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538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docx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2018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与磁

【知识梳理1】

一、磁体:

1、磁性:

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

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

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

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

二、磁场:

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2、方向(规定):

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三、磁感线:

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

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电磁继电器:

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

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

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1、作用力方向影响因素:

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2、能量变化: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直流电动机:

(1)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

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2)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

线圈处于平衡位置。

⑶换向器的作用:

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让磁感线穿入手心(手心对准N极,手背对准S极),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拇指的方向就是导体受力方向。

【原理】:

当你把磁铁的磁感线和电流的磁感线都画出来的时候,两种磁感线交织在一起,按照向量加法,磁铁和电流的磁感线方向相同的地方,磁感线变得密集;方向相反的地方,磁感线变得稀疏。

磁感线有一个特性就是,每一条同向的磁感线互相排斥!

磁感线密集的地方“压力大”,磁感线稀疏的地方“压力小”。

于是电流两侧的压力不同,把电流压向一边。

拇指的方向就是这个压力的方向。

【适用情况】:

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⑴换向器的作用:

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按原来的方向持续转动下去。

(平衡位置: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的位置。

⑵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

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⑶改变直流电动机转速:

改变电流大小或改变磁体的强度

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

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磁体的磁性太弱、接触不良等

七、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发现)磁生电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闭合电路;

(2)一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产生感应电压的条件:

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路可以断开)

3、感应电流方向影响因素:

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

4、电磁感应中能量变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

①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②磁体的强度

③切割导线的条数(线圈匝数)④切割导线的有效长度

5.交流电:

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秒、频率是50赫。

八、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比较:

(都包括定子和转子)

比较项目

电动机

发电机

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电磁感应现象

构造

磁铁、线圈、换向器、电刷

磁铁、线圈、滑环、电刷

能量转化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线圈内部电流

交流电

交流电

线圈外部电流

直流电

交流电

外部电路元件

直流电源

用电器(电流表)

九、家庭电路:

1、组成:

由进户线、电能表、断路器、插座、灯座和开关等组成。

(前三个安装顺序不能颠倒)

2、进户线:

火线和零线:

火线和零线之间电压值为220伏,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值为0。

(1)、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

测电笔的结构:

笔尖金属体、大电阻(约1000千欧)、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

使用方法:

手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被测导线

判别方法:

触火线氖管发光——火线;触零线氖管不发光——零线

测量原理:

火线、测电笔、人体、大地构成一个通路,小电流通过氖管使之发光。

3、电能表:

测量用户消耗电能多少(即电功)的仪表。

表上“220V、5(20)A”的含义:

220V正常工作电压;5A正常工作电流(额定电流);

20A表示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电能表的读数:

最后一位为小数,前后两次示数的差即为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

4、熔断器(内装保险丝):

封闭管式熔断器、插入式熔断器;

保险丝的作用:

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保险丝的材料:

熔点低、电阻率大的铅锑合金制成

选用保险丝的原则:

使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的正常工作电流。

保险丝熔断的原因:

电路过载(电路中总功率过大)或短路(即火线和零线相碰、插座短路、灯座短路等)使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

保险丝的连接:

串联在干路(火线)上;

5、断路器:

当电路过载或短路使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可手动合上或切断。

相当闸刀开关和熔断器两个原件的作用。

断路器的接法:

串联接在火线上。

工作原理:

A、电流不是很大,电路正常;

B、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双金属片被过大电流过度加热,两金属片受热膨胀,但由于膨胀程度不同,造成金属片弯曲,顶撞锁簧装置,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接触断开,电路切断。

6、插座:

两孔插座:

一个孔接零线,一个孔接火线

把家用电器上的插头插在插座里,家用电器就连入电路

三孔插座:

上接地、左零、右火,与接地插孔相对的插头脚是接用电器金属外壳。

接地线的作用:

防止金属外壳漏电而造成人体触电。

十、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36V;在潮湿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24伏甚至12伏以下。

2、四种触电形式:

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触电急救:

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

5、安全用电常识:

特别警惕的是本来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是绝缘的物体的却不绝缘了。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梳理1】

一、模型与符号

1、模型的作用:

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

(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黑、白粒子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

4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扩散现象

分子运动论

(2)间隔----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3)引力、斥力

三、构成物质有三种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金属单质(如:

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

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

碳C、磷P、硫S、硅Si等)

2、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水H2O、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氧气O2、蔗糖、酒精等

4、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如:

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

5、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6、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

如金刚石和石墨;红磷和白磷等

7、物质的性质是由它自身的结构决定的:

结构→性质

四、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分子

微粒;运动;有质量;有间隔

化学反应中能再分

构成物质

原子

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水电解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

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

1,质量之比1:

8。

原子是化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等等

五、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质子:

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说明:

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3、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六、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

因此元素有只讲种类不论个数的特点。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

氧(O)、硅(Si)、铝(Al)、铁(Fe)

(2)、海水中的元素:

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还含有氯元素、钠元素等

(3)、人体中元素:

含量最多的分别为氧、碳、氢、氮(介绍人体中各元素的作用)

同位素:

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互称

1、同位素原子:

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氕、氘、氚。

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

2、同位素的应用:

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

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道尔顿:

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

“汤姆森模型”、→卢瑟福:

“核式模型→玻尔:

“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4、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5、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在离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为阴离子。

6、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7、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1)元素是个宏观概念。

,因此元素有只讲种类不论个数的特点。

(2)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七、元素周期表:

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八、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某种物质名称;

(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3)、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5)、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

(6)、表示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7)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8)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9)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分数(10)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化合价

常见单质的化学式:

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碘I2、铁Fe、铜Cu、水银Hg、硫S、磷P、[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金刚石、石墨都是C]、氦气He、氖气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