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94601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

《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docx

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古代诗歌综合阅读

古代诗歌综合阅读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谢池春

陆 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阵云高,狼烟举,拥雕戈西戍,词人笔下的这种军旅生活极为豪壮,令人振奋。

B.“笑儒冠自来多误”中“笑”字为嘲笑之意,表明词人对自己身为读书人的遗憾。

C.结尾一“叹”字形象地写出了词人而今的失落苦闷,与上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这首词上片念旧回忆,以慷慨之情起;下片写现实当今,以沉痛之情结,层次分明。

[解析]“笑”字意为嘲笑,但其意味复杂,既嘲笑“儒冠”,也是自嘲,词人以自我解嘲,无奈的笑反衬自己内心的悲苦;并非表明词人对自己身为读书人的遗憾。

所笑之儒冠也可以理解为众多儒生,壮年从军的词人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答案]B

(2)本词的上下片描写了两个具体的场景,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从戎西戍的场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泛舟吴楚的场景。

(2)情感表达:

这两个场景是作者由壮志凌云到沉痛幽叹的形象化表达,能让读者身历其境,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词人诚挚的爱国情感。

(3)结构安排:

这样的场景对比使诗歌构成一个整体,又曲折有致。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 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①燕支②北,秦城太白东③。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虏障:

指防御工事。

②燕支:

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③太白东:

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句以“金”“铁”饰“鞭”“骢”,平添力度,“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

B.颔联紧承送别。

“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极富捭阖之力。

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

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别离愁绪。

[解析]“颈联对比”错误,“归乡无望”的解读错误。

“虏障”与“秦城”之间,遥隔万里,临发之际,回望秦城,自然不免有所系恋,但“功名万里外”的豪情壮志又激励征人挥鞭直指前路。

[答案]C

(2)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

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意象:

“金鞭”“铁骢”“虏障”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

②意境:

“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旷辽远,雄浑阔大。

③情感:

“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①

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②,归邀麟阁③名。

【注】①此诗作于696年,契丹人发动叛乱,唐王朝出兵征讨。

②卢龙塞:

当时北平郡的边境要塞。

三国时,曹操北征乌桓,田畴献策自卢龙口进军,果获大胜,论功行赏时,田畴拒不接受,说“岂可卖卢龙塞以易赏哉”。

③麟阁:

麒麟阁。

汉宣帝时曾供奉霍光等十一名功臣的画像在此阁中,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肃杀”“白露”渲染出送别时的气氛,烘托出朝廷军队东征阵容的庄重严肃。

B.颔联表明此次出征定是一场苦战,规谏将随梁王出征的崔融,定要用好手中的佳兵。

C.颈联表现河北战场的环境,“海气”“边风”都是带杀气的意象,“侵”“扫”写出了军队东征的气势。

D.全诗质朴自然,不事雕琢,词句铿锵,刚健有力,撼动人心,一扫南北朝的“绮靡”诗风。

[解析]句中“乐战”是“喜好战争”之意。

[答案]B

(2)全诗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盛赞唐军的仁义。

“王师非乐战”写出王师不喜征伐,以仁义为本。

②劝勉友人要慎重兵事,垂恤生灵。

“之子慎佳兵”是规劝朋友慎重兵事,少杀戮。

③赞颂唐军的兵威,对征讨怀有必胜信心。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喻指大军兵多将良,军容整肃,定能击败叛军。

④劝诫友人等将领们莫要贪功邀赏。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是希望友人能够以国家大义为重,不要穷兵黩武。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代边将有怀

刘长卿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对比,“少年”赴疆场,“白首”不得归,可见时间跨度之长,戍边之久。

B.颔联比兴,借写枯瘦的塞马思恋秋草,引出苦于边地久戍的征人更欲归乡安居。

C.颈联借意象传情感,薄暮笳声、塞上明月、战甲寒霜,无不渗透悲凉伤感之意。

D.尾联叙述中寓褒贬,自到云中郡以来就与强敌力战百场,赞颂将领的骁勇善战。

[解析]强,超出。

“赞颂将领骁勇善战”错,此处说明边关战局紧张,将士作战艰辛。

[答案]D

(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以“代”字入题在情感态度表达上的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代”即代替,诗中作者替边关将士表达心声,能更客观地呈现边将长期在恶劣环境中作战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从而深切地表达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也借将士身份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国家边境不宁的担忧。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①

孟浩然

一丘②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③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①秦中:

此指长安。

远上人:

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

事迹未详。

②一丘:

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

语出《晋书·谢鲲传》。

③北土:

指秦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为寄赠远方友人之作,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含蓄蕴藉的抒情诗。

B.首联中“一丘”颇具山野形象,“三径”自有园林风光,作者以此表明隐逸思想,颇为自然贴切。

C.诗人在颈联进而抒写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

上下句对偶不求工稳,但流畅自然,意似顺流而下。

D.“凉风”“蝉鸣”等既表现出秋天一派萧瑟的景象,又回扣诗题“感秋”,“益悲”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是一首含蓄蕴藉的抒情诗”错,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所以这应是一首直率的诗。

[答案]A

(2)《毛诗序》有云: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是说诗人不仅要内心有诗情,还要把情感传达出来。

诗人是怎样把内心的情感传达出来的呢?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用典。

“一丘”“三径”的典故表达了归隐的思想。

②对比。

颔联用“北土”以对“东林”,用“非吾愿”以对“怀我师”,正反相对,更能突出作者厌恶仕途、向往隐逸的思想感情。

③直抒胸臆,诗人用“苦无资”直说自己想隐居而无力隐居的困苦;用“非吾愿”直说自己不愿意做官;用“黄金尽”直接表达自己此时困居长安,穷困潦倒的窘迫。

④借景抒情,作者借“凉风”“蝉鸣”等意象表现诗人内心的悲苦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渡荆门送别①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①这首诗写于李白青年时出蜀至荆门之时。

李白少时在蜀地生活,故称之为故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出蜀之后,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

B.以如镜明月写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般的云彩衬托江岸的辽阔和天空的高远,颇具想象力。

C.诗人既写告别故乡,又写送别朋友远行,越发显出思乡深情,也体现了诗题中“送别”二字。

D.全诗以自己出蜀“渡远”而赴荆门开篇,以“故乡水”“万里”作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解析]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反说故乡之水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思乡深情。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故清代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

[答案]C

(2)颔联有如一幅长轴山水图,而且融情入景,故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请选择某一角度加以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

山水如画(画面阔远)。

这是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画,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远远望去,仿佛流入辽远的荒漠。

整个画面辽阔而又高远。

示例二:

讲究炼字(动静结合)。

前句着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而且气势开阔;后句着一“入”字,写出了江流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激情,极富动态之美。

示例三:

融情入景(触景生情)。

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蜀地(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如此辽阔的原野和奔腾的江水,壮观而富于气势,心情豁然开朗,油然而生喜悦,也透露出青春的蓬勃朝气。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送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

数年之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

部曲,即部属。

古代大将的军营都设有各司其事的属官,称之为“部曲”。

②急急符:

紧急命令。

③薏苡:

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米,有人告发他私载一车珍珠。

后世用“薏苡明珠”指因涉嫌而受诽谤的人。

④於菟:

古时楚人对“虎”的称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军府一声令下,壮士青衫匹马,万人惊呼,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

B.诗人被贬,以致部属赤手缚虎之功不得赏,诗人因此而心怀愧疚。

C.五、六句夸赞部曲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

D.辛弃疾喜欢使用典故,“明珠成薏苡”“风雨破吾庐”都意蕴丰富。

[解析]五、六句不是夸赞部曲,而是作者“素负志节(向来心怀高尚的志向)”的自白。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表明自己惯于观书的老眼,明如宝镜,有知人之明;自己在论事方面,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不像他人那样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答案]C

(2)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结尾两句着重点明惜别(送别)之情,表现一位大将对部属的祝福和热爱之情。

②第七句:

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

③第八句:

表明先公后私的情怀。

只要部属有广阔的前途,能为国效力,即使自己因受谤要忍受“吾庐独破”的困厄生活,也心甘情愿。

(用杜甫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意,展示诗人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将赴京题陵阳王氏水居①

杜  牧

帘卷平芜接远天,暂宽行役到樽前。

是非境里有闲日,荣辱尘中无了年。

山簇暮云千野雨,江分秋水九条②烟。

马蹄不道贪西去,争向③一声高树蝉④。

【注】①杜牧曾为京官,后因受人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后又一度内调。

此诗为卸任池州刺史将赴长安时作。

陵阳王氏水居:

池州陵阳王氏水边楼台。

②九条:

长江到湖北、江西九江一带有九条支流,此指江水支流众多。

③争向:

犹“怎奈”。

④高树蝉:

此处暗指京中居高位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远天”,既写眼前所见之景,也指前方迢迢旅途,故而诗人聊借杯酒暂缓行程。

B.颔联对仗工整,上下两句通过对比抒发了诗人面对是非荣辱、尘世沉浮淡然豁达的心境。

C.颈联写景,“千野”夸张地写出眼前境之阔大,“烟”字又形象地描绘出暮色之中江流之美。

D.整首诗于叙事中融景,于写景中抒情,又在抒情中包含哲理,抒写了自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解析]颔联上句写自己在充满是非的处境中难得的清闲,下句写身处荣辱沉浮的世俗中不知何时才是尽头的无奈。

[答案]B

(2)本诗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尾联表达的内容是:

不要说我此行西去是贪恋功名,实是无奈于身处官场,浮沉不由自己。

②上句借马言己(运用拟人或借代),用一“贪”字,委婉表达自己对功名的淡然之意。

③下句以蝉指人(比喻),道出了自己身处官场的无奈之情。

9.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

(1)~

(2)题。

《红楼梦》中写道,经过两首不成功的《咏月诗》后,香菱终于写成了一首众人赞为“新巧有趣”的诗。

诗文如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月光璀璨,光芒难掩。

但月亮看上去外貌娟秀,背里却非常凄清。

B.颔联写一泻千里的月光之下,处处传来捣衣之声,直到雄鸡高唱、缺月高挂。

C.尾联诗人向嫦娥发问:

“为什么不让分离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再分离呢?

D.该诗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样,借思妇、离人、游子的月下情怀表达月之思乡怀人意蕴。

[解析]B项,“直到”有误,“半轮”句是另写早行之人。

C项,不是诗人向嫦娥发问,而是诗人想象嫦娥自己问自己。

D项,本诗写的是行人别情、思妇怀人、江上之人思乡。

[答案]A

(2)这首诗被众人赞为“新巧有趣”,其体现在何处?

请从写作特色方面作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除首联直接写月外,其他句句不着“月”字,但句句与月相关。

②诗中化用古代诗句,却不露痕迹,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

③首联一个“寒”字统摄全篇(“为全诗之骨”“诗眼”“奠定感情基调”等亦可),全诗围绕这个“寒”字展开,情感浓郁;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杜 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①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②,剪取吴淞半江水。

【注】①亚:

通“压”,俯偃低垂。

②相传晋代索靖观赏顾恺之的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

“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纹归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歌行体诗,写得生动活泼,挥洒自如。

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也不知何者是诗,何者为画,可谓天衣无缝。

B.诗歌开篇两句写王宰不愿仓促作画,十日五日才画一水一石,诗人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C.“巴陵洞庭日本东”句中连举三个地名,一气呵成,表现图中江水从洞庭湖开始,一直东流,源远流长,一泻千里,波澜壮阔。

D.赤岸水仿佛与天上的银河相通,云气蒸腾好像随龙飞动,诗人化实为虚,以云气烘托风力的猛烈,使不易捉摸的风力得以形象地体现出来。

[解析]不是“化实为虚”,是“化虚为实”。

[答案]D

(2)诗中王宰画的《昆仑方壶图》有什么特点?

请归纳并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构图宏伟,意境雄浑,雄奇壮美:

画面从巴陵洞庭到日本,画面恢弘;水天相接,飞龙腾空,狂风摧树,营造了开阔雄浑的意境。

②富于立体感和层次感:

远景近景配合相宜。

③画面逼真,有感染力:

不知从哪里弄来锋利的剪刀,把吴淞江水也剪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