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5346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docx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

古罗马史学

一、古罗马史学的发生

•西方古典史学发端于古希腊,发扬于古罗马。

•古罗马不是古希腊在政治上的继承者,而是征服者,但是在文化上,古罗马却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成为了被征服者。

通过对古希腊的接触,古罗马吸收了希腊文化,并改造成了符合罗马特点的文化,史学也是如此,可以这么认为,古希腊光辉的史学成就是影响古罗马史学发生的外部条件。

•仅仅有外部条件是不够的,史学的产生,必须有来自内部的反思精神才会有对史学的需要。

•古罗马自从建国以来的几百年时间中,一直面对着扩张的历史条件,他们没有时间精力、也无需去反思他们的历史,因此长期以来,他们自己的史学一直没有诞生。

一直到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遇到了空间的危机,终于刺激了罗马人的反思精神,古罗马史学应运而生。

•费边·匹克托是古罗马最早的史学家,著有《罗马史》。

•老加图则开创了用拉丁文写史的先例,也是罗马史学中“政治史学”传统的开创者,因此被称为古罗马史学的真正奠基人。

这些早期的史学家,深受希腊史学的影响,匹克托就是用希腊文写作,老伽图虽然有意抵制希腊文化,但是却无法摆脱修昔底德的影子。

•自从老加图以后,罗马的拉丁史学开始发展,出现了不少史家和史作,其中以撒路斯提乌斯和恺撒的成就最为显著。

撒路斯提乌斯发展了老伽图开创的政治史学传统,其传世著作《喀提林阴谋》和《朱古达战争》叙事详尽生动,为后人研究罗马共和国时期保留了重要的材料。

•恺撒作为古罗马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在历史方面的能力也值得重视,他的《高卢战记》记录了他征战高卢的始末,说明了他远征的原因,以第三人称巧妙地回击了政敌对他的攻击,为自己进行辩护。

该书叙事文笔生动,引人入胜,直到现在还被学校用作拉丁文课本,足见其影响之大。

该书还记叙了大量当时高卢的状况,为研究古代高卢保存了珍贵史料。

•恺撒还有另外一部重要作品《内战记》,但是由于他被刺杀身亡而没有能够完成,因此其价值也就大为逊色了。

二、帝国时代的辉煌

•恺撒遇刺后,屋大维成为了共和国的终结者和帝国的开创者,他实现了罗马的新一统局面,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文化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古罗马最伟大的两位史学家,塔西陀和李维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李维,生于意大利的帕多瓦城,亲身经历了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过度的时代。

可能是唯一与奥古斯都本人有过接触的史学家。

其代表作为《建城以来史》,记载了从罗马建立以后到公元9年的罗马历史,是西方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原书共有142卷,遗憾的是现在只保存了35卷。

•《建城以来史》诞生于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型的蒸蒸日上时期,李维把这种环境反映到史书中来,就是到处可见的爱国热情,他在前言中说:

“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更伟大、更富有美好的范例,没有哪个国家这样晚地受到贪婪和奢侈侵入,没有哪个国家清贫和节俭在那里如此持久地受到这样大的尊崇。

”反映了他对处于上升时期的罗马精神面貌的赞扬与讴歌,同时也是对奢侈、腐败等导致国家衰退因素的警示,表明了他对历史垂训作用的重视。

•塔西陀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其著作有《演说家对话录》《日耳曼尼亚志》、《历史》、《编年史》等等。

•塔西陀的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反对暴政,尤其反对暴君,歌颂共和,因此他被恩格斯称为是“罗马旧贵族共和派的最后一位代表”。

但是,不能简单地将塔西陀认为是复古主义者。

•虽然塔西陀生活的时代是罗马帝国稳定繁荣的时代,但是他已经发现罗马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开拓进取精神日渐消退,进入帝国时代以来奢靡懈怠、不思进取的风气弥漫了罗马,社会风气败坏,尤其是公民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力被告密所扼杀;宫廷生活腐化,甚至出现了尼禄这样的暴君。

•塔西陀希望的并非恢复共和制度本身,而是希望能恢复共和时代罗马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和李维无疑是相一致。

•而在史料批判上,塔西陀比李维又更进了一步,他对史料的选择非常严谨,即使是写他最为不齿的尼禄时,他仍然能做到不轻易相信关于尼禄的丑闻,这使他的《历史》、《编年史》至今仍然是研究古罗马的权威史料。

三、罗马时代的希腊史学

•罗马时代以后,希腊的史学并没有沉寂,仍然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史学家。

但是这个时期的希腊史学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他们已经把罗马世界视为世界,这种罗马本位的世界观和以前希腊本位的世界观有了明显的根本的区别,这说明这个时代的希腊史学已经成为了罗马史学的一个部分。

•普罗塔克、阿里安、阿庇安都是这个时期的出色史学家。

普罗塔克的白表作为《希腊罗马名人传》等,开辟了西方史学传记体之先河。

阿里安的名作为《亚历山大远征记》,被成为“新色诺芬”。

阿庇安以《罗马史》而闻名,该书保存了大量古罗马的珍贵历史资料,尤其是其中的第13—17卷,被称为“连接波里比阿和西塞罗之间的桥梁。

四、教会史学的产生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基督教的兴起无疑是罗马帝国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也使教会史学在古罗马时期产生了。

•基督教在传教过程中,为了充实传教内容、解释教义、教导信徒以及与异教徒辩论,不得不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印证《圣经》,著述历史。

这是基督教史学产生的内因。

•而古罗马时代历史学大发展的环境则是基督教史学兴起的外因。

•与古希腊史学相比,罗马史学的史料批判总体上并不十分发达,传说也成为了罗马史学的重要史料来源,因此,基督教史学中将上帝作为历史的存在也能够为人们所顺利接受。

当基督教的传教士们将上帝引进史学的时候,教会史学也诞生了。

•阿非利卡努斯:

是教会史学的第一位编年史家,其作品为《编年史》,该书上起于作者认为的亚当诞生时间,下到公元225年。

该书最大的贡献在于首次比较明晰地运用了线性时间解释框架,给读者一比较明晰的时间概念,使史学向精确性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攸西比乌斯(260-340):

被称为是“教会史学之父”。

作品主要有《编年史》(又叫《大事年表》)、《教会史》、《君士坦丁传》等等。

•攸西比乌斯的其他作品并不突出,《君士坦丁传》甚至被一些史学家称为“谎言大成”,但是教会史学虔信的基调正是他确立的,因此他可以说是教会史学风格的奠基人。

•奥古斯丁确立的神学史观

•奥古斯丁是罗马时期基督教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集大成者,被后世称为“圣徒”。

•并不是史学家,但是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对以后的教会史学影响极其重要。

在历史时间、历史发展观、历史学的性质与目的方面,奥古斯丁都为以后的教会史学定下了基调。

•在历史时间观念上:

他明确了历史从创世纪开始,结束与末日审判,确立了一个有始有终的框架;

•在历史的发展观念上:

他以黑暗的地上之城和光明的上帝之城的斗争为主线,提出了若干种历史的分期方法,使历史分期的观念开始深入史学,也提出了一个与古典时代流行的循环史观不同的前进的历史发展观;

•在史学的性质与目的方面:

奥古斯丁本人虽然没有从事史学创作,但是他的影响,使他的写作目的被后来的教会史学家奉为信条,确立了以后史学服从于神学、历史学为传教服务的观念。

•奥古斯丁主要的思想,可以从《上帝之城》和《忏悔录》中找到。

奥古斯丁生活的年代,已经是西罗马帝国的尾声,古典的西罗马已经是江河日下、四面楚歌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了西方古代的结束,漫长的中世纪开始了,基督教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教会史学也取代了古典史学,成为了中世纪的主流史学。

因此,虽然奥古斯丁并不生活在中世纪,但是他所确立的神学史观无疑已经叩开了中世纪历史学的大门。

古代希腊与罗马的史学

古典史学的特征

•追求历史真实

人本史观以及其派生的英雄史观

政治史和军事史

表现方法是叙述体

历史价值的认识逐步加深

•早期史学为何如此繁荣?

首先,大殖民运动引发的希腊人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驱动了寻根问地的本能。

其次,相对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给史学的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

再次,知识分子阶层主要由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的世俗社会成员构成。

最后,希腊城邦多元化特点有利于史学的发展。

古代希腊史学

•西方史学导源于古希腊。

希腊最早的史迹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

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盲诗人荷马把民间流传的希腊人战胜特洛伊人的事迹编删为两部史待:

一为《伊里亚特》,一为《奥德赛》。

这两部史诗大约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才用文字写下来。

荷马史诗充满着神话和文学的渲染,然而从中可以想见公元前12~前9世纪时希腊人的社会概况。

•朴素纪实作家赫希俄德:

《工作与时日》《神谱》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铁器时代

古代理想主义历史观

•荷马史诗对西方史学的影响

在处理方法上:

 1、重视对原因的追寻

 2、客观友善对待对手

 3、描述人事和人性

在语言风格和形象思维上:

   使用爱奥尼亚方言写作,叙事浪漫

希罗多德的《历史》

•古希腊史学的开山之作。

此书以描述希波战争为中心内容,亦称《希波战争史》

•目的:

如他本人所说“是为了保存人类所达成的那些伟大成就,使之不致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不彰,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其应有的光彩,特别是为了要把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记载下来,以永垂后世。

•希罗多德所著之《历史》最初约在公元前430年间世,比中国孔子所著的《春秋》要迟四五十年,但它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历史著作,所以后来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称希罗多德为“史学之父”,以后这个美名一直在西方沿用下来。

•希罗多德的史学成就

史料来源有口头传说、直接印象和文字记录

希罗多德的历史观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认为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摆脱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一方面认为人是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创造自己历史。

•第一个明确提出史学研究对象——人类的“功业”,即有意义的历史活动;史学的基本任务——“真实”记载过去,正确解释过去,即寻找“原因”。

纪事本末体

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

史学巨擘修昔底德

•修昔底德(Thucydides),约公元前460-396年,出身雅典贵族家庭,其父奥罗德斯大概是马拉松战役统帅米尔提亚德斯与色雷斯公主赫盖丝芘尔夫妇之孙。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共8卷,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历史,每卷保持必然的联系。

该书1卷为写作动机、方法以及战争前的希腊简史,为全书的序言;2-5卷部分为战争第一阶段(公元前431-421年)的历史;5卷后半部记述五年休战期大事;6--7卷为雅典的西西里远征;8卷斯巴达驻兵雅典近郊狄西里亚,双方海军角逐爱琴海,突然止于公元前411年,连最后一句话都不完整。

•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史学方法,记载翔实,可称为信史。

他把当时希腊哲学家们那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中去,为后世的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修昔底德写道:

“在叙事方面,我决不是先人为主,一拿到什么材料就写,我甚至不敢相信我自己的观察就一定可靠。

我所记载的,一部分是根据我亲身的经历,一部分是根据其他目击其事的人向我提供的材料。

这些材料的确凿性,总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考证方法检验过的。

……我的著作不是为了迎合人们一时的兴趣,而是要作为千秋万世的瑰宝。

”凭着这种精神,修昔底德的著作是不朽的。

•史学成就

修昔底德是希腊史学的颠峰,后人无人可以比肩。

•表现在:

1、史料科学处理原则。

2、坚持客观主义精神。

 

3、人本史观的颠峰。

4、表现艺术上严紧平直、简洁生动。

古代希腊、罗马史学的特点

•1、把史学看作是文学的一个分支,注重文学描写

•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的校注家把希罗多德所著之《历史》分为9卷,分别标以希腊神话中9位缪斯(文艺女神)的名字,足证当时是把史学当作文学的附庸。

•修昔底德主张历史必须记实,然而在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约有1/4的篇幅是精心撰述的演说词。

2、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大多只写他们所处时代的当代史。

历史学家本人多为军事家或政治家,以其切身经验教育后世;

3、重视道德训诲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著书立说,意在训世。

波利比奥斯指出:

“从研究中所得到的真知灼见,对实际生活说来是一种最好的教育。

塔西佗则在其所著《罗马编年史》中写道:

“历史之最高的职能在于赏善罚恶”,主张用历史事实进行道德教育。

4、除修昔底德外,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都迷信“天命”,认为有一个超自然的力量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

李维的著作中甚至掺杂着神话故事。

5、没有统一的纪年标准

例如,古希腊人是用“奥林匹亚德”(即从据说是第一次举行奥林匹克竞技会的公元前776年算起,每4年为一个“奥林匹亚德”)来纪年。

古罗马人用历届执政官的名官来纪年。

中世纪史学

一、5~13世纪西欧各国的史学 

•中世纪的西欧,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是神学的奴仆。

当时西欧的载笔之士多为僧侣,他们留下一些编年史和传记。

•兹按照国别略述如下:

•1、意大利

•中世纪初期,意大利著名政治家、史学家F.M.A.卡西奥多鲁斯(约490~585)著有《哥特史》12卷,是研究东哥特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材料。

惟此书原本已经散佚,只能从朱尔丹尼斯所作的节本中略见其梗概。

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北部的历史,是由基督教执事保罗(约720~799)记载下来的,保罗所著之《伦巴德史》是中世纪欧洲史学的要籍之一。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1254~1324)口述、鲁斯蒂恰诺(或鲁斯蒂切洛)笔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即《东方见闻录》,广泛介绍了东方各国特别是中国的概况,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

•2、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位历史学家是都尔城的主教格列高利(约538~594)。

他著有《法兰克人史》10卷,始自传说时期,止于591年,对法兰克王国早期的历史作了精详的记载。

9世纪初著名的传记家爱因哈德(约770~840)。

用华美的文笔写了一部《查理大帝传》,此书是世界历史文库中的要籍之一,传诵甚广。

•3、英格兰

•英国史学的奠基者是比德,著有《英国教会史》,所叙史事止于731年。

此书虽然主要是叙述天主教在不列颠传布的经过,但也涉及当时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

英国早期的史事,主要依赖《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而流传。

从7、8世纪起,盎格鲁、撒克逊各邦的宫廷和寺院中已经有人开始撰写编年史,及至英国统一后,阿尔弗烈德大王在位时,组织了一批学者,把从前各地所积累下来的编年史加以删改和增益,汇编在一起,命名为《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英国第一位通史作家是亨廷顿的副主教亨利(约1084~1155)著有《英国史》,所叙史事始自G.J.凯撒时代,止于1154年。

13世纪,英国产生了编年史家M.帕里斯(约1200~1259)。

他的著作对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制订和英国国会的起源均有记述。

•英国第一位通史作家是亨廷顿的副主教亨利(约1084~1155)著有《英国史》,所叙史事始自G.J.凯撒时代,止于1154年。

13世纪,英国产生了编年史家M.帕里斯(约1200~1259)。

他的著作对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制订和英国国会的起源均有记述。

•4、德意志

•在西欧各国中,德意志的史学兴起比较晚。

•11世纪中期,德意志出现了编年史家兰伯特·冯·黑尔斯费尔德(1025~1088)。

他用宗教史观写了一部《编年史》,始自远古,止于1077年的“卡诺莎事件”。

埃克哈德·冯·奥拉(?

~1125)著有《世界编年史》5卷。

前3卷叙述自上古直至查理曼时代的史事,后2卷记载自查理曼直至亨利五世当政时期的史事。

此外,他还写了一部《神圣罗马帝国史》。

中世纪德意志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弗赖辛的主教奥托(约1111~1158)。

他留下两部历史著作:

一为《编年史》,以《圣经》中所说的“创世记”作为开端,一直写到1146年;一为《皇帝腓特烈传》,记述这位皇帝连年用兵的经过。

•5、西班牙

•中世纪早期,西班牙最著名的历史家是伊西多尔(约560~636)。

他曾当选为塞维利亚城的主教。

著有《西哥特、汪达尔、苏维汇诸王的历史》,记叙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苏维汇人迁徒和建国的经过。

二、14世纪以前东欧各国的史学

•东欧国家形成比较晚。

这些国家的史学兴起于10世纪以后。

•捷克:

最早的一位历史学家是布拉格的科斯马斯(约1045~1125)。

著有《波希米亚史》3卷,是捷克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

在12、13世纪之际,波兰产生了历史学家W.卡德武贝克(约1160~1223)。

著有《波兰史》4卷,始自传说时期,止于1203年,是波兰史的开山之作。

匈牙利最早的史籍是记述阿尔帕德王朝第一位国王斯蒂芬一世(977~1038)生平事迹的《大实录》和《小实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俄国:

最早的历史著作,是涅斯托尔的《编年纪事》。

相传涅斯托尔生活在12世纪初年。

其所撰之《编年纪事》,始于公元9世纪中期,止于1110年,为基辅罗斯时代最重要的史籍。

最重要的一部文献资料,是《诺夫哥罗德编年史》。

在诺夫哥罗德大公国的一个寺院里,从11世纪初叶起就有人开始撰写编年史,逐年把重大事件记载下来。

此项工作一直继续到15世纪末期。

所以,从11世纪初叶直到15世纪末期这500年间俄国历史上的大事,其中包括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的史事,在《诺夫哥罗德编年史》中都有反映。

三、拜占廷的史学

•公元7世纪以前,拜占廷在文化上大致还保持着希腊、罗马的传统。

基督教会的势力不象在西欧那样至高无上,它是隶属于皇帝,作为专制政体的支柱而存在的。

因此,与同时期西欧各国的文化比较起来,拜占廷文化具有较多的世俗性。

•查士丁尼一世皇帝在位时,拜占廷帝国的国势最为强盛,出现了最著名的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

•两部重要著作:

一为《当代史》(即《查士丁尼皇帝征战史》)。

主要是记述东罗马帝国兴兵灭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并移师向东与波斯帝国争衡的经过;

•一为《秘史》,描述查士丁尼时代的宫廷内幕,对当时的显贵人物颇多讥评。

•拜占廷的学者致力于古籍的整理,其中贡献较大的是大教长佛提乌(约820~891)。

•他编纂了一部《群书摘要》,辑录的古典著作达280种之多。

有不少古典著作赖有佛提乌的辑录而保存了下来。

古典史学的复归

——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史学 

•第一个著名的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是L.布鲁尼(1369~1444)。

他首先在史学领域内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帜,用华美的文笔,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卢塔克等名家的作品译为拉丁文,并用意大利方言为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彼特拉克撰写传记。

此外,他还著有《佛罗伦萨人民史》12卷,把佛罗伦萨城邦的发展过程作了精详的叙述。

•以政治理论家著称的马基雅维利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历史学家。

1513年,马基雅维利写成《君主论》(亦译《霸术》)一书,侈谈君主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蔑信弃义。

•晚年,著有《佛罗伦萨史》。

•用新兴资产阶级政治家的眼光来书写历史。

以古喻今,借历史事实来宣扬改革之道。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也产生了艺术史家G.瓦萨里(1511~1574)。

著有《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文艺复兴”一词最初就是由瓦萨里提出来的。

他把15、16世纪西欧文化的高涨看成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活,故称之为“文艺复兴”。

二、西欧其他国家的史学

•1、法国

•第一位人文主义历史学家:

P. de康敏斯(1447~1511)。

•他是政治活动家,晚年写成《回忆录》8卷,追述15世纪后半期法国的政事。

•强调历史学的实用价值,告诫政治家和外交家必须熟读历史,因为那是理解现实生活的一把钥匙。

•2、英国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也是一位人文主义历史学家。

•除名著《乌托邦》(Utopia,全名为《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之外,他还写了一部历史著作《国王理查三世史》,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生花之笔,绘形绘声地刻画了理查的阴险狠毒及其最后的被杀,鞭挞了这个历史上罕见的暴君。

•16世纪下半叶,英国产生了编年史家R.霍林谢德(?

~约1580)。

他编写了一部体大思精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编年史》,始自传说时期,止于伊丽莎白当政初年。

•霍林谢德的著作被认为是信史,许多文学家都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W.莎士比亚的名剧如《李尔王》、《麦克白》、《辛白林》等,大部分均取材于此。

•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当推W.卡姆登(1551~1623)。

•他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用历史来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卡姆登留下两部重要著作:

一为《大不列颠志》,一为《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期的英国史》。

•有人认为,近代英国的史学是从卡姆登开始的。

•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1561~1626),也是一位历史学家。

•除《新工具论》、《论学术之进步》等名著外,他还写了一部《亨利七世在位时期的英国史》。

•培根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政治教材,多识前言往行,能启人心窦。

他说:

“哲学使人深邃,数学使人严密,历史使人明智。

•从15世纪末叶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方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注意到史前史、文化史、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并且使世界史的编纂成为可能。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在历史学方面的成就是很显著的。

人文主义史学是对中世纪僧侣主义史学的否定,它拨开基督教神学的迷雾,着眼于现实世界,主张要用理智的态度来研究历史,为近代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特征

•1、古典人本史观的复归

历史演进模式的突破:

西方历史三个阶段(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

2、历史撰述和研究呈现世俗化和平民化趋势

3、刻意模仿古典史学的史著形式,缺少史料分析。

但是能以古典史学的研究方法处理史料,叙述和评价史实。

4、历史题材丰富多彩,但是大多也是局限于政治史和战争史。

启蒙时代的史学

——理性主义史学

HistoriographyofEnlightenedAge

一、启蒙时代的社会思想

• 17世纪末~18世纪末,这100年间,通常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启蒙时期”。

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欧洲的先进思想家揭示“理性主义”,普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宣扬自由和民主的思想,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迷信,要求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他们在当时起了启蒙作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启蒙(Iumiere,明亮、照耀之意),英文Enlighten。

理性即是用自己的理智而不是外界的权威来判定一切事物,只敬畏事实,而不信奉传统的偶像和教条。

 1、不妥协的批判精神

           格老秀斯、斯宾诺沙、笛卡尔、霍布斯、洛克等

 2、尊重科学的精神

          康德、笛卡尔、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

二、启蒙运动的基本特点

•18世纪:

“哲学家的世纪”

基本特点有二:

提倡唯物主义

•宣扬天赋人权

三、启蒙时代史学的特征

•1、历史哲学的兴起

• 2、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出现

•3、史学记述题材的扩大

•4、历史发展进步观的流行

•5、历史批判方法的深化

•6、史料的继续积累

•7、职业化、平民化趋势加强

四、历史哲学的兴起

•在启蒙时期,西欧先进思想家试图论证社会发展规律,于是产生了比较系统的历史哲学。

西方第一个历史哲学家是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