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9464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docx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

Safetytechnologyisguidedbysafetytechnology,basedonpersonnelprotection,andanorderlycombinedsafetyprotectionserviceguaranteesystem.

(安全技术)

 

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化验室安全隐患及措施(最新版)

备注:

安全技术防范是以安全防范技术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手段,所建立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有序结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

  一.化验室用电安全

  物体(从电性能分):

导体:

能让电流通过。

如Au、Ag、Cu、Fe、Al(常温下电阻率2.7µ-Cm)。

绝缘体:

阻止电流通过,如玻璃、橡皮、瓷器、干燥的木头、竹竿等。

去离子水的绝缘电阻:

16.8M?

、18M。

  任何电器用具均要有导体把电流接通,同时又必须有绝缘体把导体和其他物体隔离,若电器用具没有很好的绝缘体包裹,就易引起触电或失火事故。

  一、有那些情况容易引起走电失火事故?

  1.质量不好的电线,若受热、受潮,失去其绝缘性能,不能起隔离电流的作用和漏电,易引起走电失火;

  2.随意增加电器设备、乱接线、乱拉线――超负荷使用Cu线发热过度,造成走电失火事故;

  3.两根有电的坏电线碰在一起,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火灾;

  4.电器设备很脏、灰尘很多、潮湿,易发生漏电;

  5.开关的电线系在铁架上或是系在铁丝铁钉上都会发生走电和触电事故;

  6.电器控制部分失灵(尤其是使用时间太久的加热电器,如烘箱等)引起火灾。

  二、怎样防止发生用电事故

  

(1)防止触电

  1)不要用潮湿手碰开关、电线和电器;

  2)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3)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

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

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7)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

  1)要时常检查电线、开关、灯头、插头和一切电器用具是否完整,有无漏电、潮湿、霉烂等情况。

稍有毛病应马上报修,决不能凑合着用。

每季度要全面检查一次;

  2)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3)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4)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

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

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5)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6)严禁插排周围胡乱堆放杂物,严禁私自使用接线板及私带电器,有要求使用时,请与相关人员联系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7)电炉、烘箱(尤其是高温烘箱)在工作状态下不要离人;

  (3)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电炉丝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1)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

须弄清电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电器仪表的正、负极。

  2)仪表量程应大于待测量。

若待测量大小不明时,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

  3)实验之前要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

经彻底检查合格后后方可接通电源。

  4)在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声响,局部温升或嗅到绝缘漆过热产生的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部门主任和电器部门进行检查。

  三、一般用电事故和处理方法:

  用电事故:

停电、走电失火、人身触电。

  不论遇到哪种事故,首先应拉掉总开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处理。

  1.停电:

若因电线折断造成的停电,把总开关拉掉后报至电器部门,由相关人员进行修理或换新线,接头处要用胶布包好。

若是保险丝烧断或自动开关跳开了,要检查电线有没有互相碰在一起,或用电是否超荷,找到毛病并纠正后,再换新保险丝或推上自动开关恢复供电。

  2.走电失火:

遇此情况,立即拉掉电源总开关,同时紧急救火,并通知调度及消防部门。

  救火:

千万不能用水,必须使用喷射CCl4

  或CO2

  的灭火器。

(当然若已引起连锁反应酿成大火,另当别论。

  大火时的人身安全、自我防护:

沉着,用湿毛巾、湿被褥捂住,滚着冲出。

不能出来者,用结实的布、床单等打结,自制云梯逃出火海或等待救援。

  3.人身触电:

若是碰到电线,必须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千万不能用手去拉。

  二.蒸馏室安全问题

  1.蒸馏室注意事项

  1).做样前严格检查仪器设备的电线、开关、灯头、插头等是否完好,有无漏电或电压不稳等情况。

  2).做样前仔细检查蒸馏烧瓶有无星花或裂缝,一旦发现存在问题,请立即更换蒸馏烧瓶,一免发生蒸馏烧瓶破裂而引起着火事件。

  3).务必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防止衣服摩擦产生静电而引起火灾。

  4).化验室内禁止打电话,以防产生静电而引起火灾。

  5).严禁将带油的抹布,手套等放在暖气片上烘烤,防止温度增高而引起着火事件。

  2.一旦起火时,应对措施

  1.)发现起火后,发现者应首先迅速切断电源,停止一切实验,使用消防沙时应迅速向着火部位覆盖式倾倒,直到没有火苗泛起为止,消防沙进行撒泼扑救时要求用量一定要大,动作一定要快,若操作台上起火,可用石棉被覆盖扑救。

  2.)若上述方法不能控制火势时应动用灭火器,扑救时要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一手拿喷嘴另一手提环,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迅速推进,不留残火,在扑救的同时要大声报警。

  3.)其他岗位人员接到报警后要立即携带本岗位的灭火器材赶往现场扑救火灾或疏散物资。

  4.)在扑救的同时,要有一人向班长或部门领导报告,然后向消防队、生产调度报告火警,班长或部门领导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到现场指挥救火。

  5.)消防队赶到后,部门领导、班长应立即与消防队指挥员取得联系,及时向火场指挥提供现场的有关信息。

  三.化验室取样、存样安全

  1.取样时的安全问题

  1).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装置区采样。

  2)进入装置生产厂区后,不许乱动其设备和工具

  3)到装置现场取样时,要注意现场作业环境,必要时找操作工配合采样。

若现场环境恶劣,没有安全保证,可停止采样操作,并通知生产调度和工艺人员。

  4).罐车取样必须通知车辆司机人员,并要求一同前往取样点,由司机人员启封取样,化验室人员起监督作用,雷雨天气,禁止取样。

  四.钢瓶使用的安全问题

  1.使用钢瓶的注意事项:

  

(1)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如阳光、暖气、炉火)处。

可燃性气体钢瓶必须与氧气钢瓶分开存放。

  

(2)绝不可使油或其他易燃性有机物沾在气瓶上(特别是气门嘴和减压阀)。

也不得用棉、麻等物堵漏,以防燃烧引起事故。

  (3)使用钢瓶中的气体时,要用减压阀(气压表)。

各种气体的气压表不得混用,以防爆炸。

  (4)不可将钢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一定要保留0.05MPa以上的残留压力(减压阀表压)。

可燃性气体如C2

  H2

  应剩余0.2~0.3MPa。

  (5)为了避免各种气瓶混淆而用错气体,通常在气瓶外面涂以特定的颜色以便区别,并在瓶上写明瓶内气体的名称。

  (6)使用中的气瓶每三年应检查一次,装腐蚀性气体的钢瓶每两年检查一次,不合格的气瓶不可继续使用。

  2.泄漏事件应对措施

  气瓶的泄漏一般发生在瓶阀与气瓶的连接螺纹处或瓶阀关闭不严时在接口处的喷射泄漏。

处理方法是严格隔绝火源火种,在气体可能扩散的区域范围内疏散人员,电器开关保持原样,不能随意拉动,以免发生火灾。

将泄漏气瓶转移到通风、空旷场所。

有条件可加强通风、确保气体浓度降低。

并通知有关部门修理或更换

  五.水质实验所涉及的安全问题

  1.注意事项

  1).配制稀硫酸时,必须在烧杯和锥形瓶等耐热容器内进行,并必须缓缓将浓硫酸加入水中,配制王水时,应将硝酸缓缓注入盐酸,同时用玻璃棒随时搅拌,不准用相反次序操作。

  2).一切试剂瓶都要有标签。

有毒药品要在标签上注明。

  3).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质时,必须置于耐热容器内进行。

  4).严禁试剂入口。

如需要以鼻鉴别试剂时,须将试剂瓶远离,用手轻轻扇动,稍闻其气味,严禁鼻子接近瓶口。

  5).折断玻璃管(棒)时,须用钢锉在折断处锉,一小槽,再垫布折断。

使用时要把断口烧成圆滑的形状。

如将玻璃管(棒)插入橡皮管或橡皮塞时,应垫布插入,防止折断伤手。

  6).严禁食具和器具混在一起或互相挪用。

  7).一切发生有毒气体的操作,须于通风柜内进行。

通风装置失效时禁止操作。

  8).一切固体不溶物及浓酸严禁倒入水槽,以防堵塞和腐蚀水道。

  9).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洗干净,不得靠近明火。

  10).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须用锯将石膏锯开。

禁止用其它物品敲开,以免瓶子破裂。

  11).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先用烧杯夹子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免使用时突然沸腾而溅出伤人。

  2.化学药品中毒事故处理方案

  1.无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1.1强酸(致命剂量1毫升)

  1).吞服时立刻饮服200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食10多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

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沾着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

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危险。

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

但是,当沾着草酸时,若用碳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而产生很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

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

  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洗涤15分钟。

  1.2强碱(致命剂量1克)

  1).吞食时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

然后,迅速饮服500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2).沾着皮肤时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

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

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

  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15分钟

  1.3氨气

  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给其输氧。

进入眼睛时,将患者躺下,用水洗涤角膜至少5分钟。

其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1.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气体

  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

进入眼睛时,用大量水洗涤,并要洗漱咽喉。

  2.有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

  2.1烃类化合物(致命剂量10~50毫升)

  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因为如果呕吐物一进入呼吸道,则会发生严重的危险事故,所以,除非平均每公斤体重吞食超过1毫升的烃类物质,否则,应尽量避免洗胃或用催吐剂催吐。

  2.2甲醇(致命剂量30~60毫升)

  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

然后,把患者转移到暗房,以抑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

为了防止酸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