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演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94220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丹演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于丹演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于丹演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于丹演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于丹演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于丹演讲稿.docx

《于丹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丹演讲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于丹演讲稿.docx

于丹演讲稿

阅读经典感悟成长

——于丹在合肥演讲录

谢谢今天来到这里的各位朋友。

这个周末的下午,我们大家聚集到这个地方来探讨关于成长、关于感悟的话题。

我想这不是我要向大家讲什么内容,而是我们大家一起轻松愉快地、像喝下午茶一样来完成自己心灵里的一个发现。

其实,周末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就在于我们的心可以宁静下来,可以听听自己心里真正的愿望,看见自己心里面那些最柔软的、最芬芳、最美丽的想法。

有的时候一周的五天,匆匆忙忙,在一个紧张的节奏里面,我们可以去建功立业,安身立命,我们可以在这个社会上去完成自己的许多功绩,但是,自己心里整整的心愿在哪里呢?

在这样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把它打开,我们去完成这种发现,让自己的心可以感受一份宁静,我想这是一种美丽的事情。

觉悟就是见我心

今天这个时代,相对我们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都显得更丰富。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科技无限发达,物质极大地繁盛,但是我们的心一定比过去更幸福了吗?

更安宁了吗?

我们拥有的一定比过去更多吗?

世界繁荣了,不意味着人心的灿烂;世界的选择多元了,不意味着人心的稳定。

我们可以想一想,就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物质条件相对很贫瘠的,但是呢,大家彼此没有多少的攀比的。

大家都是一样福利分的小房,顶多说我们家的人不勤快,坐的都是硬板的椅子,邻居家安个弹簧、弄点海绵做个土沙发,生活质量的差别也就是这么大。

不会像现在说我们家住的是经济适用房,我小学的同学现在住的是独栋别墅,而他当年的学习还不如我好。

那个时候比孩子出息不出息,顶多说两家孩子一起进厂了,我的孩子还是二级工,而你的孩子已经是四级工了。

不会说我们俩小时候一起,我的孩子现在下岗了,你的孩子现在是留美博士后。

就在四五十年前,我们的生活没有今天这么大的差别,大家由于那种贫瘠而稳定。

今天的生活,我们的选择多了,却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更坏了。

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讲到对经典的阅读、对成长的感悟?

如果没有今天心里的失衡,没有社会的巨大变化,我讲的这个话题就没有意义。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心灵的安顿。

我们大概从小就听到一个词,说要做一个有觉悟的人。

那么什么是“觉悟”啊!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汉字,写出来就很简单。

觉字下面是一个“看见”的“见”字,悟是“忄”旁边一个“吾”。

“觉悟”两个字什么意思呢?

最根本的含义就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是你看见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

我们今天的科技很发达,大家要是想查一个什么词,你去用google查,马上几十万个搜索结果都在你的眼前。

但是我们永远都没有一个新搜索引擎,说想想我自己心里现在是什么愿望,“见我心”这种事情有别人、有科技去帮助我完成吗?

没有。

而我们的心到底有多大多小呢?

我们自己不知道,人的心哪,有时可以游于万仞,独于天地万物,可以无比辽阔。

有时候又心思狭溢,做到一个牛角尖里就觉得今天的日子都过不去了,人心真的有这么大小的区别吗?

曾经有一个徒弟在寺院里面修行,他为他的师傅:

“师傅啊,我们看起来身材都差不多,想法会有很大的区别吗?

真的有人心特别大,有人心特别小吗”?

师傅就跟他说:

“你现在闭上眼睛,在你心里面建一座城堡。

于是徒弟就闭上眼睛,在心里建城堡,里边有多少根柱子,有什么样的房间,他建啊建啊,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睁开眼睛对师傅说,我建好了。

师傅说“你再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根毫毛”。

徒弟闭上眼睛想啊想啊,一根小毫毛,想好了,他睁开眼睛说:

“我造好了”。

师傅问他:

“你造那么大一座城堡,是用你的心造的吗”?

他说:

“是啊,我自己想出来里面的格局。

”师傅又问他“那你造一根小毫毛,是不是也用的是整个心呢?

”他说:

“对啊。

我想小毫毛的时候,整颗心都在那小细毫毛上,也想不了其他东西。

”师傅说:

“对啊,人心可以造城堡也可以造毫毛,这即是心里的大与小。

”我们每个人想想,人这一生,有多大的眼界就有多大的世界。

有些人终其一生,他要学知识,他要有梦想,他为社会担责任,他有使命在肩,有情怀在胸,他一直希望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建一座城堡,能够安顿他人,能够安顿自己。

也有些人,可能为了一个职称啊,为了两口子伴一句嘴啊,为邻居对你一个脸色不好看啊,心里就绊在一根毫毛上,怎么都过不去,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都不开心,这就是人心的大于小。

所以,我们每个人要真是想要个人的幸福与安宁,需要有一个生命的起点,就是见我心,真正看看我心何在,这是我们真正的觉悟。

君子不忧不惧

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呢?

经典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大家知道孔子,到今年是他诞辰2558年。

这么多年前的一个人,他写出老的东西不可能适用与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说每一句话拿出来在今天都是金玉良言。

我们能够从中学到的无非是一种态度,一种做朴素的、最基本的。

比如说大家看《论语》,经常看大一个词,说谁是“君子”。

他老说“君子”,何为“君子”?

学生就问他,你给我解释解释。

“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啊!

孔子说了四个字:

不忧不惧。

一个人,没有太多的忧伤、忧思,没有太多的恐惧,就是君子。

这学生一听,不以为然,觉得太简单了,年轻学生都心高气盛,想君子还不得大济苍生,还不得有丰功伟绩啊,还不得有更多得道德标准,光说一个人心里不嘀咕,不恐惧,这就叫君子,太简单了。

孔子又说了一句话;“内省不疚”?

就是说一个人,透问内心,有无愧疚。

一天下来,我们想想今天领导交给我的事是不是认认真真办了,没偷工减料,朋友托付我的事,我是不是做了,言必行,行必果。

对家人我尽心了,我自己也很高兴,没辜负朋友。

晚上睡在床上,这么想一遍,心思坦然,就这么睡着了,这就叫内省不疚。

做到上不愧于苍天,下不愧于儿女,这就行了。

我们今天神经衰弱的人越来越多。

按医学的说法是你身体不好了,给你吃点安眠药。

实际上我们自己想想,什么叫小人常戚戚,就是指心里嘀嘀咕咕,心里放不下什么事。

为什么放不下事?

就是觉得这个我没做到位,哎呀,到晚上后悔,那件事觉得别人对不起我,怎么办,哎呀,恐惧、惶恐,内心有忧有惧,枕不安眠,夜里面肯定睡不好觉。

所以每个人要做到反躬自省、每件事内心都没有愧疚、可以不忧不惧这个君子的标准并不容易,一个君子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去反省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

所以大家知道,《论语》里面提出君子应“吾日三省乎己”,这个“三”不是个具体的数字,是指多次、反复,就是一遍一遍地问问自己,有哪些事我还没有做到。

比如说什么事呢?

“为人谋而不忠乎”,我给别人做事,给社会做事,我忠诚了吗?

我今天忠于职守了吗?

有的朋友说,现在也没皇上了,还提这种愚忠啊!

都过时了。

我们还来看这个中国字,什么是“忠”啊?

中心为“忠”。

这个字大家人人都会写,真正的忠诚不是忠于一个外在的标准,一个社会准则,忠诚于一个领导,这都太外在了,真正的忠诚只是一个标准,就是内心的良知,忠在你的心里。

问问良心交代得过去吗?

交代过去了即时最大的忠诚。

我们今天做多少违心的事啊!

社会逼着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挣钱,或者为了自己的家人、朋友,老是说违心的话。

一个人要是违心话说多了,他没法不神经衰弱,这个人的内心是没法安定的,因为他违背了对生命的忠诚,所以“为人谋而不忠乎”这句每天该问问自己的。

孔子说的第二句话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誉了吗?

今天说大话的人越来越多,拍着胸脯,夸海口,包在我身上,放心吧。

好听的话谁都会说,但谁能保证,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真做到呢?

这也不容易,也要问问自己。

孔子的第三句话是“传不习乎”。

今天是21世纪,咱们的传媒时代比他们要丰富多了。

有互联网,有电视,有广播,有报纸,普天盖地信息包围着我们。

我们脑子里能塞很多的信息,这是传,别人传给我了。

但是一定意味着你就长进了吗?

也就是说你想过了吗?

这个信息对我来说是不是一个知识储备,我琢磨一下,记在心里,融进自己的生命里。

这个过程叫“习”。

咱现在老说小孩学习之后要复习,学习之前要预习,温故而知新,学习学习,不光是孩子的事。

今天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所以在一个传媒时代里,自己心里老有一个预习复习的心,这人就长进了。

你说孔子说得这几件事,在今天过时吗?

你说要是每个人都问问我为社会做事忠诚了吗?

我跟朋友交往守信了吗?

我在一个传播时代仔细复习了、化入生命了吗?

你这就扣问自己的三重生命角色。

第一重是你的职业角色,第二重是你的社交角色,第三重是你的生命角色。

我们说得阅读经典,感悟成长,在温习复习中自己的生命不断进步,与其让别人指责,不如自己让生命不断提升。

这样的话,你的心里的忧思恐惧不就少了吗?

孔子人格理想

经典是什么啊!

就告诉我们一种非常简单的生活道理。

我们今天可能都有很多恢弘的伟大的理想,有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理想本身,我门缺少的是脚底下到达理想的几步路,就是不知道怎么走过去。

理想要大,但是脚下的路要非常小,非常的细微。

孔子也说过,“士不可不弘毅”,就是一个人要弘扬他自己的理想,任重而道远。

任有多重呢?

就是以仁为己任,以仁而天下为自己的责任。

有多远呢?

死而后已,一息尚存,就要死而后已。

真理想都很大吧,但是在这么宏伟理想之前,他提倡的是更为温暖的细小的生活的道理。

他的学生们在一起高谈阔论,说我的人格有多大,多大的梦想,我希望以过以后做什么人,大家都说完了,孔子没说一句话。

学生们就问,老师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孔子这么一个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他的理想是什么样呢?

没想到孔子就淡淡地说了三句话,非常简单,他说我的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三句话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由于我的存在,让我的老人们可以安顿;由于我的存在,让朋友们都可以托付信任,由于我的存在,孩子们可以有个榜样去缅怀。

我们每个人来到真个世界上可以没有名份,没有一个社会地位。

你现在不是声名显赫的,但我们每一个都不能摆脱跟这三种人的关系吧。

人人都有生我养我的父母长辈,人人都有一辈子相随相伴的朋友,人人也都有自己的儿女晚辈。

我们想没想过,当我们对社会作出承诺,对历史作出担当,当我们有过梦想之后,我们身边这三种人,因为我的存在有更多快乐和幸福了吗?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的。

先来说“老者安之”。

什么叫“安”?

让自己的老人外在可以安身,内在可以安心。

什么叫安身呢?

就是儿女孝顺,让父母老有所养,生活环境挺好。

什么叫安心呢?

就是儿女善良正直,有出息,给社会做事,他父母有光,这叫老者安心。

想想每个人都做得到吗?

看看《论语》,里面简简单单说人要怎么孝顺,但我们要真的想一想呢?

发现知易行难,说出来都很简单但不容易做。

学生问老师什么叫孝?

老师回答两个字,就是“无违”,就是你违背别人的老人。

无违容易做到吗?

民间有个说法,孝顺孝顺,顺着为孝,就是你老能顺着老人的意思。

我们现在做儿女的,我们在坐的每个人想想,我们老在指责父母什么呢?

我们常说“妈,你老买处理的菜,什么旧东西都舍不得扔,你老攒着那些空瓶空罐子,这很显然是以前生活不好留下来的痕迹。

但现在日子过去了,你就不能改改这些坏毛病,你就不能把这些旧东西都扔了?

好日子过不出好样子来。

”这话很多儿女都说过,或者说自己的老爸:

“你看看现在明明家里头能带你去吃西餐、牛排,你就非要蹲在墙角吃面条,你这显然就是当您年在村里的生活习惯。

你就不能过上消灾的好日子吗?

女儿跟父母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也是一片孝心,他是用自己的方式给父母建议一种更好的生活,但是其实每个人的“此刻”,都是他所有历史的总和。

我们的父母就是从那个环境里长大的,她就曾经在节俭的时期、在农村,把一种生活烙在自己的血液里。

到现在他们终于可以过好日子的时候,他什么都不要。

顺着他们的意思比什么都好,这就叫无违。

有时候,我们的儿女心中缺少的不是爱的意愿,而是我们老是在以自己方式爱别人。

你能真正不违背老人吗?

儿女与父母之间能有多少的大非啊!

你说今天不能吃萝卜就一定得吃白菜,有这么大的是非,非得在那吵出个子午吗?

很多时候,无非是无违这两个字。

《论语》里面关于孝顺,还有两个字说得好:

色难。

就是在孝敬这件事里,千难万难不过给父母一个好脸色。

你给父母扔几万块零花钱容易,你给他买个别墅也不难,你带她去飞欧洲游,这可能也能做到,但是让你什么时候给他个好脸色,这件事难为死女儿了。

女儿说我工作那么忙,我急着上班,然后我老妈又开始唠叨三姑六戚;我一天下班刚想喘口气,我爸就开始给我讲跟他下棋的老头又有什么事了。

最难的就是在这个时候你停下来,和颜悦色地听他说说,表示好奇心:

这事挺有意思,你接着说啊。

记住这两个字,“色难”。

你说《论语》里面的经典,关于孝顺我们可以说长篇大论的,一个无违、一个色难真做到的话,老者安之啊!

让我们老人那颗心可以能安定下来,这就是经典教给我们的道理。

再说“朋友信之”。

你能做到吗?

每个人这辈子,或多或少都有朋友。

有些朋友功勋显赫,有些朋友热情洋溢,但是终其一生能你记得几个朋友?

你会记住很少的几个朋友,这些人从来不在你得意的时候喧在你的眼前,但是他永远都会默默的依托在你背后。

这些人从来也不给你锦上添花,但只要你需要他,会为你雪中送炭。

这些人对你的温度恒久,一生相伴。

如果你生命里有这样的朋友,那你想你怎样评价他?

信得过呀!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一生长久,你需要几个这样信得过的朋友。

孔子说,我也不希望我的朋友给我一个多辉煌的评价,无非是一个“信”就够了。

再说“少者怀之”。

每个人做到长辈的时候,都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经验教孩子们,应该怎样不走弯路,但是这样的教训不一定就会让孩子们喜欢。

一个长辈做到完美,做到他有很高的功勋,孩子们就一定会喜欢他么?

有些孩子会仰望着他,说这个人真了不起,高山仰止,景行行知,我一辈子做不到那样了,孩子们不会经常想起他,晚辈所喜欢的长者都是那些没有代沟的,给孩子能够温暖的融为一体,风格朴素光明快乐,他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说不定我的明天比他做得还好。

这样是“少者怀之”,就是给孩子们一个人格的榜样。

孔子说,你问我的人格理想,就是这三句话: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三句话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自己在心里也都掂量掂量,我们也都有老少,都有身边的朋友,你能做到吗?

这是一个圣贤的人格理想,但是我们自己做到了,当然会少一份忧伤,多一份快乐。

“仁爱”说易行难

仁爱难做到吗?

学生曾经问过孔子:

什么叫仁?

老师解释道:

有五者行于天下。

哪五者呢?

就是恭、宽、信、礼、惠。

恭则不悔,就是你对别人毕恭毕敬,你的生命就不会遭到侮辱,我们每个人都要尊严,我们都需要受到尊重。

怎么最受尊重呢?

就是你对别人客客气气,这个世界上别人的表情就是你自己表情的镜子,你对人笑语春风,别人就对你和和颜悦色,你对别人怒目相向,别人就对你怨气冲冲,所以你能做到一个客客气气的人,就会受到尊重,这叫不自取其辱。

大家想想,单位里一些人跟别人关系处不好,他老挑剔别人说别人不好,对别人不恭敬,富于攻击性,所以“仁义”的第一点就是恭而不悔。

第二点就是宽则得众,一个人心胸越宽阔越能得到大众的拥戴,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很计较的,什么人心能宽,就是他自己看到的都是乐观的,你说我们怎么看世界?

大家逢年过节收到过这个短信,叫做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就是人间好时节,你说这个描述就是我们客观描述的生活吗,你也可以说春天哪有那么多花,一到北方就是沙尘暴,一到南方就是春雨绵绵,一到夏天就酷暑难耐,一到秋天就是黄叶飘零,一片萧瑟,一到冬天就是严寒冰雪。

一年四季有什么好,如果你要说的话,你过的这个也叫四季,这个四季连起来也是一年,那么年复一年,连起来也是一生,你比那个春有百花秋有月也没少过多少时间,但你一定少了里面一样东西,那就是人间好时节。

其实人生好与不好,不在于你活多大,而在于你能在有限的光阴里有多少美好的日子,人世间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取决于我们的眼光。

人有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有句谚语: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饲料也是有价值的观点,牛羊认为什么东西有吃的价值就有用了,我们今天很多人就是牛羊的眼光,我们不是不学习美好,比如让孩子学钢琴,但那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考级,那就是当饲料。

人怎么样能宽呢?

就是我们多看一点真正的美丽,世界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半瓶葡萄酒,人生不可能倒霉到只是空瓶子,也不可能完美到都是满瓶子,永远就是半瓶子,问题就是这半瓶酒,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会欢天喜地地说还有半瓶酒,还有人会说这么好的酒只剩半瓶了。

其实,后者看到的酒不比前者看到的少,但是他的眼睛永远看在空的半瓶上,这就是态度,态度会决定我们的生活。

佛家有句诗: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益常宽。

眼内有尘就是世间的尘埃脏东西蒙住了你的双眼。

什么叫三界窄?

给你前生今世来生,给你三辈子你都活得憋屈,而心头无事的人坐在自己家床上都觉得天宽地阔,所以人心的宽与窄,取决于你的心里有什么,就看到什么。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有个好朋友佛印,两个人总在一起参禅,苏东坡老爱占便宜,还很高兴,回家跟苏小妹炫耀。

有一天,他回来很高兴,他说今天我又占便宜了,我跟佛印在一起打坐,我睁眼问他你看我像什么呀,佛印说你坐那就像尊佛啊!

我就哈哈大笑:

“你个大胖子,坐在那就像堆牛粪。

”苏小妹听完就笑了,哥哥就你这悟性,还悟禅悟道啊,你懂不懂佛家所讲的见心见性就是人心中有什么就看到什么,佛印要说你像尊佛,他心中已有佛在端坐着,你说人家像一堆牛粪,你得问问自己心里到底有什么。

其实这句话很有意思,大家一堆朋友去风景区,刚到就有人大呼小叫,这地方太漂亮了,简直美死了。

但有人会之以鼻,有什么啊,那边还有堆垃圾呢。

大家一起吃饭,有人进去就说,这个馆子好极了,有什么厨师,有什么菜,还有人说那桌子还没擦干净呢,反正也就一般。

其实,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一样的,差别怎么那么大呢?

仔细想想,高兴的人获得的是一种美好的态度,而那个挑剔的人你觉得他讲究,眼里不容沙子吧,但是我们千万要防止,就是抱怨会成为一种习惯,到以后就不是那件事情值得你抱怨,而是会为抱怨而抱怨,他不挑剔不唠叨点什么就不痛快,如果一个人到这个份上,真正是大悲哀。

他的生活再获得什么都不行,他心中永远只有遗憾,所以我们知道“宽则得众”。

什么人人缘好,永远是那种宽容的人,这些人就能得到大众拥戴,这是圣人说的,孔子说“宽则得众”。

第三条是,一个人不光是恭和宽,你还得信。

你还得为社会做事。

所以第三句话是信则人任焉,就是他人就任用你。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谁有信用,谁的职业生涯才会宽广。

我自己在大学里教十几年书,我的感受很深,我多年前的学生有时候回学校,讲自己现在在社会的发展,我很惊讶地发现,那些发展好的人,几乎没一个当年是专业尖子,往往都是那些专业资质平平的人,但是这些孩子特别吃苦耐劳、有信用,这样的孩子后来发展好。

专业尖子,特别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大家都知道,什么叫恃才傲物,到一个地方,心高气傲,说我当年是保送研究生的,凭什么让我跟本科生干一样的工作,领导不重视我,我跳槽,而那些扎扎实实的人对一个任务认真完成,以后一步一个台阶的走,他的职业生涯以后一定会好。

所以,在一个公民社会里,信誉是人生的基石。

那么,有信誉你能苦干实干就一定有效率吗?

孔子说,第四点“敏则有功”,就是谁敏锐谁有大智慧,谁就建功立业。

这个世界上太多的事情是需要大智慧去提升的,没有智慧做的事情是没有价值含量的。

敏则有功,很多人都是无用功,所以君子欲敏于行,而行于言就是言辞木讷说少一点没关系,行动上多去做,这叫敏则有功。

最后一点恩惠的惠,叫惠则足以使人。

当领导以后谁有恩惠的心,谁足以使用别人,什么叫恩惠的心,就是在精神价值上表扬自己的下属,在物质利益上不断分享,这样的人才足以有力量使用别人。

所以,孔子说什么是仁,就是第一恭而不悔,你自己就有尊严;第二,对人宽容,有群众基础;第三是有信誉,信则人任焉,职业生涯就好;第四是敏则有功,工作有效率;第五是惠,惠则足以使人带团队。

恭和宽是做人的修养,信和敏是做事的原则,惠是做官的心态,那么恭宽信敏惠,做人、做事、做官我们走在世界上不就是这几件事吗?

这么一想,经典还离自己远吗?

为什么说三十而立,我们得懂这些道理,别觉得老祖宗都是端着架子,给我们讲古文,其实说的都是我们自己生活中的事,你真得本着这个心态去,到四十不惑,才真能少点迷惑,这就是四十不惑!

今天的四十岁是多迷惑啊,过去四十岁的人都当爷爷了,守着几亩地、两头牛、抱着孙子到五六十岁,觉得快到享天年了。

所以,这今天的人二三十岁连迷惑的资格都没有,都在拼命加班、考职称,有什么迷惑的时间,迷惑很奢侈,你得有迷惑的时间啊!

所以,四十岁的人今天是大迷惑的时候。

困惑中的人生

再来看“惑”字怎么写,上面是或者的或,什么是或者?

就是有选择的,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这叫或者。

今天的生活选择多呀!

大到孩子挑个专业,有那么多专业可选择,成年人买个房有那么多楼盘,小到上超市买个牙膏,看看进口国产的,你的脑子就在打架,谁推荐的牙膏是信得过的呀。

买袋方便面不迷惑吗?

有多少牌子摆在那,或此或彼的客观世界摆在那。

上面的迷惑是怎么产生的?

“惑”下面一个心字底,一颗心在下面,被这样那样的迷惑压住了,迷惑就产生了,如果这个世界或此或彼都摆在那,因为智慧而不惑,稳稳当当拖住世界,世界上选择虽多,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就是不惑。

迷惑与不惑,就是客观或此或彼,与一颗心大小的较量,可以被压住也可以被拖起来。

什么智都不惑,就是我们自己真正有智慧了,我们了解自己的生命何去何从。

刚才我们说了,仁者不忧,学生问老师“何为智?

”,老师回答两个字:

“知人”,了解别人的人心,你了解别人就能走进别人的心里,其实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我们连亲人都不了解,我们问问自己真懂得自己是什么人吗?

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有个名字叫扁鹊,扁鹊真正神,就在于他能把握自己,宠辱不惊。

他是天下神医,他跟魏文王聊天,魏文王问他:

我听说你家弟兄三人都学医,你这么大名气,你那哥俩怎么就没名气呢?

扁鹊说你错了,我们家属我大哥医术最高,二哥其次,我学得最差。

文王说不可能啊。

扁说我大哥医术之高可做到防患于未然,就是一个人病还没起的时候他看了气色就知道你有什么病,他就会用气用药把你调理好,结果天下人都以为他不会治病。

我二哥能治人病于初期之时,免得以后酿成大病,有征就给他克制住了,结果天下人就以为他是个会治小病的大夫。

我说我是哥仨里头学医学得最差的,我看一个人病得奄奄一息,我才用虎狼之药起死回生,天下人都以为我是神医。

天下像我大哥那样能治病的,元气丝毫不伤,象我二哥那么治病的人,元气一伤就补回来,象我这样治病的,命捡回来了可元气大伤过半,你说我们仨谁医术最高呢?

其实扁鹊这番话,我们每个人问问自己,我的今天有多少是客观成全,有多少是主观使然,我自己是不是有更大的潜力没有发挥,我真的了解自己吗?

人心不受世界表象的遮蔽,能够看清本质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要想知人要从了解自己开始。

《老子》里面有四句话:

叫做知人智,自知者明,胜人者立,自胜者弱。

就是说你知道别人打败别人,这不是大智慧,大勇敢,只有战胜自己,打败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者,本着这样的心态出发。

临事而惧者能成事

智慧是什么?

就是在我们的生活里真正找到效率,人生是有分寸的,是有底线的。

要用仁爱的心去对待他人,仁爱是有底线的,不是说宽容是没边的,这个世界有多少纷繁,有多少恶性事件,人一定要无限包容吗?

学生曾问老师说,要我能做到以德报怨,如何啊?

就是说别人给了我伤害,我还能用道德包容,你觉得我怎么样啊,如果现在问大家,大家会说以德报怨很好啊!

但是老师反问他一句话:

“以德报怨,何以何报德?

”就是说别人已经伤了你了,你还要对别人好,那若真是遇上对你好的人,你的生命还有什么资源回馈他呢?

学生就不知道怎么说了,老师就给了他八个字的答案,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八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行走在这个世界上,都会有一些猝不及防的伤害,当这些辜负和伤害来临的时候,用我们正直坦荡去面对,过去了也就可以了,但是你生命中那些最温暖、最热情、最善良、最慈悲的东西把它留下来。

懂得以德报德,会有世界上很多美好来面对你的时候,你再用这些热情回馈给他,这就是人生的分寸。

过去,我们可能会觉得西方人说,有人打你左脸的时候我们要把右脸给他,中国说以德报怨,其实孔子不认为以德报怨是好事,这对你的生命是浪费。

地球大不大?

为什么今天我们老在呼吁保护森林植被,别水土流失;保护淡水资源,是因为地球的资源有一天都会被耗费掉的,何况我们一个生命自身。

所以,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