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483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docx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雅婷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

刘雅婷考籍号:

911411200900 

专业年级:

2011级企业财务管理

题目: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指导教师:

何梦圆(副教授)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教师: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2013年03月

1引言……………………………………………………………………………1

2应收账款管理概述………………………………………………………………1

2.1应收账款…………………………………………………………………………1

2.2应收账款管理的原则……………………………………………………………1

2.3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2

3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问题………………………………………………………2

3.1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2

3.2企业内控措施不到位…………………………………………………………3

3.3经营者法律保护意识薄弱,畏惧讨债…………………………………………3

4应收账款管理应采取的对策………………………………………………………3

4.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4

4.1.1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4

4.1.2建立客户资信调查评估制度,科学评估客户的资信程度……………………4

4.1.3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间和采用适度的现金折扣政策……………………………4

4.2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5

4.2.1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5

4.2.2根据客户欠款时间的长短,编制账龄分析表,利用账龄分析表……………5

4.3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6

4.3.1要加强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与管理…………………………………………6

4.3.2建立销货收款一条龙责任制……………………………………………………6

4.3.3利用应收账款开展转让融资业务…………………………………………6

4.3.4出售债权…………………………………………………………………………6

4.3.5设立坏账准备金………………………………………………………………6

结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7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间的经济交往日趋多元化、复杂化。

由于竞争机制的影响,企业广泛采用各种促销手段,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务,大量的广告宣传等等。

作为竞争中重要竞争手段的赊销策略则更得到了空前的运用,致使赊销量剧增,应收账款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同时,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从企业应收账款的功能及形成原因入手,介绍了我国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如何改进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建立信用保证体系,运用市场的手段和法律手段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关键词:

应收账款;赊销;信用管理;信用标准

 

1引言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项债权,是指对外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及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

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

虽然大多数企业希望现销不愿赊销,但是面对竞争,为了稳定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不得不面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帐款数额普遍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了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2应收账款管理概述

2.1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项债权,也是企业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所提供的一种短期信用。

在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应收账款的数额、结构以及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情况,能明显反映出企业在销售环节的资金结算状况、销售管理状况以及蕴含的坏帐风险。

2.2应收账款管理的原则

2.2.1信用标准合理性原则  

依据企业自身对于客户资信的考察(建立在业务往来的基础上)。

  

以赊销边际收益与应收账款成本的临界点以及企业资金预算需求二者的较小值作为信用标准的指标上限。

  

对于新客户或陌生客户坚持零赊销原则。

2.2.2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稳健性原则  

以应收账款账期为主要分类标准,在行业标准上下浮一定比例,且结合与信用标准相匹配的原则。

  

由关联交易发生的坏账准备金计提的保守原则,不得低于同级信用标准客户的计提最低限。

2.2.3应收账款管理权责明晰的原则  

制定应收账款专人回收流程,由销售人员负责前期收款责任,并与其业绩考核相结合;一经确认坏账则移交专职清收人员负责回收。

  

日常应收账款管理由财务部门专职负责,并由分管销售的高管直接负责,结合企业情况制定应收账款与销售额的相关比例。

2.3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债权、债务关系是维护企业之间的正常业务往来和发展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是企业间正常的债权债务现象。

但是,如果应收账款增长过快,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

应收账款从账面上看是企业的债权,但其资产的控制权却掌握在客户手中,很难变现,如果任由应收账款不断膨胀而不采取措施,将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

第一,导致企业虚盈实亏。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只要销售实现,即使货款尚未收回,也应确认收入、按章纳税,但事实上许多的应收款逾期不能收回,形成了虚假的经济效益;第二,导致资金短缺。

应收账款占用了流动资金,使可支配资金减少,企业易步入资金使用上的恶性循环;第三,危及企业生存。

应收账款账龄越长,资金的流动性越弱,资金的可控性越差,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亦越大;最危险的是,提供信用一方会被债务方拖累而削弱自身的清偿能力,引发债务危机,严重的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

3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问题

3.1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面对市场经济,企业的销售更大程度地依赖市场,而经营长期受计划经济统购包销的影响,缺乏独自开拓市场、占据市场的经验。

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促销,盲目地采取赊销策略去挤占市场,只注重账面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回收的问题,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

同时,企业自身政策导向错误,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尤其在当前买方市场形成的条件下,饥不择食,对客户不分青红皂白迁就让步,产品赊销既不签订合同,也不订分期还款协议。

一些企业的经营者由于对资信调查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往往仅凭某客户的实力如何就信以为真,听客户讲的多、看重第一次合作成功的多,而真正通过有关途径深入了解客户资产偿债能力,确定其资信等级的少,以至于把货发给了没有偿债能力的单位,甚至上当受骗。

这些企业的领导和经销人员往往认为只要产品能出厂,库存积压能减少,增加点应收账款算不了什么。

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盲目赊销,不受骗上当已属万幸,呆账、坏账的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怪了。

3.2企业内控措施不到位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利润指标或部门下达的考核指标,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盲目采取赊销、回扣等促销手段争取客户,争夺市场,片面追求账面“高利润”,却忽视了应收账款的大幅度上升及应收账款潜在的损失;而企业内部分工协作不合理,职责不明,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企业虚盈实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短期行为及内部控制不严,缺乏相应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机制。

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企业之间相互攀比,拼人、财、物的短期行为。

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使其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企业既不考虑赊销资金时间价值,也不估计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不加选择地扩大商业信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另外,甚至某些企业发现有问题的赊销款项后,由于担心催款过急会影响业务联系,一味姑息迁就,大量应收账款因此沉淀下来,使企业经营者背上沉重的财务包袱。

3.3经营者法律保护意识薄弱,畏惧讨债 

本来不按合同协议规定还到期债务,是负债方的一种违法违约行为,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干扰,以及诉讼的成本效益反差原因,一些企业尝够了讨债难的苦果,宁愿坐视相当部分应收账款沦为呆账,也不愿低声下气催索欠款或诉诸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有债不还,欠债有理的经济畸形心态使有些企业的资金紧缺又借贷无门的情况下,纷纷仿效拖欠办法,三角债越积越多。

结算资金互相占用并逐年上升,使企业深陷债务链难以自拔。

 

4应收账款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防范应收账款的风险,必须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并加强应收帐款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

4.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根据信用管理部门对每一客户所提供的资信评级,确定每一客户的信用期限和信用额度进行赊销。

在签订赊销合同时,必须慎重、完善。

与此同时要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在企业内部应分别规定业务部,业务部长等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业务经理审批,通过上述措施,从源头扼制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坏账的形成。

4.1.1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

领导者正确决策,管理科学,是降低和杜绝企业资金风险的核心。

作为企业领导来说,尤其是企业一把手,在具备其他必备素质的前提下,必须懂得财务知识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1.2建立客户资信调查评估制度,科学评估客户的资信程度

企业应重视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的评估,并利用计算机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

在进行内部资信评估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信用判别标准。

对长期积压的滞销品,可采取较为宽松的信用标准;对资信状况差的企业,信用标准从严,同时采取正确的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即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以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损失。

与此同时,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情况变化,对其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以有效地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坏账损失。

4.1.3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间和采用适度的现金折扣政策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

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

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同时也会使收账费用、坏账损失等费用增加,而且在当前物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过长的信用期将使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赊销利润较实际收取价款为高。

而且企业如将当期利润悉数分尽,即使将来欠款可全额回收,也会由于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无法购到相同数量的材料,影响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企业经营者在延长信用期时,不仅要考虑成本与费用和收入的大小,而且要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

 

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

向顾客提供这种价格上的优惠。

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

采用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要与信用期间结合起来考虑。

比如,要求顾客最迟不超过30天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