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年谱初稿.docx
《薛瑄年谱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瑄年谱初稿.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薛瑄年谱初稿
太祖洪武二十二年己巳(1389)一岁
本年,太祖诏天下举高年有德及识时务者。
刑部奏更定《大明律》,依类编次凡四百六十条。
农历八月初十日子时,薛瑄生于北平元氏(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
瑄出生前一晚,母齐氏梦峨冠紫衣人来谒。
出生时,肌肤如水晶瓶,五脏皆见。
家人以为奇怪,祖父仲义听其啼哭声,言:
“体清而声洪,必异人也。
”
按,明杨鹤谓薛瑄生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
(《薛瑄全集·薛文清公年谱》,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清杨希闵亦谓薛瑄生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
(《明薛文清公年谱》,燕山大学图书馆,1934年印行)
生于洪武己巳八月初十日子时,见于阎禹锡所写《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先生行状》。
(《薛瑄全集·薛文清公行实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阎禹锡,字子与,洛阳人。
父端,举河南乡试第一,为教谕,卒。
禹锡方九岁,哭父几灭性。
长博涉群书,领正统九年乡荐,除昌黎训导。
以母丧归,庐墓三年,诏以孝行旌其闾。
闻河津薛瑄讲濂、洛之学,遂罢公车,往受业。
久之,将归,瑄送至里门,告之曰:
“为学之要,居敬穷理而已。
”禹锡归,得其大指,益务力行。
(《明史》卷二百八十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
阎禹锡师承薛瑄,为薛瑄弟子。
应是最了解实情,不可能连老师的生日记错。
我认为可信。
两年谱也是据此说。
薛瑄所写《书河南参政陈公诗后》云:
“永乐初年,先君子复任荥阳县教谕,是余年方十五。
”(《薛瑄全集·文集卷》)以此推算,薛瑄生年当为洪武二十二年(1389)。
薛瑄所写《汾阴阡表》云:
“明年,为洪武十八年,试南宫,授北平真定府元氏县儒学教谕,年二十九矣。
时建学未久,士荒于习。
先公以身率之,时束以教条,比及九年,而诸生行业可观者众。
官满赴阙。
”(《薛瑄全集·文集》卷二十二)
《汾阴阡表》是薛瑄为亡父薛贞所写的墓表。
以此推算,薛瑄从出生到六岁,他都和父亲在北平真定府元氏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
薛贞,洪武甲子举人,任元氏、玉田、荥阳、鄢陵、河内教谕,一任马湖府平夷长官司吏目。
以子瑄贵,赠通议大夫,大理寺卿。
(《薛瑄全集·行实录》)
《明史》曰:
“薛瑄,字德温,河津人。
父贞,洪武初领乡荐,为元氏教谕。
”(《明史》卷二百八十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
可以看出,薛贞初次任职是在元氏,无误。
按,杨鹤,字修龄,武陵人。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明史》卷二百六十,中华书局1974年版)
杨希闵,字铁佣,江西新城人。
道光丁酉,拔贡,内阁中书。
(《清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九,清刘锦藻编纂,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太祖洪武二十三年庚午(1390)二岁
本年,赐韩国公李善长死,并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
人皆坐族。
陆仲亨等亦坐诛。
诏在京官三年皆迁调,著为令。
太祖洪武二十四年辛未(1391)三岁
本年,天下赋役黄册成。
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壬申(1392)四岁
本年,立皇太孙允炆。
进黄子澄修撰,侍东宫讲读。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癸酉(1393)五岁
本年,凉国公蓝玉以谋反伏诛,列侯以下坐党夷灭者凡万五
千余人,吏尚詹徽亦坐党诛。
核天下土田、夏税、秋粮之实数。
定天下都司、卫所之数。
太祖洪武二十七年甲戌(1394)六岁
本年,朱元璋于奉天殿策试会试举人。
太祖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七岁
本年,颁《皇明祖训》。
定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
父贞,官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县)教谕。
瑄,随行。
教以诗歌,虽千百言,过目成诵。
按,薛仲义,瑄祖父。
赠大理寺卿。
《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先生行状》云:
“祖仲义,通经史,值元乱,教授乡里,不求仕进。
”(《薛瑄全集·薛文清公行实录》)
《汾阴阡表》云:
“先公生于元季,甫七岁,先太父即授以四书,先公诵习,昼夜不辍。
”(《薛瑄全集·文集卷》)可见,祖仲义教父贞。
薛瑄所作《与杨秀才书》云:
“瑄七八岁时,侍先君子左右,闻其称古之人某为大儒,今之人某为伟士,因窃自私记于心,曰:
‘彼亦人耳,人而学人,盖无不可及之理也。
’其时,瑄虽有志于是,顾方属对偶、习声诗,而尚未知所以为学也。
”(《薛瑄全集·文集》卷十二)可见,父贞教育薛瑄。
所以,“祖教以小学、四书,日千百言,即成诵。
”(《薛瑄全集·薛文清公年谱》)是不确切的。
也许,祖仲义也教育过他。
可是,真正成为薛瑄老师的应该是他的父亲薛贞。
《汾阴阡表》云:
“洪武十八年,(贞)试南宫,授北平真定府元氏县儒学教谕,年二十九矣。
时建学未久,士荒于习。
先公以身率之,时束以教条,比及九年,而诸生行业可观者众。
官满赴阙,太祖高皇帝诏吏部择儒官可备顾问者。
吏部以二十员名上,而先公与焉。
每旦,礼官引入,叙立于丹陛内,百官退乃退。
太祖高皇帝尝御奉天门,命诸儒臣讲五经。
先公讲《书·大禹谟》,音畅义明,克动宸听。
及罢,流辈咸推道焉。
凡三阅月,仍授河南开封府郑州荥阳县教谕。
”
由上推断,薛贞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就授荥阳县教谕。
可能出于某些原因没有当年赴任,到了次年即洪武二十八年(1395)才赴任的。
也就是说,薛瑄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仍在元氏县。
太祖洪武二十九年丙子(1396)八岁
本年,更定六部诸司官属,并通称清吏司。
命重定东宫仪制,命皇太孙与诸王在内殿行家人礼。
太祖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九岁
本年,定金银及钞折纳之数。
改太常司为寺,侍仪司为鸿胪寺。
太祖洪武三十年戊寅(1398)十岁
本年,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以明年为建文元年。
葬朱元璋于孝陵。
惠帝建文元年己卯(1399)十一岁
本年,以礼部侍郎董伦、王景为总裁官,太常少卿廖升、高逊志副之,修《明太祖实录》。
方孝孺总其事。
下令停办北方学校。
七月,燕王朱棣反。
称靖难之师。
父贞,改除教谕公官马湖(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湖乡)平夷长官司吏目。
瑄,随行。
建文二年庚辰(1400)十二岁
父贞,于马湖做吏。
瑄,在马湖。
马湖土官子弟喜瑄幼能文,争负至其家,请为作诗词,教读书,晚奉小豚送之。
《薛瑄全集·薛文清公年谱》以所作诗赋,呈监司监司奇之。
按,《汾阴阡表》云:
“如是者五年,诸生业已就绪。
以北方罢学,改官四川马湖府平夷长官司吏目。
其地古西南夷,去中国绝远。
时瑄辈皆幼,先公携持以行,水陆间关万里。
”
如是者五年,是指薛贞在荥阳做教谕官的五年。
即,从洪武二十八年(1395)到建文二年(1400)。
也把从荥阳到马湖路途的时间算了进去。
薛瑄《忆昔行》:
“忆昔年才十二三,老亲携我游西南。
西南道路蜀山里,累月不尽经山巉岩。
当时正值春光丽,红紫千林竞妖媚。
绿萝覆通摇溪烟,清风掠面送花气。
羁怀未解怯险艰,青泥扳滑石磴盘。
路夹阴崖白日暮,梯凌危栈苍空寒。
寒空石壁插江脚,断痕疑是鬼斧凿。
倒悬古木星斗迷,乱洒流泉风雨作。
凭空一望山叠重,烟溪雾谷
相郁滃。
积阴绝险足妖怪,深从大野多蛇龙。
复有剑阁横天绝,时清关险成虚设。
关南石龛夜宿时,子规叫落龛前月。
成都开豁自一川,盛夏又泛崛江船。
蛮中忽忽几寒暑,新正乃有中州旋。
骨肉相随千万觅,回首旧游如梦里。
三十年来白发生,坐想双亲泪如水。
”《薛瑄全集·文集卷之三》
西南之行,路途遥远。
单是在四川,就经历了春夏两季。
可知从荥阳到马湖所需时间更多。
《明史》云:
“时年十二,以所作诗赋呈监司,监司奇之。
”
尝著《平云南赋》,上沐国公,公大奇其才。
教谕公以是无虞於夷獠。
(《薛瑄全集·薛文清公年谱》)
洪武己卯,父贞改除马湖吏目。
瑄撰《平云南赋》,黔国见而奇之。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三,台湾商务印书馆)
《平云南赋》,不见于《薛瑄全集》。
可能已经失佚。
薛瑄做《平云南赋》这件事,比较可信。
十二岁的少年,能写出大赋一篇。
让人称道,其一。
于云南,写《平云南赋》。
给当时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不小振动,其二。
沐国公是否看过,不可考。
沐国公,是明朝将军沐英。
沐英,字文英,定远人。
少孤,从母避兵,母又死。
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抚为子,从硃姓。
年十八,授帐前都尉,守镇江。
稍迁指挥使,守广信……寻拜征南右副将军,同永昌侯蓝玉从将军傅友德取云南。
(《明史》卷一百六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
建文三年辛巳(1401)十三岁
本年,朱棣起兵已三年。
燕兵仅有北平、保定、永平三郡。
《明太祖实录》成。
瑄,在马湖。
建文四年壬午(1402)十四岁
本年,南京失陷,燕兵入京。
建文帝不知去向。
燕王朱棣即位,是为成祖,以明年为永乐元年。
杀建文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
命解缙、杨荣、杨士奇等七人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密。
阁臣预机务自此始。
命曹国公李景隆监修,尚书茹瑺副之,侍读解缙为总裁,重修《明太祖实录》。
是年,五经四书皆通大义。
(《薛瑄全集·薛文清公年谱》)
按,《与杨秀才书》云:
“(瑄七八岁)又六七年,先君子可教,遂授以四书及其它圣贤书,曰:
‘此为学之要也,汝其勉之!
’瑄拜受所教,遂发奋笃专于诵习,昼不足则继之以夜,夜坐倦则置书枕侧,而卧阅之,或有达旦未已者。
”
由上,可计算出薛瑄十四五的时候,开始接触四书。
并且,读书很勤奋。
一两年内,通识四书大义是很正常的。
成祖永乐元年癸丑(1403)十五岁
本年,以北平为北京。
遣御史分巡天下,自是成常制。
诸改官者悉从旧。
父贞,复官荥阳。
瑄,随行。
贞之学生,咸尊瑄为师。
按,参议陈宗问行部至荥,闻名就见。
见视其言动不苟,知异日必为大儒。
将以奇童荐,公自以年来壮学未成,固辞。
(《明薛文清公年谱》,燕山大学图书馆,清杨希闵)
同样,明杨鹤所编《薛文清公年谱》也有类似记载:
靳人陈宗问参政河南行部,至荣,舟中偶触云:
“绿水无忧风掐面。
”因不得对旬,语教谕公。
公语先生,先生不思即日:
“青山不老雪白头。
”亟请见,不往。
宗问异之,因访于学舍,素诗稿观焉。
谓日:
“子所作,才泓气昌,当为大儒,非吾侪备员苟禄者比也。
”欲以奇童荐诸朝,先生固辞,乃止。
因赠诗,有“知汝晚来成大器,愿修德业赞熙雍”之句。
但是,年份比杨希闵所编年谱迟了两年,是永乐三年(1405)。
参照薛瑄所作《书河南参政陈公诗后》云:
“永乐初年,先君子复任荥阳县教谕,时余年方十五。
河南参政陈宗问,浙江宁波府鄞县人,以进士任工部主事,升前职。
其为人有学有守,尤好激励后进。
因行属至荥阳,索余诗稿观。
遂赠余一律,且序之日:
‘观其所作,才充而气广。
不数年间,将见问学淹通,声名洋溢,禄位不卑。
非余济备员苟禄者之可比矣!
’其诗有‘知尔晚来成大器,愿修德业赞雍熙’之句。
时陈公年逾六十,鬓发皓然,而乃奖进余之稚昧,复深自谦抑如此,可见前辈忠厚之至。
俯仰今昔,垂六十年。
顾余老而无闻,不能副所欺望,只增愧耳。
然公之厚意则不可忘,遂书其事于诗后云。
”
《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先生行状》云:
“永乐元年,父贞诏回,复除河南荣阳教谕。
时先生年卜五矣,诸生咸尊为师。
参议陈宗问行部至荣,闻先生名,请见先生固辞不往。
宗问异之,就学舍相见。
既而索先生诗稿观之,及视其动静不苟,谓异日必为大儒,欲以奇童荐诸朝。
先生以年未至学,不就,固辞乃止。
”(《薛瑄全集·薛文清公行实录》)
如上,薛瑄本人明确说见到陈宗问的时间为永乐初年。
后面还介绍了陈宗问生平。
就连所赠诗歌都了然于胸。
还有,阎禹锡也提及是永乐初年。
那他们见面的时间就是永乐初年。
杨希闵之说,可信。
杨鹤之说,有误。
按,陈宗问,名裕,以字行。
通经史,善书法,登洪武二十三年进士。
历吏部主事,升河南布政司参政。
(《鄞县志·卷三十二·人物传七》清钱维乔,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永乐二年甲申(1404)十六岁
本年,召世子及高煦还北京。
始选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又命解缙等选二十八人入文渊阁。
立世子高炽为皇太子。
同日,封高煦汉王,高燧赵王。
瑄,在荥阳。
永乐三年乙酉(1405)十七岁
本年,遣中官郑和帅舟师使西洋诸国。
除直隶、浙江、湖广、四川、广东、江西、福建、河南户绝田租,凡五千余顷。
瑄,在荥阳。
始厌科举之学,慨然以求道为志。
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