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949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x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增长。

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3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美国位列全球第一,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发展进程当中的一件大事,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当前,虽然世界经济出现一些好转迹象,但复苏基础不稳、动力不足,国际市场需求依然低迷,再加之不断上涨的国内成本,中国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前景如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进出口增速波动明显

  2004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但至2008年增幅一直呈逐年

  下降趋势,特别是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均出现负增长。

2010年,对外贸易逆势上扬,进出口额增速达34.7%。

但之后由于受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贸易综合成本持续攀升,进出口增速下滑明显(见图1)。

  图12004—2013年中国进出口增速状况

  

(二)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中国外贸转方式、调结构,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从2004年的6.8%下降到2012年的4.9%;工业制成

  品的出口比重从2004年的93.2%提高到2012年的95.1%。

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SITC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和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也分别从2004年的4.4%和45.2%上升到2012年的5.5%和47.1%,具体出口金额情况见表1。

  表12004—2012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情况

  单位:

亿美元

  (三)出口市场日益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对发达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

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的出口额占比从2004年的51.5%下降到2013年38.8%。

而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额总体增长较快,2013年对东盟、金砖国家出口分别较2012年增长21.9%和7.4%。

2013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比重如图2所示。

  图22013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比重(%)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

  虽然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加快,但其经济复苏中伴随着削减贸易赤

  字,进口增速疲软,对全球进口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中国巩固发达市场难度增大。

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也呈放缓趋势,市场需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在拓展新兴市场过程中也会遇到新的困难。

  

(二)出口产品竞争力不强

  中国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部分产能向周边国家转移。

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欧美日出口低速增长,市场份额持续下降。

20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

//www.LWlm.cOM收集整理13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美国市场进口同类产品的份额为46.8%,比2012年下滑0.7%,已连续3年下滑;占日本市场份额66.4%,下滑1.7%;占欧盟市场份额的42.4%,下滑1.9%。

同时,东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优势逐步增强,正在挤占中国产品的市场份额。

2013年,东盟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美、日、欧市场进口份额分别提高0.8%、1.6%和0.2%。

而中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虽增速较快,但一些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三)贸易摩擦形势日益严峻

  近年来,虽然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深入发展,但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仍

  居高不下,一些新兴经济体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各国都试图通过保护本国企业、促进就业来重振经济发展,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依然严峻,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持续增加。

2012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遇7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277亿美元,其中,反倾销案件57起、反补贴案件9起、保障措施案件9起、特保案件2起。

同时,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和摩擦明显增多,2012年我国输美产品遭遇337调查13起,涉案金额23亿美元。

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进口限制等各类措施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不容乐观。

  三、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中国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以及传统比较优势的弱化,即便国际市场需

  求改善,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为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以数量扩张为主,在国际贸易分工中一直处于

  价值链的低端,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使用、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等方式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支持出口企业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创建自主品牌,培育自主营销渠道,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发展方式;鼓励出口企业通过低碳、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和手段,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还要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二)充分发挥进口带动作用

  要充分重视进口在推动出口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完善进口政策,拓宽进口渠道,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一是要充分发挥我国拥有国内大市场优势的主动权,战略选择有利于本地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高新技术和设备及零部件的进口,以拉动内需并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鼓励海外投资和产业转移,推动中国企业加快融入全球和区域经济体系,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能力和定价权,真正实现进口服务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调整。

三是要灵活运用贸易政策引导进口,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的进口规模,大力推动进口增长。

  (三)积极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中国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已连续18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积极妥善应对贸易摩擦。

一是加强摩擦预警监控,加快建立和完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二是政府要对重点行业、重点出口商品和重点市场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有中国特色的贸易摩擦救济体系。

三是完善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分工合作机制,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应诉,化解矛盾,避免摩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