

开发区简称

发展质量分值

1

嵊州

159.6

1

永康

142.7

2

临安

158.2

2

衢州

124.9

3

富阳

145.4

3

义乌

107.1

4

诸暨

142.0

4

临海

101.8

5

安吉

137.9

5

瓯海

85.6

6

余姚

133.9

6

瑞安

82.9

7

德清

133.3

7

黄岩

78.1

8

嘉善

123.9

8

台州

74.2

9

海宁

122.4

9

温岭

61.2

10

柯桥

120.8

10

武义

60.9

与2009相比,临安、德清、嘉善、海宁和柯桥开发区是新进入北片发展质量前10的开发区;武义是新进入南片发展质量前10的开发区。

北片发展质量中的单项指标最佳值分布比较分散:

诸暨开发区投技改投入最大,拥有的知名品牌最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授权数和期末重大项目数的最佳值分别来自富阳、德清、海宁开发区;研发(技术)中心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高新产品出口占比和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的最佳值分别出自临安、上虞、嵊州和钱江开发区;北片有20家开发区通过ISO9001和ISO14001双认证,并列获得该项指标最佳值。

南片发展质量的单项指标比较集中,5项单项指标最佳值来自永康开发区,这些指标分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数、企业技改投入额、企业专利授权数、拥有知名品牌(商标)数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衢州开发区的期末重大项目数和研发(技术)中心数最多;黄岩、台州开发区分别获得最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和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南片有17家开发区通过ISO9001和ISO14001双认证,并列获得该项指标最佳值。

(3)综合效益。

包括工业集中度、产业集聚率、投资密度、工业土地产出率、工业土地税收产出率、污水集中处理率、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数、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期末就业人数10项指标,共250分,占总权重的25%。

南北片综合效益各居前10位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值及位次见表8:

 

表8 南北片综合效益各居前10位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值及位次

北片地区

南片地区

位次

开发区简称

综合效益分值

位次

开发区简称

综合效益分值

1

安吉

199.3

1

义乌

200.6

2

诸暨

186.2

2

永康

192.3

3

余姚

177.1

3

衢州

176.9

4

德清

176.6

4

瓯海

173.8

5

余杭

174.9

5

瑞安

151.4

6

临安

170.1

6

临海

141.8

7

平湖

169.8

7

青田

138.6

8

嵊州

169.5

8

东阳

127.6

9

富阳

166.7

9

乐清

126.0

10

南浔

163.7

10

台州

123.8

 

与2009年相比,余姚、德清、临安、平湖、富阳和南浔开发区是北片新进综合效益前10,临安、东阳和台州开发区是南片新进综合效益前10。

在单项最佳值方面,北片开发区情况如下:

象山开发区在水耗、能耗方面最佳;安吉开发区的工业集中度最高,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最多;柯桥产业集聚率最高;富阳投资密度最大;南浔、诸暨和嘉善分别获得工业土地产出率、工业土地税收产出率和期末就业人数最佳值。

南片开发区单项指标最佳值有4个来自义乌开发区,指标分别是工业税收产出率、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数、能耗和水耗;有2个来自永康开发区,分别是投资密度和就业人数;衢江、景宁和瑞安开发区在工业集中度、产业集聚率和工业土地产出率方面最佳。

(4)增量增速。

包括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实际外资增长、内资注册资本金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税收收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基础设施投入增长8项指标,共200分,占总权重的20%。

 

表9 南北片增量增速各居前10位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值及位次

北片地区

南片地区

位次

开发区简称

增量增速分值

位次

开发区简称

增量增速分值

1

嘉善

99.5

1

义乌

97.2

2

余姚

93.8

2

瓯海

84.0

3

德清

82.5

3

衢州

76.9

4

海宁

81.8

4

永康

76.7

5

桐乡

81.4

5

玉环

66.3

6

柯桥

74.1

6

金西

65.4

7

余杭

73.5

7

瑞安

64.3

8

诸暨

72.7

8

临海

57.8

9

安吉

71.1

9

金东

57.6

10

镇海

70.1

10

兰溪

54.0

 

增量增速位次历年变化都比较大,2010年也不例外。

与2009年相比,北片前10中,有6家是新进入的开发区,南片有7家是新进入的。

北片开发区中,余杭开发区内资注册资本金和基础设施投入增长最快;桐乡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长最好;实际外资、进出口总额、税收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佳值分别来自海宁、柯桥、德清和诸暨开发区。

南片永康开发区获得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长最佳;义乌开发区获得税收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实际外资、内资注册资本金、进出口额和基础设施投入增长最佳值分别来自玉环、金西、普陀和瓯海开发区。

三、综合考核评价结果分析

(一)全省开发区差异分析。

主要通过极值对比、离散系数比较和南北片对比进行差异分析。

1.极值对比。

差异分析首先对总指数极值进行对比,即将考评结果中的最高分与最低分进行比较,分差越大差距越大。

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开发区综合指标极值对比见表10:

 

表10 不同等级、不同区域的开发区综合指标极值对比表

总指数

按开发区等级对比

按开发区区域对比

国家级开发区

省级开发区

北片省级开发区

南片省级开发区

最高分值

705.9

585.2

585.2

578.7

最低分值

257.6

131.7

151.0

131.7

相差倍数

2.74

4.44

3.88

4.39

 

从上表看,虽2010开发区整体格局变化较大,但极值对比相差倍数和以前年度变化不是很大,差距从大到小分别为:

省级开发区之间、南片省级开发区之间、北片省级开发区之间和国家级开发区之间。

与上年相比,北片省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有所扩大。

2.离散系数比较。

差异分析其次是通过离散系数比较展开。

离散系数是一种相对的表示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其定义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

通过对不同指标的离散系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开发区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方面,某个指标离散系数越大表示在这个指标上开发区之间差距越大。

省级开发区指标离散系数比较见表11:

表11 省级开发区指标离散系数比较

指标

项目

全省省级开发区

北片省级开发区

南片省级开发区

10年

09年

08年

10年

09年

08年

10年

09年

08年

总指数

0.42

0.37

0.40

0.35

0.29

0.31

0.42

0.32

0.35

经济规模

0.74

0.73

0.61

0.56

0.52

0.46

0.82

0.73

0.60

发展质量

0.56

0.56

0.56

0.42

0.37

0.41

0.62

0.59

0.63

综合效益

0.25

0.22

0.20

0.23

0.19

0.17

0.25

0.21

0.20

增量增速

0.35

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